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而又不意外,“雞湯電影”《健聽女孩》戰勝《犬之力》,拿下了第9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片名CODA,意為Children of Deaf Adults,聾啞人撫養下的健聽一代。
《健聽女孩》講述了一個十分簡單的故事:
一個聾啞人家庭中唯一聽力正常的女孩露比,在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和想去大學里學習音樂的夢想之間左右搖擺,最終如愿以償并與家人和解。
毫無疑問,這也是一個美國夢的故事,并且延續了美國電影一以貫之的主題:生活在美國真美好!
美國夢,曾經被講述得十分飽滿并且有歷史感,比如《阿甘正傳》《十月的天空》《美麗人生》《風雨哈佛路》《洛奇》以及《當幸福來敲門》等等。
但現在的問題在于,時代變了。
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占領華爾街、特朗普上臺、“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新冠疫情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洗禮,再加上中國崛起,美國的經濟地位相對衰落等因素,好萊塢電影人對“美國夢”是不是還管用,也不太有信心了。
這一心理上的虛弱表現在電影中,就是和此前“美國夢”影片不同,《健聽女孩》顯得躲躲閃閃,避開了美國社會的一切痛點。
盡管影片涉及到了貧困、聾啞人、校園霸凌等一系列尖銳的社會問題,但卻都不過是虛晃一槍。
露比一家靠捕魚為生,實際上勉強度日,還要受中間商的壓榨,連1500美元的罰款都交不起。
但露比的父母似乎很享受這樣的生活,貧困沒有令他們感到煩惱,反而是“皮膚出現股癬,必須要在兩周內停止性生活”才讓他們感到煩惱。
應該說編導很會取悅觀眾,但正因為太過刻意地取悅觀眾,反而令觀眾不能不疑心他們想回避什么,想讓人忽略什么。
露比經常要隨父兄出海,到學校上課時身上還有魚腥味,還會因為全家都是聾啞人而受到同學嘲笑,但露比對這一切只是用避走來應對,反而把不滿發泄到家人身上。
露比遇到的最大困境是:作為家里唯一的健康人,她必須充當父兄的手語翻譯,否則的話,父兄由于無法使用無線電與海岸警備隊及港口聯絡而被吊銷執照,全家人就會被斷了生計。但是,由于音樂老師發現她有天賦考上伯克利音樂學院,她又必須花大量的時間準備面試,而一旦考上大學,就更無法兼顧對家庭的責任。
怎么辦呢?
影片用最簡單也最廉價的方式解決了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可能解決的問題:“讓世界充滿好心人”。
學校的音樂教師維老師是好心人,只想讓露比實現夢想而不求任何回報;伯克利音樂學院的考官是好心人,露比遲到,他們原諒了,露比沒帶樂譜,他們原諒了,維老師現場為露比救場,他們也同意了,甚至露比一家人違反規定溜進考場,他們也沒有介意……
有了這么多適時出現的好心人,露比就無須像洛奇(《洛奇》)那樣被打得頭破血流,更無須像克里斯·加德納(《當幸福來敲門》)那樣不得不在地鐵衛生間里過夜就順利地實現了人生逆襲,未來等待她的,也將是階級的躍遷——她將成為音樂家而不再像父兄那樣靠打漁為生。
這的確是一碗心靈雞湯,但不是用老母雞燉出來的,而是用廉價的調料調出來的,似乎有雞湯的口味,但毫無營養。
《健聽女孩》最后的結局當然是大團圓:
露比幸運地被伯克利音樂學院錄取,她和家人擁抱告別,要去上大學了。在這一洋溢著幸福感的畫面背景上,低調但又絕不可能被觀眾視而不見的地方,一面星條旗在陽光下隨風飄揚——編導忍不住想告訴觀眾,這是一個美國故事,這是一個“美國夢”。
但,編導沒有告訴我們的是,這個夢已經像玻璃泡那樣又薄又脆,一觸即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