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放后,由于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使我們失去了武力解放臺灣的最好良機。美帝國主義以“共同防御”為幌子,對臺灣虎視眈眈,極力勸說蔣介石從金門、馬祖撤兵,以此造成占領臺灣合法化和“兩個中國”的既定“事實”,從而把臺灣打造成遏制中國和亞洲的一個重要據(jù)點。在此情況下,為打破美帝圖謀,毛主席一方面做出了“炮轟金門”的戰(zhàn)略部署,一方面親自起草《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了“聯(lián)蔣抵美”的主張,言明了對臺的新政策。對此,蔣介石心領神會,使國共兩黨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保持了一致。同時,兩岸都調整了政策,由過去的軍事對抗轉變?yōu)檎螌篂橹鳌④娛聦篂檩o的對峙狀態(tài)。
為進一步緩和兩岸局勢,爭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1958年10月,毛主席通過新加坡《南洋商報》的一位撰稿人表示:美國不要蔣時,蔣可以來大陸,來了就是大貢獻,就是美國的失敗。蔣同美的連理枝解散,同大陸連起來,根還是他的,可以活下去,可以搞他的一套。關于軍隊問題,毛主席表示:可以保存,我不壓他裁兵,不要他簡政,讓他搞“三民主義”。1960年5月,毛主席在政治局常委會上指出:臺灣寧可放在蔣氏父子手里,也不可落到美國人手里;對蔣介石可以等待,我們這一代完成不了,可留給下一代人去辦。周總理又適時地將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思想、政策歸納為“一綱四目”。“一綱”即臺灣必須統(tǒng)一于中國。“四目”為:(1)除外交必須統(tǒng)一于中央外,所有軍政大權、人事安排悉委于蔣;(2)所有軍政及建設費用不足之數(shù)悉由中央支付;(3)臺灣社會改革可以從緩,條件成熟并征得蔣同意后進行;(4)互約不派特務,不做破壞團結之舉。1963年1月,周總理通過由張治中致函陳誠的方式告知臺灣當局。
由此可見,在一個國家施行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以此來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毛主席早有先見之明,并作出了相應政策和方針上的安排。鄧以此為依據(jù),提出了“一國兩制”一說,并運用到解決香港、澳門的問題上,這正是對毛澤東對臺思想的繼承、延伸和發(fā)展,而絕不是什么獨創(chuàng)。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偉大的構想及香港、澳門問題的成功解決對我們解決臺灣問題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