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21日發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2005年7月21日19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人民幣升值2%。
這一突如其來的人民幣升值,其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它反映了當前復雜微妙的國際關系及中國所面臨的嚴峻國際形勢,凸顯了中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
從純經濟角度看,人民幣較大幅度升值不利于中國經濟,但改革人民幣的匯率形成機制已勢在必行。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價格上,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工廠”,價格優勢是第一要素。由于中國出口產品大多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加工行業,人民幣大幅升值將從根本上破壞中國經濟競爭力,使嚴重依賴海外市場的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但由于中國產品現在在技術、質量等方面已形成自身特點,人民幣2%的升值尚能承受。
另一方面,世界主要貨幣情況較十年前已有較大變化。美元長期弱勢,歐元、日元的地位作用越來越突出。繼續盯住單一美元,人民幣政策將喪失彈性、易陷入被動。中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其重要目的是為了匯率相對穩定,現在盯住單一美元已難有效維持穩定,反而可能成為不穩定之源。因此,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參考一籃子貨幣調節匯率已不容緩。
中國借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之時,突如其來地宣布人民幣升值2%,既改善了匯率機制,又緩解了外部壓力,體現出極高政治智慧。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一直在多方面施加壓力,逼迫人民幣升值,此輪升值幅度僅2%,顯然未達到它們所預期的最低水平。但是,正是這個2%,體現了國際關系的復雜微妙以及中國領導人應對嚴峻棘手局面的高度智慧。
當前中國所面臨的國際形勢之嚴峻、復雜主要表現在:
一,中美之間的結構性戰略沖突難以調和,中國難以真正融入“主流國際社會”。中美兩國的戰略沖突是新興大國與老牌帝國在全球既定資源利益格局下的必然,它既不會因中國“積極融入主流國際社會”而化解,也不會因中國政治制度的轉型而消失。在全球資源、利益總量難有實質突破的背景下,“中國崛起”對所有既得利益國家(傳統強國)都是噩夢,對美國“保持對世界秩序主導權”的戰略目標更足以致命。因此,無論中國再怎么韜光養晦、委曲求全,都不可能化解美方敵意。美方對中國敵意的收斂,只會伴隨著中國的衰落,而不會伴隨著中國的低姿態或民主化。
在這種既定利益格局下,一味迎合無濟于事。即使中國完全遵照美國的指揮棒立即大幅升值人民幣或實行自由浮動匯率,仍然不可能化解美方敵意,美方很快又能從其它方面找到挑釁借口;除非中國真的由此而衰落或出現了新的、對美國更具挑戰性的對手,否則美國對中國的敵意不會消失。
正是由于這一原因,中國政府強硬應對美國國會及其行政當局關于人民幣升值的動議。此次人民幣升值2%也與美方要求相距甚遠,不僅如此,中方還一再強調匯率自主不容外部干涉,強調此輪調整是中方依據自身利益自主進行。
二,中國仍無力正面對抗美國。迄今為止,雖然中國的經濟水平、綜合國力已有較大增長,但仍不具備與美國正面抗衡的能力。不僅中國不具備這種能力,當今其它國家也不具備,今日世界是美國一超獨大、單極化特征明顯的世界。
在這種力量對比格局下,中國對美國不能硬頂,只能軟磨;不能對抗,只能牽制。因此,一方面中國不能對美國一味迎合,另一方面也不能對其聲音置之不理,只能在二者之間尋找既能維護自身利益又不至過度刺激美國的羊腸小道。這種走鋼絲技巧是對中國領導人平衡智慧的重大考驗,此次匯率調整證明中國領導人已通過考驗:升值2%對中國經濟影響微不足道,留下“允許匯率每天在0.3%的范圍內浮動”的余地,雖然隨后中國即明確否認了短期內再次調整匯率的可能,但仍然為外間留下了想象空間,讓美方無話可說。實際上,由于中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所謂“允許匯率每天在0.3%的范圍內浮動”完全是在中國經濟管理當局的控制之下,服從于中國的戰略利益需要。
三,全力對付中國不符合美國利益。既然中美戰略沖突難以調和,中國又不是美國對手,美國應該既有動力又有能力搞垮中國,那它為什么迄今未做到這一點?原因很簡單,全力對付中國并不符合美國利益,世界并非只有中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在這方面,美國所受教訓已不可謂不深刻,它不會輕易重蹈覆轍。冷戰時美國全力對付前蘇聯,結果便宜了西歐、日本、中國。目前看,雖然中國是“首要潛在戰略競爭對手”,但歐盟、日本、俄羅斯甚至印度都各有優勢,都有可能發展成比中國更棘手的對手。在全球化時代,美國還沒有強大到可獨力鏟平天下。要全力對付中國,就必然要以利益交換獲得其它國家的支持至少是不與中國結盟,這樣就必須給其它國家更大發展空間與機會;等到對付完中國后,美國或許會發現,結果只是多了幾個比中國更難對付的對手,離美國自己的戰略目標“保持對世界秩序的主導權”更遠。
畢竟中國的威脅迄今還只是潛在而非實在,中國更有其軟肋--在現代西方價值觀背景下的國內政治認同。美國對付中國的最理想方案是:在中國國內,利用西化的自由派知識精英(其中多數人是不自覺地被誘導、被利用,自覺服從于美國戰略意圖的只是極少數),挑動民眾對政權的不認同,破壞中國國家的凝聚力與社會整合力,甚至使中國因政治轉型而陷入內亂,不戰屈人之兵;在國際上,中國崛起必然會影響各大國的利益,美國可利用這種利益一致性組成針對中國的利益同盟。這種同盟必然是不穩定的、針對中國的遏制程度也必然有限,因為其它國家并不象美國一樣樂見中國衰落,它們既不愿見中國崛起,又希望中國給美國帶來一些麻煩、形成一定牽制。美國縱橫捭閡于其間,可以花最小力氣達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中國的目的。
美國的視野是全球一盤棋,既要重點關注中國,又要兼顧其它。既然它不能全力遏制中國,就只能對中國既遏制,又接觸。“遏制”可以使中國不能順利崛起,或許其間就可能引發中國內亂;“接觸”可以從內外兩方面推動中國政治與社會的變化,同時可利用中國達成一些其它目標,至少使中國不能被美國的其它“潛在競爭對手”所用--美國確實做到了對力量(尤其是影響力)的最佳運用,對資源的最有效配置;不僅是對它自己的,還包括別國的。
所以,雖然今年美國兩名參議員在投機資金的慫恿下推出了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強硬法案,但美國行政當局并未就此對中國相煎過急。在這種相互牽制格局下,中國人民幣升值2%的方案才能被視為是對各方的一個交待,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正由于國際關系錯綜復雜,各國之間存在多方面、多層次的相互需要,被世界霸主美國視為“首要潛在競爭對手”的中國才能夠至今有驚無險,并能夠掙得一定發展空間。當今之世,游戲規則雖然復雜,但同樣殘酷,同樣服從于強者意志。中國要在夾縫中掙扎求存,就必須擁有極高的耐心、智慧與膽魄。
(歡迎光臨“中間地帶”,這里是各種觀點理性交流的平臺:http://club.cat898.com/newbbs/list.asp?boardid=2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