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回避了西方大國殘酷掠奪的殖民史
西方國家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方法是圈地運動、殖民掠奪、奴隸貿易、利用國家權力掠奪等。但《大國崛起》對正是靠這些手段完成資本原始積累,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西方迅速發展,從而使西方崛起的事實真相,則諱莫如深。所以,《大國崛起》根本未能揭示西方國家崛起(即西方資本主義興起)的真相。
在歷史上,西歐各國都發生過程度不同的圈地運動,英國的圈地運動最為典型,規模也最大。封建制度時期,英國就已存在大規模圈地運動。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資本主義英國的統治階級為加快圈地運動以獲得巨額財產,但又不想付出代價,就通過法律對“神圣的財產權”進行最無恥的凌辱。18世紀,他們通過《公有地圍圈法》,這樣,出現更大規模用暴力把農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農民對公有地有使用權,而西方法律中使用權也是一種財產權)強行奪走、然后據為私有的圈地運動。僅“1801年到1831年農村居民被奪走350多萬英畝公有地……農村居民卻未得到過一文錢的補償。”(樊亢《資本主義興衰史》北京出版社1984.30)通過此種“私有化”,大量農民的財產權──土地使用權被強行剝奪,農民同自己的生存資料分離,失去生存保障,被迫成為勞動力市場上的無產者,靠出賣自身勞動力才能生存,即只有“自由”地服從雇傭勞動制度和接受資產階級剝削才能生存。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必需的能被雇傭的勞動力,在圈地運動中大量產生了。地主圈占大片土地后,或自己雇工經營農場,或者租給租地農場主經營。資本主義農場大量出現,表示在農業中也大量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英國統治階級說他們信奉市場經濟,反對國家干預。而《大國崛起》也對英國的市場經濟大加贊頌。實際上,18世紀,英國通過《公有地圍圈法》,以及其后國家作用,充分表明英國統治階級對農民財產(農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和農民私人財產)大肆掠奪,國家和國家法律充當了掠奪工具。因為英國資本主義法律批準對農民的大肆掠奪,讓暴力披上法律的外衣,使掠奪合法化。這充分顯示國家中立,市場經濟反對國家干預之類說法虛偽。實際上,資本主義國家幫助掠奪英國農民,是英國資本主義興起(即英國崛起)的重要因素。圈地運動也與資本主義法律后來又宣稱的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條格格不入,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法和法學的虛偽性。資本主義法治的殘酷事實,證明西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維護全體人民利益”、“司法獨立”、“司法公正”等陳詞濫調的荒謬。也證明馬克思主義關于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律維護統治階級利益觀點的正確。
英國還通過海外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必須的資本。海外殖民掠奪對英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和英國崛起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大國崛起》對此卻極力回避和掩蓋。
我們通過觀察1600年建立,1858年撤消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掠奪,認識一下英國的海外殖民掠奪。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757年到1815年間,其掠奪的收入總額約達10億英鎊之巨。這還沒有把公司的職員私人攫取的大量財富包括在內。所以,馬克思說:‘在整個18世紀期間,由印度流入英國的財富,主要不是通過比較次要的貿易弄到手的。而是通過對印度的直接搜刮,通過掠奪巨額財富然后轉運到英國的辦法弄到手的。’就是‘較次要的貿易’,也給東印度公司帶來了巨額的利潤。公司通過印度經紀人從手工業者那里強行收買產品,貨價比公開市場上自由出售的同樣貨物至少要低15%,有的甚至低40%。對印度的貿易,被英國廠商看作是一種真正的金窖。……英國殖民者掠奪印度人民的財富,成為英國的資本原始積累,推動了英國的工業革命。而印度的社會經濟卻因之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連東印度公司的報告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最優美的國家,它在最專制和暴虐的統治下是繁榮的,卻在英國人實際參與行政時趨于沒落了……’1789年,英印總督也直言不諱地供認,‘本公司在印度領土的1/3,現在已是一片只有野獸居住的蠻荒之地。’”(《資本主義興衰史》43、44)印度這個曾繁榮的國家,因為英國資本原始積累需要而橫遭掠奪,并衰落下去。
