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鮮血從此不再白流-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一道閃電
2011年10月10日、海峽兩岸同時紀念“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和“民國建立”是同一事件的兩面。大陸這里紀念的是“辛亥革命”,臺灣那里紀念的是“民國建立100周年”。
但由于意識形態上的偏頗,使得主流媒體避談國民黨在辛亥革命后的功績,避談民國的貢獻。今天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應當明辨歷史,充分肯定民國的貢獻,國民黨政府的貢獻。辛亥革命之前,中國人民每一次抗爭都沒有取得成功,反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一步步的深化。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國是中華民族從谷底走向高山的轉折點。
一、中國人民不是一夜之間就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站起來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程,每一份尊嚴都是打出來的。
當代中國人一直有這么個認識:“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從那天開始,舊中國的一切屈辱就都一去不復返了。
文人們蓄意曲解中國歷史,立足于無比自豪的“自古以來”,他們特別虛構了一個無限偉大的“康乾盛世”,之后是西方殖民者來臨后一落千丈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用“萬惡的舊社會”這幾個字就完全概括了這么長的一段沉甸甸的歷史。宣傳重點全都放在闡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將黨史取代了國史。實際情況不是這樣,黨史只是中國現代史的一部分。中國人民也不是一夜之間就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站起來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程,充滿著艱辛。近現代中國每一點進步,每一次站起來靠的都是人民的鮮血。
“辛亥革命”后的中國仍然是積貧積弱,一盤散沙、一窮二白的中國,除了人多什么都沒有。國家的尊嚴,國民的尊嚴,在一個一窮二白基礎上,怎么可能一夜之間就改變得了呢,當時的中國要贏得民族獨立,維護主權、收回失地,哪怕贏回一點點民族尊嚴全都是靠這些生命和鮮血換來。
大家常為“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而憤慨,但卻很少有人講明白這塊牌子是何時摘掉的,如何摘掉的。事實是:這種牌子豎起是在滿清時的租界,最終摘下是在民國。是在北伐即將勝利,北伐軍收回武漢租界之時。摘下時,人們感慨中國人為此已經斗爭了有六十年了。所以,關鍵在于這個政府是否在努力改變。
弱國無外交,就“屈辱外交”而言,改革開放之后卻越來越多,九四年“銀河號事件”、九九年“五·八炸大使館事件”,南沙被東南亞國家蠶食,最近發生的“湄公河血案”看來又要不了了之。積弱站不起來,積貧站得不直。“馬其頓校車風波”,吳建民發起輿論導向說中國人要擺脫“弱國心態”。這些年來中國外交歷經這么多屈辱,他還認為很強大?屈辱就是屈辱,處置不當就是不當,換個說法騙不了人。從一以貫之的“韜光養晦”到借題發揮提出“擺脫弱國心態”,官方文人變臉真快,但毫無章法可言。
“不平等條約”的提出和廢除是國民黨政府的一大貢獻
