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銀行海外資產超外資銀行在華資產不值得炫耀
余豐慧
從6日召開的中國銀行業改革開放熱點問題學術論壇上獲悉:截至2007年底,工行、建行等5家中資銀行控股、參股了9家外資金融機構,同時中資銀行機構在29個國家和地區設立60家分支機構,海外機構總資產達2674億美元,而在華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為1715億美元,中資銀行在海外分支機構總資產遠大于外資銀行在華總資產,基本維持著雙向、健康的對外開放態勢(7月7日《人民日報》)。
筆者注意到,7日各大媒體、網站都在顯著位置刊載上上述消息。給社會各界的信息是,這是一大成就,很值得炫耀和自豪。好像我國的銀行業已經在國際化上有了實質性進展,已經在國際上有了話語權。同時,我們注意到,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介紹,截至2008年3月末,在華外資銀行資產總額達到1930.94億美元,占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2.44%,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105個國家統計結果顯示,2005年末外資銀行占國內銀行總資產的平均比例已經達到3%。因此,他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目前外資銀行在華占國內銀行資產比例仍然偏低,沒有對我國金融安全構成威脅。對此,筆者不敢茍同。
現在我們在甄別、對比上,往往喜歡用總量數據來說明問題,而不喜歡用相對數以及本質上的一些東西來對比分析。中資銀行海外資產與外資銀行在華資產從絕對總量上來看,也許中資銀行大于外資銀行。但是,中資銀行海外資產中都分布在哪些地區和哪些具體金融企業呢?控制力如何呢?大部分都在不發達國家,既是在發達國家,也都是入股無足輕重的金融企業。而中資銀行在發達國家設立機構或者購買股份,在談判中往往處于劣勢或者說基本上沒有什么話語權。相反,在中國設立金融機構的國家都是哪些呢?美國的花旗集團、香港的匯豐銀行,英國、法國等歐洲區國家,這些高度發達和發達國家都紛紛來到了中國內地。外資銀行入股了那些中資銀行呢?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四大國有銀行的三大,農業銀行也完全有可能引進海外戰略投資者。連標榜最為開放、市場經濟體制最為完善的美國,新近出臺了可能威脅金融安全的入股、并購審查規定,包括花旗銀行在內都是拒絕海外入股、參股的。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而四大國有銀行是我國經濟核心的核心,但卻大門敞開。
同時,我國金融業到發達國家去,由于在談判起點上就處于劣勢地位,從現在看,基本上沒有占到什么便宜。相反,進入中國特別是作為戰略投資者入股四大國有銀行的海外金融企業,起碼到目前來說沒有出現賠本買賣甚至賺了個滿盤金。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市場動蕩加劇,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像中國的國有銀行改制非要引進戰略投資者,求著讓發達國家金融機構購買股份,穩賺不賠外,其他海外資產過多并不一定是好事,相對風險很大。
中國金融開放這么快,外資銀行進駐這么多,現在又可以在中國全境包括中西部等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從今后發展趨勢和潛力看,外資銀行在華資產不一定超不過中資銀行海外資產。我們不能以靜止的態度看待事物,而要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問題。
中國決不能追求在華外資銀行資產總額占比的高低,這決不是衡量金融安全的標準。雖然占比不高,但是控制的都是核心金融機構,金融安全同樣受到威脅。那么,哪些國家外資占比高呢?東歐地區占比較高,外資銀行總資產達到其國內銀行總資產的58%,這些國家金融控制權喪失,百姓怨言滿地,甚至政權頻繁更迭不穩,教訓十分深刻。
因此,中資銀行海外資產超過外資銀行在華資產不值得炫耀!
新聞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07/07/content_8500944.htm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