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飯,走什么路,這個課題是自中國共產黨誕生即纏繞、甚至困擾在共產黨人心頭。
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毛主席十分注重思考和總結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成功經驗,并善于運用大眾化的語言進行闡釋,曾就中國共產黨“吃什么飯”、“怎么吃飯”、“靠什么吃飯”提出了六個論斷,用鮮活生動的大眾化語言,從六個側面形象而深刻地闡釋了黨的成功之道。
“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吃飯”
1942年,毛主席在《反對黨八股》的報告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黨八股的八大罪狀,其中之一就是裝腔作勢、借以嚇人。
主席批評一些同志在文章中喜歡大講“殘酷斗爭”和“無情打擊”,用以對付黨內同志:
一方面是沒有分析對象,一方面就是為著裝腔作勢,借以嚇人。
對此,他指明:
結果武漢剛剛解封,疫情稍有平穩,孫力軍就應聲落馬。
共產黨不靠嚇人吃飯,而是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吃飯。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吃飯,是指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立黨的根本指導思想。
新中國成立前,主席回顧黨的二十八年革命歷史:
謝謝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他們給了我們以武器。這武器不是機關槍,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為什么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銳利武器,因為它是科學真理,能夠產生巨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
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時期,黨借助于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這種革命的科學之真正深刻的了解,不斷糾正和克服錯誤傾向,把中國革命推向前進。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毛主席又于1958年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強調“要有定見”:
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迷信……我們敢想、敢說、敢做、敢為的理論基礎是馬列主義。
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下,黨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探索符合中國實際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靠實事求是吃飯”
在《反對黨八股》的報告中,主席針對八股文風“裝樣子嚇人、妨礙真理”現象,還有指出:
要靠實事求是吃飯。
實事求是是毛主席與教條主義的長期斗爭中,創造性將傳統哲學中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相結合而提出。
主席曾對“實事求是”作過深刻解釋:
‘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正是由于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能夠提出并踐行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才能夠提出并踐行符合中國實際的社會主義改革道路,開創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呈現出強大的生機活力。
“靠科學吃飯”
在《反對黨八股》的報告中,主席還指出:
共產黨不僅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吃飯,靠實事求是吃飯,還要靠科學吃飯。
這里,主席說的“靠科學吃飯”主要是指想問題、辦事情不靠主觀臆斷,而要靠掌握和運用客觀規律,作出科學決策,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如何反對脫離實際的主觀主義,作出科學決策呢?首先就要進行科學的調查研究,認識、把握和運用客觀規律。
主席有句名言: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他本人就是做調查研究的行家里手,始終認為如果缺乏調查研究,那就是“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永遠也把握不住事物發展規律。
事實證明,科學的調查研究為提高黨的科學決策水平與把握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積累了寶貴經驗。
“靠解決問題正確吃飯”
新中國成立后,在一些黨員干部革命熱情褪去,精神懈怠,開始貪戀地位、榮譽、吃穿,靠職位和老資格吃飯。
針對這種現象,毛主席點明:
盡管你過去做過多少好事,職位有多么高,你今天的事情辦得不好,解決得不對,對人民有損害,這一點人民就不能原諒。因此,我們的同志不要靠老資格吃飯,要靠解決問題正確吃飯。
歷史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一路走來,黨正是靠著不斷地正確解決問題,才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解決我國的實際問題,歸根到底是要正確解決人民群眾遇到和面臨的實際問題。
共產黨基本的一條,就是直接依靠廣大革命人民群眾!
要想正確解決群眾問題,最根本的辦法還是依靠群眾。主席曾說:
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
解決群眾問題這個任務的“橋和船”,就是依靠群眾,從群眾中找辦法,汲取人民群眾的智慧。
“靠老實吃飯”
1954年,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臨時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后,毛主席聯系黨內實際指出:
一個人總是會有許多缺點的。如果覺得自己一點缺點也沒有,‘老虎屁股摸不得’,那就不好了。要做到‘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我們是靠老實吃飯,不靠擺架子吃飯。
這里的“老實”是指老老實實做事,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不搞官僚主義擺架子。如果做錯了事,就要老實接受批評,知錯能改。
主席還認為:
錯而能改,出以真誠老實,就能逐步地見信于人、變為一個好同志。
新中國成立后,針對當時部分干部中產生的驕傲情緒和不接受批評的現象,黨中央出臺文件:
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干部必須對于反映群眾意見的批評采取熱烈歡迎和堅決保護的革命態度,而反對對群眾批評置之不理、限制發表和對批評者實行打擊、報復與嘲笑的官僚主義態度。
并規定群眾的批評在報紙刊物發表后,如完全屬實,被批評者要在同一報紙刊物上聲明接受并公布改正錯誤的結果。
“靠總結經驗吃飯”
1965年7月26日,主席接見李宗仁夫婦和他的秘書程思遠。在交談過程中,主席問程思遠是否知道自己靠什么吃飯,程思遠茫然不知所以,主席則說:
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
意思是說他的著作是“總結經驗”,主席這里談的雖是他自己,但又不只限于此,實際上反映的是黨是靠總結經驗不斷發展壯大、不斷走向成功。
往回看,是為了更好地向前走;總結經驗,是為了指導推進工作。黨善于通過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提高對客觀規律的認識,用以指導推進工作。
大革命失敗后,主席就總結歷史上農民起義失敗的教訓,思考中國革命道路,對譚震林等人說:
李自成為什么失敗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鞏固的根據地。
因此,主席領導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后來黨領導的各地武裝起義樹立榜樣,有力地推動革命形勢發展。
