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產市場價位之高與空置率之高如雙峰對峙,蔚為壯觀。有人夸張說,如果上海的房地產全部按市價售謦,其金額足以買下半個美國。為馴服畸高房價,政府已使盡渾身解數,從行政、法律到經濟,各種法寶盡出;甚至連央視也拍馬助陣,專門在黃金檔期中拆解房產商人為抬高房價的招數,高調打壓房市興旺勢頭。但即便如此,房市高價依然如故,不是紋絲不動,就是起伏甚微。
政府調節的見效甚微說明政府的經濟行為效力已受多重因素限制,在市場化、全球化背景下其影響力逐漸削弱,再也沒有原來一言九鼎、如斯響應的權威。取代政府發揮作用的應該是市場,那么市場的作用又如何呢?房價與房產空置率同時居高不下,證實市場調節也已失靈。
當商品供大于求(供不應求)時,價格下降(上漲),供給減少(增加),這是市場機制的基本原理,也是市場能夠有效配置資源的根本原因。但是,中國的房產市場正在顛覆這一經濟學最核心原理:當房產空置率不斷擴大時,房價竟不斷攀高;即使承受了行政力量的重拳打壓,房價仍然居高不下。
任何理論的成立都對應于一定具體條件,理論失靈說明條件已發生變化。中國房產業市場失靈的根本原因在于有非市場因素摻入其中,即銀行業的非市場化。
中國的金融改革至今沒有涉及根本,大多數銀行仍然不是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現代性企業,不是真正的市場主體。它們并不完全服從市場信號,而是更多服從行政指令。因此,市場機制在此經常失靈,這種失靈又會通過資金鏈條傳遞出去,造成其它相關行業的市場調節失靈。
正是由于從1990年代末開始,銀行服從政府“帶動內需”指令,大力扶植房地產行業,先后投入數以千億計的信貸資金,中國的房地產業才有今天的高熱繁榮。中國的銀行大多屬國家所有,其經營責任的有無及大小,最終要由政府認定;當銀行服從中央政府意志放寬信貸時,它就獲得了某種程度上的責任赦免。這種帶政策意義的貸款即使風險很大,經營者責任也很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的銀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市場機制在此必然失靈。
由于銀行不計或很少顧及信貸風險,房地產業通過按揭等方式低門檻獲得大量資金。按一般估計,房產開發商自帶資金百分之十已屬鳳毛麟角,大多數開發商自有資金在百分之五以下,市場上流傳不少“空手道”神話。中國房地產業普遍盛行的這種“以小博大”經營模式,已具賭博特征。由于風險與收益極不對稱,刺激房地產業畸形發育、快速繁榮。這是中國房地產業在重重禁令下仍然生機勃勃的根本原因:不割斷其低門檻的資金供給鏈條,房地產業的畸形繁榮不會枯萎。
中國的房地產業已不僅僅是風險與收益極不對稱,而且是風險與收益的極度錯位。具體說,如果房產賣不出去,風險是銀行的;如果賣出去了,收益是開發商的。由于房產開發的主要資金供給方是銀行,開發商本身不存在多少回收成本問題,他們不會為了減少損失而急于出售房產,他們一定要待價而沽。開發商所面對的利益格局是這樣的:如果降價促銷,可能所得只夠歸還銀行,他們等于為銀行打工;自己不但所得無幾,甚至可能還要賠錢。如果堅持高價,則相當于賣多少賺多少;賣不出去時可按高價抵付給銀行,抵付后自己可能還能擁有房產剩余--面對這些一種利益格局,任何經濟人都會做出相同選擇。所以房產商們不約而同、眾志成城,不管政府怎么風吹浪打,他們就是堅守高價位巋然不動。
由此可見,市場失靈源于市場發育的不完善;中國房地產業的繁榮與過熱源于政府方面的人為干預、曾經的積極扶植。要調節目前的房市過熱、房價畸高,就必須對癥下藥、斧底抽薪,關鍵是要果然斬斷銀行資金對房地產業的高風險支持。行政權力既然是系鈴者,解鈴當然少不了它,否則事倍功半。從這個意義上說,此輪宏觀調控中出現的“某管理部門用電話通知所屬銀行停止發放貸款”現象,雖然遭學商兩界廣泛詬病,卻是最簡便有效的解決問題方式。既然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政府干預這一調節手段還不可能退出,那么每次調節時就必須預先考慮政策的時效性,及早適時作出調整,盡量做到未雨綢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