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從群眾中來”,還是“從精英中來”,是能否“到群眾去”的關鍵
這幾十年來,我們有很多好政策都沒有產生好的效果,大多數“好政策”被“壞官員”給執行壞了。比如教育產業化,原本的目標是通過市場手段,吸引社會資金進入教育領域,讓更多的人讀更多的書,發展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千秋大計,教育第一,我們教育產業化的政策當然是為了讓歷史在我們的時代綻放,而不是為了給歷史留下一個教育的凹點。再比如醫療改革,我們改革的目標當然仍然是通過市場這只偉大的無形之手,調配社會資源,讓人民享受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絕對不是為了讓某些沒有錢的病人被擋在醫院外甚至活著被送進殯儀館;再比如.........。就不“比如”了。總之,我們的政策一定是用意良好的,但最終卻總是會走形變樣,甚至南轅北轍,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本帖子打算就這個問題作一些簡單的探討。
其實無論政策好壞,群眾最終都是會面對的,因為政策最終的承受者肯定是人民群眾,當然,我這里是指國家大政。那么標題中所說的“到群眾中去”其實是指政策得到群眾的支持。什么樣的政策才會得到群眾的支持呢?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句“極左時代”的老話——“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孫子兵法》里面有一句話:“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與之生。”,老僧認為如果將這句話倒過來說,就更準確了,老僧纂改的結果是:“道者,令上與民同意,故可以與之死,可與之生”。雖然只是交換了“民”和“上”兩個字的順序,但內涵完全不同。前者是英雄史觀,后者是人民史觀。那么要怎樣才能做到“令上與民同意”呢?那么當然首先應該知道“民意”是什么,然后才能調整“上意”,最后“上意”與“民意”才能合二為一,而一旦“上意”與“民意”相同,則民就“可與之死,可與之生”,這樣的上意或者說民意,執行起來當然效率就很高,想要失敗都很難。那么怎樣才能知道民意呢?答案很簡單——“從群眾來”。
我們的政策,如果從制定之初,就吸納群眾參與其中,那么群眾的意見就會在政策中得到體現,或者說“民意”就會被“上意”采納,從而“上意”其實就是“民意”,這樣的政策,在推行過程中,也就一定會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戴,也就是標題中所說的能夠“到群眾中去”。“從群眾中來”,其實有一個更時髦的名字,那就是“民主”,當然,為了和某些人神叨的西方“民主”區別,我這里強調是“極左時代”的“人民民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實際上是“民主集中制”更通俗的表述。
然而,自從“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以來,所謂的“群眾”差不多已經完全被“專家”給代表了,“從群眾中來”變成了從精英專家中來,所以“到群眾中去”這個環節就做得很勉強,而政策的效果也總是不太好。這就導致了很多專家精英們認為的“好政策”,最終執行起來讓老百姓感到很痛苦。道,也就不道了。
其實,“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就是人民民主;而“從精英專家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精英專制。再用現代用語闡述一邊孫子的話:道者,民主集中制也,從群眾中來,到群眾去,就可以修紅旗渠,就可以滅吸血蟲,就可以完成很多精英專家們不可想象的任務。人民就是天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倦了累了搞不定了,不妨想想人民群眾。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連接天道的大橋。有橋不走,摸石頭過河豈不是太愚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