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頭豕
子午按:《奇跡·笨小孩》算是春節檔最有誠意的一部作品了。天價醫藥費、“三和大神”、被企業威脅的工傷受害者、幫工友維權被社會排斥的“刺頭”、“茍延殘喘”的傷殘戰斗英雄、清洗玻璃外墻的高危職業者……不斷被邊緣的“底層人”的生活通過這部電影映入了觀眾的眼簾;“窮不幫窮誰照應,兩個苦瓜一根藤”的故事設定也符合無產階級的價值取向……
不過,結尾的成功學設定令筆者不適,如果能像曹征路的《問蒼茫》那樣結尾,或許這部電影就更完美了。影片最后去到“打工人幫扶中心”的只有汪春梅,曾經的屠龍少年會不會又成了惡龍?
在現實中這樣的“成功學”設定本身就是極小概率事件,它更遮蔽了無產階級貧困的根源;不過筆者善意地理解這個結尾并非導演文牧野的本意——這與影片前面深沉的情緒鋪墊是矛盾的。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或許不這么結尾,這部影片就無法公映了,《我不是藥神》結尾大概也有這樣的“折衷”處理。
總體而言,這是一部不錯的現實主義電影,里面的場景讓筆者這個曾經在珠三角待過四年多的打工人倍感親切,值得象牙塔里的青年朋友們觀看和討論;其中“窮幫窮”的階級自救而非寄托于資產階級施舍的故事設定,更是顯示了文牧野的良苦用心……
今天發表白頭豕的這篇影評,算作一個觀影討論的導引吧。本文首發于作者知乎賬號,授權本號公眾號平臺首發,歡迎知乎網友以及B站網友關注“白頭豕”。
————————
《奇跡·笨小孩》是一顆裹著藍藥丸的紅藥丸,看起來像成功學,聞起來像成功學,嘗到嘴里卻不是成功學。我是帶著成見來看這部電影,反而收獲了驚喜。
在看電影前,我知道它是文牧野(《我不是藥神》的導演)的作品,易烊千璽主演,故事發生在深圳華強北,大概是3C行業的工人創業的故事。盲猜了這么幾個特點:又一部為易烊千璽量身定做的大男主電影?主題是中國版的《讓幸福來敲門》?或是3C行業版的《中國合伙人》?
盡管導演是文牧野,題材是底層敘事,也有很多網友用好評給我推薦它,但這種底層青年創業的故事,“成功學”的味兒太沖了;讓我懷疑它仍然會是一部用底層勞動者的血淚,為一位冉冉升起的超級巨星貼上“演技派”金箔的恰飯電影。
實話實說,我是懷著看完電影后說一句“果然如此”的動機,把它當成享受另一部經典本格推理大餐的前菜,坐到電影院里的。可笑的是自詡對電影邏輯熟悉的我,看到 3/4 左右,才恍然大悟自己錯了。《奇跡·笨小孩》是一部好電影,易烊千璽也是一位真正的演員!而且不僅僅好在電影文本和工整的結構上,更是好在價值觀上。
這里先從故事情節聊起,想看結論的可以跳到最后。
《奇跡·笨小孩》的時代背景在若干年前,地點在深圳華強北附近。易烊千璽飾演的主角景浩帶著一個可愛的妹妹,母親因為遺傳性心臟病去世,父親也拋妻棄子離開。他的妹妹才剛上小學,本是大學生的男主不得不輟學工作,養活自己和妹妹。他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在妹妹8歲以前湊齊幾十萬的手術費,幫助她根治遺傳性心臟病。
