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社會主義的唯物主義科學原理和制度設計(1-6)

金融魚 · 2010-11-07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社會主義的唯物主義科學原理和制度》

 

社會主義的唯物主義科學原理和制度設計

第一章:什么是社會主義?

第二章:唯物主義的科學原理關于人與社會的根本性的基本命題

第三章: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決定(確定)社會性質

第四章,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社會的制度設計原理

第五章:社會主義的財富制度設計--經濟制度

第六章:社會主義的權力制度設計--政治制度。

 

   關于社會主義,我已經完成了唯物主義科學原理和制度設計的理論框架構建,發表此文,對我的理解進行綜述,是希望更有水平的社會學理論家將他,具體的深入地系統闡述。進而成書,以豐滿完善的理論系統而指導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這篇文章,綜述了很多根本性的基礎原理,而且是科學的原理,每一條原理都可以展開論述成書。希望大家能重視。


第一章:


什么是社會主義?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么是人,人與社會的關系。
人屬于動物界又高于動物界的所有普通通動物。
人既是自然界生命體的人,又是由意識驅動的具備精神思想文明的高于動物界的人。
人是獨立主體的個人,也是社會組成屬性的人。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

所有個體人的存在和發展構成了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每一獨立個體人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社會。個人影響著社會,社會影響著個人。

社會主義的定義:

就是強調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由所有社會主體的存在和發展共同構成,任何主體都屬于社會構成的部分又都影響著這社會的思想和社會制度。這里的主體不僅僅指個人主體,也包括各種社會組織主體。社會主義一言以蔽之,就是強調所有人的平等主體權,保障所有人都能存在和發展的思想制度。

 


第二章:


唯物主義的科學原理關于人與社會的根本性的基本命題。


一.物質與意識的關系:意識產生基于物質而反作用于物質,意識驅動生命體(人)改變物質狀態,進而改造外在世界。物質決定意識而意識驅動人改變物質世界的狀態。人類改造世界必須遵循和利用物質運動的規律,而不能違背規律。人類改造世界改造的僅僅是物質狀態,物理或化學的狀態的改變,都是對物質運動狀態的改變,人類改造世界從來沒有改變過不以人意志而轉移改變的物質運動規律。意識中的內容有的是符合運動規律的或者符合客觀物質狀態的,我們稱之為正確的意識,科學的意識。意識中的內容不符合運動動規律的或者不符合客觀物質狀態的我們稱之為錯誤的意識,不科學的意識。人類應用正確的意識,科學的意識分析世界分析社會,進而指導實踐,改造世界改造社會,就會取得成功。相反錯誤的意識和不科學的意識用于指導人類實踐改造世界改造社會就會失敗,遭到懲罰。

 

二.  成功的哲學理論,成功政治經濟學理論,必定是客觀認識物質狀態,符合物質運動規律的科學理論。所以,哲學是科學,政治經濟學同樣是科學。以往人們認為哲學僅僅是學術,政治經濟學僅僅是學術,都只是一套自圓其說的意識形態說辭,實際上只是我們對于真理認識的局限,進而沒有真正掌握高度科學的哲學,高度科學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緣故。


三. 差異的普遍性是物質世界最根本的狀態。差異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差異辯證法與矛盾辯證法是有區別的。差異是一切矛盾的根源。任何想徹底消除差異進而徹底消除矛盾的做法都是愚蠢的。


1,差異辯證法基本原理是“差異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矛盾辯證法基本原理是“差異就是矛盾”我是不認同的。

2,差異與矛盾的邏輯關系。
差異確實的普遍的,而且差異無論如何都會存在。有矛盾肯定是有差異,但有差異未必就已經有了矛盾。有差異只是具備了發展成為矛盾的必要條件,而不一定是充分的。

3,差異要發展成為矛盾需要:
    1 差異足夠大,
    2 而且兩個主體發生關聯--兩個不發生關聯更談不上對抗的主體之間是不可能有矛盾的
    3 形成對抗才稱之為矛盾。
    實際上差異可以是互補性的差異,也可以是對抗性的差異,甚至是不相關的差異,也可以是對抗性但不足以形成明顯矛盾的差異。
所以“差異就是矛盾"我是不認同的

 


四.   人的存在和發展需求體現的規律是利己性.人滿足自身存在和發展的需求時都是趨利避害的。

      人性向善的規律。人性的外在表現由需求與條件之間的矛盾決定。
      參看我原有帖子《人性的外在表現與決定》 人性=利己性X高級文明性
     人性是人在滿足自身存在和發展的需求過程中總是保持向善趨近趨勢的規律,人性是一種運動規律。


      存在和發展的需求是人最根本的內在生命運動,人的一切行為動機由此產生。

      存在和發展的需求體現出的規律是-利己性。注意(利己性不等同于自私,利己性包括了自私,利己性還可以既利己也離他。)。人滿足自身存在和發展的需求的根本性運動體現出的規律是向善趨近--人性向善規律,即趨利避害,滿足自己存在和發展的需求,趨利但避免作惡,趨利但避免被作惡。因為人對外界社會自然的作用與反作用同時存在,只有向善趨近才是一個生命體,最完美,最有價值,最自由,受傷害的可能性最小的狀態。也就是最符合人自身需求。


      這就是人性的規律,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從微觀與宏觀遵循著人性向善的規律。

 

五. 存在和發展的需求是人和社會發展的根本推動力。

    社會的發展是由人的需求推動,發展生產力,調整分配關系,科學,創造,生產,改革,變法,革命,戰爭,領土糾紛,藝術創造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人類社會的活動都無不是為了滿足人的存在和發展需求?;騻€人的需求,或部分人的需求,或整個國家的需求,或者整個人類的需求。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發展,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發展,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發展,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向所謂的共產主義發展,任何社會的宏觀,微觀發展變化,歷史縱向與社會橫向的發展變化,都是人的存在和發展需求在推動。人行善,人作惡,人幻想,人求知,人勞動,人爭權,人奪利,人愛人,人被愛,人恨人,人被恨,無不是人的需求在推動。存在和發展的需求是人最根本的內在生命運動,人的一切行為動機由此產生。

六. 存在和發展的需求與條件之間的矛盾是個人和社會的根本性矛盾。
    解決個人和社會的所有問題,都是解決這對矛盾。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就是各自需求之間的矛盾。

    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和發展的需求”,每個人的需求又都成為其他人“存在和發展的外在(部分)條件”,例如,張三的“存在和發展需求”成為李四“存在和發展的(部分)條件”,李四的需求成為張三的(部分)條件,資本家,工廠主的需求成為工人存在和發展的(部分)條件,工人的需求又成為資本家工廠主存在和發展的(部分)條件。換句話說任何不同人的需求都是外在其他人的(部分)條件,都可能成為一對矛盾。


