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羅伯斯庇爾的最后三日》寫作前后的思考
一、 羅伯斯庇爾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他是雅各賓專政的最高領導人,也可以說是法國大革命的化身。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這場人類近代史上第一次最偉大的革命,其功績是“無論如何評價也不算過分的”;頌揚他就是頌揚革命?! ?/p>
他是道德至上的理想主義者,甚至其勁敵也稱他為“不可腐蝕的人”。而他也是大革命的犧牲品(拿破侖稱為替罪羊)和被誣陷者,在其生命被消滅的二百年后,敗壞和誣蔑依然存在?! ?/p>
對羅伯斯庇爾的宣揚既是對其業(yè)績的肯定也是對其遭遇的辨誣。他的經(jīng)歷表明:1.革命不是無事生非、沒事找事,而是在既定的社會條件下代表多數(shù)特別是下層民眾反對壓迫、追求公平的抗爭;2.革命需要暴力(無權時)和鐵腕(掌權后),“合法斗爭”、“和平過渡”在許多時候是行不通的;3.革命者(特別是掌權者)必須有道德自律、獻身精神;4.革命者往往遭到投機者的嫉妒和誣陷,而且有至死難辯的可能;5.革命者可能遇到難以超越的時空限制,沖出去便是幸運兒、大英雄,否則就是個失敗者。而這些,也許帶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當今中國,學術界早有人提出要對把羅伯斯庇爾送上斷頭臺的“熱月黨”“重新評價”;后來甚至發(fā)展到有人對盧梭和羅伯斯庇爾的批判(朱學勤:《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從盧梭到羅伯斯庇爾》)。如果針鋒相對,正面而且用更大眾化的形式(戲?。﹣硇麚P羅伯斯庇爾這位現(xiàn)代革命先師的精神和業(yè)績,必定會產(chǎn)生重大的正面效果。而且由于題材本身極可能產(chǎn)生的多義性,包括官方未必反對。即使經(jīng)過曲折,若能把這一世界題材的大戲搬上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舞臺,讓十三億中國人里多些人知道甚至敬仰羅伯斯庇爾,也算大好事了?! ?/p>
二、 劇本的史實依據(jù)
1. 由于歷史事件一波三折本身就有極大的戲劇性,加之史料保存
的也比較豐富,只要認真地把它“拓”下來,就會有一個生動豐富的藍本。在考慮到題材的經(jīng)典性,特別是對于大多數(shù)并不熟悉這段史實的中國觀眾來講,以“寫實”的方式“忠實”表現(xiàn)這段史實還是必要的?! ?/p>
2.因此,劇本的臺詞基本上有據(jù)可考,原話可能達到一半以上,若請專家審議估計史實差錯不超過百分之十。更不會出現(xiàn)像“我孝莊”(《康熙大帝》)這樣的笑話。那么在“全力忠實”之外,作者又做了什么呢?一是篩選:對于一件事的不同說法,取哪種就是作者的權利了(如政變發(fā)生時羅究竟是被來人用槍擊傷,還是自殺未遂)。二是傾向:其實也是一種篩選,只是范圍小一些,而且有自己的原則(如肆意誣陷羅“獨裁殘暴”的就舍掉)。三是想像:對于史實沒有具體提供的細節(jié)(如羅在九日晚從雅各賓俱樂部歸來后與埃萊奧諾的談話)就要創(chuàng)作,但這也盡力合乎人物的心理邏輯和特定情景。還有在確定角色時把勒冉德爾與勒匡特爾合并為一人,也算一點創(chuàng)作吧?! ?/p>
如果全劇就是以這種方式寫完,畢竟過于“寫實”(如前所述,也并非一無可?。?,創(chuàng)作的成分太少了。因此又設計了“對話”一場?! ?/p>
三、關于“對話”一場的設想
1.“對話”不僅在觀念上會使歷史劇產(chǎn)生當代感,而且在形式上運用穿越時空的象征手法也會豐富全劇過于“寫實”帶來的沉悶??梢韵嘈牛瑢τ诋敶袊蠖鄶?shù)觀眾來講,觀看羅伯斯庇爾與毛澤東的對話要比看《等待戈多》里的兩個流浪漢的對話容易理解的多,設計好了甚至還會引起強烈的共鳴來?! ?/p>
2.羅的對話對象曾有以下幾種考慮:A.盧梭、拿破侖、列寧、毛澤東;B.路易十六、拿破侖、列寧、毛澤東;除去后兩位比較肯外,其他對話對象還考慮過:馬克思、馬拉、丹東、埃貝爾和羅蘭夫人、巴貝夫甚至后來巴黎公社的瓦爾連和路易絲.米歇爾。
3.五名重點對話者對話內(nèi)容的最基本設想:
a.盧梭。補充闡明他和羅在大革命中的頭與手的關系;他在《論
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和《社會契約論》的最基本觀點;羅簽署了一紙把他的骨灰送進先賢祠的命令;他對其他法國革命家(如 羅蘭 夫人)的影響;羅也吸收了他以外的革命思想(如馬布里),從而比他更加平民化;利用現(xiàn)代觀點反駁當代人對他的否定(如錢宏道《為盧梭辯護》1999)?! ?/p>
b.路易十六。這位國王恐怕是像崇禎一樣的皇帝,人格未必很壞,雖然盡力做了改革,但還是逃脫不了“大廈坍塌”的結局。借助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的某些觀點,說明革命從根本上是不可避免的;羅從作為學生代表雨中覲見國王、直到作為律師利用當事人的身份向國王呼吁再到在國會以議員的身份表明“路易應當死,因為祖國應當存活”,不涉及任何個人恩怨?! ?/p>
