生態:倫理本位與INTERNET
被稱為“中國最后一個儒家”的梁漱溟在其遺著《中國文化的命運》中分析世界文化的三大類型中指出:英美是“個人本位”,蘇聯是“社會本位”,而中國是“倫理本位”。我們以網絡打個比方,個人本位是電腦終端,社會本位是網絡中樞,而倫理本位則是網絡本身。
梁氏并以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作了解讀:中國人的財產不屬個人,不屬社會,而是屬于倫理的,這正如貨幣的價值在于流通領域一樣。政治也是如此,專制是權在一人,民主是權在人人,而中國仍是倫理之網,所謂“情理之中”也!進而他說:“凡講權者皆以自我為中心,而倫理則看重對方”。
談到人類的命運,梁氏并引用英相艾德禮的話說:“不和平即毀滅”。然而他認為,毀滅人類的并不是科學(正如愛因斯坦在《原子戰爭還是和平?》里所說的),而是只知相爭不知想讓之人生態度。此種以自我為中心,而不能尊重對方,一味向外用力,從來便是人類禍根。
他在早前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預言:“最近未來之世界文化,將為中國文化之復興。”意即以倫理本位代自我中心,原來一味向外用力是人對物的態度,而不是人對人的態度。我們推而廣之,這個倫理本位更是一種生態本位,因為人不能獨存于一個物理、化學的世界,這也為星際旅行所證明。
“人造系統帶來的大量二氧化碳、氮、磷、硫以及其他廢棄物危害到自然生態系統的其他部分(空間不斷縮小)發揮服務功能。可悲的是在我們這個垃圾遍地的工業化社會,面對物理以及化學反映的交相侵襲,自然生態系統是唯一能讓我們免于被埋葬、被悶殺、被焚化的載體。”《最后的能源危機: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前言
在遠古時代,地球大氣不適宜人類生存,幸而,當時并沒有人類。藍細菌通過光合作用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及水轉化為食物,同時釋放出氧氣。藍細菌一度繁榮,由其黏結堆砌而成的疊層巖如今隨處可見。在當時,藍細菌數目無比龐大,不斷的新陳代謝竟然改造了地球大氣,使其變得適合人類生存。這一切發生在約25億年前,氧氣大量生成的同時,化石大量堆砌,形成了最早的地殼地貌。
不可思議的是,進化奇跡并不止于此。藍細菌最終合成石油烴,今天人們從中冶煉出石油,汽車、輪船、飛機因此有了前進的動力。是的,您想過嗎?20世紀大行其道的石油來源于巨大的藍細菌墓冢,大多形成于9億與15億年前那兩段全球變暖時期。接著,經歷了沉淀及其他地質變化之后,藍細菌尸體被灼燒、壓縮、液化,其內在化學屬性隨之變化。千百萬年之后,它們變成了石油。這一進程仍在繼續,然而人類消耗石油的速度太快,新的儲備無法在當今石油耗盡之前生成。
多元一體:從(漢)民族到(唐)文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