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京劇革命,使我國的戲劇舞臺春意盎然,開出了一簇鮮艷的花朵。《智取威虎山》就是其中最燦爛的一朵。
這出戲,是在毛主席革命文藝路線與反革命修正主義文藝路線的激烈斗爭中,在江青同志親切關懷和直接指導下,經過革命文藝工作者的努力,誕生和成長起來的。
《智取威虎山》歌頌了毛主席的偉大的人民戰爭思想,塑造了光輝的工農兵英雄形象,以其高度的政治思想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贏得了革命群眾的熱烈贊揚。這是開天辟地以來的一個好戲。這是毛主席革命文藝路線的偉大勝利,是對反革命修正主義文藝路線的致命打擊。
一
毛主席說,正義的戰爭,“是拯救人類、拯救中國的至高無上的榮譽的事業,是把全世界歷史轉到新時代的橋梁”。表現人民戰爭,歌頌人民戰爭,是無產階級文藝的一個光榮任務。
《智取威虎山》是戲劇舞臺上表現人民戰爭,歌頌毛主席的人民戰爭思想,歌頌毛主席的正確路線的空前未有的好戲。
《智取威虎山》,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當時東北戰場上在毛主席正確路線指導下的威武雄壯的革命史實。它描寫了我軍一個追剿隊,在地理民情不熟的情況下進行艱苦細致的群眾工作,表現了追剿隊依靠人民,運用毛主席的戰略戰術,剿滅慣匪座山雕的斗爭,集中地反映了毛主席關于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偉大戰略思想。
一個只有三十六人的追剿隊,深入林海雪原,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用“智取”的辦法,拿下有“九群二十七地堡”,防守嚴密的威虎山,剿滅數量上占優勢的座山雕匪幫,這是一場驚險的戰斗。這樣的戲,很容易追求故事情節上的傳奇性。
這種情形,在過去的戲劇和電影中,是屢見不鮮的。在《智取威虎山》的改編過程中,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吹冷風,放暗箭,妄圖把它拉到這條邪路上去。其目的,就是為了反對突出人民戰爭的主題思想。無產階級革命派堅決地粉碎了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的陰謀,摒棄了這種錯誤的做法,把智取威虎山這場驚險的戰斗,建立在群眾力量的基礎之上。
毛主席說:“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
《智取威虎山》體現了毛主席的這個光輝思想。特別是第三場“深山問苦”和第七場“發動群眾”,更是繪聲繪色地寫出了人民軍隊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關系,突出地刻畫了我們的軍隊來自人民、依靠人民、完全為著解放人民而戰斗的本質。
在“深山問苦”一場中,常寶“字字血、聲聲淚”的控訴,表達了人民群眾對座山雕匪幫的深仇大恨,激起了楊子榮滿腔怒火,增強了他為群眾報仇的決心,從而烘托出了革命戰士和被壓迫人民共同的階級感情,點出了我們戰爭的正義性質。
楊子榮在常寶父女的幫助下,追捕了一撮毛,繳獲了“聯絡圖”,找到了后山直通威虎廳的險道,就把智取威虎山的“智取”,放在堅實可靠的群眾基礎之上,表明了革命戰爭的力量源泉。
到“發動群眾”一場,上述思想就進一步展開了。以李勇奇為代表的夾皮溝廣大群眾,身處絕境,“強按怒火,掙扎在無底深淵”。他們望眼欲穿地盼望著救星的到來。可是,追剿隊剛進夾皮溝,群眾還在疑慮。少劍波等耐心地宣傳黨的政策,關心群眾的疾苦。
當李勇奇看到解放軍處處赤膽忠心為人民時,疑云頓消,激動地唱出:“今日里打土匪、進深山、救窮人、脫苦難、自己的隊伍來到面前!”追剿隊還幫助群眾開動了森林小火車,發展了生產,組織了民兵。這樣,就使廣大群眾把革命戰爭看作自己的切身事業,把他們對敵人的仇恨,化成了巨大的力量。他們向指戰員保證:“擒龍跟你下大海,打虎隨你上高山。”正是因為有群眾的這種全心全意的支持,追剿隊才能在茫茫林海雪原中,有力地與長期盤踞在那里的座山雕匪幫進行戰斗,以少勝多,出奇制勝。
毛主席說:“軍隊須和民眾打成一片,使軍隊在民眾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軍隊,這個軍隊便無敵于天下”。《智取威虎山》充分體現了毛主席的這個英明論斷。