貪婪的西方新興資產者為了攫取更多的財富,他們不但在國內進行剝奪、剝削,在海外進行殖民侵略,對殖民地人民進行掠奪、洗劫、剝削,他們還大肆進行罪惡的奴隸貿易。當西方殖民者想經營美洲殖民地時,由于土著印第安人的絕大部分已被“文明”的歐洲殖民者所屠殺,余下的大多不堪忍受“文明”的歐洲殖民者的壓迫、剝削而逃往深山野林。在這種勞動力不足情況下,由于使用奴隸最便宜,自由市場出現了對奴隸的強大需求。買賣奴隸是一種賺大錢的生意,奴隸貿易逐成為一興隆的貿易。清教徒國家——英國,16世紀中葉以后就從事奴隸買賣。17世紀中葉以后(即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由“講人權”的英國資產者所有的英屬北美、英屬牙買加等地種植園普遍采用黑奴代替白人契約工。但英國資產者不滿足于非洲與英屬殖民地之間的奴隸貿易。1713年,英國因對西班牙戰爭勝利而與西簽訂和約,取得向西屬殖民地出賣黑奴的壟斷權。“自由、民主、人權”的資本主義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奴隸販賣者。“講人權”的英國資產者通過使用奴隸和奴隸貿易賺取的大量罪惡的利潤,成為其資本原始積累的又一重要來源,成為英國快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重要因素,成為英國資本主義興起(即英國崛起)的重要因素。
所以,當年中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未能快速發展,而西方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快速發展;當年中國未能崛起而西方崛起的全部秘密就在于此。就在于西方采用(而中國沒有采用)圈地運動、殖民掠奪、不平等海外貿易、奴隸貿易等方法,較短時間內實現資本原始積累,從而快速發展了相對于封建生產關系更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并推動生產力較快地發展。
而英國又相對于其他西方國家更早崛起,則是因為以下原因:英國有更大規模的圈地運動;18世紀初起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奴隸販賣者(即它在奴隸貿易中獲利最多,從這兒積累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需的資本最多);其它西方國家的殖民地經濟較落后,能掠奪的財富相對少些,而英國占領了當時與中國同樣有名的東方發達國家――印度,掠奪的財富更多,即有更多財富轉化成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資本。
對于當年西方崛起而中國未能崛起的真正原因,《大國崛起》極力回避和掩蓋。但歷史事實告訴我們,使西方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的重要因素(圈地運動、殖民掠奪、不平等海外貿易、奴隸貿易)是建立在使本國農民、殖民地人民、黑人成為犧牲品的基礎之上的。
在歷史上,西歐各國都發生過程度不同的圈地運動,英國的圈地運動最為典型,規模也最大。封建制度時期,英國就已存在大規模圈地運動。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資本主義英國的統治階級為加快圈地運動以獲得巨額財產,但又不想付出代價,就通過法律對“神圣的財產權”進行最無恥的凌辱。18世紀,他們通過《公有地圍圈法》,這樣,出現更大規模用暴力把農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農民對公有地有使用權,而西方法律中使用權也是一種財產權)強行奪走、然后據為私有的圈地運動。僅“1801年到1831年農村居民被奪走350多萬英畝公有地……農村居民卻未得到過一文錢的補償。”(樊亢《資本主義興衰史》北京出版社1984.30)通過此種“私有化”,大量農民的財產權──土地使用權被強行剝奪,農民同自己的生存資料分離,失去生存保障,被迫成為勞動力市場上的無產者,靠出賣自身勞動力才能生存,即只有“自由”地服從雇傭勞動制度和接受資產階級剝削才能生存。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必需的能被雇傭的勞動力,在圈地運動中大量產生了。地主圈占大片土地后,或自己雇工經營農場,或者租給租地農場主經營。資本主義農場大量出現,表示在農業中也大量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英國統治階級說他們信奉市場經濟,反對國家干預。而《大國崛起》也對英國的市場經濟大加贊頌。實際上,18世紀,英國通過《公有地圍圈法》,以及其后國家作用,充分表明英國統治階級對農民財產(農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和農民私人財產)大肆掠奪,國家和國家法律充當了掠奪工具。因為英國資本主義法律批準對農民的大肆掠奪,讓暴力披上法律的外衣,使掠奪合法化。這充分顯示國家中立,市場經濟反對國家干預之類說法虛偽。實際上,資本主義國家幫助掠奪英國農民,是英國資本主義興起(即英國崛起)的重要因素。圈地運動也與資本主義法律后來又宣稱的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條格格不入,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法和法學的虛偽性。資本主義法治的殘酷事實,證明西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維護全體人民利益”、“司法獨立”、“司法公正”等陳詞濫調的荒謬。也證明馬克思主義關于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律維護統治階級利益觀點的正確。
