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萬能論者除了迷信市場可以換技術以外,還幼稚的篤信老外可以給我們培養“人才”,他們稱之為“人才溢出效應”。我曾經側著腦袋觀察盛滿水的杯子,只看到微微凸起的水面撒著些許灰塵,可想而知最先溢出的都是些什么東西。當然這樣的比喻并不恰當,從優秀外企“溢出”的員工絕大多數都是正常的勞動者而非塵埃。怎么個“正常”法?就是大腦不殘,手腳齊全,業務中上。把標準降一降,也能稱之為人才。可是這樣的人才其實在私企,國企也是蠻多的嘛。那么“溢出”者中有無非凡之輩呢?我看即便有也是稀罕。因為外企中能讓國人接觸到核心技術的少之又少,能有幸躋身核心研發人員的臥龍鳳雛們早被識貨的老外勒令“沉底”,想“溢出”不是那么容易的。何況優秀的企業必定分工明確且細致,分到每人頭上都是一小份工作,想“溢出”一個大師級的人物是比較渺茫的。有人會說,那么錢學森從美國“溢出”又算什么?其實錢老的回歸并沒有帶來具體的技術,如果有我們也用不著仿研蘇聯導彈了。高精尖的工程都是牽涉甚廣,先不提錢老歸國前被扣下大批技術文獻,即便不扣那也是掛一漏萬,錢老再牛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錢老的價值在于他的聲望以及管理才能,既然是這樣的才能,也并非老外“培養”所至,正所謂修行在個人,換個說法就是這樣的大師,到哪里都會發光,豈唯外企哉?
這么些年來一講技術必定高精尖,結果導致了技術領域的“極左”和極右的兩個極端。前者以“跨越式發展”為口號,帶來的是脫離國內裝備工業搞設計,工程實現只能靠進口關鍵部件,最后拼湊出采用國外高精尖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東西,這樣反過來進一步打擊國內裝備工業,因此從本質上就是一個形左實右的反動方針。而后者具體表現為片面夸大困難,面對困難得過且過,工作無激情,無想象力,磨洋工,耗日子,以專家和學術權威的身份欺騙國家欺騙軍隊欺騙人民。比方說這些年多次聽到“專家”說什么直升機呀,大飛機呀,汽車都是很難搞的,很奇怪這些人如何不下臺?學富五車的目的莫非就是嚇唬老百姓這個或那個東西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
這么多問題持續存在只能表明路線出了問題。路都走錯了,還空喊什么“發展的問題要在發展中解決”。英雄史觀是這條錯誤路線的指導思想。第一,把“高精尖技術”神秘化,貌似天外來物,非招商引資而不可得;第二,把“人才”精英化,貌似外星來客,非外企“溢出”而不可得。然而,工程技術的發展是持續不絕的過程,種種不起眼的小突破最后就變成了“高精尖”。綿延不絕的小突破靠什么?靠的正是廣大基層的技術人員。收入不向這些人傾斜,榮譽不向這些人靠攏,卻起勁宣傳學閥學霸和某些跟技術毫不沾邊的“IT精英”,這就叫做尊重人才?這就叫做“科學的春天”?人才就在工人階級中,連工人階級都豬狗不如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某軍事論壇曾有一個帖子討論要什么素質才能從事航天技術研究。好多網友都認為航天人必定都是成績優異,業務精湛。可見30年的英雄史觀教育是多么深入民心阿。可我了解到的部分情況又是如何呢?媒體在飛船每次成功完成任務后都會說其研制團隊平均年齡30來歲,頗帶有種英雄出少年的自豪感,其實全國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有誰不是這樣呢?至于說某些人如何為了工作推遲婚期,甚至沒法看望病中親人,這樣的事情其實每天每刻都在全國各行各業打工者中上演,不同的是航天人可以披上為國盡忠的光環,而后者只是屈服于老板的淫威。這些年來,由于別的行業惡性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從事穩定且具有一定榮譽感的航天工作,即便如此,還不是所有的航天單位都被一視同仁。可以到招聘會上觀察一下,凡是從事總體的,也就是說編號靠前的單位總是人頭涌涌,而發達經濟圈外的單位或者從事下游技術研制的單位卻門前冷落。再往更早以前看,即大使館被炸前(炸了以后搞導彈的笑了),神5升天前(升了以后搞衛星的火了),航天單位都是求人都不去,目前那些風光的35~45歲之間的主任設計師們從另一個角度講其實是很走運的一代,他們的不少更為優秀的同行在前些年清貧的日子中“溢出”了。隨著研究生擴招,當年門可羅雀的航天單位眼光也高了,基本上非碩士不要,可是進去以后,無非是碩士干著當年本科的活,博士干著當年碩士的活。干的是什么樣的活呢?開發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測試是重點。航天講究的是可靠性,可靠性就來自于反反復復枯燥的測試。
說以上這些不是為了抹黑什么。而只想說明就是這些思想境界與同齡人相比不算特別高,業務能力不算特別精湛的人們支撐了我國的航天事業。高技術并不是什么神秘不可攀的東西,它們本來就是人類創造的,本就不應該反過來成為壓在群眾心中的某種“偶像”,從事高技術研發的也不是什么智商超群的精英,而是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一項復雜的大工程能否成功靠的決不是什么從哪里“溢出”得來的少量精英,而是一個集體。這樣的集體具有類似的特征,就是人員搭配合理,能夠發揚技術民主和管理民主(航天業的逐步資本化導致這個特征在不斷消退,其后果有待觀察),能夠給予成員一定的榮譽感和一定的經濟待遇。更為關鍵是每一個成功的集體背后都矗立著堅強的意志。這種意志或者來自于國家或者來自于某位德高望重的個人,最后轉化成集體的統一意志,他滲透于這個集體的日常規范,滲透于集體成員的思想言語中,他是集體的靈魂。對國計民生有重大意義的技術攻關和商業運營,靠的正是堅定的國家意志支撐,根本沒有某些人叫嚷的那么神秘兮兮。當然,如果國家代表的不是人民利益而是某些既得利益集團的狹隘利益,那么意志也是堅定不起來的。
那些認為技術只能靠市場換來的,人才只能靠“溢出”挖來,并以此為借口打擊民族工業的人只是些意志軟弱,不懂裝懂的外行罷了。可嚴重的問題卻在于,這些人正在走紅。革命的技術人員應該與之作持續的堅定不移的斗爭。
http://blog.sina.com.cn/HeartPumpOnLeft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