《智取威虎山》的出色成就,駁斥了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在表現戰爭題材問題上的種種謬論。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大反“火藥味”,反對歌頌人民戰爭。即使寫戰爭,他們也是專寫錯誤路線,不寫毛主席的正確路線,不去表現革命戰爭的階級性和正義性,而極力渲染戰爭的恐怖和破壞性,散布資產階級的人性論和和平主義。這樣的戲劇,這樣的文藝作品,只能起瓦解人民的革命斗志,解除人民思想武裝的反動作用。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正是槍桿子,打出了一個紅彤彤的新中國。沒有槍桿子,就沒有人民的一切。我們的文藝,就應該大寫特寫人民戰爭。反對寫人民戰爭,就是反對武裝奪取政權,反對無產階級革命。
《智取威虎山》不僅寫了革命戰爭的題材,而且熱烈地頌揚了毛主席的人民戰爭思想,鮮明地表現了革命戰爭的正義性。
它揭露了敵人的掠奪和燒殺,但是同渲染戰爭的恐怖、故意安排主人公的悲劇命運的壞戲壞電影相反,它在揭露敵人時,著重地寫出了人民的反抗,和奮力殺敵人的堅強意志。
它描寫了斗爭的艱苦性,但是同渲染戰爭的苦難的壞戲壞電影相反,它在描寫斗爭的艱苦性時,著重地表現了革命戰士和人民群眾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表現了他們偉大的革命胸懷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正因為這樣,它就能夠起到使人民群眾驚醒起來,感奮起來,同心同德地進行革命斗爭的巨大教育作用,成為團結人民、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
二
革命的文藝,應該塑造工農兵的英雄形象,用他們的共產主義精神,教育人民,鼓勵人民前進。
《智取威虎山》以熱情洋溢的筆調,集中地、細致地刻畫了楊子榮這個英雄人物的共產主義精神面貌和高貴品質。通過楊子榮只身入虎穴的英勇行為和他抒發革命豪情的大段唱詞,以及周圍人物的烘托,栩栩如生地表現了他為革命“那怕是火海刀山也撲上前”的赤膽忠心,“愿紅旗五洲四海齊招展”的共產主義胸懷,“刀叢劍樹也要闖”的英勇氣概,以及遇艱險鎮靜自若、化險為夷的驚人智慧。
楊子榮扮匪上山,打進匪窟,雖然是穿的土匪服裝,但在觀眾眼里仍然是一個革命英雄。雖然是一個人在與陰險狡猾的匪徒們較量,但是他處處主動,舞臺上始終是正氣壓倒邪氣。
寫的是楊子榮扮成土匪上山“投靠”,但通過打虎以及與大麻子的一段對話,完全是楊子榮凌駕于大麻子等匪徒之上,昂首闊步地牽著他們的鼻子走;寫的是楊子榮向座山雕“獻圖”,但他卻利用座山雕迫不及待地想得到“聯絡圖”這種利令智昏的精神狀態,居高臨下,耍弄得匪徒們團團打轉;寫的是座山雕施詭計試探楊子榮,但楊子榮卻將計就計,進一步迷惑了敵人,送出了情報。
就是在欒平突然上山,楊子榮面臨險境的情況下,他臨危不懼,主動進攻,以高度的革命氣勢壓倒了欒平。所有這些,都表明了他是一個完美的異常高大的無產階級英雄。
《智取威虎山》并不是單純地寫楊子榮的英勇剛強,而是突出地表現了這種英勇剛強的力量源泉,寫出了他是在毛澤東思想哺育下成長起來的,是有深厚的階級基礎的。戲劇通過少劍波介紹出他苦大仇深的家史和為革命“出生入死屢建勛勞”的革命經歷。
同時,表現了群眾的階級仇恨使他更加增強了為解放被壓迫人民而奮斗的決心;表現了毛澤東思想給了他無窮的力量,他所以能夠“抗嚴寒化冰雪”,是因為“胸有朝陽”。
楊子榮的機智,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來源于毛澤東思想,來源于群眾的智慧。“定計”一場,少劍波、楊子榮等根據毛主席關于“在戰略上我們要藐視一切敵人,在戰術上我們要重視一切敵人”的教導,經過仔細的調查研究和分析形勢,深思熟慮,又經過孫達得召開民主會進行充分的討論,大家不謀而合地得出了“欲制勝以智取為高”的結論,集體制定了作戰方案。
這就寫出了我們軍隊是一個群策群力的戰斗集體,而楊子榮“雖然是只身把龍潭虎穴闖,千百萬階級弟兄猶如在身旁”。這樣,在楊子榮單槍匹馬雄赳赳地走上威虎山時,就使人明顯地感覺到英雄從群眾中來,有整個集體作為他的堅強后盾。