     生產過剩與消費不足的矛盾,消費過度與生產不足的矛盾,都是分配關系失衡。

     生產過剩與消費不足之間的矛盾,或者消費過度與生產不足之間的矛盾,這都是分配失衡的表現。分配關系失衡,一定會有一部分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就是各自需求之間的矛盾。

    當分配失衡時需求與條件之間的矛盾作用,沒有條件謀求自我存在和發展或者努力勞動之后需求仍得不到滿足的那部分人就要斗爭,要變革,要革命,以求調整分配關系,重建分配關系的平衡,因而推動社會的發展。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這一論斷是肯定正確的,但是原因卻不是“消費永遠趕不上生產的矛盾”。而是因為分配關系失去平衡。分配失去平衡,需求與條件之間的矛盾,激化就會有變革的需求,社會會有革命的需求。

     所以馬克思“因為消費永遠趕不上生產的矛盾,所以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是把現象當作根本原理。因而馬克思并未真正掌握真理。社會發展是人存在和發展的需求推動,人性趨利避害向善的規律使然。

 


第三章.

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決定(確定)社會性質


   一,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決定社會性質。

    社會的發展就是生產力的發展和分配關系的發展。社會活動的兩大部分,一部分就是生產--組織生產創造財富,另一部分就是分配--權力和財富的分配。其中組織這一環節最重要的是組織形態和權力分配。流通與消費都屬于分配過程。


    二,“生產力”與“分配關系”之間的辯證關系。是互為條件,相互支撐,相互制約,相互適應的關系。生產力發展,分配關系會發生變化。調整分配關系,也會改變生產力發展。必須根據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求不斷調整使得兩者相互適應。生產力與分配關系實際是同屬一個整體。


    生產力:人類掌握和利用規律及使用工具進行勞動創造的能力,主要包括人主觀能動性,科學技術水平,生產組織關系。

    分配關系:就是在社會組織中確定如何占有使用控制權力與財富的原則組合,以及確定對權力與財富的占有,控制,使用,確定權力與財富在整個社會的分布狀態。分配關系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生產組織關系包括組織形態和權力分配關系)權力分配關系和財富分配關系。

    生產力與分配關系的銜接,就在于生產組織關系,也就是如何組織生產。廣義的生產力包括生產力與分配關系,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是否相互適應,最重要的標準就在于(宏觀與微觀的)生產效率是否得到提高發展,(宏觀與微觀的)生產創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發展。
    我這里闡述的“生產力”與“分配關系”之間的關系。除了講兩者“互為條件,相互支撐,相互制約,相互適應的關系,實際是同屬一個整體?!?,之外更重要的是強調了“調整分配關系,也會改變生產力發展?!睆亩嬲q證的看待和處理兩者之間關系。并指出是否適應的標準。


    三,用生產力與分配關系分析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五種分配原則的組合關系可以解釋一切社會形態。


    五種分配原則包括:第一,按財產分配。第二,按照權力分配。第三,按勞動貢獻價值分配。第四,按照主體權分配。第五,按照需求與意愿分配。
    分配關系在社會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都是一個綜合關系,都包括了以上五種基本的分配原則。從來沒有絕對的單一的分配原則,不同性質的社會只是分配原則的比重不同而已。

      原始社會主要是按照主體權分配,奴隸社會主要是按照權力分配,封建社會主要是按照權力與按照財產分配,資本主義社會主要按照財產分配,社會主義社會主要按照勞動貢獻價值分配與按照主體權分配。共產主義社會主要按照主體權及需求與意愿分配。

 

    四,指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從原始社會強調人的平等主體權,最后還是回歸到強調人的平等主體權。
    主體權由最初的平等,到奴隸社會權力集中到社會頂端(武力強迫屬于權力的一種形式),然后逐漸從上到下向社會下層擴散發展,最后再次實現平等的主體權。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就清楚的表明,社會的發展因為人性的規律,因為人與人差異,自然條件等的差異,因為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有一個推動社會結構差異化的趨勢,也就是權力與財富的集中,拉高社會金字塔結構的趨勢,同時又存在一種相反的推動趨勢,就是分散權力與均衡財富,縮小差異,將社會結構壓縮成扁平結構的趨勢。這兩種趨勢是相反方向的矛盾運動,根本推動力都在于人存在和發展的需求。遵循著于人性規律。兩種相反趨勢矛盾運動的綜合結果是,社會最終還是會回復到一種“厚而平”的社會形態結構。符合人性向善的規律。


   五,在我的帖子中引入“權力的分配”與“按照權力分配”的概念。
     分配,就是對權力與財富的占有,控制,使用。實際是確定權力與財富在整個社會的分布狀態。
     財富,是一切有使用價值的資源,產品和服務。
     分配的對象是權力和財富。與馬克思的只是分配“產品以及其價值(利潤)”很有區別。

     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中,沒有權力的分配,也沒有按照權力分配。因為我所講的“分配的內容,也就分配什么。”以及“如何分配”是與馬克思不同的。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之所以有不足,就在于他的理論是立足于對初級資本主義進行闡述,而且主要是對人類活動中生產活動這一塊“產品的生產”和“產品的價值(商業利潤)的分配”。事實上人類的活動遠遠超出馬克思的理論覆蓋,如歷史上各種各樣的戰爭,屠殺,政變,變法改革,政權權力更迭,資源爭奪,殖民統治,文化清洗控制,等等。而在國家或者社會中影響最大,甚至說決定社會前途,國家命運,甚至說是人類命運前途的,也正是這些活動在起非常重要的關鍵性甚至是決定性作用。對與個人也是如此。因此,馬克思的理論無論從縱向歷史的角度,還是從社會橫向的角度,解釋宏觀與微觀現象都有其無法覆蓋的局限,更多有其無法自圓其說,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

    為什么?因為馬克思的理論覆蓋有局限,因而導致其在剖析社會時抽出來的有一條主線“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中的“生產關系”不是真正的社會發展的本質主線。另外,馬克思對于人性規律的表現與決定認識不足,對世界“差異的普遍性”認識不足,盡管其“通過生產力的發展,滿足人類存在和發展的需求。”也找到了一個根本即滿足“人存在和發展的需求”,但仍然無可避免的存在不足。既然人們普遍認為馬克思的學術是政治經濟學,就應該能覆蓋所有的政治經濟現象,事實上他不能。
 
    所以,我在《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決定社會性質》一個帖子中,重新申明了我對于財富的定義:財富,是一切有使用價值的資源,產品和服務。

