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生態人類學家眼中的西南大旱
——訪吉首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所所長羅康隆
(一)
大氣環流肯定對當今的氣候和環境造成不可避免的影響,但是沒有準確的資料可以證明,西南大旱是因為大氣使地球變暖引起的。如果我們執意或者僅僅簡單地將西南大旱放在全球變暖這種大背景下去考慮問題,回避了很多我們可以真正去深入探討、思考和了解的空間。
很多人談到氣候變化,談到水資源匱乏,談到干旱,都會講到水庫建設。當然,這是一個大問題。整個西南地區,從云南、貴州、廣西,到四川、重慶交界處,可以說水的儲存量應該是很豐富的。這種狀態為當地水資源儲養提供了一個相當大的空間。但是我們之前更多關注的是大型水庫建設,比如三峽,比如大江大河的截留。但是要知道,“涓涓細流匯成江?!保覀兒雎粤诵∷畮旎蛘哒f在特定空間循環的體系。事實上,在大水庫、大電站、大儲量的背后,更需要關注自然村落里面的小水源儲養的保存方式。這種方式具體到每一個村落哪怕幾十個人,幾百人乃至幾千人,他們生存水源的管理控制更關鍵。如果我們一個個村落的水資源能夠管理控制好,那么,對整個大西南,乃至區域性的水資源的維護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們水利工程建設更多地關注經濟效益,真正用于民生,用于農村灌溉,用于生物多樣性維護方面的,被忽略了。雖然用于民生,用于生物多樣性維護的水資源,難以實現當今統計口徑上的經濟效益,但是它對穩定一個社區,穩定一個聚落,穩定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的載體起到巨大的作用。這是今天我們庫區建設和水利建設沒有考慮到或者說忽視的地方。
(二)
這次西南大旱最集中的最嚴重的地區在云南東南部、貴州黔西南,還有廣西的西北部,這些地區是石漠化非常嚴重的區域。如果石漠化不那么嚴重,就不會導致去年以來的這種影響很大的旱災。不過,歷史上,這個地區完全沒有暴露出石漠化,也是青山綠水。為什么?因為這個地區少數民族的生存方式主要靠藤蔓類植物、叢生類植物,比如我們現在還能看到的南瓜、獼猴桃、野葡萄。這些傳統藤蔓類和叢生類植物可以覆蓋石漠、石頭的面積達到90%左右,其余地面暴露的10%的部分,降雨后水量蒸發也就是10%,其余90%的降水都儲存在植物當中。但是從明代開始,尤其是清朝中期以來,由于政治和經濟等各種原因,這個地區大面積推廣種植玉米,代替了藤蔓類、叢生類植物的種植。尤其是今天,這個區域要求種植烤煙等經濟作物。種植玉米、烤煙需要充足的陽光,并且要求把種植區所有的地面雜草都清除干凈。而種植藤蔓類和叢生類植物不需要這樣做,多種草類植物可以共生,有高有低,對地面形成立體式的覆蓋。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麻山鄉這次干旱程度比較嚴重,但是以前這個地方有很多湖泊,就是以前在西南地區高原上普遍分布著的溶蝕湖(喀斯特地區的一種特殊地形)。之所以叫麻山,是因為從明代以來,為了適應當時中國東南地區紡織業的發展,人們就把這個地區的很多溶蝕湖打通,排干湖水,然后在排干湖水的土壤上大量推廣種植麻。之后,這個地區的溶蝕湖很快就消失了。雖然這些溶蝕湖面積不大,十幾個平米,多者幾畝,也有上百畝的,但它們不僅僅能夠調節氣溫,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不同聚落鄉民的水資源。
可以說,溶蝕湖的消失也是導致整個西南地區嚴重干旱的根源之一。今天我們回過頭去看,當時排干溶蝕湖推廣種植麻類經濟作物,給當地經濟帶來了繁榮,甚至帶來了整個西南地區和整個國家的經濟繁榮,但背后的生態代價是人們所未能預見的。歷史有很多相似之處。我們現在也是用生態的代價獲取經濟的效益。為了經濟發展,為了推動GDP,在西南地區大量推廣具有經濟價值的作物,比如煙草。不管是云南、貴州還是廣西,都是以烤煙作為主要產業??緹煹慕洕鷥r值毋庸置疑,但是百姓無法食用,就像當年種植麻。
(三)
有報道說,西南大旱波及到廣西與湖南的交界處。其實這個區域總體來說地質結構還不錯,森林覆蓋度比較高,生態環境比較好,現在也出現干旱,這個問題比較嚴重,也比較麻煩。因為這個區域一旦出問題,將會影響到整個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為什么會受到波及?我認為主要是因為這個地區多民族傳統文化被一體化的過程,導致了過去那種適合于區域生計模式、生態適應與老百姓認知等幾個相吻合的體系被打破。
