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二世的教訓
盧 麒 元
威廉二世(德語: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1859年1月27日 - 1941年6月3日 )全稱弗里德里希·威廉·維克托·艾伯特·馮·霍亨索倫(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Hohenzollern),是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魯士國王,從1888年到1918年在位。1941年威廉在荷蘭多倫病逝,被葬于多倫莊園。
筆在者研究德國現代經濟史時,仔細研究過威廉二世的性格。此人由于出生時發生臀位生產,令他患上了
中國人有必要知道并了解德意志帝國的歷史。大國崛起的歷史,從來都是血淚交融的歷史。中國人尤其有必要了解德意志帝國的皇帝。歷史往往驚人相似。如果,我們不能阻止個別人的錯誤,我們就必須接受他們制造的悲慘結局。 威廉二世的戰略性失誤分為兩個部分,這兩個失誤又互為因果。 第一個失誤,是內政失誤。威廉二世不同于其祖父,他同情社會主義者,他因此而獲得了底層民眾的一定好感。但是,威廉二世對社會主義者的同情,僅僅限于同情,他沒有進行必要的社會改革。德意志帝國始終沒有適當引入抑制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政策,德意志帝國的民眾被壟斷資本殘酷地剝削壓榨,威廉二世時期的德國階級矛盾空前尖銳。威廉二世不能與時俱進,為社會黨人的革命留下了空間。當然,也為后來希特勒上臺以及屠殺猶太人埋下了伏筆。 第二個失誤,是外交失誤。威廉二世的自卑與逆反在外交失誤上顯露無遺。很明顯,老奸巨滑的俾斯麥深諳遠交近攻的深刻內涵,他高度重視德國與英國和俄國的外交關系。其實,在德法矛盾尖銳對立,德奧等周邊關系極不穩定的情況下,遠交近攻是最正確的外交選擇。很可惜,威廉二世的自卑導致了對榮譽的過度敏感,他無端蔑視俄國,他甚至公然挑戰英國。最為令人驚訝的是,他在德國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的時刻,不思改變人民生活,竟然發動與英國的軍備競賽。愚蠢的德國,膚淺的法國,并不聰明的英國(另文分析),再加上愚蠢透頂的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歐洲的災難就無法避免了。當然,這也成全了一個偉大的國家——美國。 檢討威廉二世的戰略失誤并不復雜。甚至,筆者覺得其失誤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中國歷代的帝國消亡也大體如此。但是,筆者對威廉二世的愚蠢始終無法釋懷。要知道,在十九世紀,德國曾經出現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批思想家,他們當中絕對不會缺少具有戰略思維能力的卓越政治家。筆者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經濟,筆者熟悉十九世紀德國的經濟學家,在威廉二世時代,德國的佛來堡學派已經相當成熟了,他們對于政治經濟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然而,威廉二世卻與思想家們擦肩而過,他直接地去擁抱帝國消亡的命運了。約略三十年后,佛來堡學派的大師路德維希·威廉·艾哈德(德語:Ludwig Wilhelm Erhard, 1897年2月4日 - 1977年5月5日 )成為聯邦德國總理,他踐行了社會市場經濟的理想,為德國的崛起和統一奠定了基礎,甚至為日后歐洲的崛起和統一奠定了基礎。又過了三十年,一個叫普京的俄國年輕人成為艾哈德的粉絲,這個粉絲后來成為了俄羅斯的總統。 檢討威廉二世的教訓,不免會回望處于盛世喧囂的北京。歷史的輪回往往帶有宿命的特征,一切,實在是太相似了。令人感嘆的是,盛世中國沒有產生一兩個像樣的思想家。甚至,比威廉二世更加犬儒的“科學發展”時代,思想家本身已經成為社會遺棄的對象。愚蠢,不僅僅是屬于威廉二世一人的,愚蠢屬于那個時代的所有德國人。當然,也不應簡單指責中國政治家的愚蠢,愚蠢也應屬于這個時代所有的中國人。 文章鏈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盧麒元:掠過佛萊堡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