  我以前在《談通貨膨脹與貨幣政策》《全世界貨幣的人民幣化與保值借貸制度》里已經重新對,財富,貨幣,通貨膨脹等概念進行了與馬克思不同的定義。
  同時我在帖子中闡明:分配,就是對權力與財富的占有,控制,使用。實際是確定權力與財富在整個社會的分布狀態。

  六,使人明白“私有制”與“公有制”都是一種對財富占有控制的分配關系。同時指出,私有制包括:權力私有制,與財富私有制。

   從(縱向)歷史的角度而言,私有制的本質特征是世襲繼承。從(橫向)社會角度而言,私有制的特征是單個或少數社會主體對財富與權力的占有。
   公有制度,是強調所有社會主體的平等主體權。權力和財富由所有社會主體占有,控制,使用。而不是少數人占有控制使用了屬于公有的權力和財富,同時公有制也不允許世襲。

 


第四章,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社會的制度設計原理。

  一:社會財富與權力的集中與分散兩種矛盾的相反方向趨勢并存。這一點在第三章.《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決定(確定)社會性質》已經說道。因此,進行制度設計時候,必須要與進行集中與進行分散兩種趨勢相對應。也就是說,財富制度,權力制度即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既要推動集中,推動發展,又要推動民主,推動分散,進而達到整個社會系統的權力與財富均衡,平衡。

  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根本目的是要滿足人的存在和發展需求。馬克思講“生產方式(生產力+生產系)決定(確定)社會性質”,其中發展生產力這條主線,馬克思是從根本上,本質上提取正確了的。沒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分配再公平,也只能是無差別的共同貧窮。在我的帖子《社會問題最關鍵的五個字:寡,均,度,量,衡》中已經談到,只是大家沒有引起重視。


  要提高社會的宏觀整體效率,要提高微觀個體的效率,就要承認和尊重差異的普遍性,利用和遵循需求的利己性,利用人性向善的規律。
  我們知道,社會主義一定是比資本主義高級的社會形態,其支撐條件是生產力的發展。而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直接動力是人的存在和發展需求,表現往往是矛盾和危機的激化爆發。而之所以會矛盾激化,爆發危機。

  其原因就是“人的存在和發展需求都是利己性的”“差異是一切矛盾的根源”,“差異是必然的客觀存在”,,“自由競爭的結果除了促進不斷的進步發展同時,必然有消亡,有發展,有壯大,形成壟斷?!薄笆テ胶獾淖杂筛偁幒拓敻环峙涞慕Y果就是矛盾激化爆發,經濟危機,金融危機,或者社會動亂甚至革命?!彼再Y本主義不從財富所有最終所有權去平衡財富分配,必然有一次又一次的危機不斷爆發。最終把資本主義推向社會主義。
 
三 要實現財富公有制與實現權力公有制,應該從實現消滅私有制入手。從私有制的社會橫向和歷史縱向本質特征入手逐步消滅私有制。


二“經濟壟斷的最高形式就是國家壟斷”--這里略去闡述


三“財產所有的最高形式就是全民公有”---這里略去闡述。
 

四“利益共享的最高形式全民共享”---這里略去闡述。
  

五“最能提高效率的機制是有足夠的利益共享,也有充分的差異化自由競爭”。--這里略去闡述。
  
 
六 市場經濟與私有經濟是不同的概念。資本主義與私有制也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很多人不明白。

    私有制與公有制是一種分配關系,資本主義是一種對權力與財富分配的原則。市場經濟是一種資源配置導向。注意:我所講的私有,公有,都是分配關系,與馬克思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和私有制”是有不同的。

1.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配置資源---市場經濟。

    有(存在和發展的)需求,就有就有滿足需求。需求與滿足需求如果通過中間(流通)環節的交易,就形成了市場。

    原來馬克思設想的所謂社會主義模式“純公有制+計劃經濟模式”根本上不是純公有制的問題。

他的問題在于:1所謂公有實際上變成了權力私有與按權力分配,多數人的主體權實際上是被剝奪,“被代表”了。其原因在于沒有對公權力的監督制約機制。

2.在“純公有制+計劃經濟模式”,下在分配關系中太缺乏"按照勞動貢獻價值分配",以至干多干少一個樣,平均主義大鍋飯,無法調動起微觀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3“純公有制+計劃經濟模式”忽視了差異的普遍存在,統統用一個標準建立“公有制”的企業,實際上使得企業無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組織生產創造。

4“純公有制+計劃經濟模式”純粹計劃的形式使得“計劃的有效性”非常低。因為世界差異太大,變化太快,而以往“純公有制+計劃經濟模式”計劃一旦制定,  下達下去大規模的配置人力物力之后,根本無法適應變化的需求,在實效性上明顯呆滯。也無法真正沒有以漏的計劃出數量巨大差異眾多的差異化需求。世界是差異化的世界,是快速變化的世界,人們的需求也是如此,用少數人坐在辦公室里拍腦門計劃出來的計劃,大一同,菜式單調,注定是不行的。其實計劃在任何社會性質任何模式的企業里都有計劃,“生產計劃”銷售計劃”“發展規劃”等等,最關鍵的不在于計劃,而是計劃的有效性。即便在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巨大進步的今天,計劃的有效性極大提高的情況下?!凹児兄?計劃經濟模式”的計劃的做法也是行不通的。

5,以往“純公有制+計劃經濟模式”,不是以市場的需求,以人們五花八門的眾多的“差異化需求”進行資源配置,而是按照自己主觀色彩非常濃重的“計劃”去配置資源,組織生產。這就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生產出來的東西不能對準人們的真實需求,另外與實際需求的數量不吻合。造成資源浪費或者人們對消費質量的滿意度很低。

6.市場經濟的缺陷與宏觀調控。
  以市場需求配置資源組織生產,追求利潤,實際是通過價格的變動反應真實的供需狀況。以市場需求以及價格性息反饋,迅速提高各個生產企業的“計劃有效性”。使得市場經濟繁榮。經濟發展。但市場經濟,市場需求,市場價格也會有失真的時候,如價格投機,市場操縱?;蛘呙つ孔非罄麧?,造成一窩風上,最重復投資建設,資源浪費等等。這時就需要更宏觀層面的“計劃”指導,進行宏觀調控。所以Y先生說,中國有自己的經濟模式“政府宏觀主導調控+市場經濟”這一說法是正確的。宏觀層面“計劃的前瞻性”“計劃及時性”“計劃的有效性”越高,越能防止市場出錯。因為市場的規律通常是從一個極端到另外一個極端。人類社會的行為經常有“從一個極端到另外一個極端”的表現,所以在更高的戰略層面,宏觀引導產業發展,培育新的市場,調控市場,防止過度投機,防止惡性競爭,防止重復建設,防止資源浪費,是政府的基本職能。

