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怎樣理解“革命”與“文學”
頑石
魯迅先生1927年4月8日在黃埔軍校有過一次精彩的演講,這次演講后來收錄在先生的雜文集《而已集》中,題目就叫做《革命時代的文學》。其實魯迅有很多篇章論及“革命”和“文學”,今天,我只從《革命時代的文學》中摘錄幾段,和朋友們一起賞鑒,以此感悟魯迅的博大與深刻?! ?/p>
文學文學,是最不中用的,沒有力量的人講的;有實力的人并不開口,就殺人,被壓迫的人講幾句話,寫幾個字,就要被殺;即使幸而不被殺,但天天吶喊,叫苦,鳴不平,而有實力的人仍然壓迫,虐待,殺戮,沒有方法對付他們,這文學于人們又有什么益處呢?
頑石感悟:
我以為這段話要從兩個層面理解。一方面,先生正告我們,在亂世,文學的力量是極其有限的,拿筆的肯定斗不過拿槍的,尤其是斗不過操縱著國家機器的。另一方面,這是先生的憤激之語,是對拿刀槍架在文人脖子上的暴行的控訴。如果,文學真的全無用處,先生為什么要棄醫從文并且終其一生都與文學為伴? 尤其在今天,先生的文字招來那么多人嫉恨,不是生動的說明文學的確是有著巨大力量的么?孔慶東遭圍剿再一次證明了文學不可低估的力量。
其實“革命”是并不稀奇的,惟其有了它,社會才會改革,人類才會進步,能從原蟲到人類,從野蠻到文明,就因為沒有一刻不在革命?! ?/p>
頑石感悟:
先生警示我們,只有“革命”才能帶來人類的進步,不“革命”,野蠻就會延續,文明不會到來。我想,不準“革命”是不是意味著就快要“革命”了?
大革命之前,所有的文學,大抵是對于種種社會狀態,覺得不平,覺得痛苦,就叫苦,鳴不平,在世界文學中關于這類的文學頗不少。但這些叫苦鳴不平的文學對于革命沒有什么影響,因為叫苦鳴不平,并無力量,壓迫你們的人仍然不理,老鼠雖然吱吱地叫,盡管叫出很好的文學,而貓兒吃起它來,還是不客氣。所以僅僅有叫苦鳴不平的文學時,這個民族還沒有希望,因為止于叫苦和鳴不平?!行┟褡逡驗榻锌酂o用,連苦也不叫了,他們便成為沉默的民族,漸漸更加衰頹下去,埃及,阿拉伯,波斯,印度就都沒有什么聲音了!至于富有反抗性,蘊有力量的民族,因為叫苦沒用,他便覺悟起來,由哀音而變為怒吼。怒吼的文學一出現,反抗就快到了;他們已經很憤怒,所以與革命爆發時代接近的文學每每帶有憤怒之音;他要反抗,他要復仇。蘇俄革命將起時,即有些這類的文學?! ?/p>
頑石感悟:
在魯迅先生看來,叫苦,鳴不平的文學對于改變社會沒有多大作用,但卻不能因此就停止叫苦和鳴不平,否則就會變成沉默的民族,衰頹到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中華民族之所以沒有成為埃及、阿拉伯、波斯、印度,是因為我們這個民族蘊有力量,富有反抗性,在叫苦,鳴不平失去效用之后就會產生“怒吼文學”,當“怒吼文學”出現后,“革命”爆發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p>
此刻,窗外的風呼呼的響,似乎已經不止于“叫苦”和“鳴不平”,里面可曾夾雜著“文學的怒吼”?
等到大革命成功后,社會底狀態緩和了,大家底生活有余裕了,這時候就又產生文學。這時候底文學有二:一種文學是贊揚革命,稱頌革命,——謳歌革命,因為進步的文學家想到社會改變,社會向前走,對于舊社會的破壞和新社會的建設,都覺得有意義,一方面對于舊制度的崩壞很高興,一方面對于新的建設來謳歌。另有一種文學是吊舊社會的滅亡——挽歌——也是革命后會有的文學?! ?/p>
頑石感悟:
魯迅先生清晰的預見到了49年以后中國文學的狀況。讀著這段文字,我的眼前浮現了巍巍、浩然、丁玲、賀敬之、藏克家等一大批“謳歌革命”的人民文學家。當然我也看到了另類文學家王蒙、張賢亮、梁曉聲甚至劉曉波,只是他們的“挽歌”注入了新的時代內容,已經不完全是先生說的“吊舊社會的滅亡”了。
現在中國自然沒有平民文學,世界上也還沒有平民文學,所有的文學,歌呀,詩呀,大抵是給上等人看的;他們吃飽了,睡在躺椅上,捧著看。……如果工人農民不解放,工人農民的思想,仍然是讀書人的思想,必待工人農民得到真正的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學?! ?/p>
頑石感悟:
在魯迅說這話后不到十年,有一個地方就出現了真正的平民文學,那就是延安。那里后來誕生了“魯迅藝術學院”,誕生了《白毛女》《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那些在戰火硝煙的縫隙中創作的散文、小說,尤其是詩歌和戲劇確實是工農兵的文學,這種反映平民喜怒哀樂的文學在新中國成立后還延續了將近30年。此后的文學就變成了右派文學、痞子文學、流氓文學、漢奸文學。不知道“文學”演變到了這一步,還會怎樣的發展?會物極必反么?
2011.11.20
http://blog.sina.com.cn/yanjp91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