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新聞發言人對賤賣的回應,滿嘴胡說八道
[ 寧可抗日死121 ] 于2008-06-18 強國論壇
對于建行賤賣的指責,建行新聞發言人席德炎是滿嘴的胡說八道。不能服人。
【上市后股價表現越好,其與IPO(首次公開發行)時的差價就越大,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拿到IPO價格的投資者得到的便宜就越大,有人還稱之為無風險套利,這就是所謂“賤賣”的全部證據。】
這顯然不是在回應問題,而是在回避問題。人們的質疑問題是,建行不是按照現行的股價出賣,而是以低于市場價近幾倍的價格賤賣的問題。“上市后股價表現越好,其與IPO(首次公開發行)時的差價就越大,”那么問一聲建行,這就是你們不賤賣的理由嗎?不要談什么期權,這種明顯的不平等的協議,建行為什么要簽定。
【期權安排科學合理,是實事求是、大膽創新的產物】
這是什么邏輯,明明是以低于當日的市價賤賣,明明是簽定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的協議,卻偏要說,這“期權”“安排科學合理,是實事求是、大膽創新的產物”。莫非,這建行“科學”、“實事求是”、“創新”就是與美國的一筆簽單下來,要么就是送給美國幾百億,要么就是送給美國上千億?這不是對科學、創新的侮辱又是什么?
根據有關資料,2005年6月17日,建設銀行與美洲銀行訂立投資協議及戰略性協助協議,獲9%股權;同年8月29日,作為建行大股東的匯金公司又與美國銀行訂立股份及期權收購協議,再獲最高19.9%股權。美銀持有建行191.33億股的成本不超過240億港元,以目前6.7港元的價值計算,這部分股權市值為1282億元,在股權投資上美銀目前賬面盈利為1042億元。如果美銀增持至19.9%,理論上可以增持的股份達到273.71億股,若以2.52港元的行權價計算,按照公告當日收盤價計算,這部分的賬面盈利可以達到1100億元以上。
這又豈是一個期權可以解釋得了的。
難道,這也是“上市后股價表現越好,其與IPO(首次公開發行)時的差價就越大,”?
草民在這里敢問中國建設銀行一聲,和美國簽定如此喪權辱國的不平等的協議,你們比清朝的李鴻章是不是還要過,和美國簽定如此喪權辱國的不平等的協議,在今天的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還有沒有第二家?!
【美國銀行獲得較高回報是因為它承擔了投資風險
席德炎說,美國銀行的投資獲得較高回報,在成熟市場人士看來非常自然:一是它承擔了投資風險,做出了正確決策;二是它投入最早,獲取了時間價值;三是它貢獻了無形資產,即先進的管理和技術;四是它同意競爭回避,把零售網點轉移給建行;五是承諾全力配合建行的海外發展戰略。】
笑話。“它承擔了投資風險”,美國人承擔了什么樣的風險,是損失了一分還是一厘,還是損失了別的什么?“它投入最早”,它投入了什么?“它貢獻了無形資產,即先進的管理和技術”,可是人們知道,引外資入股并不能提升銀行水平,上海銀行同業金融部總經理駱德明博士早在2005年就指出,“從國內一些銀行引入外資后的公司治理運行結果看,隨著外資的引入,也設立董事會、監事會,但實際運行還是按照原來的模式運行。 再從經營管理來看,匯豐銀行入股某銀行后,簽訂了一系列的技術援助協議。但是,所謂的技術援助,只是搞些有關銀行業務的入門培訓和掃盲教育而已,從未傳授核心管理技術即使像成本分攤方法這些并非核心的技術,外方也不肯透露。”
【建行每賺10元,國家可得到8.5元 】
這是更為荒唐的說法。人們不禁要問,建設銀行的資本是多少,美國銀行投入的又是多少?是建設銀行的資本大,還是美國銀行投入的資本大?是不是說,美國銀行投入的資本和建設銀行的資本已經接近平衡?所以,國家得了大頭,美國人反而是吃了虧,甚至是吃了大虧的?是不是這樣?
如果不是這樣,那么,建設銀行這種說法無異于在說,中國建設銀行送的還太少了,中國是不是應該每賺10元,國家就應該送美國人8.5元才好?
對于建設銀行的說法,人們聽到的倒是,
“一家歐洲對沖基金的研究員也對美國銀行能夠如此容易地從中國“白撿”到如此巨大的利益感到驚訝,他說,在其他國家都不可能如此露骨地出賣自己的國家利益的,“中國除外”。他進一步分析到,“業內都能猜到美國銀行的如意算盤,它可以在10月鎖定期滿后按市價賣出原有的股份,已解其本土業務的燃眉之急;同時再翻手再以低于市價很多的價格從中國中央匯金公司廉價購入60億建行H股股票,這簡直是太劃算了!我們對中國金融管理層如此低級而無恥的出賣行為感到大惑不解。”瑞銀公司發布的報告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就連美國“美林投資公司(美國)不無醋意地在其5月28日發布的報告中將美國銀行從中國掠走如此巨額的利潤戲稱為美國銀行簡直是在直接白撿中國金融業“扔在桌上的錢”。”這大概就是建行新聞發言人席德炎說“盡管不少投資機構羨慕美國銀行,但沒有聽到國際上任何投資者說美國銀行發了不義之財。”的邏輯吧。
上海銀行同業金融部總經理駱德明博士,德邦證券有限公司總裁余云輝博士在“誰將掌控中國金融”一文中指出,“國內大公司、大銀行重組與合資,必須使用本土的智囊團,不能聘請境外智囊團。商場與戰場,很難想象,八路軍參謀部的工作由幾個日本人或外國人來完成。……如果靠拍腦袋決策或聘請境外機構充當財務顧問,那么,定價偏低,賤賣股權甚至自斷企業前程將在所難免。”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中國企業銀行業的改革,不正是走的這種自斷企業前程,自我毀滅的道路嗎?
席德炎鼓吹美國銀行“貢獻了無形資產,即先進的管理和技術”,只能說明中國建設銀行的高管庸才充斥,腐敗無能。既然中國的銀行也在毛澤東時代就能夠發展壯大,足見中國是有著這樣的管理人才的,是不缺這樣的管理人才的。既然你們沒有能力管好國家的資產,你們就應該集體向黨中央、國務院請辭,你們就沒有任何理由,也不應該有任何臉面繼續坐斗爭那里,敗國賣國,胡作非為。
建行的高管們,你們辭職吧。
相關專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