七。權力分配與財富分配之間的關系。權不離財,財不離權。


    人的一切活動為為了滿足存在和發展的需求,而唯物主義的觀點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社會政治經濟活動的目的根本是圍繞財富展開。權力要通過財富的形式表現,獲得權力是為了更好的滿足自己存在和發展的需求,獲取更多的財富以及獲得更有利的財富分配關系。因為,權力的分配說到底還是為了更好的進行財富分配。這一點非常重要。明白了這一點才明白了中國文化中傳承久遠的一個詞語“升官發財”的真諦。

   請參看第三章.《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決定(確定)社會性質》中為什么有按照權力分配的原則,又有按照財產分配的原則。因為擁有了財富可以分配到更多的財富,也可以分到到更多的權力。權力與財富從來不分家,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如此,就很容易明白,現有資本主義社會的權力和財富實際上壟斷在一切世襲而強勢的金融政治世家手中,權不離財,財不離權。你就明白了歷史以來為什么官商總是勾結,權錢為什么總是能交易。

   
    也就是說如果財富私有制不能消滅,就永遠不可能消滅實質上的權力私有制,公權私用,以權謀私,按照權力分配,不能消滅財富的私有制,就不可能消滅權力私有制產生的根本動機和根源。

    所以要消滅私有制,不是一個簡單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而是一個非常系統復雜的制度設計問題。

 


八,如何消滅私有制,如何消滅階級。

    1社會主義的權力制度設計(政治制度設計),與財富制度設計(經濟制度設計)。必須統合以上所有原理。才能既能發展生產力,提高個體人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又能提高整個社會的整體系統效率,保證整體系統運行的和諧平衡。

   2要消滅私有制就要從社會橫向與歷史縱向兩個角度消滅私有制。包括財富私有制與權力私有制。

   3消滅財富私有制,就是社會橫向上防止財富分配關系里財富過度集中。從歷史的角度是要消滅財富的世襲繼承。

   要絕對的完全的消滅財富私有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學的。


   4消滅權力私有制,就是要對公權力進行監督與約束。防止被剝奪主體權,防止被代表,防止按照權力分配。防止屬于所有社會主體的公權力被財富集團壟斷,被特權階層的官二代,官三代變相世襲。
   5.先消滅權力私有制的基礎,即先消滅財富私有制度。則權力私有制產生的動因就會被消滅。如果財富不能私有,財富也無法世襲繼承,那么掌握權力的人貪污腐敗,公權私用,按照權力分配的動力就將大大的減弱。
   6.所謂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只是不同社會群體對財富的多少不同,財富占有差別太大,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并非天然就是對立的,更多的時候兩者是在協作組織生產,完成財富的生產創造。資本家剝削工人,實際上是一種財富分配多少的分配關系,無產階級要變革要革命也是要求確立新的分配關系。

   7.要消滅一切階級首先就要實現讓所有無產階級變成有產階級這個過程,而生產力發展和物質條件的創造是實現這個第一階段的先決條件。
 

    只有:1 物質條件極大豐富了  2而且差別越來越小了,直到無差別(我認為一直到無差別是不可能的),才能談消滅階級。我們必須明白因為差異導致差別差別導致產生了階級。人們是要有差別的共同富裕呢?還是要無差別的共同貧窮?要無差別的共同富裕,首先要物質條件充裕并且差別越來越小,這樣才能消除階級。
   
    目的是要無產者變成有產者,要通過生產力發展,極大的豐富物質條件,從而使得人類從物質與資本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形式,達到目的是根本。

 


第五章:社會主義的財富制度設計--經濟制度:

    消滅財富私有制,就是社會橫向上防止財富分配關系里財富過度集中。從歷史的角度是要消滅財富的世襲繼承。社會財富與權力的集中與分散兩種矛盾的相反方向趨勢并存。要發展生產力,就要讓所有人都既是為自己的利益在努力奮斗,進行勞動創造,同時也是整個社會在努力奮斗,進行勞動創造。

怎么才能做到呢?

一,從社會橫向的角度消滅財富私有制。

  就是要實現所有財富的全民國家控股。所有經濟都是國家控股的國有民營股份制經濟。

1.任何財富的屬性,從憲法法律的高度定義,都是屬于社會的公有財富,個人只是對于財富階段性的占有,使用和控制。
2.任何財富都是國家所有。實行所有經濟國有民營的股份制經濟。即,任何工商注冊的經濟體,不管其在企業創立初期股份如何組成,資本與生產資料如何組成,從工商登記一開始,國家就已經控制了51%的股權。不管這個企業如何發展,從個體戶到上市公司,乃至于發展成為行業的壟斷企業,國家始終無可爭辯的擁有企業51%的股權。

   在法律意義上,中國境內的任何企業,國家都擁有51%的財富所有權,包括外資來華企業。為什么要這樣?因為任何社會主體都是屬于社會的一部分,企業成長,源自于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努力勞動,源自于對社會資源的攫取利用,是整個社會提供了企業成長的土壤資源和動力。例如獲得銀行貸款支持,獲得土地資源支持,獲得人力資源支持,獲得財政稅收支持,獲得市場份額支持,獲得社會公眾的資金支持,等等等等。

   而企業成長壯大之后,達到一定規模,對社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是巨大的影響,必須承擔作為社會主體對于社會的義務和責任。企業成為大型企業甚至行業壟斷企業以后更是對社會的影響巨大。而企業家的成長,最初是為了生活,生存,然后是為了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是為了成就一番事業,實現自我價值。

  因為人的需求分幾個層次,從基本的生存的生理需求到最高的自我價值實現需求。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企業家的需求主要變成自我價值實現需求,財富對于企業家的意義就成為社會價值層面的精神需求。如果國家始終控制51%股份,則有利于規模龐大的企業盡到更多的社會責任,同時讓企業家擁有更大的社會政治地位。
3 .國家控股的51%股份里面分三個部分:26%屬于整個國有中央控制,25%屬于省級控制(如國資委)。省級控制的25%里又分兩部分,13%由省級控制,12%由市級控制。這樣就形成一個國家始終控制大部分股權,而又能中央控制省級,省級控制市級的財富與權力集中制度。
4.國有控制51%股權雖然從一開始就從法律意義上確定。但是要發展生產力需要鼓勵微觀個體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需要鼓勵差異化的競爭。所以當企業屬于小規模時國家并不對小規模企業行使實際控制權。企業規模到達一定層級以后由市,省,中央,逐漸行使股份控制權。規模越大,越往上省級。