“半殖民地”主要標志是“不平等條約”帶來的租界、治外法權之存在,“不平等條約"還在,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就不復存在。“不平等條約”這個概念是孫中山在1923年首先提出的。他說:“與各國立不平等之條約。至今清廷雖覆,而我竟陷于為列強殖民地之地位矣。”在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制訂政綱時明確指出要“廢除不平等條約”。但長久以來,給我們大家一直的印象是“不平等條約”不合法不合理,是無效的。只要是民族獨立的國家,政府自成立那天起就可以宣布廢除,天經地義。
實際情況遠非如此,要艱難得多,不承認或者廢除意味著要迫使帝國主義做出讓步,吐出已經到手的利益。廢除“不平等條約”,贏回尊嚴結束國家的屈辱,要靠實力,要靠戰爭,全都是鮮血換來的,是抗戰軍民的生命和鮮血。從來不是空口說說“不平等”就能廢除得了的。
廢除“不平等條約”是抗戰的勝利果實
廢除“不平等條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民國政府開了一個很好的頭,最重要的進展是在抗戰期間廢除了大部分不平等條約,但仍有殘留,直到解放后仍然存在,全部清理完畢是等到上個世紀末的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在建國后不久新中國簽訂重要盟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有補充協定:“無論是在蘇聯的中亞共和國和遠東地區的領土上,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滿洲和新疆境內,都不給外國人提供租讓權,并不允許有第三國的資本或這些國家的公民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參與的工業的、財政的、商業的及其他的企業、機關、公司和團體的經營活動。”蘇聯堅持中國東北和新疆不得有第三國勢力存在,不允許第三國資本和人員以任何方式參預東北和新疆的任何機構以及經營性活動。用毛澤東后來的話來說,斯大林實際上是在中國要了兩個勢力范圍。
當時的中國不可能爭取到真正的平等,比如中蘇條約成立的四個合營公司,這種合作方式事實上損害了中國的主權。蘇聯同意向中國提供3億美元的低息貸款,但從1950年到1963年的14年里,中國必須把它所有過剩的工業原料統統賣給蘇聯,而不得賣給第三國。這顯然是一種不平等的商業壟斷行為。
直到抗美援朝勝利,戰爭勝利使得中國在社會主義陣營中得到尊敬、信賴和倚重。之后蘇軍順利撤出旅順。并引來史上規模最大一次現代化浪潮。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引進的技術包括原子彈、導彈,那真是傾囊相贈,這等好事真是空前絕后啊。使得中國短短在十年內就建立起完整的基礎工業和國防工業,在世界歷史上創造了成本最低和規模速度空前的紀錄。中國從中世紀的農業國一躍而成工業大國。
二、大中國的誕生,每一寸領土都浸潤著普普通通抗戰軍民的鮮血
歷經抗戰的磨難,中國從此以大國姿態出現在世界。
極左通常指責辛亥革命后,軍閥混戰,國家不能統一,人民飽受戰亂災荒,實際上,軍閥割據的惡果早在清末就已經種下,各地軍閥背后都有帝國主義勢力。不論革命爆發與否,各地自行其是,不聽滿清政府的政令早就出現了。分裂分治割據難以避免。帝國主義從不甘心讓一個強大、統一的中國出現。
對抗戰(二戰)這段歷史,茅于軾也發表看法,他的看法由于其美國立場,立場偏頗,他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互相支援的同盟軍關系,看作美國對中國抗戰的單方面援助,“美國幫助中國打敗了日本”(“茅于軾:重新看待中美關系”)。既而誣蔑“抗美援朝”是恩將仇報。
在中國抗戰最初五年,美國根本就沒有援助過中國,沒有支援過一槍一彈。相反卻以原油、鋼鐵貿易支持了日本侵華。41年,英國封鎖滇緬公路,蘇聯承認“滿洲國”。中國陷入空前的孤立無援,在國際環境異常惡劣的情況下,國共各黨、從中央到地方仍然在組織軍民堅持抵抗,決不投降。