好在易烊千璽飾演的男主維修手機的本領是很高的,開了一個自己的維修小店,連華強北的大神們也要向他來討教拆機技術。他能租一個獨立的小套間,白天工作,晚上接妹妹回家,給她做飯哄睡,再出去做些維修的零工。妹妹不僅溫柔可愛,也待人禮貌,學校的門衛爺爺很喜歡她。景浩自己也心地善良,還幫敬老院打工的夫妻介紹工作,聽原來的室友說母親生病還借給了他兩千塊錢,人緣也挺好。只是妹妹手術的錢缺口實在太大,房租也拖了幾個月沒交了。生活如此不幸,人生的出路究竟在哪?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小伙子看不清楚。
短短幾十分鐘,電影把角色性格、時代背景、主要矛盾都交代得很清楚,體現了文牧野導演一貫的工整作風。我坐在電影院里,希望導演把該灑的狗血(諸多不幸命運的巧合)都灑完了,接下來的故事就要符合社會題材的現實主義邏輯了。
如果符合電影邏輯,接下來的故事應該是男主角偶然找到了生財的出路,為了給妹妹治病不惜賭上一切。而這條出路勢必不是陽關大道,而是一條獨木橋。男主將如履薄冰地爬行,奮斗之路一波三折,解決一個小的困難遇到一個更大的困難;解決一個表面的沖突,遇到一個更本質的沖突;直到遇上最后那個最大的難關浮出水面,暴露出最為本質的矛盾,這時男主角如何應對它,最終解決如何,才真正定義了這部電影。
有了這樣的思考,觀影過程對我而言就變成了一場本格推理。在心中盤旋著兩個答案:
1、要么是成功學邏輯,宣揚極少數精英在智力超群之外,還有某種能戰勝一切困難的精神品質——從而滑落到精英價值觀最常見的唯心主義。
2、要么是現實主義邏輯,人的奮斗戰勝不了現實社會的秩序,主角一切努力最終化為烏有,通過悲劇激勵觀眾們對社會現實的反思——類似《我不是藥神》或《無名之輩》。
作為觀眾,本著我對文牧野的好感,心中期待電影走向是第二種結局,這一種還算符合我個人的價值觀。
接下來的劇情,自然而然按照預測好的邏輯推進:
男主景浩在找原室友要錢時,得他介紹用十萬塊買了一批殘次手機。
景浩驗證這批手機的質量,發現可以做翻新,抵押小店借了高利貸盤下來。轉手預期可以賣九十萬,突然整個世界都變陽光了。他也高興地帶妹妹去吃好菜。
國家政策突然改變,打擊翻新機,十萬貨款的手機都砸景浩手里出不去,他幾乎陷入了絕境。
景浩沒有放棄,絕境下他找到了大手機廠,在不顧臉面和危險的百般努力后和老總說上話,他能做出這批手機的回收產線,對公司而言會創造極大價值。
手機廠老板給了景浩一個機會,只要他能在幾個月內完成這批貨的拆機回收,良品率達到85%以上,就全部收走。不過最關鍵的一點,這批合同沒有定金。
電影看到這里,讓我越發覺得劇情與《當幸福來敲門》相似。這部好萊塢電影里威爾史密斯飾演的底層單親爸爸,帶著兒子也是陷入經濟的絕境,最終靠著他的社交牛逼癥和“才華”,贏得了大老板的青睞,得到了機會證明自己的商業能力,最終改變了命運。算是成功學藍色糖丸中最受好評的一顆。
莫非文牧野又是在翻拍好萊塢經典?我心里其實挺失望的。但另一方面,易烊千璽的表演卻很優秀,角色塑造毫不出戲,體現出了過人的才華,把主角景浩那種不服輸的拼搏氣質演繹了出來。故事劇情和人物塑造能讓人沉浸進去。
電影接下來才進入真正的主題:景浩用所有的錢,租了個集裝箱做廠房,開了一個作坊式的小廠,把敬老院的工友請來做“車間主任”,找到了幾名能夠接受低薪的工人教會他們拆機,自己白天去做洗大廈的高空作業,靠高風險的收入來發工資,目標是按期拆完一座小山式的殘次手機。