例如,當企業規模在5000萬以下,小企業,國家不實際行使控股權。
當規模達到1個億以上,則屬于市級地方性企業,由企業所在地市級國資委行使控制權,行使股東權力。

當企業規模達到10個億的時候,屬于省級地方企業由省級國資委控制51%股權,再下放25%給市級地方國資委。
當企業規模達到50個億的時候,屬于國家級中央企業由中央國資委控制51%股權,再下放25%給省級地方國資委,省級地方國資委再下放這25%中12%給市級地方國資委。
5.整個股權結構是中央51%=中央國資委26%+中央下放省級25%=中央國資委26%+中央下放省級13%+省級下放市級12%

確定這個股份比例關系,主要是確保從中央到地方逐級控制。因為規模相當大的企業后,實際上已經是社會公眾性企業,全民企業。

6.也就是所,所有私營也就是民營企業家最后都成長為全民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當然由于企業是企業家創立,經營發展長大的,按照分配原則中的按照財富分配原則,以及按照勞動貢獻分配原則,企業家理所當然的擁有大量的個人財富,理所當然的應該得到更大的社會地位,政治地位。

7.國家雖然控股所有經濟企業主體,但在原則上,法律上必須確保尊重企業家的經營權力。不能過度干涉,國家控股,只是分享分紅權和否決權,尤其是規模龐大的企業決策社會影響巨大的時候,國家有否決權。同時,在企業清算破產時國家有作為大股東優先清算的權力。一般情況下,國家不干涉企業的自主經營,和現在的所有企業一樣,任由企業家自行發展。

8企業規模界定的標準1億,10億,50億,只是一個參考,具體可再商量確定更科學的數字,我這里只是提供一種模型。

9除了在法律意義上,國家控制51%股權以外,社會主義的國有民營經濟,仍然是實行按照市場需求導向配置資源的市場經濟,仍然是企業家多賺多得的財富分配原則。與現有的資本主義私有經濟,市場經濟并無不同。在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發展方向,如何生產,如何銷售,如何競爭等等這些具體的問題上,一如既往按照市場經濟。
10.國家控股51%不影響,企業經營稅收問題。

11.從社會橫向的角度,只是實現國家對財富的控股權,并不是絕對完全的要消除財富私有。51%控股比例也只是一個參考,需要逐步推進。
    企業家辦企業通常情況下,干得好同樣是為個人積累極大的遠遠高于社會底層民眾的個人財富。

    因為世界是差異的世界,自然條件是有差異的,人是的資質條件有差異的,人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是有差異的,而人的存在和發展需求都是利己性的。所以不能從社會的角度絕對消滅私有。以往社會主義實踐中,實行“純公有制+加純計劃”實際的效果是極差的。就是忽略了差異,忽略人的需求多樣性,需求多樣性,尤其忽略了人性向善規律,忽略人存在和發展需求運動體現出的規律利己性。同時,計劃的有效性極差,不因時,因地,因人,因市場需求而組織生產。同時分配時權力私有制,按權力分配,基本不體現出按照勞動貢獻價值分配。即便在計算機性息技術極大提高的今天,那種把全國經濟搞成大規模的“純公有+計劃”模式的企業,實行起來也是很難行得通的,太單調,太低效。

 

二,從歷史縱向的角度消滅財富私有制。就是要消除財富的世襲繼承。

 1。憲法,法律的高度確定任何財富的社會公有性,任何人都只是階段性的對財富占有使用和控制。

 2. 社會主義的財富公有性要求,所有富人自然人生命結束時大部分財產回歸社會。

我說的是“社會主義公有經濟下財富均衡。富人自然人生命結束時大部分財產回歸社會。

 3 這一原則適合所有個人財富高于全國人平均財富數量N倍的人。系數N的具體倍數待定。。
富人自然人生命終結時,財富數量減去全國人平均財富數量N倍的余數,國家提取80%,收歸國家變現或者控股?!?/p>

     僅僅只是指明一個方向提供一種模型,系數N還待定,可以是高于平均財富水平的5倍,可以是10倍,也可以是20倍,雖然提取比例80%但由于系數N可以而且必須根據社會的實際狀況,立足于實踐的可操作性調節。最終實現從歷史的角度消滅財富私有制的世襲繼承,路還是漫長遙遠的。

4.富人的財富雖然在富人自然人生命結束時候,大部分回歸社會由國家變現或者控股。但富人創辦的企業,可以繼續經營下去。富人指定的繼任者優先享有擔任該企業職業經理人的權力。但一定期限內,比方說三年,或者五年(可商量待定)內,其繼任者不能很好的將企業管理好,發展壯大,那么國家行使國有控股股東的權力,要求改換經營管理者或者進行其他處置。

 

三。要絕對的完全的消滅財富私有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學的。我說過歷史與社會從來沒有絕對私有,也沒有絕對的公有。因為人是獨立主體的個人,也是社會組成屬性的人。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


四.私有制不可能絕對完全消滅。

   無論從社會橫向還是歷史縱向消滅私有制,都必須根據社會的實際狀況,調整標準和力度,前提是不能損害整個社會系統效率的發展和提高,不能損害優秀的企業家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性。消滅財富私有制要逐步實現,不能一蹴而就。首先要維持整個社會系統運行的穩定和平衡,在此基礎上均衡社會財富,乃至大部分地消滅私有制,必將極大的提高整個民族的向心力,整個國家的整體效率。

 

五,涉及國家根本命脈的戰略性行業,如金融,軍工,航天,資源,礦山,必須要全民公有制的國有壟斷經營。但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同樣必須接受公開的監督。

 

 

第六章:社會主義的權力制度設計--政治制度。

一.要保障所有社會個體的主體權得到充分的保障,就必須實行權力公有制。要實現權力全民公有,必須防止權力私有。也就是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


二.由于從社會橫向歷史縱向兩個角度,很大程度上消滅了財富的私有制,也就從根源土壤上,從根本動力上減弱了權力私有制的可能。因為財富屬于全民公有由國家控股,而且還不能世襲繼承。那么掌握權力的官員貪污,特權的動機就會減弱。既要受到公開財富的監督,又無法世襲給后代繼承,這樣既是搞到再多的財產意義也有限,只能是使得自己現實生活好一些。但冒著違法的風險,一旦監督機制健全,財富申報公開,則貪污腐敗和搞特權化,搞權力私有既冒著風險,又沒多大意義。除非轉移財產出國,加入外國國籍,但是加入其他國家國籍是可以的,只是如果轉移財富,尤其是轉移非法所得的財富出國,則屬于叛國罪,掉腦袋的事情,還是只好悠著點。


