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老報紙,《人民日報》1965年12月18日一個縣委書記的一篇《心目中時時要有大多數》的文章引人注目。
這個題目讓人想到仍未平息的美國人民“占領華爾街”的運動,運動突出的口號就是“99%反對1%”。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的研究,2009年美國1%最富有家庭的資產是普通中產階級家庭的225倍,創歷史最高。走進“占領華爾街”抗議人群,人們聽到最多的是“我們代表99%的社會”。99%當然是民眾的大多數,99%對1%的不滿和反對,暴露的是資本主義制度經濟、政治和社會的深層次問題,也給我們的“特色”敲響了警鐘。
可以說,在階級社會中,任何一個政黨或政權都是為一部分人服務的,所以任何政黨或政權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和擁護。不同性質政權的差別就在于是為了大多數還是為了極少數。資本主義制度再裝得道貌岸然,也改變不了其為極少數人服務的本質。人們之所以要干社會主義,就是要建立一個為了大多數人的政權,通過這個政權消滅剝削消滅壓迫達到經濟上的平等、政治上的民主和實現社會的公平。
大多數民眾現在都在懷念毛澤東時代,懷念的就是那時候共產黨的真心實意地為人民服務。1947年10月18日,毛主席曾經題詞——“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表達的就是共產黨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立場。它是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力量之源、執政之基,也是中國共產黨黨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毛澤東時代無論是在宣傳上還是在政策上都把為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利益服務作為基本準則。這個縣委書記的這篇《心目中時時要有大多數》,就是一個較好的佐證。把這篇小文章推薦給現在的一些領導讀一讀,對他們擺正自己的位置,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再建魚水般的干群關系,也許會有好處。
附:心目中時時要有大多數
載1965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
縣委為誰服務,首先要弄清楚誰是大多數。對一個縣來說,貧農下中農是大多數,可是我們往往忘卻了這一點。具體表現有這幾方面:
一、和貧農下中農的聯系疏遠了。過去游擊戰中,我們同貧下中農吃住在一起,穿的是粗布衣,吃的是糠疙旦,住的是茅屋草舍。群眾對我們張嘴老張,合嘴老李,無話不說。現在和過去不同了,我們整天騎車子轉,深入不下去。對貧下中農群眾的要求了解少了。他們稱我們這書記、那部長,一派“官稱”。我們不知不覺和貧下中農疏遠了。(編者注:經常作這樣的回憶對比,能夠使人心目中隨時隨地有貧下中農這個“大多數”。)
二、不能反映貧下中農的革命積極性。一事當前先替個人打算,處處四角合、八角穩,“跟上趟”就得。不敢放手發動群眾,怕搞過了頭。
三、對于革命與生產的關系擺布不好,錯誤地認為只要生產好就行。因此,對兩條道路的斗爭往往視而不見。
經過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我們開始認識到思想上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需要解決,這就是革命工作的出發點,要為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服務,了解貧下中農的要求和希望。
我們認識到這一點,干勁就大了,方法也對頭了。下去蹲點真正能蹲下去了,能夠堅持三同,帶頭實干,堅持階級路線。上邊的會議、表報也少了。工業、貿易、醫藥以及各科局室的干部也紛紛下鄉,送貨上門,收購到隊,修理到田間,大大地便利了生產,方便了群眾。群眾說:“這是車動鈴響”。這樣一來,縣委和各個部門的同志耳目比過去靈了,想的說的做的比過去“實在”了。
河北大廠回族自治縣委代理書記 李建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