《智取威虎山》在塑造少劍波的英雄形象方面,也花了巨大功夫。寫出了一個指揮員運用毛主席人民戰爭思想,充分發動群眾,善于集中群眾智慧的革命品質,和他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駕馭戰爭發展變化的能力。此外,還有力地寫出了象李勇奇、常寶、孫達得等這些軍民的英雄群像。
《智取威虎山》所塑造的楊子榮、少劍波等英雄形象,是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典型。反革命修正主義文藝路線的代表人物,反對塑造無產階級英雄形象,主張寫所謂“中間人物”,實際上是寫落后人物和反動人物。
他們有時口頭上也不得不說幾句要寫英雄人物的話,但是,又強調要寫英雄的“缺點”,寫他們內心的“陰暗面”,否則就是不真實。對于楊子榮,他們就曾以真實性為借口,主張突出表現他的“驃悍粗獷”、匪里匪氣。這種謬論,暴露了他們站在資產階級反動立場上,丑化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形象。
毛主席說,文藝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遍性”。
象楊子榮這樣的英雄人物,在我們國家里,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哺育下,是成千上萬的。戲劇舞臺上的楊子榮,不過是現實生活中無數英雄的集中代表。他來自現實生活,又高于現實生活。他是集中地反映了無數英雄人物的優秀品質的活生生的藝術形象。正因為這樣,他是完全真實的,又是更富有典型性,更理想化的。也正因為這樣,他才成為廣大群眾學習的榜樣。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楊子榮這樣的高大英雄人物登上了舞臺,就使歷史上的一切所謂英雄豪杰黯然失色,那舞臺上囂張一時的帝王將相,就必不可免地要象座山雕一樣,紛紛跌倒塵埃了。
三
《智取威虎山》的卓越成就,首先在于它有革命的政治思想內容,能夠很好地為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服務,為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服務。同時,在京劇藝術的創新和繼承問題上,開創了新的道路。
京劇藝術,雖然有比較高的藝術成就,但是它長期以來一直為地主資產階級服務,表現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如果不加以改造,就根本不能表現新社會、新人物。因此,要使京劇表現工農兵,為社會主義服務,必須革命,必須創新。
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卻胡說“京劇藝術水平很高,不能輕視,不能亂改”,不準人們去動一動。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及其追隨者,也跟在后面吵吵嚷嚷,強調什么“京劇姓京”,不準革命。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智取威虎山》就是“破”字當頭,大膽突破了京劇的老框框,舊程式,敢于標社會主義之新,立無產階級之異,在京劇藝術的創新和繼承上為我們做出了重要貢獻。
它堅持從現實生活出發,從政治思想內容出發,突破了舊京戲的行當限制,對于只適宜于表現帝王將相的顯赫地位和所謂風度的那些藝術形式,以及抒發封建官吏和封建文人閑情逸致的那些輕飄飄的唱腔,堅決加以摒棄。
同時,調動各種有用的藝術形式,來為塑造英雄形象服務。充分采用了京劇中激昂的唱腔,豐富的音樂,創造了成套的、有層次的、優美的唱腔,來抒發英雄的革命豪情,表現他們的精神世界,塑造了光輝的音樂形象。
這出戲運用了京劇的藝術夸張手法,在舞臺調度上突出表現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對立,從對比中襯托出英雄的高大。這出戲還借鑒其他藝術(如現代音樂和舞蹈),創造了許多表現革命內容的新形式,楊子榮騎馬上山的舞蹈,就吸收了蒙古舞中騎馬的動作,追剿隊滑雪進軍的舞蹈和最后拼刺刀的動作,也是根據部隊的生活,借鑒了現代舞蹈的動作創造出來的。