湖南懷化,廣西柳州、百色,貴州黔東南是少數民族聚集區。按照當地百姓傳統的生計模式,這個區域是稻(糯稻)—鴨—魚的生計結構,也就是說不僅在田里種糯稻,還養魚,喂鴨子。因為糯稻很高,稻桿長1.5米到2米,所以田坎的高度很高,每畝田儲存水量可以達到330噸?,F在的稻田(推廣雜交水稻之后),儲水量每畝不到100噸,減少了一半還多。這個變化,不僅僅改變了傳統農業文化,更主要的是將這個區域水資源的儲養方式進行了置換,或者說破壞性改造。
講到這里,我不得不說說對雜交水稻的看法。我認為,雜交水稻對有效地解決我國人口糧食問題是很有貢獻的。但是,有一點我們應該反思,也就是說雜交水稻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它也有很多局限性。尤其在西南地區“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氣候環境中,在小環境交錯并臨的地方,推廣同一品種的雜交水稻可能是一種災難。要知道,那些當地豐富的稻作品種是根據不同的氣候、地理環境,經過長期人工的馴化形成的結果,是符合當地百姓生產生活方式和生態環境的。強行推廣種植雜交稻,會導致很多問題。第一,產量沒有保證;第二,破壞了過去這些地方的傳統耕作體系,尤其是生物多樣性;第三,大量物種基因的喪失。比如,我們在貴州水族和侗族地區調查時,發現其糯稻有三四十個品種,如果用雜交水稻這一個品種替代三四十個品種,對于將來人類需要更多的生物基因的時候就是一個很大的破壞;第四,將傳統農業結構改變了,破壞了水資源的涵養;第五,不分區域地推廣雜交稻將森林與傳統農業匹配關系的結構破壞了,當氣候正常的時候,看不出來,不正常的時候就會引起很大震動。
其實,我們也算了一筆賬,1畝雜交稻在這個地區的產出是1200斤,按照市場價格每斤大米1.5元算,每畝地毛收入最多2000元。這還僅僅是經濟數字,不包括生態價值。而傳統的稻—鴨—魚模式,我們也來算一筆賬。1畝傳統糯稻的產出量是500斤,但按照市場價格賣出的糯米的價值等同于1200斤的雜交稻。但是,1畝田還可以產80斤魚,如果按照市場價格每斤8元計算,能有640元收入;另外還有鴨子,如果每家按30只鴨子一天一個蛋的產量計算,鴨子與鴨蛋的市場價值在900元左右。所以,從整個經濟賬來看,都高于雜交水稻的價值。而且,不論從生物多樣性,到氣候的循環,到水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更是具有特殊價值。
(四)
經過大量的研究調查,我們認為,對于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人們需要有科學的認知,不要輕易否定,不要輕易判斷優劣,要總結借鑒其中好的經驗。因為當地特定的生產生活方式,是他們長期以來對自然客觀認知的結果。每個民族在生存中都會遇到風險,為了規避風險,他必須形成自己一套生存經驗。這套經驗不是外人可以隨意評價和替代的。
現在大家普遍趨同于“外來”就是好的,西方的就是“先進的”,忽視了內在的本土的精髓。比如說,做標志性的產品需要與外面的工廠接軌,而對于區域中本身生產背景不同的生產方式不應該被忽視。人們在盡可能多地追求一體化,比如單一追求小麥、玉米、水稻這些產品的單位產量和產品的深加工的提高。但是我們忘記了一點,在人類社會當中,除了這幾種作物之外,其實,還有無數多種可以支撐生命的東西。當我們主觀地認為這些東西沒有價值之后,就沒有對它們進行科學的研究,將它們放棄,讓它們自生自滅。比如,我們沒有對傳統糯稻進行過升級換代的系統研究,沒有對南瓜和叢生類植物細加工提升產品質量的精深研究,僅僅盯住了幾種對工業文明有用的作物。這是在工業化過程中人類智慧被埋沒的最突出的問題。我們應該發現并注意到身邊有那么多可以利用的東西,并通過現代科學技術進行研究、開發、提升它們的品種、品質和提高產量,而不是單純地考慮經濟價值,并一味追求某一種產品的產量提高,不考慮多層次、多樣性、互生性和替補性。事實證明,單一的生產方式最終使得可以相互支撐的眾多作物失去了它們的生長基礎。
現在,有人提出要在干旱地區實行生態移民。我認為,從區域的生態安全、生態維護和生態建設角度來說,是否執行要慎重考慮。因為這些區域生態的恢復要靠人力來完成,比如在麻山高度石漠化山區的生態治理,必須靠人工按照生態恢復工過程中植被的替換遞進原則去推進。況且,這些區域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積累了一套應付當地脆弱地質環境的技能技術,這些技能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在生態災變區中水資源的儲養問題。今后我們要做的,是盡快幫助他們整理、挖掘、深化、提升傳統的知識技能,使這些鄉土知識能夠變成可以有效對付旱澇災害的工具。