而這一段的敘事頗讓我感到驚艷。出現了光鮮亮麗的高樓大廈、里面體面的高薪白領,和窗外吊著鋼索命懸一線的工人們形成鮮明對比。這一幕把掛在玻璃窗外的易烊千璽長鏡頭一拉,如同周星馳在《長江七號》里飾演的農民工父親坐在樓頂啃饅頭一樣(我認為國產電影里最好的建筑工形象之一),那種“階級差異”的辣味就上來了,讓我這名好吃辣的湖南人開始興奮。
而招聘工人的場景,工頭舉著牌子穿梭在人山人海的招工市場,高喊注意電子廠進場的注意事項,也真實地刺眼。
景浩纏著工頭幫他找到幾名工人,這段情節頗有《鋼的琴》類似氣質。一群其貌不揚的社會邊緣人被攢到一起,卻要做一番事業,充滿了滑稽感。但千萬不要小瞧了這種情節,把什么樣的配角設計到主角身邊,恰恰是最體現導演心思的地方。
當我看到景浩選的工人有:
網吧里不愿繼續墮落下去,想要打工成家的三和大神
因為工廠噪音而聽不見聲音,失去正經工作能力,還在打官司中的大姐
為工友出頭反抗暴力管理,因為打傷人而坐過牢,心地卻很善良的小哥
這看似蜻蜓點水選取的幾個角色,挑選的恰是當代新工人中最具代表性、話題性的底層現象。導演恐怕經過細致調研,提前創建了很多種人設,才最后挑選了這么幾個配角。這種顯而易見的良苦用心,已經掩蓋不住創作邏輯里的社會關懷了。
于是我對電影的好感開始不斷上升,前進到了《鋼的琴》的期望。
劇情的發展相當工整,絲毫不出劇本邏輯的格律。幾位工人勢必要逐一把自身的問題暴露出來,成為團隊的危機,化解危機的工程形成了團隊的凝聚力。
我關心的不是劇情走向,而是文本的質量。明線上是團隊的分裂與磨合,暗線里卻是角色矛盾在這個團隊里的映射。我關心的是導演創作選取的“矛盾”是什么,化解矛盾的“辦法”又是什么。這里才能反映出創作邏輯和價值觀。
電影沒有讓我失望。不劇透地說,每個工人引入這個團隊里的矛盾,都不是好萊塢英雄片里那種個人性格、命運的矛盾;而是來自深圳這個新工人社會中固有的、普遍的社會矛盾。而化解沖突靠的也不是主角個人英雄式的魅力、掌控力,而是工人們相互之間的諒解和幫助。
從這里開始,我就覺得《奇跡·笨小孩》是好電影了,甚至是一部難得的“新工人”電影。即便它最后落到了庸俗的成功學上,也仍然有現實主義層面的價值。
而按照電影的一般邏輯,團隊完成磨合之后,一派欣欣向榮的時候,劇情里最大的、最本質的困難就要爆發了。而這個困難因為劇本的高度工整,草蛇灰線,只要停下來想一想,所有的觀眾都能猜到:
主角的貨物被人偷竊,過程中主角受傷。
因為手指受傷,高空作業被禁止了,失去了維系工廠最重要的經濟來源。
高利貸逼債,收走了小店;房東逼債,把景浩和妹妹趕出了家;廠房也因拖欠租金要被回收。
找到欠錢不還的爛賭室友,在被景浩毆打時說出了扎心的話:“你說我好賭,你賭得比我還大,你賭輸了妹妹的命就沒有了。”
在臺風的呼嘯下,只裹著一層雨衣的景浩,央求手機廠經理給他一點定金,寧愿少要報酬。卻遭遇了最重的精神打擊:“我看多了你們這樣的打工仔,把一切押在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上。”
回到工廠的景浩,看到的是被臺風刮倒的廠房。
我們的主角,如期而遇的陷入了徹底的絕望。如果導演還想灑狗血,還可以安排景浩的妹妹突然病危住院,可他沒有這么做。景浩遇到的每一個危機都前后呼應,最終疊加到了一起。事實上是他“賭輸了”,怪不了任何人。