三.社會的發展,必然是要求專業化分工。各個領域都是由社會的真正的精英分子領導發展。權力的管理也是如此,交給專業的政治家管理國家社會,是必須的,必然的。


四.政治民主的根本目的有兩個:
     一方面讓真正能管理好國家社會的政治精英,經濟精英凸顯出來,領導社會發展,從而使得國家真正強大,人民幸福,社會和諧。同時,讓更多的人得到更好更充分的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各個領域的精英人才。一個國家更多的人能充分發展,成為優秀的人才,數量大增,社會必定少矛盾,國力必定大發展。

    第二方面,民主的監督和制約,可以防止權力私有化,防止被代表,防止掌握權力者控制權力因而控制財富,按照權力分配財富。


五.民主有政治的民主和財富民主。

   沒有政治的民主,財富的民主必然成為空話。因為權力與財富緊密相連。所以要改變社會的財富分配關系必然同時要改變社會的權力分配關系。像美國美聯儲有獨立于國會的貨幣發行權,貨幣政策連總統都不能決定,而美聯儲又掌控在封建色彩濃厚的,世襲的金融政治世家集團手中,如共濟會憑借極大的金融資本,操控著著美國的美聯儲,操控著美國國會和美國的政策,選舉,操控著主流媒體輿論,實際上美國人的所謂民主既沒有真正的政治民主,也沒有財富民主,因為美國聯儲那樣的私有的中央銀行,使得美國人民連貨幣民主都沒有,財富隨時可以被掠奪。


六.政治民主的內容,就是要充分保障所有社會主體的主體權。生存權,發展權,話語權,言論自由權,議政權,問政權,參政權,知情權,監督權。選舉權,罷免權。

   人先要生存,再談發展,要發展就要謀求自己的利益,就要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因此需要有各種利益主體的話語權,而且自由進行利益訴求不能受限,對國家社會管理可以表達自己的利益,表達自己的主張和建設性意見,以及直接或者間接的參與社會管理,有管理社會的過程結果有知情的權力,有對社會管理過程進行監督的權力,有對代表大眾掌管權力的人有問責的權力,有選舉能代表自己利益的代表去領導管理社會的權力,有對不能代表自己利益,損害自己利益,或者不能讓自己得到更多利益進行罷免的權力。


七.民主最后的體現形式,罷免權。

    所以應該在全國首先推行,罷免制度。人民大眾推動社會的歷史發展,精英從大眾中產生,沒有天生的精英,更沒有可以遺傳甚至是世襲的精英。社會歷史的發展一定是由大眾推動,必須精英來領導進行的。普通的大眾絕大多數時候,可能只是掌握了少量知識少量真理,不像精英那樣掌握理更多的知識更多真理,普通大眾不知道誰是真正的精英,誰掌握了真理,社會該如何發展,社會生產創造活動該如何進行組織,如何能創造更多的財富,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大眾一定能從結果中知道,誰不是真正的精英,誰不能代表自己的利益,誰不能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尤其能分辨出誰傷害了自己利益。因為結果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從結果的利害人們很容易知道,誰應該下臺。歷史上一次一次的斗爭,革命,實際上都是大眾罷免,讓不能代表自己利益的人滾蛋,讓傷害自己利益的人下臺,甚至去死。

   只是,歷史的革命多數是暴力血腥的罷免形式。那是因為歷史上的權力制度設計,沒有一種合法的緩沖的和平的罷免形式。人們只能逼到忍無可忍了,被逼到活不下去了才激憤而起暴力革命。而暴力流血革命的形式,破壞性是相當大的。用暴力流血革命的形式調整分配關系,雖然事后也可能使得分配關系更合理,從而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系統效率,但往往在革命的過程中,動蕩混亂中生產秩序破壞,生產發展停頓,實際使得生產效率極大的降低。所以任何一次革命時期,亂世時人性表現大范圍的群體性惡性表現。社會生產力受到破壞,革命完成又需要一段時間休養生息進行恢復生產力,再談發展生產力。所以很多贊美文革的人,雖然明白文革有一定的進步積極意義,但他們不明白一旦整個社會的生產力遭到破壞,社會動蕩不安,效率降低,文革的積極意義就被它的負面價值所遮蓋,注定就要從總體上被否定。


八.如何實現罷免權呢?首先要有問政臺制度--問責制。

  就是所有各級政府官員,都要法定的接受監督,問責,財產申報公開,如:

1 定期,如一年一次,向人民代表大會進行報告制度。政務公開,財產公開。
2 同時,定期,如每年一次,在固定的公開場所接受任何公眾的問責.--問政臺制度。
3 每個權力機關都要設立固定的公開場所,讓社會公眾任何時間,表達自己的不滿,包括在問政臺的公開區域向更多的社會大眾宣傳自己的政府政策和官員的不滿,質疑。
4 任何人有利益訴求,或者不滿可以公開發表,并提請人民代表大會要求罷免某位官員。

   例如,任何一個政府部門,任何一個權力機關都要接受公眾問責,都有一個固定的地方,專門設置文章公開欄,公開電腦輸入顯示屏,或者高音喇叭,讓有不滿者盡情的表達自己的不滿,并給予其合法的權力讓他可以向更多的公眾,宣講他的不滿。而不是以為壓制,甚至不準上訪。因為中國基層的很多群體性事件或者其他官民沖突的惡性事件,就是首先沒有一個合法的,常設的,具體的,公開的形式,讓群眾表達不滿,沒有緩沖交流互動的過程,而基層官員又官老爺思想嚴重,對群眾的不滿訴求,不聞不問,最后在沒有緩沖區,充分交流,相互妥協的情況下,直接演變成沖突。中國古代還有擊鼓鳴冤,擊鼓進諫的具體形式,更有墨家問政的民間問責形式。

5. 全國統一的網絡問政臺論壇。

    以中央建立一個龐大的計算機信息系統,覆蓋所有各省,各級的國家權力機關的網絡論壇平臺---網絡問政臺。任何人可以對任何地區,任何級別的任何官員提出質詢,批評,監督,檢舉。這個系統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后臺管理,各級各部分,任何官員都沒有管理權限,而且必須對網絡問政及時回應。這個系統的模式是:中央--32個省32個板塊--各個神又分各個市級--每個市級又分鎮級論壇。是一個全民自由的言論平臺,由中央統一管理,而各級個部門必須對網絡問政的質詢,監督,檢舉進行回應。
   現在中國的政府信息化,各個地方都搞一個網頁,錢花了不少,老百姓想在網站上說個話,發個牢騷,提點建議意見,基本不可能。中國各級政府的網頁,一方面沒有集中起來,二是沒有給老百姓說話的空間,三是即便可以讓你說話,因為各級各地方自己掌握論壇管理權限,所以有批評不滿的內容有檢舉揭發的內容,多數都被刪除。留下都是溜須拍馬歌功頌德的,甚至可笑的是。自己安排工作人員在后臺發帖子,給領導吹捧,作秀。中國的各級政府,權力機關的網頁,簡單得像個名片,也就是裝模作樣的搞個網頁,充當信息化政府。