英國還通過海外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必須的資本。海外殖民掠奪對英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和英國崛起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大國崛起》對此卻極力回避和掩蓋。
我們通過觀察1600年建立,1858年撤消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掠奪,認識一下英國的海外殖民掠奪。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757年到1815年間,其掠奪的收入總額約達10億英鎊之巨。這還沒有把公司的職員私人攫取的大量財富包括在內。所以,馬克思說:‘在整個18世紀期間,由印度流入英國的財富,主要不是通過比較次要的貿易弄到手的。而是通過對印度的直接搜刮,通過掠奪巨額財富然后轉運到英國的辦法弄到手的。’就是‘較次要的貿易’,也給東印度公司帶來了巨額的利潤。公司通過印度經紀人從手工業者那里強行收買產品,貨價比公開市場上自由出售的同樣貨物至少要低15%,有的甚至低40%。對印度的貿易,被英國廠商看作是一種真正的金窖。……英國殖民者掠奪印度人民的財富,成為英國的資本原始積累,推動了英國的工業革命。而印度的社會經濟卻因之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連東印度公司的報告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最優美的國家,它在最專制和暴虐的統治下是繁榮的,卻在英國人實際參與行政時趨于沒落了……’1789年,英印總督也直言不諱地供認,‘本公司在印度領土的1/3,現在已是一片只有野獸居住的蠻荒之地。’”(《資本主義興衰史》43、44)印度這個曾繁榮的國家,因為英國資本原始積累需要而橫遭掠奪,并衰落下去。
貪婪的西方新興資產者為了攫取更多的財富,他們不但在國內進行剝奪、剝削,在海外進行殖民侵略,對殖民地人民進行掠奪、洗劫、剝削,他們還大肆進行罪惡的奴隸貿易。當西方殖民者想經營美洲殖民地時,由于土著印第安人的絕大部分已被“文明”的歐洲殖民者所屠殺,余下的大多不堪忍受“文明”的歐洲殖民者的壓迫、剝削而逃往深山野林。在這種勞動力不足情況下,由于使用奴隸最便宜,自由市場出現了對奴隸的強大需求。買賣奴隸是一種賺大錢的生意,奴隸貿易逐成為一興隆的貿易。清教徒國家——英國,16世紀中葉以后就從事奴隸買賣。17世紀中葉以后(即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由“講人權”的英國資產者所有的英屬北美、英屬牙買加等地種植園普遍采用黑奴代替白人契約工。但英國資產者不滿足于非洲與英屬殖民地之間的奴隸貿易。1713年,英國因對西班牙戰爭勝利而與西簽訂和約,取得向西屬殖民地出賣黑奴的壟斷權。“自由、民主、人權”的資本主義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奴隸販賣者。“講人權”的英國資產者通過使用奴隸和奴隸貿易賺取的大量罪惡的利潤,成為其資本原始積累的又一重要來源,成為英國快速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重要因素,成為英國資本主義興起(即英國崛起)的重要因素。
所以,當年中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未能快速發展,而西方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快速發展;當年中國未能崛起而西方崛起的全部秘密就在于此。就在于西方采用(而中國沒有采用)圈地運動、殖民掠奪、不平等海外貿易、奴隸貿易等方法,較短時間內實現資本原始積累,從而快速發展了相對于封建生產關系更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并推動生產力較快地發展。
而英國又相對于其他西方國家更早崛起,則是因為以下原因:英國有更大規模的圈地運動;18世紀初起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奴隸販賣者(即它在奴隸貿易中獲利最多,從這兒積累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需的資本最多);其它西方國家的殖民地經濟較落后,能掠奪的財富相對少些,而英國占領了當時與中國同樣有名的東方發達國家――印度,掠奪的財富更多,即有更多財富轉化成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資本。
對于當年西方崛起而中國未能崛起的真正原因,《大國崛起》極力回避和掩蓋。但歷史事實告訴我們,使西方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的重要因素(圈地運動、殖民掠奪、不平等海外貿易、奴隸貿易)是建立在使本國農民、殖民地人民、黑人成為犧牲品的基礎之上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