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一億精神病”應負什么責任?
前不久新華網消息說,中華醫學會最近證實了一批數據:保守估計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已達一億人以上。于是對精神病的研究討論成為一個熱點。其中探討得最多的就是,這么多的精神疾病是怎么造成的?主要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今年的高考安檢比登機安檢還要嚴格,安保工作也搞得如同備戰一般,看得沒有參加考試的都有些緊張,考生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突然想到,這“高考”與“一億精神病”的產生是不是也有一些聯系呢?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高考”對“一億精神病”至少應在兩個方面負有責任,一個是直接考成精神病,一個是間接引發精神病。
直接考成精神病的例子是很多的。有精神病專家說,每年高考前、后半個月都是考生心理疾病發作的高峰期。所以有關專家每年都在提醒,在這一關鍵時期,除了考生必須保持平常心態、注意自我調節外,學校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的升學觀,家長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心理壓力。考成精神病的主要是高考失敗后精神崩潰,抑郁成病。如今年5月6日,上饒市公安局信州分局北門派出所民警及時制止了一名狂躁型精神病人突闖母校打鬧事件,該男子姓龔,2006年高考落榜后開始發病,經診斷為狂躁型精神病。當天龔某手持木棍闖入曾經讀書的鐵路實驗中學,找曾經批評過他的物理老師理論,被學生家長發現后報警(來源:大江網-新法制報)。這種情況可說是比比皆是,當然也會有像范進中舉后興奮過度發瘋的情況。
但是更多的還是間接引發精神病的情況。現在的高考,實際是已經成為勞心與勞力的一個最重要的分水嶺。為了爭取分入勞心者一流,社會上是從胎教、幼兒園就開始競爭。這種競爭必然要產生一批又一批的失敗者。對有些人來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對有些人來說,失敗可能就是精神病之母。根據最新公布的小學生非正常死亡數據“今年廣東省學生非正常死亡從往年的1200人下降到了800人左右,但這主要是交通意外死亡以及溺水死亡的學生人數減少了;而學生自殺死亡的數字,還在增加。”頻發的中小學生自殺現象背后,常常能夠看到高考拖長的影子。
即使在高考中分入了勞心者一流的學生,接下來還要接受種種的精神考驗,高學費、高消費對貧困學子的精神折磨肯定會留下深深的痛;而畢業后的就業難壓力大,就業后的收獲與期望值差距大,都很容易成為他們精神上出毛病的推手。如今年3月22日北郵研究生部一男一女沒有直接聯系地從北京郵電大學主樓天井雙雙跳下就是實際的例子。這個自殺的男博士在遺書上寫的“ 這個世界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我在這里再怎么折騰也激不起半點漣漪。所有的努力都會被既得利益集團踩在腳下,所有的奮斗都面臨著舉步維艱。冷漠的人,謝謝你們曾經看輕我,讓我最終下了這樣的決心。世俗的炎涼,塵世的丑惡,惡心的嘴臉,可惡的壓力,你們都隨風去吧”讓人心痛。耐人尋味的是,在今年某些高考作文熱點素材中竟然有“浙大海歸博士涂序新跳樓之死”的素材,更是發人深省。
高考現在搞得很尊嚴,高考的很尊嚴卻傷害了許多人的尊嚴,而被傷害了尊嚴的人是很容易產生精神疾病的,也許,這就是“高考”對“一億精神病”應負的責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