1941年底,日本發動了“珍珠港事件”,美、英也陷入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火屠刀之下,一度深陷危境,美國需要同盟軍牽制日本。反法西斯的各個戰場都是互相支持互相支援的關系,怎么能看作單方面的援助呢?茅于軾這種假設“如果沒有美軍參戰,中國就會如何如何”,根本不能成立。
也就是在這一階段,中國抗戰的價值和作用被“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高度重視和評價,他們給予中國大量的物質支援,極大的精神鼓勵。包括廢除租界和“不平等條約”都在這時宣告,“開羅條約”明確中國領土主權包括東北、臺灣。將中國納入聯合國五大成員國也在這時。
反法西斯戰爭期間,中國人民承受了極大的苦難,犧牲的還是沒有犧牲的都歷經人類歷史上少見的磨難,殘暴的日寇、殘酷的戰爭、巨大的人禍加天災,再加政府組織領導的無能和腐敗,中國人民為什么還是選擇抗戰,因為不愿意子孫后代去當亡國奴,中國人為子孫后代的幸福是愿意犧牲一切的。所以說中國的領土疆界和大國地位是中國人民用鮮血換來的,一點都不夸大,是鐵的事實。中華民族超強的承受力世所罕見,堅強的人民,眾多的人口,只要很好地組織起來,中國必然崛起于世界,抗戰使得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的尊重。當年斯大林強迫中國承認蒙古獨立時,曾經對蔣經國說過:“我不把你當做一個外交人員來談話,我可以告訴你:條約是靠不住的。再則,你還有一個錯誤,你說,中國沒有力量侵略俄國,今天可以講這話,但是只要你們中國能夠統一,比任何國家的進步都要快。”
抗戰勝利取得的戰果則是巨大的,中國贏得的國家利益僅次于美蘇,遠遠超過了英法兩大列強。蘇聯解體了,中國還在,這就更顯出那一代中國人給我們的豐厚遺產極深極厚。
不能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一口抹殺了國民黨、民國政府的貢獻。維護國家統一,反抗外來侵略,廢除不平等條約,引進西方科技文化。成為聯合國五大成員國都是民國政府的貢獻。民國政府畢竟是抗戰的組織者,領導者,不能因此而遺忘在其領導下的抗戰軍民的巨大犧牲和貢獻。
憤青們常常譏笑國民黨只會“地圖開疆”,但“地圖開疆”也是開疆,是靠流血犧牲換來的法理性,是被當時的國際社會承認的,是至今為止領土領海爭端中國政府據理力爭的法理基礎。
官方文人一直在譴責國民黨片面抗戰、消極抗戰、喪師失地,這是事實。但是,既便是共產黨領導抗戰,敵強我弱的總體態勢不會改變,共產黨領導抗戰能否避免東北淪陷?能否避免南京大屠殺?能否靠自己的力量收復東北和臺灣?彭德懷在自述里曾提到“如果八路軍經常有二十萬,有蔣介石嫡系軍的裝備,再附加若干炮兵,國民黨軍依險防守,我軍機動作戰,靈活打擊敵人,把群眾發動起來參加抗日斗爭,山西是難以打進來的。”事后他承認是錯誤的,是“輕敵速勝思想”。事實是:在抗戰中凡是日軍圍剿的根據地沒有一處不被日軍占領過,根據地老百姓犧牲同樣慘烈。在延安整風中,“百團大戰”遭到批判,理由是刺激了敵人,給根據地帶來極大困難。《聶榮臻回憶錄》說:“(百團大戰)暴露了我們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軍對我們力量的重新估計,使敵人集中力量來搞我們”。之后八路軍再也沒有打過中等規模的戰斗,經常性的是游擊戰。紅軍時期游擊區規模很大,黨史書中可曾提到游擊隊的貢獻?蘇德戰場類似卓婭的游擊隊數量眾多,有百萬之眾,但其作戰效能不及正面戰場主力會戰之百分之一。
回顧歷史,讓人確切感受到的是:國家的獨立、統一、領土完整、民族尊嚴要靠整整一輩人的犧牲奉獻,不光是軍人還有普通老百姓,不光是共產黨,還有各派抗日武裝,犧牲和奉獻精神才是中國抵御外侮、維護主權、走向強國的唯一依靠。每一寸國土都是用鮮血澆灌出來的,每一份尊嚴都是用生命換來的。“辛亥革命”紀念和“抗戰”紀念在這點做得遠遠不夠。自由派文人因眼界逼仄,看不透也不想看明白。官方文人則是在授意下從不愿意正視歷史。
