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是讓中國共產黨繼續領導中華民族復興大業,還是實行西方式多黨輪流執政,讓每個政黨都有機會來過把癮?”這個問題,這些年來在我國爭論很多,以至于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中都要明確表態:“絕不改旗易幟!!!”;三年多之后,吳邦國委員長在2011年《全國人大工作報告》中,又要鄭重表明:“我們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資料來源:http://wenku.baidu.com/view/21e2dda0284ac850ad024222.html#之第8頁第二段)可見主張實行西方式多黨輪流執政這股勢力無論是黨內外都是存在的,而且其勢力也一定不小。試想,假如黨內外根本沒有人,或者只有少數人提出這樣的主張,總書記和委員長用得著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做出如此鄭重而堅定的表態嗎?
依我看來,主張實行西方式多黨輪流執政的人,多數都是以西方國家為例,比如美、英、法、德、意、日等國家,認為這些國家都是因為實行多黨輪流執政,以至于都進入了發達國家之行列。
但我以為他們都忽略了這些國家歷史上都曾經當過強盜,都曾經長時間的、大量的掠奪過別國的財富和奴役過別國的人民,從而為這些國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進而為這些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在人類工業革命的進程中比其他發展中國家都先一步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然而,這一切對于我國來說都是不具備的,因此,這些國家與我國都是沒有可比性的。
要比較“一黨領導”和“多黨輪流執政”這兩者孰優孰劣,我以為必須找一個與我國相類似的國家來進行比較,也只有這樣的對比才有可能得出比較符合實際的結論。
遍觀各國,我以為也只有印度這個國家才具有這樣的可比性。因為印度與我國相比,具有如下相似之處:
① 同為亞洲國家;
② 都曾經是歐美日的殖民地;
③ 建國時間也相近,僅相差了兩年多的時間,印度是1947年7月建國,而新中國則是1949年10月成立;
④ 同為人口大國,1950年印度的總人口為3.59億,同一時間中國的總人口為5.52億—— 1953年6月30日 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的數據為6.019億(數據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系列《中印經濟發展比較研究》之266頁,2007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2010年印度的總人口為12.102億(數據來源: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11-03/31/content_22266784.htm),同一時間中國的總人口為13.41億(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2010年統計公報);
⑤ 建國之初,兩國的國民經濟水平比較接近,1950年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比中國還要高了49.58%,按當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印度比中國也要高,是中國的2.3倍(數據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國際問題研究系列《中印經濟發展比較研究》之15、16頁,2007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
⑥ 國民經濟結構相近,1950年印度的工業在工農業產值中約占30%,而中國還不到25%,而且兩國已有的工業也大多數是一些輕工業,重工業的比重也都不到三分之一(數據來源同⑤);
⑦ 兩國人民的健康素質與文化素質相近,都處于世界最低行列,1950年印度的平均壽命是32歲,成人識字率不到17%,而中國的平均壽命是35歲,成人識字率不到20%(數據來源同⑤)。
中印兩國所不同的是,建國以后各自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印度沿用了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議會民主政體,實行多黨輪流執政,被西方國家稱之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而我國實行的則是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的、通過多黨合作的人民代表大會的政體。
由于中印兩國存在著以上類似的地方和不同之處,因此,我們只有比較這兩國的發展,才有可能對“一黨領導”和“多黨輪流執政”這兩者孰優孰劣這個問題做出比較正確的回答。
那么,中印兩國通過不同道路的發展,從1950年到現在已經過了61年,這兩個國家目前的情況分別如何呢?
我們這里有一組是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的數據:2010年印度的人均GDP為1,176美元,在世界的排名是第137位;同一時間中國的人均GDP則是4,520美元,在世界的排名則是第90位(數據來源:http://wenku.baidu.com/view/8f48661efad6195f312ba6c5.html之第3頁和第4頁)。由此可知,印度的人均GDP在世界的排名要比我國落后了47位,印度的人均GDP也只有中國的26.0%,只相當于中國的四分之一多一點點。
請注意!!!從上面已經列出來的數據中我們知道,1950年印度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中國的2.3倍,經過61年的發展,卻只有中國的26.0%了,這是何等巨大的落差啊?!!!女士們、先生們!
