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電影’時代的電影,只要能沉下心來看,就總是能夠收獲一份驚喜。”
作 者 | 郭松民
編 輯 | 南 方
01
—
五一節,終于結束了一場疲憊,卻也令人興奮的“授課之旅”,可以休息幾天了。
犒勞自己的方式,就是看一場老電影。這一次,我選擇1959年上映的《春滿人間》。
“人民電影”時代的電影,只要能沉下心來看,就總是能夠收獲一份驚喜。
導演桑弧把這部電影拍得清新、優美、陽光,五十年代的社會主義新上海,在鏡頭中顯得朝氣蓬勃,到處充滿著青春活力和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愛,這和新銳導演章子怡在她的《詩》中用“陰間濾鏡”表現新中國截然不同。
《春滿人間》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1958年,煉鋼工人丁大剛(衛禹平 飾),在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故中遭鋼水燒成重傷。為搶救丁大剛,東華醫院緊急動員,由外科主任范紀康(白穆 飾)邀請專家會診。
白教授(鄭敏 飾)引證歐美國醫療文獻資料,強調病人燒傷面積過大,無法治療,范主任也流露畏難情緒。旁聽會診的鋼鐵工人梁世昌(中叔皇 飾)不同意這種消極看法,他的發言引起黨委書記方群(白楊 飾)高度重視。方書記認為,西方國家文獻資料并不能證明就是完整全面的科學總結,人的因素才是決定性的。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醫院和全社會努力下,一場搶救丁大剛生命的戰斗打響了。堅強的丁大剛向組織保證,只要能活下去,哪怕是殘廢了,也要繼續為黨和人民工作。丁大剛的樂觀與堅強激勵了廣大醫務工作者,大家都積極獻計獻策,戰勝了多次病情突變的危險,終于使丁大剛起死回生,重返工作崗位。
02
—
除了畫面優美,《春滿人間》的另一個特點,是許多對話具有思辨性、理論性,但毫不枯燥。
比如,當白教授振振有詞的宣稱,根據美國的統計資料,如此嚴重的燒傷,死亡率是百分之百時,方書記卻針鋒相對地指出,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醫學科學會有不同的結果。她說,在美國,遭受如此嚴重燒傷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一線的工人,而美國的社會制度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會全力搶救工人,所以死亡率必然會很高。
再比如,在治療過程中,丁大剛的右腿突然遭受綠膿桿菌的嚴重感染。范主任為保住病人生命,力主鋸腿,方書記則支持另一些醫務人員培養噬菌體,尋找消滅綠膿桿菌的新療法,力爭不鋸腿。
一位年輕的醫生擔心地問方書記,“不鋸腿的話,萬一救不活他,黨的威信怎么辦?”方書記則沉靜地回答,“黨的威信在于真正為人民負責!”
這句話,今天聽起來仍然令人感到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03
—
電影《春滿人間》是根據真實事件創作的。
丁大剛的原型叫邱財康,1928年生于崇明,1951年被招進上鋼一廠,1956年轉爐到上鋼三廠,是一名優秀的青年爐長。
1958年5月26日,深夜11點,行車吊運時主扣松了,10噸半1300℃的鐵水掉下來,爆炸了……瞬間,邱財康全身89.3%面積的皮膚被灼傷,深度灼傷面積達23%。邱財康的表皮好像焦炭,頭腫得像個氣球,生命危在旦夕。
燒傷的嚴重程度取決于受傷組織的范圍和深度,燒傷深度可分為I度、II度、III度,其中III度最深,損傷到末梢神經。原瑞金醫院副院長、燒傷專家袁克儉教授說,
“以當時的醫學水平、設施條件,像邱財康這樣的病例,存活機會微乎其微。當時業界公認的美國燒傷學科權威——伊文思的理論,僅適用于全身燒傷面積低于50%。這種情況國際上認為沒有救治希望了。”
國際“權威”結論的擺在面前,醫學極限似乎已劃好了生死線,但一個普通工人的生命,牽動了方方面面的心。上海第二醫學院和廣慈醫院(瑞金醫院前身)迅速組織了搶救小組,在全社會的支援下,全力救治這位階級兄弟。
嚴重燒傷后的病人要經歷三個生死關:休克關、感染關、植皮關。
前兩關,邱財康一一渡過(這些在影片中有生動的再現,這里不贅),值得多說幾句的是最后一關,也是最難的一關——植皮!
當時,邱財康只剩腹部一小塊皮膚完好,可謂“體無完膚”,只能采取“異體植皮”的辦法。醫院貼出了征集皮膚捐贈的公告,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社會氛圍中,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名獻皮志愿者涌入醫院,包括解放軍戰士、學生、甚至本院女護士。邱財康歷經3個月的移植補皮后,幾乎沒有生還可能的他,竟神奇地痊愈了。
1958年,是一個創造奇跡的火紅年代。11月21日,邱財康康復出院,引發國內外醫學界轟動。
這一年,青年工人邱財康31歲,出院之后,他又健康生活了56年!他的全部生命,都證明了這樣一個結論:在社會主義中國,醫學科學的確表現出了和美國不一樣的品格。
04
—
《春滿人間》的片尾,恢復了健康的丁大剛,在一片盛開著鮮花的草地上舉辦自己被推遲了數月的婚禮,新娘是一位美麗的公交車售票員(王丹鳳 飾),遠方是宏偉的上海鋼鐵廠,巨大的煙囪直插云霄。
這一畫面顯示,工人階級的幸福生活與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息息相關。
這一畫面也令我想起電影《鋼的琴》(2011年)。影片一開始,就是一個頗具黑色幽默的場景:
下崗工人陳桂林,組織了一個小樂隊,為一次葬禮助興。靈棚就搭在一個發電廠的圍墻外面,背景是兩座巨大的冒著水蒸氣的涼水塔,一望而知是建于“一五”期間的大型國有企業,靈棚的橫幅上寫著“沉痛悼念母親”。
這場葬禮,是為母親舉辦的,也是為國企舉辦的。
時隔半個世紀的兩個畫面,說明了許多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