感慨之一:自由派的悲劇從其娘胎出來就注定了,這些人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從來不知道犧牲和奉獻,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別看現在民主、自由、人權喊得山響,一但面對暴力和鮮血,利害誘逼。立刻就會轉而當奴才,這些人怎么可能贏得民心取得政權?投靠而不是獨立才是他們的本質,而眼下他們是越來越像漢奸了,妄圖解體中國。
感慨之二:感嘆憤青的幼稚不成熟,憤青想去殺人想不到被殺,想征服卻不去想如何承受苦難。要一時痛快而沒想到耐心等待,對領袖和英雄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多讀讀抗戰期間普通人的苦難就知道戰爭是多么艱難。
感慨之三:懷念先烈,懷念犧牲和死難的同胞,當代中國人應該樹立一顆感恩的心。恩仇分明才能樹立自尊心、責任心、公平正義原則。這些年來,屏幕上卻滿眼都是滿清皇帝的“偉大英明”,一個個被拔高到千古一帝,君臨天下,剿滅叛亂、開疆擴土,無所不能。我們撫今追昔,我們有今日的中國,今日的生活,我們應該感謝誰,是感謝帝王將相“自古以來”創造了中國、還是為保衛中國真正付出血汗的普通老百姓。
“讓我們的血肉筑起新的長城”不是比喻形容,而是實實在在的。當我們追思前輩的犧牲奉獻,同時樹立起的是當代國人的責任心、奉獻和犧牲精神。中華民族、中華文化、民族精神就是這樣一代代延續下去的。而一味向群眾灌輸什么“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則跳過了父輩們的犧牲貢獻,創業之艱辛,也意味著無從激發人們的責任感,獻身精神。
感慨之四:
民國史的缺失,使得中國人特別是知識界的歷史觀既錯誤也不完整,國內不可能出現民國史權威,話語權更是無從談起。絕大部分人的腦子里歷史鏈條是斷裂的、扭曲的。從晚清史(中國近代史)直接跳到黨史,民國史被黨史取代。話語權掌握在清史學和黨史學手里。清史學主張國家主義,黨史學主張革命史觀。
這造成兩個后果,其一是對滿清歷史地位不適當的定位,錯誤地將清中前期定義為古代中國的終結,推出虛幻自豪的“康乾盛世”,“自古以來之輝煌”,錯誤的認為滿清奠定當代中國的領土和民族基礎。而對于滿清之落后、封閉,主流輿論界則一概以“清襲明制”,明清并論,以“腐朽沒落的封建社會”,把滿清的惡政轉嫁到明朝或者傳統文化上;其二、黨史學從本專業出發,對民國人物和民國事件充斥了貶斥和忽視。以“萬惡的舊社會”,把滿清留下的罪孽一股腦推給民國來背,蓄意抹殺民國的功績。
對“前清功績”錯誤的拔高,以黨史取得國史,就會忽略近現代中華兒女所做的犧牲和貢獻,歷史也就失去了教育和啟迪作用。這種缺失在學術界、文藝界問題更嚴重,這意味著當代知識精英們都存在著知識結構斷層,理論基礎縫隙,直接影響著國家政策的制訂,輿論正確方向的把握,左右觀念也難以彌合。如此歪曲歷史,扭曲中華文化,何談什么文化復興?文化強國?特別是難以對國民黨歷史和現實狀況做客觀分析評估,對臺工作很難“入心、入腦”。
有不少左派從革命史觀轉向國家主義,又因其歷史知識欠缺而理論功底極差,因此他們有這樣錯誤的直觀認識:左派等同于革命,革命等同于愛國、愛國等同于國家主義。但他們把國家主義之“國家根基”都搞錯了,以至于他們反對孫中山,反對辛亥革命。與當前形勢不當類比之后咒罵孫中山是帶路黨,這些左派的做派和那時的保皇黨反到一致了。
清史學界擅長詭辯,他們在和新清史家辯論時,他們以文書中滿清、中國合用為證據,論證滿清代表中國,其實,滿清政府代表中國并不意味著其代表中國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兼任印度女皇代表印度,但她不代表印度人,印度還是殖民地。(見“滿清政權的性質,談談滿洲人的中國人認同問題”)
