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決定社會性質>
一,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決定社會性質。社會的發展就是生產力的發展和分配關系的發展。社會活動的兩大部分,一部分就是生產--組織生產創造財富,另一部分就是分配--權力和財富的分配。其中組織這一環節最重要的是組織形態和權力分配。流通與消費都屬于分配過程。
二,“生產力”與“分配關系”之間的關系。是互為條件,相互支撐,相互制約,相互適應的關系。生產力發展,分配關系會發生變化。調整分配關系,也會改變生產力發展。必須根據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求不斷調整使得兩者相互適應。生產力與分配關系實際是同屬一個整體。
生產力:人類掌握和利用規律及使用工具進行勞動創造的能力,主要包括人主觀能動性,科學技術水平,生產組織關系。
分配關系:就是在社會組織中確定如何占有使用控制權力與財富的原則組合,以及確定對權力與財富的占有,控制,使用,確定權力與財富在整個社會的分布狀態。分配關系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生產組織關系包括組織形態和權力分配關系)權力分配關系和財富分配關系。
生產力與分配關系的銜接,就在于生產組織關系,也就是如何組織生產。廣義的生產力包括生產力與分配關系,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是否相互適應,最重要的標準就在于(宏觀與微觀的)生產效率是否得到提高發展,(宏觀與微觀的)生產創造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發展。
我這里闡述的“生產力”與“分配關系”之間的關系。除了講兩者“互為條件,相互支撐,相互制約,相互適應的關系,實際是同屬一個整體。”,之外更重要的是強調了“調整分配關系,也會改變生產力發展。”從而真正辯證的看待和處理兩者之間關系。并指出是否適應的標準。
三,用生產力與分配關系分析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五種分配原則的組合關系可以解釋一切社會形態。
五種分配原則包括:第一,按財產分配。第二,按照權力分配。第三,按勞動貢獻價值分配。第四,按照主體權分配。第五,按照需求與意愿分配。
分配關系在社會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都是一個綜合關系,都包括了以上五種基本的分配原則。從來沒有絕對的單一的分配原則,不同性質的社會只是分配原則的比重不同而已。
原始社會主要是按照主體權分配,奴隸社會主要是按照權力分配,封建社會主要是按照權力與按照財產分配,資本主義社會主要按照財產分配,社會主義社會主要按照勞動貢獻價值分配與按照主體權分配。共產主義社會主要按照主體權及需求與意愿分配。
四,指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是從原始社會強調人的平等主體權,最后還是回歸到強調人的平等主體權。
主體權由最初的平等,到奴隸社會權力集中到社會頂端(武力強迫屬于權力的一種形式),然后逐漸從上到下向社會下層擴散發展,最后再次實現平等的主體權。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就清楚的表明,社會的發展因為人性的規律,因為人與人差異,自然條件等的差異,因為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有一個推動社會結構差異化的趨勢,也就是權力與財富的集中,拉高社會金字塔結構的趨勢,同時又存在一種相反的推動趨勢,就是分散權力與均衡財富,縮小差異,將社會結構壓縮成扁平結構的趨勢。這兩種趨勢是相反方向的矛盾運動,根本推動力都在于人存在和發展的需求。遵循著于人性規律。兩種相反趨勢矛盾運動的綜合結果是,社會最終還是會回復到一種“厚而平”的社會形態結構。符合人性向善的規律。
五,在我的帖子中引入“權力的分配”與“按照權力分配”的概念。
分配,就是對權力與財富的占有,控制,使用。實際是確定權力與財富在整個社會的分布狀態。
財富,是一切有使用價值的資源,產品和服務。
分配的對象是權力和財富。與馬克思的只是分配“產品以及其價值(利潤)”很有區別。
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中,沒有權力的分配,也沒有按照權力分配。因為我所講的“分配的內容,也就分配什么。”以及“如何分配”是與馬克思不同的。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之所以有不足,就在于他的理論是立足于對初級資本主義進行闡述,而且主要是對人類活動中生產活動這一塊“產品的生產”和“產品的價值(商業利潤)的分配”。事實上人類的活動遠遠超出馬克思的理論覆蓋,如歷史上各種各樣的戰爭,屠殺,政變,變法改革,政權權力更迭,資源爭奪,殖民統治,文化清洗控制,等等。而在國家或者社會中影響最大,甚至說決定社會前途,國家命運,甚至說是人類命運前途的,也正是這些活動在起非常重要的關鍵性甚至是決定性作用。對與個人也是如此。因此,馬克思的理論無論從縱向歷史的角度,還是從社會橫向的角度,解釋宏觀與微觀現象都有其無法覆蓋的局限,更多有其無法自圓其說,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
為什么?因為馬克思的理論覆蓋有局限,因而導致其在剖析社會時抽出來的有一條主線“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中的“生產關系”不是真正的社會發展的本質主線。另外,馬克思對于人性規律的表現與決定認識不足,對世界“差異的普遍性”認識不足,盡管其“通過生產力的發展,滿足人類存在和發展的需求。”也找到了一個根本即滿足“人存在和發展的需求”,但仍然無可避免的存在不足。既然人們普遍認為馬克思的學術是政治經濟學,就應該能覆蓋所有的政治經濟現象,事實上他不能。
所以,我在《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決定社會性質》一個帖子中,重新申明了我對于財富的定義:財富,是一切有使用價值的資源,產品和服務。
我以前在《談通貨膨脹與貨幣政策》《全世界貨幣的人民幣化與保值借貸制度》里已經重新對,財富,貨幣,通貨膨脹等概念進行了與馬克思不同的定義。
同時我在帖子中闡明:分配,就是對權力與財富的占有,控制,使用。實際是確定權力與財富在整個社會的分布狀態。
六,使人明白“私有制”與“公有制”都是一種對財富占有控制的分配關系。同時指出,私有制包括:權力私有制,與財富私有制。
從(縱向)歷史的角度而言,私有制的本質特征是世襲繼承。從(橫向)社會角度而言,私有制的特征是單個或少數社會主體對財富與權力的占有。
公有制度,是強調所有社會主體的平等主體權。權力和財富由所有社會主體占有,控制,使用。而不是少數人占有控制使用了屬于公有的權力和財富,同時公有制也不允許世襲。
七,設想了“社會主義的財富均衡”實踐性操作方案。目的是要為建設真正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防止社會權力與財富的不均衡分布。為防止貧富差距過度擴大,并防止改革的一味私有化,防止向封建社會的權力私有制倒退,進行理論鋪墊和實踐性方案構想。這是我寫《生產力與分配關系決定社會性質》以及前面幾篇帖子的最終目的。
=========
要消滅一切階級首先就要實現讓所有無產階級變成有產階級這個過程,而生產力發展和物質條件的創造是實現這個第一階段的先決條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