總之,無論唱腔的設計,舞臺的調度,人物的表演,以至燈光、布景等等每一個細節,無不從生活出發,服從于表現革命的政治內容這一基本前提。
毛主席說:“對于過去時代的文藝形式,我們也并不拒絕利用,但這些舊形式到了我們手里,給了改造,加進了新內容,也就變成革命的為人民服務的東西了。”《智取威虎山》實踐了毛主席的這一教導,為京劇革命乃至一切舊的藝術形式的革命,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不同的階級對《智取威虎山》有不同的看法。廣大革命群眾認為,它不僅政治內容很好,而且藝術水平很高。而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以及他們的追隨者,卻攻擊這出戲沒有味道。一點也不奇怪,對藝術性的評價從來是有階級標準的。
毛主席說:“資產階級對于無產階級的文學藝術作品,不管其藝術成就怎樣高,總是排斥的。”在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看來,只有為帝王將相樹碑立傳,美化叛徒,寫才子佳人的悲歡離合,宣揚低級情調,才有“戲”,才有“藝術”,才有味道。而這種“藝術”,正是腐蝕人們靈魂的毒藥和鴉片。
對無產階級來說,只有真實地表現了工農兵火熱斗爭的藝術形式,只有充分地表現了無產階級英雄崇高思想感情的音樂、唱腔、舞蹈、動作,等等,才最有藝術性,才最有味道。《智取威虎山》正是在這一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為廣大的革命群眾所喜愛。
京戲舞臺上圍繞著《智取威虎山》等革命現代戲的斗爭,是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激烈斗爭,是社會主義時期復辟和反復辟斗爭的一個方面。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和支持他們的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反對京劇革命,其罪惡企圖就是要通過京劇舞臺散布反革命修正主義的毒素,破壞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為他們復辟資本主義作輿論準備。
而革命的京劇,同其他革命文藝一樣,則是鼓舞人民的斗志,激發人民的革命精神,為鞏固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服務的。
毛主席說:“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智取威虎山》從毛澤東思想的高度去表現工農兵,從而通過藝術形象以毛澤東思想去教育工農兵,使京劇舞臺成為宣傳毛澤東思想的一個生動課堂,使京劇藝術成為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有力武器。
京劇革命,揭開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序幕,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智取威虎山》等革命現代戲的出現,推動了整個文學藝術的革命,為無產階級文藝,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各個陣地,提供了“斗批改”的優秀樣板。
江青同志說:京劇革命,“這是一場嚴重的階級斗爭,又是一件非常細致、相當困難的工作”。《智取威虎山》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取得了這樣優異的成就,是江青同志領導上海京劇院的革命同志,掌握正確的方向,披荊斬棘,發揚無產階級的戰斗韌性,不斷加工修改,反復錘煉的結果。
《智取威虎山》的改編和演出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堅持不懈地在創作和演出上狠下功夫,就能夠攻破任何難關,攀登舞臺藝術上的高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