主席還善于通過總結外國的經驗教訓,指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他曾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
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鑒于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
主席通過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注意總結蘇聯和我國經濟建設中的正反兩方面經驗,概括提出并系統論述了我國建設中要注意處理好的十大關系,提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基本方針,使黨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有了良好開端。
除了“吃什么飯”,還有就是“走什么路”的問題。
毫無疑問,黨的黨性、黨心、黨魂都決定了,到任何時候都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長期斗爭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根本觀點和認識論原理系統地運用于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問題中,形成了黨在一切工作中的群眾路線。
毛澤東主席,正是黨的群眾路線的主要創立者。
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同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毛主席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總結。
1977年7月,小平同志在提出要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時也由衷指出:
我認為,毛澤東同志倡導的作風,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是兩條最根本的東西。
甚至即便是1981年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也不僅將群眾路線作為立場、觀點和方法這一貫穿于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來定位,還將其概括為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一。
美國長期從事毛澤東研究的著名學者斯圖爾特·施拉姆也認為:
毛澤東思想中充分闡釋了領導者和群眾之間諸如此類的各種關系。總的來說,群眾路線是貫穿此類關系的核心概念。
早在大革命時期,毛主席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就提出黨與群眾的關系問題:
革命黨是群眾的向導。
而如何能夠成為“向導”而不失敗?他又說到:
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
他進而從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狀況入手,分析了敵我友的問題,回答了我們要團結依靠誰,到何處尋找力量的問題,到何處去取得廣大的同盟軍的問題,并回答了中國無產階級最廣大和最忠實的同盟軍就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
大革命失敗后,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的最初形態,就是在湘贛邊界創造一塊紅色政權,以形成革命的星星之火。
這塊最早的根據地,毛澤東在給中央的報告中稱之為:
工農武裝割據,創造群眾的割據。
1929年12月,在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中,他又進一步總結道:
紅軍離了對群眾的宣傳、組織、武裝和建設革命政權等目標,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義,也就是失去了紅軍存在的意義。
后來,隨著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針對如何動員人民進行戰爭,取得人民群眾的擁護,戰勝蔣介石的軍事“圍剿”問題,1934年1月毛主席在瑞金召開的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結論報告中,又提出要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命題:
組織革命戰爭和改良群眾生活,這是我們的兩大任務。要關心群眾的痛癢,要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要使廣大群眾認識我們是代表他們的利益的,是和他們呼吸相通的。
從歷史進程來看,主席關于群眾路線理論的成熟和系統總結概括是在延安時期。
在陜北,他提出:
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
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以形成正確的領導意見,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
1945年,他在七大上系統總結中國共產黨二十四年的經驗,提出:
共產黨員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擁護為最高標準。
為此,他還提出:
有兩種團結是必要的:一種是黨內的團結,一種是黨和人民的團結。這些就是戰勝艱難環境的無價之寶。
群眾路線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部分,成為全黨的共識,被寫入七大黨章。
走群眾路線,目的是要建立健康的黨和群眾的關系。1944年7月,時任英國《曼徹斯特衛報》和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駐重慶記者斯坦因參加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在延安采訪了毛主席,在其所著《紅色中國的挑戰》一書中,記述了這樣一段談話:
毛澤東在回答他的提問時談到,我們的黨員在中國人口中當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只有當這一小部分人反映大多數人的意見,并為他們的利益而工作時,黨和人民的關系才是健康的。
對于怎樣建立這種健康的關系,主席有過生動的比喻,他曾把黨和人民的關系比做魚水關系,土地和種子的關系,學生和先生的關系。
他說:
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后,1956年在黨的八大預備會議上,主席提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黨的領導核心與群眾的關系問題:
領導我們革命事業的核心是我們的黨,但單有黨還不行,黨是一個核心,它必須有群眾。
在八大開幕詞中,毛主席更是直接點明:
在我們的許多同志中間,仍然存在著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宗派主義的觀點和作風,這些都是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必須用加強黨內的思想教育的方法大力克服。
而在八大召開的一年后,1957年4月27日,毛主席起草的《中央關于整風和黨政主要干部參加勞動的指示》下發到全黨各級黨委,提倡:
縣區鄉三級黨政主要干部,凡能勞動的,每年抽一部分時間下田參加生產,從事一小部分體力勞動。縣以上各級黨政軍主要干部(不是一般干部),凡能勞動的,也要這樣做,每年以一部分時間,分別下田、下工場、下礦山、下工地或者到其他場所和工人農民一道從事可能勝任的一小部分體力勞動(哪怕是很少一點)。
主席的思路很明確:
這樣一來,黨和群眾就打成一片了,主觀主義、官僚主義、老爺作風,就可以大為減少,面目一新。
與赫魯曉夫乃至勃列日涅夫領導下的蘇修距離蘇聯群眾越來越遠不同,中國大地卻始終保持著昂揚的革命面貌。
………………………………
吃什么飯,走什么路,或許在一定時期可以根據現實的某種變化而被注入新的內涵與方法論,但是只要毛主席的頭像依然高掛在天安門城樓之上,那么「吃群眾飯、走群眾路線」就永遠會是中國共產黨人亙古不變的價值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