反侵略反殖民反分裂反割據,移民實邊,各地政府軍閥面對階級矛盾和民族沖突的處置以及地方治理都留下豐富的經驗和教訓,軍閥之間、地方之間矛盾演化沖突的歷程同樣給人們留下多少啟迪。張作霖移民建設東北,楊增新建設新疆,都有過抵制帝國主義滲透和侵略、打擊民族分裂,捍衛國家主權的事跡。兩蔣建設臺灣,落實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確實實現了“三民主義”。這都是民國史當中值得重新思考的內容,不能回避。
以黨史詮釋近現代史,以革命史為主線,與共產黨對立的都是要打倒的反動派,這是單線歷史,事實則是復雜得多。這種史觀忽略了近現代中國史不僅僅是革命史,也是一部爭取民族解放獨立自由,捍衛國家主權的歷史,是保衛和建設邊疆的奮斗史,是中華民族由衰到興的歷史。
三、愛國主義不能搞成國家主義,立足中華民族,中國才能統一
紀念“辛亥百年”,海內外華人還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就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愛國主義是近代以來中華兒女共同的呼聲,是百年來不變的主題。但愛國主義不能搞成國家主義。國家主義以維護國家政權為本位其實就是政權主義。愛不愛民,是愛國主義和國家主義的本質區別。
國家主義者向來是排斥人民的,蔣介石就搞過“一個主義、一個政黨、一個領袖”。集權之后,他卻背離孫中山“聯俄、聯共、輔助農工”新三民主義的政治主張,根本不去解決當時中國最迫切的農民土地問題,反而敲骨吸髓地壓榨人民,對民眾疾苦熟視無睹。抗戰期間,“四大家族”大發國難財,國民黨的國家主義成為法西斯主義。國家主義是以國家的名義去擴張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抗戰之后,人民再也無法忍受其統治,國民黨政權很快被拋棄。
政府雖然從來沒有說過鼓勵“國家主義”,但事實卻是如此,國家主義并非是外界誤傳的民族主義,國家主義還要遏制民族主義,用官方的話說就是“國家既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反對地方民族主義。”所以,大家經常看到的是:不能提漢族民族英雄,連岳飛、文天祥都不能提,更不用說冉閔。“多元一體”、“版圖中國”才是國家主義的核心內容。
比如政府要歌頌“統一”。文人們就把古人說的“大一統”歪曲成“大統一”并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民族傳統和所謂的民族凝聚力的核心。誰能統一大中國,統一56個民族,誰才是中華民族的大英雄,這樣一來,鼓吹滿清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辮子戲從此泛濫開來了。
國家主義者的對臺思維是:“寧可臺灣不長草,也要拿下臺灣島。”無疑將全體臺灣人都推向了對立面,典型的征服者思維。既然要統一臺灣,就又有統一的氣度,如果搞成征服,只要寶島不要民心,自然會激化臺海兩邊民眾的對立情緒。
大陸和臺灣的兩股分裂勢力
大陸這邊是滿洲民族主義,臺灣那邊是“島國意識”+“皇民意識”發展而成的臺獨,這兩股勢力都假借“國家主義”而發展。
國家主義的推行,使得一股陰險的民族勢力-滿遺勢力聞風而動,逆風飛揚。借助國家主義,從此滿洲民族主義混成了正果,任何批判滿清的言論都被打成了“狹隘的民族主義”,不論是平面媒體還是電視、互聯網,從努爾哈赤到乾隆所謂的“滿清明君”只許歌頌不許說不,政治待遇竟然比二十世紀的三大偉人還高,令人驚詫。
作為滿遺集散地的央視,“捧清排漢”滲透到邊邊角角,搞了不少小動作。“施瑯大將軍”、“康熙王朝” 曾經在央視十一臺經年累月地循環播放……。
洪承疇、施瑯、尚可喜都是當年抗日將士強烈蔑視的漢奸,現在反而成了國家歌頌的偶像。滿遺勢力在干擾對臺大政方針的制訂和實施。
鄭成功父子解放臺灣,開發建設臺灣,至今仍得到臺灣人的敬重,而施瑯帶清兵征服臺灣,把臺灣當私人屬地,施瑯在臺時就是惡霸。臺灣人對其一直深惡痛絕,可見“國家主義者”并非是階級革命論者。有一篇文章寫得好“從“革命好”到“立憲好”、從“偉人孫中山”到“小人孫中山”、從“腐朽無能”到“我大清”……,這是巧合嗎?”