1982年中國的成人識字率為76.3%(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奮進的四十年》第439頁),而1981年印度的成人識字率卻只有36.2%(數據來源:A.N.阿格拉瓦爾等,《1988~1989年度印度經濟統計年鑒》第241頁),而發達國家一般都為99%左右。與1950年相比,這32年來,中國的成人識字率提高了56個百分點以上,而印度僅僅提高了19個百分點,只相當于中國的三分之一。這有點讓人感覺印度這幾十年的教育政策真像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樣。有關資料估計,中國在90年代初期基本上可以掃除青壯年中的文盲,而印度“將帶著世界上最多的文盲進入21世紀”,到21世紀初,印度的人口將達到10億,其中60%,即6億人口將都是文盲。
我們還知道,能夠反映物質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個常用指標,是平均壽命。在一定意義上,他是吃、穿、用、住、教育、衛生綜合成果的反映。1950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為35歲(數據來源:馬洪等,《中國現代經濟事典》第581頁),同一時間印度的平均壽命則為32歲(數據來源:A.N.阿格拉瓦爾等,《1988~1989年度印度經濟統計年鑒》第76頁);到了1987年,中國增加到69歲,印度只增加到58歲。印度還沒有達到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61歲,中國則已超過了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65歲,較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數僅相差7歲(數據來源:世界銀行,《1989年世界發展報告》中文版第164~165頁),而印度較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數卻相差18歲這么大。
80年代初,世界銀行經濟考察團在其對中國經濟進行了全面調查以后所寫的報告中說:“中國雖然平均消費水平增長很慢,但過去30年,它使低收入群眾基本需要的狀況比大多數其他窮國同類人要好得多,這是一個非常卓越的成就。他們都有工作,他們的口糧供應由國家配給和集體自留相結合的辦法來保證。大多數孩子不僅上了學,而且受到比較好的教育;大多數人都享受到基本的衛生醫療和節育服務。中國現在的平均預期壽命(它是由許多經濟和社會因素決定的,它可能是衡量一個國家實際貧窮程度的唯一的最好的標志)為64歲,這對像中國這樣一個按人口平均收入水平還很低的國家來說,是很了不起的。”(資料來源:世界銀行,《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第ⅲ頁)
為了綜合反映一個國家全體人民最低限度基本需要的滿足程度,美國海外發展委員會1977年用嬰兒死亡率、平均預期壽命和成人識字率三個指標,設計一個生活物質質量指數。指數的最低數為0,最高為100,指數越高越好。美國人口委員會計算了161個國家和地區的1977年的生活物質質量指數。世界平均為65,發達國家為92,發展中國家為55。中國為71,超過了平均水平;印度僅為41,還未達到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中國比印度高了30,高了73.2%,而發達國家僅僅比中國高了21,只高了29.6%,這個時候中國與印度的差距要遠遠的超過了發達國家與中國的差距。這是何等的了不起啊!!!近10年來的情況,基本上還是這個格局。80年代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又用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三個指標,設計了一個與生活物質質量指數類似的人文發展指數,用以測量各國的實際生活水平。指數最大的數值為1,最低為0,數值越大,說明實際生活水平越高。根據該署測算,1987年,中國的人文發展指數為0.716,在它所測算的130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居第65位;印度為0.430,居第94位。中國比印度領先了29位,比印度高了66.5%。
通過以上比較中印兩個國家這61年來的發展,我們是否已經可以非常好的回答了“一黨領導”和“多黨輪流執政”這兩者孰優孰劣這個問題呢?!
也許有人會說,雖然印度的發展沒有我們好,但也有比我們發展得好的國家與地區,比如,韓國、新加坡、臺灣和香港。但我要提醒他們的是,這些國家與地區不僅面積都很小,而且人口也都很少,與我國是沒有什么可比性的。而且這些小國與地區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其經濟騰飛階段無一例外的都是處在一個政黨執政的時期。特別是新加坡,至今還是由一個政黨來執政!!!
也許有人還會說,“民主”的效率也許會低一些,但至少是可以防止腐敗的。但我并不敢茍同這樣的觀點!為什么呢?請看:
印度、印度尼西亞都是“一人一票”的民主國家吧?根據總部設在香港的政治經濟風險評估機構(Political and Economic Risk Consultancy) 2005年發布的調查報告我們知道,印度尼西亞是亞洲地區腐敗問題最嚴重的國家,而印度的腐敗程度也要比中國嚴重。頗具諷刺意義的卻是新加坡被認為是亞洲最清廉的國家,然而,新加坡卻一直是由一個政黨來執政的國家。(該調查報告的網址:http://www.ce.cn/ztpd/hqmt/main/yaowen/200503/09/t20050309_3269813.shtml)
另外,根據總部設在德國柏林的、國際著名的從事反腐敗研究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布的2002至2010年九年之間世界各國(地區)的清廉指數,我們也可以看到,印度除了有兩年可與中國持平之外(2006年和2007年),其余七年其腐敗程度均要嚴重于中國。(資料來源:http://xxw3441.blog.163.com/blog/static/75383624201010271030570/)
注:各年份是從右往左排列的。即最右邊列是2002年的數據,最左邊列是2010年的數據。
根據上面所列出的事實,我們可以看到,“民主”其實不一定能夠防止腐敗。否則,你如何來解釋像印度、印度尼西亞這些“民主”國家其腐敗程度為何會如此嚴重呢?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政黨執政的國家也未必就一定會產生嚴重的腐敗。要不你又怎么來解釋像新加坡這樣一個一直以來都是由一個政黨來執政的國家,其清廉度為何有這么高呢?
通過對比中印兩國這61年來的發展,我們應該可以說,“多黨輪流執政”不見得就比共產黨一個政黨領導要好。應該說,我國實行的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的、通過多黨合作的人民代表大會的政體,是適應我國的發展的,也是可行的。它與“多黨輪流執政”相比更具有效率,更能夠使我國的發展具有長遠而持久的特性,這也是被很多西方學者所贊嘆,而又苦惱的。
當前我國的發展是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我以為這并不是制度所造成,關鍵還是沒有把正確的制度真正的落實,現實中的種種問題也都是因為落實不力所造成。因此,我們沒有必要舍去一個已經被實踐證明是切實可行而又逐漸成熟的制度,而另外去冒險實行一個對我們來講并不熟悉,而效率又相對更低,并且更不能長遠與持久的新制度。我們沒有必要步中東、北非一些國家的后塵,我們更沒有必要讓13億多中國人民去冒這樣的風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