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陷入機械唯物論的巢臼
看了本網新馬《關于南街村信息的思考》一文對南街村負責人之一段主任講話的評述,他認為段的講話不當強調了精神的作用,我也想說幾句。
段主任的說法并不錯。相反,作者的理解有點機械唯物論。馬克思主義承認人的認識過程的最終起點是物質,但進入人的實踐的物質長期與精神處在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過程中。在物質向精神轉化時精神處于第二位,在精神向物質轉化時精神就處于第一的地位。因此,他們的第一性與第二性有相對性。毛主席的“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正是對馬列“兩性論”的補充和發展,他更準確地反映了物質和精神相互轉化的過程性,更利于避免機械唯物論的理解。在精神變物質的時候,精神就是第一性的,起決定作用的,這就是列寧說的“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的道理。作者的理論并不符合南街村的發展實際。改革之初,南街村也由某些人搞起了私人承包的資本主義制度。這是資本主義的精神變物質的過程。是王宏彬等一部分無產階級先進分子不甘資本主義在南街村的復辟,推翻了這種復辟,在南街村才建立了社會主義的物質生產關系。這是社會主義的精神變成了物質。評價一個人言論的是非,不能脫離說話的環境、條件,不能脫離論域。在南街村和其他地方能不能建立社會主義的物質生產關系,決定的條件是當權人物和群眾的社會主義覺悟,段主任在這種條件下強調精神的作用完全正確。當然,這種社會主義精神是有物質根源的,是馬克思等從幾千年的人類物質生活過程中概括、總結出來的。如果要求段主任也作這種畫蛇添足的表述,那就是煩瑣哲學。
作者的論述還有自相矛盾之處,他要論證南街村社會主義物質生產關系誕生的精神條件來源于物質,就說南街村人必須看到南街村集體經濟的優越性,才會產生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精神。人們不禁要問,在南街村沒有建立社會主義物質生產關系以前,又哪來的集體經濟呢?這不是同語反復、循環論證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