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西線無戰事》是德國一戰老兵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創作的反戰長篇小說,1928年在《福斯報》連載,翌年全書出版。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
《西線無戰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西部戰線為背景,用第一人稱的手法講述了主人公保羅·博伊默爾和同學們受到老師坎通列克的沙文主義煽動,滿懷狂熱的“愛國主義”情緒投入到這場骯臟的帝國主義戰爭中。
在持續四年的戰爭里,保羅在前線目睹了可怕的傷亡以及戰爭對士兵肉體和心靈的摧殘,見證了戰爭的野蠻和非人道性,參戰時的狂熱蕩然無存,留下的僅僅是肉體傷痛和對戰爭意義的質疑。
《西線無戰事》一經出版就引起轟動效應,先后被譯成58種文字,被認為是一戰時期被毀滅的德國青年一代控訴書,總印數在三千萬冊以上。
當年的媒體這樣評論《西線無戰事》:
“這部小說扣人心弦,真實,偉大。它像一部紀錄片那樣忠實于自然……人類的良知,清醒吧!1914年以前有過悲劇嗎?有。但它們在這個悲劇,即世界大戰中普通士兵的悲劇面前都顯得暗淡無光。幸運的但丁,幸運的莎士比亞,你們從未想到過會有《西線無戰事》這樣描寫苦難深淵的作品!”
02
1930年,小說《西線無戰事》被好萊塢搬上銀幕,拍攝成同名電影。
影片上映后好評如潮,并獲得了第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提名)。
當電影回到小說原著的祖國——德國上映時,由于其鮮明的反戰色彩,受到了當時尚未執政的納粹勢力敵視。在柏林舉行首映式時,沖鋒隊員前去砸場,向影院里傾倒了大批事先準備好的蟑螂和老鼠。
1933年,希特勒上臺,《西線無戰事》立即被宣布為禁書,和其他被納粹反對的人文歷史名著一起在廣場上被焚毀,作者雷馬克也被迫流亡國外,1947年加入美國國籍。
1979年,《西線無戰事》再次被好萊塢搬上銀幕。
2022年,在網飛上線的流媒體電影《西線無戰事》,是原作問世近百年后第三次影視改編,也是第一次由德國人自己主導的改編。
今年9月,新版《西線無戰事》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首映禮中,影片主創表示,歐盟面臨分崩離析,美國右翼民粹抬頭,英國正在脫歐。他們認為,在這個特別的時刻,影片就是讓大家知道極端民族主義、分離主義都不能真正帶來進步。
03
不能否認《西線無戰事》的巨大影響力,也不能否則一戰后,德國歐洲有巨大的反戰民意,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小說出版1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有203萬士兵陣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陣亡的士兵總數高達600萬,并且還有200多萬平民死亡。包括柏林、德累斯頓、紐倫堡、漢堡、慕尼黑等在內的德國歷史文化名城,基本都化為廢墟。
在《西線無戰事》中,保羅在前線呆了三年之后終于獲得了探親休假的機會,此時和他一同參軍的同班同學大都已經陣亡。保羅回到母校,發現他的老師坎通列克仍然在煽動尚未成年的小學弟們上前線(見截圖)——
保羅忍無可忍,非常痛切說了這樣一番話(見截圖)——
保羅的反詰可謂“靈魂的拷問”了,但他的質問沒有喚醒德意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更多的德意志青年“為國捐軀”了,他們的青春灰飛煙滅,他們的生命賤如草芥,被深深地埋進了戰壕和彈坑。
實際上,經歷了慘烈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德國人已經非常懼怕戰爭。
1938年,希特勒和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以及墨索里尼簽署了“慕尼黑協定”,納粹德國吞并了捷克的蘇臺德地區。
希特勒贏得了不流血的勝利,但他的心情卻很不爽。因為他發現,當張伯倫的車隊駛過慕尼黑的街道時,德國人民對他熱烈歡呼,表現出發自內心的感激,他們把張伯倫視為和平的拯救者,慶幸張伯倫讓他們免于一場新的世界大戰。
為什么德國青年反戰,不能阻止戰爭的爆發,甚至不能拯救他們自己?
概由于戰爭僅僅是一種現象,而并非本質。反對現象是不會有效果的,只有從階級斗爭的角度思考和切入,才能厘清戰爭的根源,找到遏制戰爭的有效方法。
毛主席曾說:“消滅階級,消滅國家權力,消滅黨,全人類都要走這一條路的,問題只是時間和條件。”
戰爭是階級斗爭、民族斗爭的最高形式。正如列寧所言,帝國主義就是戰爭。反戰而不反資本主義、不反帝國主義,無異于緣木求魚。
三十年代,德國人的悲劇在于,他們害怕戰爭,但又沉迷于帝國夢想,最終就像那位把靈魂出賣給魔鬼的浮士德那樣,被希特勒誘惑著、引領著,赴死一般地栽進了新的戰爭地獄。
德國人的反戰,只是反了個寂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