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陷入了困惑,他們不明白,折磨這對母女的,究竟是阿爾茨海默癥呢還是早年拒絕父親所導致的愧疚?!”
01
因為奚美娟獲得本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的關系,專門找來這部《媽媽》(2022)看了一遍。
我發現,和傳說中的主題為母女情或關愛阿爾茨海默癥病人不同,這部電影簡直是一部驚悚片。
早年投水自盡的父親陰魂不散,始終在母女身邊徘徊。
最后一組鏡頭,令人細思極恐:
母親蔣玉芝(吳彥姝 飾)換上一件古銅色的散發著死亡氣息的旗袍,推著輪椅上患了重度阿爾茨海默癥的女兒馮濟真(奚美娟 飾),宿命般地走向大海。
一個瘋女人對她們喊“走了就別回來了”,接近海邊時,另外兩個女人從她們身邊跑過,喊著“漲潮了!漲潮了!”
母親和女兒在海邊翩翩起舞,海水淹沒了她們的腳髁,母女相擁,流下了眼淚。
這時,出現了從水面下望向她們的主觀鏡頭,無疑,這是父親的幽靈在窺視。他急不可耐地等待她們的到來,浪花代表了他期待、雀躍的心情。
接著,是從空中向下俯瞰的鏡頭——海灘上空空如也,只有黑黃色的沙子、藍色的海水和白色的泡沫,沒有了母女的蹤影。
02
《媽媽》有一個看上去很美好的故事,兩位老藝術家——吳彥姝和奚美娟——的表演也無可挑剔。
故事開始于2014年。
65歲的女兒照顧85歲的母親,她們都是退休教師,生活優裕,獨門獨院,品味優雅。
不久之后,女兒確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開始失憶。母親調整狀態,坦然面對,重新承擔起照顧女兒的重任。
這樣一個原本應該是勵志溫情的故事,為什么卻有一個驚悚的、令人不安的結局呢?
原因就在于,在勵志溫情的背后,包裹著一個老套的、被不斷重復了四十多年的“傷痕”故事:受了迫害的父親深夜歸來,女兒堅信他是壞人,不肯開門,絕望的父親遂投水自盡。
母親在一悲劇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影片沒有交代。
阿爾茨海默癥使女兒像被催眠那樣直面被深埋在潛意識中的這一“罪惡”,她告訴母親(此時已不能認出她是誰)說自己“殺過人”,母親眼含淚光,滿面自責,想來她當年也是在“助紂為虐”,甚至干脆就是她指使女兒拒絕開門的吧?
這段情節,有點像2014年張藝謀執導的《歸來》續篇,這也意味著,《媽媽》并不是一個新鮮的故事。
但這樣一個“傷痕”內核,卻損害了這部電影,因為觀眾陷入了困惑,他們不明白,折磨這對母女的,究竟是阿爾茨海默癥呢還是早年拒絕父親所導致的愧疚?
03
從喚起公眾關注阿爾茨海默癥病人的角度來看,《媽媽》其實很不成功,甚至有誤導性。
這個病很折磨人,有時會給照顧患者的人帶來極大煩惱。
2020年,英法合拍了以此為主題的電影《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因為父親患了阿爾茨海默癥,女兒在恍惚中甚至產生了用枕頭將父親悶死的沖動。
在《媽媽》中,阿爾茨海默癥被美化了。
奚美娟飾演的女兒,僅僅是從一位沉默寡言的老太太,“退化”為一個頑皮、有點任性的少女,她們的生活依舊優雅,衣著依舊整潔。
母親雖然已經85歲了,但可以在沒有護工、保姆幫助的情況下,勝任愉快地承擔起照顧女兒的工作,整個過程,無非是像陪女兒做一場又一場游戲。
影片給人的印象是:阿爾茨海默癥并不可怕,“傷痕”才是一種不能承受之重。
實際情況當然并非如此。
04
近年來,以阿爾茨海默癥為主題,或者涉及到這種病的電影不少。
2011年,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傳記片《鐵娘子:堅固柔情》上映。
耄耋之年的撒切爾夫人(梅麗爾•斯特里普 飾)罹患了阿爾茨海默癥,早已沒有當年殺伐決斷的風采。她漸漸無法分清幻覺和現實,她感覺自己深愛的丈夫一直在身邊陪伴,其實后者早已亡故。
記憶中,這是筆者第一次在銀幕上直觀地看到阿爾茨海默癥的可怕。
后來,又看過一些涉及到這種病癥的電影,編導在努力使觀眾理解這種病癥給病人帶來的痛苦的同時,也努力避免讓觀眾陷入絕望。
2014年,《依然愛麗絲》在美國上映。
愛麗絲(朱麗安·摩爾 飾)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大學語言學教授,但五十歲那年,遭遇了生命中最大的變故。
起初,她只是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有些退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退化越來越嚴重,以至于到了無法堅持工作的地步。經過診斷,她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癥。
豐沛的感情,珍貴的記憶,睿智的思想……都漸漸遠去,愛麗絲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一切。
然而,在家人的陪伴和鼓勵下,她并沒有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勇敢而又堅強的迎接新的一天。
2011年,西班牙出品的動畫片《皺紋》更值得一看。
這部電影令我們意識到,我們都會有老去的那一天。也許,阿爾茲海默癥會令我們失去方向、失去記憶、失去喜好、失去理智,但永遠不會失去人與人之間的溫情——這就是支撐我們活下去的理由。
《媽媽》沒有能夠像這些電影那樣給觀眾帶來希望。事實上,《媽媽》的故事結構更像是2008年的好萊塢電影《朗讀者》。
在《朗讀者》中,神秘、美麗的女售票員漢娜,居然做過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背負著幾十名猶太人被活活燒死的“原罪”。
漢娜無法擺脫良心的折磨,最終用自殺的方式為自己贖罪。
在《媽媽》中,母親和女兒也背負著“原罪”——在經過傷痕文藝幾十年孜孜不倦地重復之后,他們終于也中國人建構了一種“原罪”。
所以,母親和女兒做了和漢娜相同的選擇,走向大海。
05
傷痕電影,在經過八十年代的高潮后,不絕如縷,從未真正從銀幕山消失過。
比如近年上映的《歸來》《一秒鐘》《芳華》《無問西東》……
“傷痕”的幽靈,糾纏得太久了,我已經受夠了。
中國電影要講好中國故事,要真正帶給中國觀眾文化和歷史自信,就要盡快擺脫“傷痕”的糾纏。
這并不是主張回避或遺忘歷史,而是因為,用“傷痕”的手法表現歷史,實際上抹殺了歷史的復雜性,等于把歷史淺表化、漫畫化,無助于觀眾正確地理解歷史。
“傷痕”文藝,不僅不是誠實地直面歷史,反而是在阻礙我們正確地汲取歷史經驗教訓,對為了中國人民的自由幸福進行過艱辛探索的前輩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近代以來,西方進行全球殖民擴張,對包括印第安人在內的許多原住民進行種族滅絕,并且販賣黑奴和鴉片,法西斯主義在歐洲興起之后,又犯下了大量反人類罪行……
所以,他們的確是有原罪的。
但中國的經歷和近代西方的經歷完全不同。
我們始終是被侵略、被壓迫的一方,我們沒有原罪,更不能為了迎合西方話語為自己建構原罪。
不僅中國電影,其他文藝作品也應該擺脫“傷痕”的幽靈,轉而用一種更加開放、更加真誠、更加允許多樣表達與解讀的方式直面歷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