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股市:從《紅旗》??f起
作者:炮郎
一
不久前《求是》雜志慶祝創刊五十周年,宣稱其前身即創刊于1958年的《紅旗》。嚴格地說,這是兩個不同的雜志。《紅旗》是中共中央主辦的,《求是》是中央黨校主辦的。1988年,《紅旗》明確宣布???,而《求是》也宣布創刊,不存在前者改名為后者的歷史事實。問題是,《紅旗》為什么????
起因是實踐標準討論。1978年指標性媒體都加入了這個討論,唯有〈紅旗〉按兵不動。中央副主席汪東興要求總編輯熊復不要卷入,熊復照辦,也不與下面的人講明原委(怎么講?)。〈紅旗〉的沉默如此突兀,外面議論紛紛。下面的編輯們著急了,知道譚震林是個敢人,便去約稿。譚的稿子談的是毛澤東,但歸結于實踐標準問題。熊擬刪去實踐標準那節,譚怒,問題交給汪。汪不敢得罪譚,又不愿意直接批準發表,便轉請華、葉、李、鄧批示。華無言,葉在粵;鄧批示發表,并尖銳指出:不卷入就是卷入;李附議。華汪失勢,熊復檢討。胡耀邦為政以寬,助熊過關,終其任,熊復一直是〈紅旗〉總編。1987年胡退,中央沒有忘記〈紅旗〉問題。領導班子全換,留蘇星一人負責。隨又決定,撤銷紅旗雜志社,由中央黨校主辦一個黨內的理論刊物,由中央書記處組織實施。胡啟立來社講話,解釋說:“從中央來說,繼續辦中央一級的、權威性的理論刊物,而且叫‘紅旗’,值得研究一下,究竟效果如何?刊物代表中央的聲音,帶權威性,人家就不大好討論,很難發表不同的意見,有顧慮。放在中央黨校,作為重要理論陣地,更便于理論探討和研究?!保ㄌK星:〈紅旗〉的??c〈求是〉的創刊)。
胡啟立的話中最有意思的是那句“而且叫‘紅旗’”。為什么不能叫“紅旗”?國旗、黨旗、軍旗都是紅旗。胡的意思也許是“紅旗”兩個字太權威,不利于討論。但紅旗的含義,遠不止于權威。所以胡那句話到底啥意思還是挺難明確的。在中央決定撤銷紅旗雜志社以后,蘇星等人曾請示,新刊能否還叫紅旗?被否決了。也許有人會認為,中央是為了豎起“求是”的旗幟,才把“紅旗”給停了。這是不符合事實的。事實是,把紅旗撤了以后,胡啟立還在為新刊找名字。有一次開會,他拿著一堆名字在推敲,坐在旁邊的李瑞環知道原委以后,提筆寫了“求是”兩字,后來被采用了。所以說,當初停“紅旗”不是為了“求是”,是為停而停。
1988年〈紅旗〉的??且粋€具有指標意義的政治事件,其指標意義可能遠遠超出中央的本意。對于國內外的政治觀察者來說,作為中共理論權威的“紅旗”倒掉了,而且是被中央自己砍倒的,這肯定是個重大變化,可以做很多解讀。對于想在中國發動顏色革命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令其鼓舞的信號。這些人在一年以后的政治風潮中下注的時候,〈紅旗〉的??瘧斒且粋€重要參考。
二
政治如股市,信心很關鍵。一個政權如果穩定、自信、威信十足、前程遠大,國內的人就會站在政府一邊,幫助維護其權威,改進其工作;國外的政治家就會努力與其保持良好關系;國內外的投資者就會有信心在此投資;CIA就不會增加用于推翻該政權的經費預算;企圖顛覆該政權的人也傾向偃旗息鼓,另做打算。此時該政權統治成本不斷降低,進入良性循環。反之,一個政權沒有威嚴、沒有自信、岌岌可危,國內的人就會謀劃退路,破壞其秩序以謀取私利(如大量貪污以便在政權垮臺后成為寡頭);外國就會在其國內扶植代理人;投資者會逃逸;CIA大量增加經費預算以資助“臨門一腳”;顛覆者將異?;钴S,顛覆活動此起彼伏;國外媒體天天放送,如播大劇。此時該政權統治成本不斷上升,進入惡性循環,崩潰在即。
象股市一樣,一個政權如果要增加人們對它的信心,就應該有能力不斷釋出利好消息(當然必須是有依據的可靠消息),減少利壞消息。拿最近中國的事情來說,“四月青年”的崛起、五月抗震的團結、奧運的成功、航天的發展、經濟的增長,這些都是增強對政權信心的利好消息。周老虎事件、三鹿事件、“你們算個屁”事件、官員外逃事件,以及頻繁的礦難、廣泛的貪污,都是損害對政權信心的利壞消息。