   就連“人民網”這樣的網絡論壇,差勁得讓人發毛。

   所以建立一個由中央管理覆蓋全國各級的權力機關的,網絡問政論壇,讓人民自由表達言論是非常重要必須的。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言論自由,信息透明。

   因為這個網絡論壇,由中央管理只有中央才有刪除文章的權限。省級和市級管理員,只有將文章分類管理的權限,沒有刪除文章的權限。如果有惡意灌水帖,地方省市級別管理員,可以將它歸類到B類貼。
    全國統一的網絡問政臺論壇。中國任何知名網站,門戶網站都必須無條件,在顯著位置連接網絡問政臺的網站。讓全民參與問政,參與對各級各部門官員的監督,有可以實行的具體途徑。免得上訪還要被關到精神病醫院。呵~

    這樣一個全國網絡問政臺論壇,有各級人大,政府,法院,紀委,檢察院共享,則對各級政府官員的輿論監督,作用非常強大。

    在今天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的情況下,做這個工作,建這樣一個網絡問政臺論壇,并不困難??墒俏覀兛吹降默F實情況是中國各級個機關部門的網站,落后的不行,垃圾得不行。像人民網,像中國人民政府網站,像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中國商務部網站,。。。。等等這些網站,不但各自獨立,各自為陣,里面的內容就是簡單,宣布圣旨,看領導作秀。想說半句話,門兒都沒有。

九. 實現民眾的罷免權--人民代表大會如何能充分體現民意進行官員罷免。

1.  廣泛收集人民群眾的罷免請求意見書。
2.  定期在公開電視,網絡,報紙燈媒體上,對各主要政府部分的機關負責人進行支持率反對率民意調查。
3.  民意調查支持率太低的官員,在有足夠的民眾要求罷免申訴書之后。召開人民代表大會進行罷免。
4.  定期民意調查的操作過程必須公開公正,同時接受公眾的公開監督。
5.  民眾對人民代表大會的任何人也可以公開在問政臺問責,人民代表大會不但需要公開接受問責監督,也可以被民眾罷免。
  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力定期要求同級政府各部門官員做工作匯報,財產申報,等等公開公眾有知情權的匯報。有權力定期要求下級人大主席,下級政府主要官員進行匯報。并可對下級人大主席和下級政府主要官員進行罷免。

7.  某級人民代表大會比同級政府最高部門權力高一級,比下級人民代表代表大會權力高一級,比下級政府最高權力高兩級。

    要罷免人大委員長等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領導,需要向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提起罷免請求。

 

十。 實現人民的選舉權。從下而上的選舉制度與從上而下的任命制度。

1.   一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如果實行全民普選總統(最高領導)的模式非常不科學。

    人的利益關注和思考范圍只與自己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有關系,與自己生產生活不相關的事情,不是不知道不了解,就是不懂得。

    由于差異的普遍存在。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差異相當巨大。地區條件差異,人的思想意識水平差異,利益需求差異,人關注的內容差異。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如果搞全民普選最高領導權力機關,必然是思想混亂,社會混亂。

    人的關注區域范圍是有限的例如,農民,關注的就是自己的土地,宅基地,房屋,糧食,化肥,種子,周邊區域的公路,河灣,水塘,等等這些與自己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和問題。哪個小山坡上有幾棵樹,什么時候少了一顆,哪里有一個水塘,里面養一些什么魚,誰家養了幾頭豬,幾只養,摸得非常清除。    街道的居民對自己所在的區域附近的交通,出行,生活垃圾,城市噪音,公園綠地,下水道,煤氣管道,商場購物,這些情況比較了解。例如社區阿姨,對街道上哪里又來了乞丐,哪里有違章建筑,哪里有亂停亂放,哪里有垃圾堆,哪里有公共廁所,哪里有開了家商場,哪里又多了家水果超市,哪里有多了一家小肥羊羊肉湯館這些情況非常了解熟悉。
    同樣一個行業的人對自己本行業,對自己的專業就關心了解得多,同行業的圈子就熟悉得多,你說做醫生的他肯定對醫生的行業知識掌握得多,對本行業發展尤其對本地區本行業的狀況就關注得多。做建筑的肯定對本行業尤其是本地區的本行業關注得多。你如果要搞建筑的和你將醫藥行業的情況,那人家就只能和你瞎扯。你要一個只種一畝三分地的農民,去選舉誰來做全國人大委員長,讓一個煤礦工人來選舉,誰做國家主席更合適。這非?;驗槿思腋静魂P心到底誰做人大委員長,誰做國家主席,因為那與他的切身利益沒有直接關系。種一畝三分地的農民關心的是誰做村長,誰做鎮長,誰做縣長。建筑工人煤礦工人關心的是誰做包工頭誰做礦長,誰做當地安監局局長。醫院醫生關注的最直接的是誰做醫院院長,誰做當地衛生局局長,誰當地衛生藥品監督局局長。他們也根本無法分辨,誰做人大委員長或者國家主席會干得更好,采取什么政治經濟政策措施能,讓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無法分辨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到底是振興國家,還是禍國殃民。無法分辨什么養政策,能帶領中國度過金融危機,人民匯率到底是該升還是該跌。

    絕大多數人人家不關心,也沒那個知識能力水平,所以搞全民普選最高領導,實際是非常不科學的,只能是搞成明星選秀。像美國那樣,實際上搞得好的總統是普選出來的,搞的臭的總統也是普選出來的。而且選民對總統候選人既不了解,也不能分辨他的政治經濟主張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政策策略是高明還是低劣。加之美國那樣的普選制,有濃重封建色彩的世襲的金融資本集團壟斷財富,壟斷操控輿論,從而壟斷操控民意,更加直接操控選舉結果,操縱國會以及總統的政策。普選與不普選意義不大。

    與其同時,普選制由于差異太大,尤其是地域廣闊意見很難統一,很難真正的甄別出誰是精英誰是飯桶。誰是國家人民的救星福星,誰又是國家人民的禍害,只有等選出來的人干一段時間以后,看結果令自己滿意不滿意,再要求罷免。

