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官僚們來說,是否也能夠做到“減員增效”?
我是主張“大政府”的,不過政府之大小不在于官員的多少,而在于政府職責范圍的大小。公有制國營經濟體系實際上就是“大政府”,政府承擔著主導社會生產和社會分配的雙重責任。因此,“大政府”模式下,政府對社會資源的支配能力很強,責任很大,權力范圍很廣,當然管理任務相應也就多,因而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員,這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比較奇怪的是,政府一方面大力“甩包袱”,將社會生產和分配的主要任務都甩給了資本家,任由他們使用那只“看不見的手”去支派百姓,美其名曰是“小政府,大服務”?“小政府”小在哪里?小就小在政府職責變小了,甚至某些“思想解放者”將教育、醫療這一類事關社會全體,事關子孫后代的職責都給當包袱甩出去了。當年流行一句話,有問題“要去找市場,別去找市長”,當年宿遷的那位“仇賣光”先生就是這種思想的典型代表。政府確實是“小”下去了,“包袱”也已經甩得七七八八,但政府的服務怎么樣呢?“大”起來了嗎?如果單單只看某些地方政府雷厲風行的“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招商引資一律綠燈放行”、“市長保證房價不下跌”這些行為,政府的服務確實是“大”起來了,甚至對投資者們已經“體貼”都有些過分,某城市為了引進本田投資,將自己城市的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都統統的給禁了,理由是有飛車搶劫,整頓治安是你政府的職責,你干嗎干涉窮人們的交通工具啊?有劫匪用菜刀打劫,建議該城市的官老爺們是不是要將全城老百姓的菜刀都給禁了?所以,某些地方政府的“大服務”確實是有特定對象的,那就是“投資者”們才可以享受他們“大大大大大的服務”;而對老百姓來說,政府的服務卻是不可思議的“小小小起來”,甚至連維護治安這類重要服務都需要老百姓奉獻出自己的便宜交通,以此配合我們的官老爺們履行整頓治安的職責。其實官老爺們只需要下一道命令,資產低于某個數字的人,在資本家不雇傭他們的勞動時必須保持靜止狀態,就當自己是死人,不許走動,逛街必須申請,這樣我敢保證治安一定很良好,這樣我們的“公仆”們肯定很容易就完成他們的職責。
政府一方面“甩包袱”,而另外一方面卻又是浩浩蕩蕩龐大的官僚隊伍。也曾經信誓旦旦的要減肥,可連續減了好幾次,越減越肥,三公消費達到了9000億這樣的天文數字,這“肥”害怎么減?也許肥胖是因為生病吧,“基因突變”往往會導致某些組織不受抑制的瘋狂擴張。
當年為了甩掉“包袱”,很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要將原來某些人的“主人翁地位”給買斷,只有先從人家手里把“包袱”哄到自己手里,這“包袱”才可以甩得出去。于是先改革稅制,掐斷國營企業的資金來源;再行價格的雙軌制,計劃內、外的價格兩重天,人為營造不公平的經營環境(當然是對國營企業不公平);于是國營企業虧損成了必然;于是改革國營企業就有了充足的理由;于是先改成承包制,首先以黨企分開為由,讓企業經營失去黨組織的監督,以利于“好貓們”便宜行事;然后就是企業的認為“虧損”,這種虧損最終當然得落到名義“主人翁”身上,苦熬幾年后,在生活的逼迫下,“主人翁們”在面對幾萬元錢的“買斷費”時,已經沒有了抵抗能力。于是,幾十年的辛苦積累,今后幾十年的生活保障,就輕輕松松的被買斷了。絕大多數人,現在才知道,當年他們被買斷的東西具有多大的價值。當然,與現在的80后相比,下崗的“主人翁”們好歹還曾經有過,也算不虛此生吧。當年在進行“買斷”關鍵操作時,最大的一個理由就是“減員增效”,雖然后來我們知道“員”其實也沒怎么減下來,只是把原來的“職工”變成了“打工仔”;“效”倒是突然增加了,不過是老板們的“效”。
下崗工人們當年可以為了“減員增效”,現在官員隊伍是不是也可以來一次“減員增效”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