大陸這邊因無知無識把滿清供奉起來大搞國家主義,而臺灣人對日本的感情則是復雜的。日本和日本人在臺灣有超高的人氣,《海角七號》熱遍整個臺灣,亞錦賽中日女排大賽,臺灣觀眾把日本女排當成了主隊,日本3·11地震,對日本的捐災,臺灣名列第一遠遠超過了對汶川地震的救助。
客觀的說,日本在臺灣的現代化進程做過比較大的貢獻,相對于腐朽、落后、野蠻的滿清統治不知強多少,這點不能抹殺不能漠視。鴕鳥政策,抹殺和漠視使得對臺工作出現盲點和誤區,遲遲不得進展。
但是臺灣畢竟是日本的殖民地,大多數臺灣人在日據時期是亡國奴,二等人。為支撐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戰爭,臺灣人民被無辜的卷進去,蒙受極大的戰爭苦難。
臺獨背后有日本勢力。日本地震時,臺灣模仿秀節目「全民最大檔」揶揄日皇,臺獨立委管碧玲就說這是臺灣形象及外交的損傷,要新聞局及傳播委員會NCC查辦控管。新聞局立刻命令電視臺及制作人王偉忠向日本皇帝道歉。所以,我們應把反臺獨看作是抗日戰爭的延續,把握住輿論的主導權。兩蔣殘留下的中華勢力仍然還在,應鼓勵支持與臺獨皇民斗爭。站在世界公義角度,日本法西斯勢力是非正義的,見不得光。
和平統一的重要一步要從重新評價歷史做起,讓在臺灣的中國人有歷史感,歸屬感。大陸政府應盡早認識到當代中國同滿清政權切割的必要性,重要意義。這是復興中華文明、建設文化強國的需要,是祖國統一的需要,是擺脫野蠻,回歸文明的需要。而且在法理上并不存在障礙。
四、正視歷史、面向人民,“統一”觀念不再迷失
愛國主義、和平統一,從紀念遠征軍魂歸祖國做起
祖國要統一,本應立足于民,歷史貢獻更該明白歸功于民,當地方政府大肆修繕蔣氏陵墓時,遠征軍將士的骸骨卻散落荒郊,無處安身。
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防務部門專案撥款整修位在印度蘭伽(Ramgarh)的軍人公墓,昨天(9日)舉行竣工典禮。臺灣方面派員向抗戰期間埋骨異域的官兵致祭。
而在9月13日,19具在緬甸尋獲的中國遠征軍陣亡官兵遺骸,在口岸邊防武警的軍禮中,回到祖國。然而在緬甸,絕大多數遠征軍將士的陵墓和遺骨至今仍散亂四處,無人看護。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墓地盡數被毀。密支那的華僑艾元昌說,他親眼看到這些墓地被毀掉,“骨頭扔得到處都是。”當孫立人將軍得知新38師在緬甸的墓地被毀掉后,仰天長嘆,每年清明節,都會到后山上給這些緬甸的孤魂野鬼燒紙紀念。同樣在緬甸,英軍墓地由英聯邦戰爭墓地委員會妥善管理。甚至日寇的“招魂之碑”卻全都得以修繕保護,連死馬都立了墓碑。當地人說:“來這里的多是日本人和中國人”。“日本人是來祭祀老兵的,中國人是來做生意的。”在緬甸被毀掉的,不僅僅是中國遠征軍的墓地,還有對這段歷史的記憶。生活在曼德勒的老兵張富鱗曾跟隨部隊敗走野人山,想起那些死在原始森林中的早已化作泥土的數萬名兄弟,他常常老淚縱橫,“我們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遺忘。”
這種對比太刺眼了,誰是勝利者、誰是可恥的法西斯,如此漠視抗擊侵略保衛國家的烈士,怎么可能樹立愛國主義情感?怎么建設文化強國?怎么可能贏得周邊鄰國的尊重?《金陵十三釵》大肆宣傳和熱映,炫耀于世的是妓女抗日,主流精英的意識形態空虛、貧乏又下流。
眾所周知,搞臺獨的骨干是日據時期留下的皇民,在李登灰、陳水扁大鬧“兩國論”時,國臺辦就想不到如何去收攏臺灣的人心,在95年、0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60周年之時,中國政府如果在中緬舉辦抗戰烈士安魂儀式,迎請遠征軍英靈回歸中國,褒顯中國在二戰中突出的貢獻,那將贏得世界多少尊重,贏得多少人心,特別是激發在臺灣的國民黨遺屬的愛國之情,這比任何對臺灣讓利、優惠見效都大得多。可是不,反而大放特播什么《施瑯大將軍》,這一樁樁一件件讓海峽兩岸心存正義的人士極為反感寒心。
先烈不可忘卻,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既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代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應敞開胸懷,厚待為中國人民獨立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的一切愛國人士,尊重歷史,緬懷先烈的功績。紀念抗戰英烈,包括國民黨愛國將士。視臺灣同胞為真正的國人。面對狹隘的臺獨思潮,要高舉反法西斯大旗,反殖民主義大旗,捍衛真理、捍衛世界公平正義、把臺獨叫囂轉變成反軍國主義反皇民運動。這是祖國統一、文化強國的正確途徑。
