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執政者要保持圣者心態。
 

    不客氣的說,有些人雖然口里喊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話,但是他們并不理解什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既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應該給中國未來找一個世界定位。也就是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的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才有了努力的方向。

   中國所以叫中國就是因為中華民族的周朝時代而來。周天子是居中之國,進而分封諸侯國。使諸侯個安其土,個守其民。防止不同部族間的利益爭斗,實現天下太平。這就是古時候行封建制的原因之一。而周天子的居中之國要想使諸侯聽命,并非如現在西方人簡單的依靠強權,而是建立了一套制度——周禮。更高層次就是周天子要以公道笠天下,公正的處理諸侯之間,和諸侯國內部不能解決的矛盾。這樣才能得到諸侯的敬服。 

    所以說一句話概括中國的未來戰略就是——現在中國要做的不是春秋五霸,也不是戰國七雄。而是站居世界道義的周天子。

    我認為今天最好的比喻就是世界又面臨一個商周興替的時代。中國要做的就是主持世界公正與道義的周天子。所以說,中國要有胸懷世界的情懷,沒有這種胸懷世界的情懷是做不到的。 

    早在人類社會初期,為了共同生存的目的人們以群居方式生存時,中國古人的智慧就總結出了同人思想。古人類的生活就是共同圍獵,共享圍獵成果——獵物。周朝初期姜尚論天下形勢也是說,如今天下如同眾人圍獵逐鹿。后來許多人錯誤的理解眾人逐鹿是爭利,其實質應是眾人逐鹿是以眾人合力協同而得利。看周朝就是如此和天下諸侯之力伐無道的商紂,最終實現天下太平。周天子的責任就是使諸侯各守其土,個安其民,合理的分天下之利還與天下之人,解天下利益紛爭。如今世界形式比作商周興替的時代是恰當的。

中華文化由易而成諸子百家。自漢代以來,形成以漢文化為主體的中華文化。歷史上有句名言——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而怎樣形成的強漢呢?就是因為有“內圣外王”的指導思想。而中國共產黨的理念也符合中華文化的圣人思想。

  三十多年過去了,當今世界是個什么形勢?中國古人說不謀萬世者,不足以某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某一域。三十年了我們光在國內謀劃,必然導致畸形發展。校正這個畸形發展也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國際謀劃才能做到。有人把當今世界看成是一個大爭之世,不錯。但是把他比作春秋戰國的大爭之世就錯了。春秋戰國的大爭之世最后是秦統一六國。世界現在還沒有一絲跡象可見變成統一的世界。這個比喻不恰當就因為它沒有讓人們看到未來世界結果。正確的比喻是中國歷史上的夏商周的朝代興替。夏商周是中國歷史上諸侯會盟而盟主變換的朝代。那時的人類社會狀態是諸侯分治天下,諸侯個安其土個守其民。諸侯之間的紛爭由諸侯的盟主公斷。世界上人分地域而居,物分地域而產。當今世界就是要形成類似諸侯會盟的世界。各國各守其土,個安其民。形成合理的國際交換,制止資本的無情掠奪。
 
 三. 包容“異質思維”,但不能縱容,更不允許顛倒是非  。

   《人民日報》發文提倡要《以包容心來對待“異質思維”》。是呀,世界本就是千差萬別的世界。人的思想就如同人一樣,萬人萬面,不可能都一樣。所以說對包容異質思維的提法我看還是有合理的成分的。換句話說對“異質思維”就如同對人一樣,不能因為有人長得不正常,或者長得丑陋就嘲笑他。但是對一個人類社會而言,包容異質思維的前提是社會的是非觀念,美丑標準不能顛倒,不能以丑為美。

 古語云: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人類生活繁衍當中我們的前輩思想家們對人應該怎樣的生活進行了思考,由此形成了人類社會的道德觀念。而現今社會呢?我們就是一個缺少思想家的社會。所以才有了這樣一個口號——“要做思維的精英,不做道德的精英。”

  然而“羝羊觸藩贏其角”不具備思想家的水平,沒法建立新的道德觀念,去除舊道德觀念中的糟粕。而想以思維去挑戰道德觀念就必然出現使自己進退不得的局面。這正如我問李玫謹,不懂道德仁義思想以何來敬畏生命?

 還有一個說辭叫程序正義。其實所謂的程序正義必然從屬于公道正義。如果程序不正義必然違反了公道正義原則。但是反過來呢?程序正義卻未必能實現公道正義。所以對只追求程序正義這樣的“異質思維”還是有必要提個醒的——不能以程序正義為借口來否定公道正義。

  所以說——以公心討公道公道存,以私心討公道公道亡。而只追求程序正義的人,你是存公心呢?還是存私心呢?

中國不應跟在西方屁股后面講“權”,因為和人權主權相比,世界更需要公道正義 。 天下之亂皆因爭私,私爭。無論對于一個國家之內,還是對于世界都莫不如此。所以說不能以私天下之心而談民主。也不能以私天下之心談人權。

 西方人習慣講權,而中國人習慣講道。中國的“道”思想許多年來被神秘化。其實理解“道”思想如同理解矛盾學說。都是借物而喻理。道原本就是路。所以道即公道。講道要懷公心才能講公道。而西方人講權,往往從個人利益出發。講權的結果就成了爭私利。

 民主乎,是為私爭?還是應該為公爭?“異質思維”你是要實現公道正義呢?還是僅為了個人私欲呢?

