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只有堅持毛主義才能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田忠國
中國是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必須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才能發展中國。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指導原理,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提供了理論基礎。大家知道,社會實踐是理論的基礎,理論是對社會實踐的總結,也即對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認識。馬克思主義成為科學的根本原因,在于馬克思發現了社會發展過程中政治經濟活動時的動態規律,也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馬克思主義原理。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過程中,毛澤東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結合中國實際,在總結經驗教訓、動態糾錯的基礎上,產生了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毛澤東晚年,毛澤東在發展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同時,建構了管理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的科學原理,并在毛主義科學原理的指導下,初步建構了社會主義的管理模型。
所以,我們認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前提是堅持毛主義。
因為,毛主義晚年的科學原理,是指導管理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的理論模型。當然,在中國前三十年實踐毛主義晚年科學原理的過程中,有失誤,有錯誤,甚或重大錯誤,但是,失誤或錯誤并非證明了科學原理的錯誤,而是證明了人們并沒有掌握毛主義的科學原理指導工作,這是一。其二,我們之所以稱毛主義是科學原理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建構了完整的動態實踐、總結、糾錯、再實踐再總結的動態提升與完善的系統理論閉環模型。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西方企業建構了系統管理閉環模型。其三,毛主義的科學原理需要模型化,并需要價值機制做為社會模型的內在動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價值秩序“系統程序化、程序標準化、標準制度化”。我們之所以這樣說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如果不能化矩為行,成為人們的自覺,甚或相反,大多數人不僅不自覺遵守,還反它、破壞它,這只能說明這個制度出了問題。
所以,制度的靈魂是人民大眾共同追求的價值目標,制度才具有普遍意義。
近日,我們讀到一篇文章,其中說:
“還有一種現象也值得注意:有的人認為我們在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嚴重問題,因而借“反思改革”之名,否定我們所走的道路。應該看到,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新的事業,沒有現成經驗可循,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但這些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只能通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來解決。如果走回頭路,就意味著回到封閉僵化、回到停滯落后,結果只能是死路一條。”
對于其中的觀點,比如“因而借“反思改革”之名,否定我們所走的道路”的觀點,我們認為是違背科學原理的,因為,反思是發現問題之始,否定是動態糾錯之初,動態糾錯是提升發展質量,校正發展方向的過程,這是一。其二,如果所“走的道路”是科學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出現問題也屬正常,但問題出現必須要查找產生問題的根源,解決問題,但如果連反思、否定問題根源都不行,又如何解決問題?其三,對于“如果走回頭路,就意味著回到封閉僵化、回到停滯落后,結果只能是死路一條”這一觀點就更不敢茍同了,因為,恢復科學社會主義體制機制,激活全國人民共同的創造潛力,形成共同意志,不僅不是回頭路,而且還是生成中國生機與活力的動力之源。再說,誰見過一個擁有共同意志、共同創造力的國家是“停滯落后”、“死路一條”的?如果一個國家擁有共同意志、共同創造力是“停滯落后”、“死路一條”,那么,現在的一盤散沙,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一觸即發才更有利于經濟發展?過去我在一些文章中說過,立場不同,價值判斷標準不一樣,對同一件事得出的結論完全相反。我們認為判斷結果相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執政黨六十年歷史,卻建立了兩套完全相反的價值判斷標準。很顯然,后者背離了前者的價值標準,再怎么自圓其說也漏洞百出。再說,價值邏輯相互解構、相互否定,是理論創造的大忌,也是失去民心的信號。
檢驗理論是不是科學的標志,一看價值邏輯是否呈現出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二看理論中所建立的價值目標,是人民大眾的共同追求還是少數人的追求。僅僅代表權力剝削階級利益的價值目標和價值判斷標準,必然同人民大眾的價值目標尖銳對立,因而它也是不科學或者說是反科學的。反人類的理論,從來都沒有科學可言。
有人虛構歷史,并用虛構的歷史證明公有制,也即科學社會主義是錯誤的本領確實很高。但是,理論的科學性在于,洞悉客觀事實的邏輯關系,而不是靠虛構歷史。如果為達到建立私有制,也即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制度的目的虛構歷史,其理論不過是自打耳光而已。不僅如此,某些人的理論旨在拆除黨和國家基礎,但卻打著馬克思主義的幌子,很值得全國人民的警惕。
中國共產黨的理論研究,必須堅持是不是有利于人民大眾,是不是有利于國家短、中、長期發展目標,是不是有于維護的黨的宗旨和國家性質,這是理論研究或者說理論創新必須堅持的原則,其次才是深入社會,直面客觀是實,尋找客觀規律。但某些人的理論目標,完全鎖定在拆除黨的執政基礎上。
因為,某些人為達到恢復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制度不擇手段。
不說某些人的目的問題,也不說他們觀點的對錯和他們應承擔的黨和國家的責任問題,但理論起碼要講點做人的良知吧?某些先生畢竟是人啊,而且還是學富五車,理論文章彼豐的知識分子,但他們怎么就沒有一點文化良知呢?
過去我在文章中論證過,知識分子不等于是文化人,文化人也不等于知識的多少,而在于自覺遵守社會(大多數人)共同遵守的文化良知,并以文化良知為判斷是非對錯的心靈之眼。可惜某些先生知識不少,但文化良知全無。
我們在文章中一再說,一個國家的發展動力,在于人民大眾的共同意志和共同創造能力。而一個國家的共同意志和共同創造能力源于共同利益。利益沖突,也就是階級沖突,就必然是意志沖突的體現。意志沖突,何來的共同意志?
前三十年,是中國未來發展必須挖掘的寶藏,簡單的否定不僅僅無知,而且必然葬送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因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管理理論和正反兩方面的社會實踐經驗,都呈現出中國未來必須選擇的道路。后三十年正反兩方面的社會實踐,同樣也是需要反思、總結的。一個國家只有建構起動態糾錯機制,才能步入良性發展、科學發展的道路。
但是,動態糾錯的前提一是落實人民群眾當家作主權利,構建票免機制,二是必須展開思想文化的斗爭,推動思想文化的繼續革命,整合社會價值目標,使價值目標形成共識。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共同的價值目標,何來的社會凝聚力?而共同的價值目標,源于人民大眾的共同利益。所以,經濟制度人民大眾共同利益的基礎制度,是為共同利益提供保障的,人民當家作主的大眾民主是為經濟制度不被改變提供保障的。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或許并沒有錯,但關鍵要看實際的結構比率,如果私有制或外國資本結構龐大到足可以輕而易舉的吃掉公有制,而且,外國資本在吃掉公有制之后再吃掉私有制,那就不是個經濟制度的危機問題了,而是個政治危機后的國家危機問題(中國28個主要產業被美國控制了21個,就說明我們已經是空殼國家了)。如果這么重大的問題大家都睜著雙眼說瞎話,還在大談什么發展經濟,其結果如何可想而知。從這個角度說,反思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如果等到亡黨亡國再反思,只對后人有意義,對于現在的人而言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從管理學的角度說,管理未來的要義在于動態糾錯,只有這樣,思想才能成為未來的現實。
由此可知,戰略管理在于管理毛主席確立的立國思想和立國原則。立國原則是什么?也就是一座大廈拱頂上的三塊石頭,一是為人民服務,二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即大眾民主和思想文化的繼續革命,三是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大眾民主給維護黨的宗旨和思想文化的繼續革命提供了基礎保障,公有制又為大眾民主提供了制度保障,形成了權利制約權力的動態制衡體系。三塊石頭抽掉任何一塊,大廈馬上就會垮塌。
所以,現在的人們不要為后人創造反思歷史的機會為樂。
2010-3-2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