c.拿破侖。得到過羅的庇護并在自己執(zhí)政時批準給羅之妹夏洛特一筆年金的經(jīng)歷;以自己的成功(如依靠軍隊和小農(nóng)階級等)去分析、評判羅失敗的原因?! ?/p>
d.列寧。人們大約都記得他的論斷:“整個十九世紀的文明,也就是給全人類帶來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旗幟下度過的。”盡管他自己認為是馬克思的弟子(而他也從他那里學到了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包括對法國革命的精辟論述),但實際上他也是羅伯斯庇爾的事業(yè)的繼承者,在西方政治家眼里,俄國的布爾什維克就是二十世紀的雅各賓主義,而列寧自己更是依此為榮。(十月革命初期,俄國革命者就為羅伯斯庇爾樹立了雕像但又被白匪炸掉,(見《黑面包干》)二者的區(qū)別一是列寧進行的是范圍更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二是比前者做的完美些(這既有個人因素,更有時代因素)。共同之處二人都實施了革命的恐怖手段(近來關于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殺的消息一直在報刊流傳)。三是他們面對的最兇惡的敵人往往都在革命隊伍內(nèi)部,前者的對手先后是斐揚派、吉倫特派和熱月黨,而后者相對應的分別是民粹派、立憲民主黨、孟什維克和左派社會革命黨。列寧關于千百萬人的習慣勢力是最可怕的勢力提法,對理解羅的失敗也有意義?! ?/p>
e.毛澤東。這是本劇最有實際意義的話題,也可以說是本劇的著眼點。毛對羅的直接評價見諸文字的極少(有趣的是在馬爾羅的《反回憶錄》里提到,毛在接見訪華的法國總統(tǒng)蓬皮杜時,竟說法國大使有羅伯斯庇爾的口音……),大不如對拿破侖那么充分。然而,心有靈犀一點通。如果在列寧的前后各劃一條連接線,那么非他們二人莫屬。對于公社和巴黎公社的提及和實用,他甚至不亞于馬克思;他的“造反有理”的觀點、他的“我們焚書坑儒”的觀點、他的“一生兩件事”的觀點、他的敵人“就在共產(chǎn)黨內(nèi)”的觀點,都可以從前者那里找到淵源(當然,作為民族文化《水滸》對它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這也是他的觀念能在許多中國人心里引起共鳴和回響的原因之一)。本劇里毛澤東的出場和他那不斷革命的觀點的表達恐怕要算最大的難點,然而解決好了又會是最大的亮點。也許,這是下一步的重中之重了。
4.篇幅。過長則“喧賓奪主”,過短又語焉不詳。目前已達三萬字,“過場”大體考慮六千字左右。(從篇幅上占六分之一)當然,從涵義上講,就要大的多了。
四、 舞美設計觀念
最好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式的寫實設計。只有接近真實的環(huán)境、服飾和道具(特別像大禮服、假發(fā)、鵝毛筆、雕花燭臺、修道院的彩色玻璃窗、國民公會大廳階梯座席以及軍刀、火把直至斷頭臺等歷史景物)才能重現(xiàn)當年雄渾壯麗的歷史景觀??鋸堃稽c說,只要能再次展現(xiàn)一下人類現(xiàn)代史上的“盛大節(jié)日”的畫面,本劇就成功了一半。(像《茶館》大幕拉開后,八張桌子擺好,人生嘈雜聲一現(xiàn),戲就有了。)此戲似乎不宜“前衛(wèi)”(當然也省錢省事)的搞象征性的服、化、道,很可能不倫不類;當前在中國演一場西方古典歷史劇絕不能和西方演出經(jīng)典劇目當代版同日而語。至于“過場”當然可以搞點象征意味,但服裝還是真實為好,比如拿破侖身著金光閃亮的戎裝一登臺,就會有一種以前舞臺從沒有過的特殊效果。
五、 音樂
它對烘托劇情極為重要。竊也以為除去《馬賽曲》等有關革命樂曲外,還是以類似經(jīng)典作品的莊重雄渾的為好。也別搞得過于現(xiàn)代,像《桔子紅了》那樣就不合適。
2002.3.5
兩點說明:
一、《羅伯斯庇爾的最后三日》(原名《羅伯斯庇爾之死》)是我前后醞釀近二十年、完成于2002年的劇本,也是我至今寫過得唯一的劇本。2002年還在我“反腐維權四年”乍暖還寒的時刻,一位北京的學者朋友(也是劇作家)曾幫我運作過這個劇本,為了介紹背景,我寫了此文。遺憾的是運作沒有成功,我只記住了他的真情。
二、此文重點提到的“過場”,很慚愧事后多年我也沒有完成。這究竟是世事繁雜,還是思想和學力的淺薄,恐怕是兼而有之了。也曾把希望寄托在朋友的合作上,但是至今也沒有找到——也許這和劇本最終沒有在傳統(tǒng)媒體發(fā)表過有關吧。如今,我希望它在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站發(fā)表,而且還希望引起關心它的朋友的注意?! ?/p>
2009.2.11.21:20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