 中國今天爭論的實質是正邪之爭,而非左右之爭。中國人應學會以正邪劃線,而不再以左右劃線 。以正邪論是非是中國人的傳統概念。而近現代以來西方思想的傳入,我們習慣以左右劃線論是非。而這種區別對錯的方法弊端很大。所以我主張從新使用正邪論是非區分對錯的方法。

 什么是今天社會的正?就是主張社會的整體利益,社會公益。什么是今天社會的邪?就是主張自私自利,甚至損人利己。

 在今天中國,國體叫人民共和國。就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共主社會。人民的整體利益至上。國家,國家,國和家。大家在一個共有的國之內建家。人民國家的公有共有的如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服務于人民而不應為少數人謀取私利。如此則為正,反之則為邪。

 人民日報》評論部最近發表這樣的文章:執政者當以包容心對待“異質思維”! 鼓勵講真話 。但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真話呢?深究所謂真話的含義就是心里想什么,說什么,應該是講真話吧。真話的對應是假話套話,言行不一。可是要記住——自然之理分真假,人間之理要分正邪 !不是所有的真話就是正理,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就是歪理邪說。毛澤東主張為人民服務。而反毛澤東者大都主張人性自私論,即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實人之天性既不是無私,也不是自私,人之天性叫自我。自我意識。因為天地本無私念,自然沒有意識,如果人之天性是自私就不符合天之天性的無私了。所以說 鼓勵講真話,但不能鼓勵歪理邪說。包容“異質思維”,但不能縱容,更不允許顛倒是非。

 四.  應把改革的指導原則由“利”字變成“義”字

現在有一種錯誤思路,一談改革就說要轉變政府職能。我認為不能以這種指導思想來進行改革。那應該以什么原則呢?我認為應把改革的指導原則由“利”字變成“義”字。改革要實現義.利兼得。

中國今天占據主流地位的實際上沒有經濟學家,而是一群經濟學的販子,而且是小商販。因為大商言譽,以譽為利。現在有人又忽悠鐵路改革了。以什么為指導改革的原則,別管怎樣花言巧語,其實質還是一個“利”字。再說白了是一個“錢”字。

以鐵路改革為例,我認為,鐵路怎樣改革是一次發揚人民民主的好機會。人民鐵路是人民的共有財產,不是鐵道部長的個人財產,也不是鐵路工人的個人財產。所以說鐵路怎樣改革要充分發揚民主,做一次人民民主的實踐。社會主義的民主是人民怎樣參要實現與國家管理的問題,而不僅是票選管理自己的人。

有一個說法,鐵路改革要擺脫政府職能的定位。其實要找好鐵路職能的定位,首先想好鐵路是誰的,再談鐵路職能定位?

我覺得許多人可能忘記了,中國的鐵路是人民的,大家的。既是人民鐵路為人民。這才是鐵路的職能。這個職能不僅是什么政府職能,而是由鐵路的所有權決定的。所以說要講產權,不能是講私有產權理論。更要講共有產權理論。堅持人民財產共有公用原則。新中國成立,他是一個人民的國家,國家是大家的,不再是任何私人的,封建帝王私有的國家。所以新中國的人民共有財產前面都冠以人民的稱呼——人民政府,人民醫院,人民鐵路,人民公園,人民郵電,等等。

就鐵路來講他的建設目的就是服務于人民。而不是讓少數人經營謀私利。所以說鐵路首先是公益性質的,服務人民是第一目標,兼顧盈利。

所以說,鐵路改革必須堅持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共有產權理論。如此才能找到鐵路職能的正確定位。

談鐵路改革必須堅持人民鐵路的公道性質,而不是把人民鐵路變成私道,私路。人民鐵路的所有權很明確屬于全體人民共有財產。所以說堅持人民鐵路為人民服務的性質就是義,反之把人民鐵路變成少數鐵路人,或者其他個人謀私利的工具就是不義。人民鐵路作為一個服務人民交通行業為了鐵路自身的發展應該適當賺取利益,而這個利益最終也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人民。所以說,在利和義的關系上要搞好適度平衡。也就是說——別談什么政府職能,鐵路改革要實現義.利兼得。

    很顯然這些年中國人(尤其是公務員群體)徹底丟掉了中國人的道德仁義思想。舊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為了配合皇權專制的儒家思想有許多糟粕.如剔除忠君思想而行仁義之道,行不行?老子說天地無私而令萬物生長,無私就是天之道.而人有了智慧,也有了私念.故失道而后提倡德,失德而后提倡仁,失仁而后提倡義,失義而后提倡禮,而禮是忠信不足的產物,天下大亂的開始.所以古人說倒行逆施.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確立天下為公的理念,再去提倡仁義.現在天下為公的理念已經確立,人們不可能再象華老栓那樣認識,"夏與那個小子講的是瘋話,他居然說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可悲的是現在私有化抬頭,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怎么能夠提倡仁義.毛主席提倡為人民服務.我認為,為人民服務行的是天下最大的仁義.與世界交往,毛主席即使在國家困難的時候,也要盡可能幫助窮兄弟國家.既是在天下行仁義之道.解放建國的時候,人民解放軍被稱為仁義之師,行大仁義,建立人民的天下.使四海華人天下歸心.許多海外學子歸來.中國在世界也獲得尊重.許多外國政要以和毛主席多談了幾時分鐘的話為榮.毛澤東說——中華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謀求世界霸權。這就是一種中國文化的,超越孔子思想的公天下的大仁義思想。

千古以來,國家的存亡之道就是民心背向。這個一說是一個千年來被實踐檢驗了的真理。國家國家,國和家。國家是大家的。雖然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國家的管理權可能被君王或一部分人壟斷。但是一個國家要生存不是僅靠一兩個統治者。而是他的人民。不考慮人民生活的自私自立的統治者是不能長久的。所以中國古人早就有國家以義為利而不以利為利是存國之道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