對臺政策要包容歷史,包容人民,國共兩黨共同建構了中國,國民黨完成了推翻滿清、北伐、抗戰,共產黨建立了強大的中國。可以不包容臺灣政府,但要包容臺灣人民,臺胞感慨在大陸受到歧視性待遇,被劃入外國人之列,去西藏要特批,住賓館、在游覽區買票、都與國人甚至港人待遇不同,這明顯是將臺胞往外推。要把臺胞當作自己人,把“大陸和臺灣都是一個中國”落實到實處,要努力找到新方式,共享正統。比如在國際性民間組織民辦活動中就稱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或者稱來自北京,來自臺北”。用中華主義取代國家主義。“統一大業”應基于要土地更要人民,讓臺灣人民過得更好。
閻學通寫了一篇文章“中國如何戰勝美國”,他說:“那中國如何才能贏得世人之心呢?按照中國古代先哲的說法,要先從國內做起。實行仁政首先要在國內建立能夠感召國外民眾的治理模式。這意味著政策的重心應該從優先發展經濟轉向構建和諧社會,消除目前巨大的貧富差距,用傳統美德取代拜金主義,同時消除政治腐敗,維護社會公平公正。” 這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信奉的道理:“帝乃誕敷文德,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 ”
對人民要好,這樣才能讓人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是驕傲的自豪的滿足的幸福的。并非同種同文,卻有多少人愿意去當美國人?所以還是那句話,“民本主義是立國之本,民國主義是中華之本”,用民本主義-消融普世價值,以“賢能政治”瓦解“票選政治”。
政策是針對社會集團、社會群體而制訂,從根本講是解決依靠誰、團結誰、打擊誰的問題,有利于誰不利于誰的問題。臺灣早已開放黨禁,為什么共產黨卻無法存在?為什么臺灣沒有左右之爭,只有統獨問題?
1949年后的臺灣也實施了土改,是不流血的和平土改,真正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當年臺灣有800萬人口,600萬務農,國民黨土改之后,不得人心的國民黨政權在臺灣很快站穩了腳跟。
政策主張應該適應現實具有針對性,解決的是依靠誰、團結誰,打擊誰的問題。機械、教條的沿用政策,繼續以階級斗爭理論去解決臺灣問題,顯然是刻舟求劍。從階級斗爭到民族和解,大陸這邊對臺大政方針逐步從“解放臺灣”到“和平統一”,要想統一,必須站在民族立場上,才能達成共識,形成意識形態上的統一。而陷入黨派意識、繼續沿用階級斗爭理論或者主張國家主義,都很難贏得人心。
國家必須強大,人民必須團結、民族不可分裂是抗戰留給中國人的寶貴的經驗遺產。
毛澤東說:“現代中國人,除了一小撮反動分子以外,都是孫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胡錦濤說:“中國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開創的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不斷實現和發展了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抱負。”
國民黨只要回歸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國共兩黨就有合作的基礎,而共產黨不被極左控制搞“關門主義”,兩黨就有合作的可能。 過去是國共合作“北伐”、“抗戰”,今天是“和平統一”,共同維護南沙主權。
注解:“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毛澤東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的原話是“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一道閃電于2011年12月31日
相關文章:
中國領土疆界的法理性是二戰的勝利果實,而非追溯到“元、清之自古以來” (天涯討論帖)
“鴉片戰爭”、“辛亥革命”與“多元一體”,近代以來“中國觀”的演變及前景滿清政權的性質:談談滿洲人的“中國人認同問題”
民本主義是立國之本,民國主義是中華之本
重返緬甸戰場:中國遠征軍遺骨被扔的滿地都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