OK,對于把電影當成本格推理懸疑片的我而言,終于到最后揭曉謎底的時刻了。故事接下來的發展,決定性地展示了導演真正想用這部電影表達的是什么。
在我腦袋瓜里的分析中,落到下乘的是景浩再一次爆種,用他的奮斗和不放棄的精神,得到了手機廠大老板的同情和包容,終于化解了危機。但主角沒有得到實質上的成長,這會是一個邏輯徹底崩塌的結局。
中策則是主角的絕望沒有化解,他一直以來的堅強最終化作崩潰,就像《無名之輩》里最后還是開槍行兇的章宇一樣,用一連串的獨白來還原了整個故事的悲劇,將個人無法反抗命運的失敗,化作觀眾心中對這殘酷社會秩序的反思。
中策如果高級一點,則會像周星馳電影一樣從現實主義超越到魔幻現實主義,用一個春節時才可能出現的完全不合理童話(《喜劇之王》里的臥底戲,《長江七號》里的外星人,《功夫》里的如來神掌,《喜劇之王2》里被導演選中當主角),在留下思考的同時把悲劇溫柔地掩蓋起來。但《奇跡·笨小孩》里現實主義的基調,是無法轉向成荒誕主義的結局的。
這兩種結局,我都打算看完后說“文牧野不過如此”。因為在我的想法里還有一個簡單明了的上策。其實電影到現在為止的一切困難,根本就不是特么的困難。無非就是發不起工資、生產秩序無法維持嘛?并不是這條商路本身不通。
那有什么難的呢?我很看不起主角,盡管他個人是充滿能力和奮斗精神的精英,但他卻意識不到自己一步步走向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恰恰是電影文本中從未描述的隱藏前提,景浩走的路是要做老板,要靠低薪剝削其他工人來獲取手機回收合同背后全部的利潤。
而另外有一個答案,從當年國企改制開始,我們這些左翼就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那就是生產的合作化。讓工人們不是以被雇傭的形式,而是以合作的方式,重建生產秩序,不就什么問題都不再成為問題了嗎?
我還想起電影在景浩剛剛籌辦工廠時,田雨飾演的“車間主任”望著堆成小山的殘次手機說的那句話,“我想起四個字,愚公移山”。當時我就哂笑道,“愚公移山”是這么用的嗎?關鍵是“山”嗎?關鍵應該是“愚公”,是那些智叟們看不起的小人物,他們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才在歷史邏輯上決定性地消滅了大山。
沒料到的是,電影下一幕,大雨過后坐在廢墟上沉浸在絕望中的景浩,面對著前來上班的幾個工友說“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工友們的回應卻是那么地輕松,“這有什么”,不拿工資也行,回家做也能趕上工期做完啊。
工友們溫柔而燦爛的笑容,和雨后的陽光一起,驅散了濕漉漉的景浩身上和心中的寒冷。他們果然呼朋引伴幫忙,把廢墟下包裝得很好的零件設備帶回自己的家,如期完成了合同。
在景浩帶著大家去見手機廠大老板時,老板問景浩這幾位是誰?景浩不好意思地回答說,“他們是合伙人”。
原來這個懸疑劇的最終答案,竟然和我未曾期待的上策一模一樣。
我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心中的成見一葉障目了。電影所有的敘事都包裹在“成功學”的藍色糖衣下,可里面真正的有效成分,卻是紅色的“合作化”。
這原來本身就是一部宣傳“工人合作化”的電影!