(五)
大家注意到了,西南地區即便是在怒江、元江、瀾滄江、金沙江、南盤江等低海拔流域,依然存在嚴重的干旱。為什么?因為這些地區是我國氣候溫熱、熱量豐沛的一個特殊自然氣候區域——干熱河谷。由于資源利用方式的失誤,使干熱河谷蛻變為生態脆弱帶,主要表現在自然環境惡化、土地荒漠化嚴重、植被破壞加劇、生物多樣性降低和水土流失嚴重等方面。而造成干熱河谷生態蛻變的原因,除了大氣環流、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人為因素的影響不容低估。
事實上,據歷史記載,干熱河谷兩岸曾經是肥沃的土地,河谷冬季是牧場,夏季是農業用地,其農、林、牧生產結構非常合理,相得益彰。可是,后來以農耕文化為主導的使用者認為,河谷這么肥沃的地方應該好好精耕細作,冬季應該耕作小春作物,砍伐森林,限制牲畜,不能讓牲畜來破壞,于是將這里按照江南地區規范的農田進行開墾,打破了河谷地區傳統的生產結構,而麻煩也隨之而來。為什么這樣說?因為這個區域同江南水鄉不一樣,這里屬于焚風帶,干季和雨季分得很清楚。當旱季來臨,而河谷低海拔地區向高海拔地區延伸處一旦沒有植物覆蓋,整個區域的生態就開始惡化。比如云南元謀地區的干熱河谷就是這類現象。這就是農業過耕導致的結果,更是農林牧業分離的結果。
由于傳統生產結構的改變,使得干熱河谷大面積形成?,F在已經由河底二三百米上升到了四五百米甚至更高區域沒有植被覆蓋,失去了對河谷氣候調節的功效,一旦有“焚風”過境,氣候將變得炎熱而干燥。所謂的“焚風”,是指氣流越過高山后下沉造成的,當一團空氣從高空下沉到地面時,每下降1000米,溫度平均升高6.5℃?,F在西南地區的干熱河谷現象十分嚴重。干熱河谷的存在,已經讓河流失去了對氣候的調節作用。干熱河谷加上石漠化,使得整個西南地區的干旱便如大家看到的一樣非常嚴重。
(六)
西南大旱提示我們對區域內的產業結構應該做適當的調整,不要一味地追求單一的農作物產品,尤其是經濟作物。因為對西南地區來說,它本身的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應該與產業相匹配,不要一味地做規模。在“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的人文—生態背景下,做大產業規模很難,但是要做精品很容易。走精品道路,在西南地區是可行的。與這個區域的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背景相結合,生產精、優、名產品。這些產品,或許可能是人類社會將來需要的一個亮點。
舉一個例子。在三四十年代,在黔西南交界地區有一個區域叫“六馬”盛產桐油。國民黨政府同美國進行外交的時候,就靠這個地方的桐油進行交換,因為當時整個世界的油船防腐依靠桐油,很出名。因為現在被其他工業產品替代了,所以大量的桐油樹被砍伐,難以成為產業。我認為,桐油的價值并沒有因此而終結,這需要進行科學的研究,尤其是在低碳經濟來臨的時代,更需要對這類產品進行認真研究。種植油桐樹,地面的草是不需要除去的,而且大樹下面可以長很多小樹,形成立體結構,這樣對地面植被的保護很有好處。從長遠考慮,桐油產業對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是有用的。當然,這個區域還有很多這樣獨特的產品都很重要。如果我們讓這些產品升級換代,作為人類需要的經典物品,不是沒有可能。
我始終認為,西南大旱不是大氣變化的結果,是長期以來人為的對資源利用方式的誤導或者說錯誤利用而導致的。實際上,過去大自然已經給過我們多次提醒,只不過在今天全面爆發了,并產生了巨大的震動。那么,我們應該反思的是什么呢?如果說自然環境是特定的,那么對應環境的文化也是特定的。在生物多樣性的背后必然是文化多樣性的支撐,如果僅僅靠一種文化支撐,肯定是災難性的。植被的消失、氣候的惡化、人口的問題都會產生。因此,提升文化多樣性的品質和改良生物多樣性的種類,使它更能夠適合各種人群生存的需要,而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這是人類生存大計,更是這次西南大旱背后我們最終要反思之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