2, 民主集中比單純的票數民主科學,層層推舉比全民普選科學。像很多國家的議會民主,公說公的,婆說婆的,爭執不休,吵架打架搞得熱鬧,決策還是不能定板,定板了也無法徹底貫徹執行。我說過,社會的發展運動,財富和權力都同時存在兩個相反的運動趨勢,集中和分散。也就是民主和集中,也就是上級由下級中出位,得到公權后能集中主題權而對下級進行指揮控制。從財富的角度講,能鼓勵財富創造也能均衡財富,從權力的角度講能從下到上集中權力,上級指揮下級,政令通暢有效,政策措施貫徹得力。同時又從上到下分散權力,從而監督和制約權力。


十一,如何進行從下到上層層推舉的選舉。

第一部分,全國實行,中央,省級,市級,鎮級,村級,四個層級政權組織。

    由于社會的發展,交通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實行全國四級政權組織結構已經具備條件,壓縮政權層級成扁平結構,這對建立服務型政府有積極作用,縮小巨大的公務員群體數量,對減少財政開支提高行政效率有積極作用。

 

第二部分,市級,鎮級,村級,三級直選。

1.  市級和以下,鎮,村,進行全民直選。主要選舉人大主席,地方人民法院院長,地方政府最高行政長官,三個職位.

  首先地方全民直接選舉人大主席。然后選舉法院院長,地方最高行政長官。
3.  地方人民代表大會主席直接選舉候選人,報地方同級共產黨黨委,共產黨黨委參考人民政協意見,決定最后任命地方人大主席。并授權其組建地方人民代表大會。
4.  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將兼任新一屆地方黨委書記,第一把手。也就是說人大主席必須是共產黨員,而且會成為第一書記。并報上級政府接受上級政府領導,報上級黨委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接受上級人民代表大會罷免。

.人大的職權是,立法權,任命權,罷免權。人大,人民法院,檢察院的第一把手都必須是共產黨員,這樣就既能實現共產當一黨專政,同時保證共產黨能真正代表人民。

6.然后直接選舉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法院院長。報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任命。
7. 鎮和村沒有法院,檢察院,就只直選人大主席,和鎮長。市級必須直接選舉縣人大主席,市長,市人民法院院長,三個最高長官職位。
8. 法院院長由上級人大任命和罷免,同級人大不能罷免同級法院院長,可罷免除院長之外的其他法院官員。如市級法院院長,由省級人大任命和罷免。但市級法院的除院長之外的其他官員可以由市級人大罷免。以保證司法的公正獨立性。

9 同級法院不能罷免同級最高行政長官,市長必須要省人大才能罷免,市長之外的其他官員則可以由市級人大罷免。

 


第三部分,間接選舉。省級人大主席,省長,省人民法院院長,間接選舉。

1.首先選舉省人大主席,再選舉人民法院院長,然后選舉省長。


2代表人民行使投票權選舉省級權力機關主官的是:所有鎮長,黨委書記,鎮人大主席,加市級權力機關的所有人大代表,市級政府各部門主要領導,市級法院系統主要領導成員。

3.省人大主席選舉產生后,組建新的省人大,新的省黨委。并報中央政府,無條件接受中央政府領導,無條件接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罷免。
4.省級法院院長選舉產生后報中央全國人大任命,接受罷免。省級人大不能罷免省級法院院長。

  法院院長選舉產生后由上級人大任命和罷免,同級人大不能罷免同級法院院長,可罷免出院長之外的其他法院官員。如省級法院院長,由全國人大任命和罷免。但省級法院的除院長之外的其他官員可以由省級法院任命罷免。以保證司法的公正獨立性。

5同級法院不能罷免同級最高行政長官,省長必須要全國人大才能罷免,省長之外的其他官員則可以由省級人大罷免。

 
第三部分,中央機關和領導的選舉,比現在進的選舉要進一步。

1.由所有市級人大主要代表,市長,市級監察院長,省級人大所有成員,省長,省級各部門官員,直選推舉中央機關。

2.全國人大可以任命罷免各個級別的任何官員。

3.全國人大可以罷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國務院總理。--這和以往沒有變化。


第四部分:
1司法機構的領導指揮,和行政機構的領導指揮,是垂直領導指揮。

2任命和罷免則是橫向人大任命罷免與人大垂直罷免。
   如果下級行政機關不受上級行政機關的領導指揮,則上級行政機關指揮下級人大罷免下級行政機關官員。

   例如市長不聽市政府的指揮,那省政府就指揮,市級人大罷免市長和市級官員。--垂直間接罷免

   如果市級人大不愿意聽省級政府的指揮,那就省政府提請省人大,直接罷免市級人大,市級政府官員。

   如果市長或者市級官員干的不好,老百姓意見很大,也可以由老百姓提請人大動議罷免市長,市級官員。--橫向直接罷免


3.紀委,檢察院,這樣的監督機構,是垂直從中央到地方任命罷免,垂直領導指揮,不受橫向領導指揮和罷免。就像明朝的錦衣衛一樣。呵呵

  監督機構一定必須是從中央到地方垂直任命罷免,垂直領導指揮。對各級權力機構均有監督權,彈劾的權力。

4.法院院長選舉產生后由上級人大任命和罷免,同級人大不能罷免同級法院院長,可罷免出院長之外的其他法院官員。如市級法院院長,由省級人大任命和罷免。但市級法院的除院長之外的其他官員可以由省級法院任命罷免。以保證司法的公正獨立性。市長又省級人大任命罷免,市級其他政府官員由市級人大罷免任命。

第五部分,權力運行的原則。

1 是要從基層向上集權,又從高層受到監督分權。這樣既能保障,權力從上到下領導指揮通暢,又能使得權力受到有效監督制約。

2.選舉投票的基礎面越廣泛,應該說越能代表,民意,但是基層的人也無法甄別太高級別誰合適。

  所以中國就相當于將全國劃分為許多個市級的小直選區,,然后逐級向上推選,這樣保障,選舉出來的人能盡可能大代表人民利益,又能將真正的精英選拔出來。至于美國兩黨執政,只不過是虛頭,所謂一黨兩黨,沒有什么意思。如果全國人都無黨,相當于又無數個黨,全國都一個當專政,內部也會有無數不同水平,不同利益,不同觀點的競爭。

3.中國適合村,鎮,市直接選舉,省與中央間接選舉。這樣既能保證分割有序,又能保障基礎代表性,還能保障選出地方到中央真正的精英。比美國那種單調的全民普選科學。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3. 這是一股妖風
  4.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5. 2001年就貪污23億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國內,也叫認罪悔罪減刑?
  6. 吳銘|輿論斗爭或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極左”,就必須得弄清楚這幾個基本問題
  9. 熬鷹
  10. 經濟工作會議全解讀(一)當前的困難有哪些?國家的判斷釋放了什么信號?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5.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6.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7. 這是一股妖風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鮮領導落淚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