電影花了 3/4 的篇幅來刻畫易烊千璽飾演的景浩,是多么符合成功學的標準。擁有過人的才智,善良的內心,有對商業機遇超人的預見能力,極強的執行力,不畏懼艱險,不害怕他人的歧視,又善于組織和管理,并且孤注一擲承擔了所有的風險……按互聯網社區里的那個熱門話題——資本家承擔了所有的風險所以才占有了利潤——景浩是成功學的完美標桿。
可是他卻徹底失敗了。他沒有錢來維持生產,沒有權力來保障生產安全,沒有資本能力來獲取定金或是保理……作為資本主義秩序的邊緣人,他如臨冰霜、如履薄冰,只能做出一次押上自己和妹妹命運的豪賭,然后大概率地賭輸了。
這不是對成功學的吹噓,這是對成功學的解構。
而這成功學從一次努力走向下一次努力,卻從一個失敗滑落到另一個失敗,用掉了3/4的篇幅,只是為了最終“工人合作化”做出的鋪墊。“合作化”,多么簡單的理念,卻如同驅散烏云的陽光一般,舉重若輕地化解了主角個人最絕望的危機。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我深深感到了這種敘事技巧的高明之處:“反面教員才是最好的教員”。
回過頭來看整部電影,所有的故事邏輯都在鋪墊著這一主題。
華強北的老板翻臉不認賬、房東因欠錢將他逐出租所、高利貸因逼債收走小店、工廠地主收回廠房、手機廠的經理三番兩次羞辱他“打工仔”的出身;即便目光如炬的大老板(“高育良書記”張志堅),也沒有按觀眾的期待伯樂識千里馬,惜才地拯救男主角景浩。
在故事中一切因為金錢形成的關系,最后都拋棄了他。而且他們的行為并沒有可非議之處,都是高度符合金錢社會的一般邏輯。
與之形成本質對比的是:
學校傳達室的孫爺爺一直幫助奔忙的景浩照顧妹妹;
敬老院的兩夫妻總是熱心的幫助他忙上忙下;
章宇高空作業的工頭發現景浩手指受傷,為了安全滿嘴臟話地把他趕走,卻多結了幾天的工資;
而被景浩雇傭的這些工友們,在共同經歷過三和大神的婚禮、幫助失聰大姐打跑逼她撤訴的黑社會之后,在景浩發不出工資的時候不計報酬地幫助了他。
成功學拯救不了景浩,金錢關系拯救不了景浩,真正一直幫助景浩的,是和他一起勞動,真正能理解他的苦衷、努力、和善良的階級兄弟。
文牧野創作這部電影,表面上的邏輯呼應是各種引爆沖突的伏筆,而真正的邏輯呼應,是這份階級上的情感。
——只有階級兄弟,才不會因為你能提供什么樣的利益,而是因為你是什么樣的人,而幫助你。
這本來是最好猜的劇本,卻因為我對電影預設的成見擋住了眼睛。而易烊千璽的表演也非常棒,他在這部電影里“演技派大男主”的擔當,并不是靠塑造一個成功學精英從而為自己明星的人設加分,而是靠自己的明星人設和帥氣長相,為主角景浩在成功學道路上走到徹底的失敗而加分。他的表演不是服務于自己,而是賦予于劇作邏輯的。給他點贊。
電影最后,已經成為“好景公司”CEO 的景浩,站在講壇上面向傳媒宣傳新品,坐在下面的“合伙人”們各自擁有了自己的事業。故事又回到了小人物翻身的美好愿望上,靠著被剝削者努力成為新的剝削者,于是把成功學糖衣最后的缺口補上。
但我對此并不反感,杜琪峰的《龍城歲月》在大陸上映,主要角色不也是臥底的臥底,被抓的被抓嗎?《喜劇之王》里的尹天仇,不也最后得到杜鵑兒的協助,話劇大賣了嗎?《喜劇之王2》里的“如夢”,在那卡車碾過前的遠光燈一照之后,不也如愿以償成為大明星了么?
春節賀歲電影嘛,該有的品位還是得有,蓋不能免俗也。
最后用一段比《海闊天空》更適合電影的歌詞,來結束這篇文章:
我們不是一無所有
我們有智慧和雙手
我們用智慧和雙手
建起大街橋梁和高樓
……
我們的幸福和權力
要靠我們自己去爭取
勞動創造了這個世界
勞動者最光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