但中國最大的利壞消息還不是來自于這些突發事件。中國這么大,要避免利壞消息是不可能的,特別是突發性的事件,天天都會有很多。中國最大的利壞消息在于其精英人物在政治上的反動、幼稚、三心二意、羞羞答答。象茅于軾這種人,那是指望共產黨馬上垮臺的,謂之反動。還有一些小右,剛剛知道一些政治理論的皮毛,就以為真理在握,非照美歐那樣不可,此之謂幼稚。有一些人,這樣也行,那樣也好,晃來晃去,不爭論,這當然就是三心二意。還有人不敢對人講出自己的政治立場,怕被人嘲笑排斥,這叫羞羞答答?!都t旗》被停刊,名字被棄用,這就是三心二意或羞羞答答的表現,在1988年的時候釋放了一個很大的利壞消息。
現在的問題是,這些政治上反動、幼稚、三心二意或羞羞答答的精英,充斥中國的學校、媒體、乃至機關內部,不斷地打擊人們對共產黨政權的信心,而共產黨反過來將這些人捧上高位,給予優厚待遇,使其有更多的機會打擊人們的信心。出于鞏固政權的目的,對于不是明確地、堅決地支持共產黨領導的精英,不應該讓其分享比一個普通公民更多的政治權力。例如北大光華學院的院長,這是一個具有相當政治影響力的職位,就不應該讓一個對國有資產被大量賤賣負有責任的人出任。
如果共產黨在對精英人物的使用方面,不堅持嚴格的政治標準,那么今日的“四月青年”,也許會變成明日的茅于軾。到那時候,難保不會出現如股市崩盤那樣的局面。
三
真名網站長吳洪森出了一道歷史思考題,叫做“假如中國不抗戰”:“看了《真實的汪精衛》,我不禁想:假如中國當年不抵抗,就象法國維京政府那樣,打不過就立即投降,中國歷史將怎樣呢?我推論:第一,中國老百姓不會受國民黨焦土抗戰和日本鬼子三光政策之苦。(有位老先生曾對我說,他這生最好的日子就是日本占領上海的孤島時期,我當時聽了心里一驚:這不是漢奸理論嗎?);第二,日本有了中國資源,就會和德國聯手夾擊進攻蘇聯,斯大林蘇共政權就會垮臺;第三,英美和德日之間決戰的結果,還是日本無條件投降,德國被占領。但是世界將不會分解成東西方兩大冷戰陣營。第四,因為蘇聯不存在,中國共產黨失去了支持,當然也不可能占領中國。”一時聚訟紛紜。
撇開提問中暗含的政治傾向不談,撇開其對日本占領上海時期(他的“日本占領上海的孤島時期”這個提法也暴露了其對歷史的無知,孤島的上海就是指尚未被日軍占領的那塊上海)的美化不談,這個問題跟股市里的博弈有類似的地方。在股市里,投資人的決定取決于他對其他投資者即將作出的決定的預期??箲鹉芊袢俚囊粋€決定性因素就是國人抗戰的決心。如果每個中國人都寧死不屈、奮起抵抗,則中國必勝;如果每個人都準備投降,則必敗。因此吳洪森可以再出一道題:“假如中國沒有一個漢奸”。真實的情形,當然處在這兩個極端之間,而抵抗者越多,勝利的可能就越大。對勝負的預計,也就是對國人抗戰決心的預期。汪精衛認為中國必敗,就是低估了國人抗戰的決心。以他的巨大影響力,他選擇加入投降派,大大打擊了國人對勝利的信心,使堅決抗戰者處于更為不利的地位,罪不可綰。
然而在抗戰的問題上,我們的無數英烈,那些使我們這些后代子孫能夠在地球上昂首做人的先烈們,是超出了勝負的算計的。炒股式的算計,在以血肉筑長城的人面前是沒有意義的。他們的信念很簡單,寧死不做亡國奴。有這樣信念的人,永遠是國家和民族的脊梁。
因此政治到底還是與股市不同。股市里,利是唯一的目標。而政治則不僅關于利益,還關于信仰。共產黨如果想維護其政權,除了在政治藝術上通曉政治如股市的道理,不給顛覆力量以可乘之機以外,更為重要地,它必須能夠為國人提供信仰。如果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是可以讓人寄托人生價值的,那么就會有人,在成敗的算計之外,義不容辭地維護其領導地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