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心是什么?
就是堅持主義和思想,走社會主義道路,要解放受剝削、受壓迫和受束縛的人民。
2.為什么強調初心?
因為有人忘了,缺了才需要強調。
3.為什么會忘了?
因為社會出現了以利為導向的風氣。
4.為什么會出現這種風氣?
因為說大鍋飯養懶漢,于是集體合作到各自拼搏,經濟基礎有所變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風氣就是上層建筑的一種。
而且有一些策略出現異化、惡化和反向!
十個比如:
比如“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是強調靈活務實,但以利為導向后,有人瘋狂試探底線,做的是不擇手段賺錢。
比如“不爭論”,這是針對過多內耗的爭論而說的,但以利為導向后,有人踐行“四不原則”:不接受他人批評,不愿自我批評,不愿自我革命,不接受他人監督。
比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先富帶動后富,最后達到共同富裕”,本來為了刺激人們的積極性,但出現以利為導向的風氣后,一些人富起來之前是精致利己者,富的過程是不擇手段,富了之后是為富不仁。他們對共同富裕是敵視的,有人提共同富裕就被批為仇富和破壞營商環境,或者富了跑路,產生貧富差距,這樣的生產關系反而會制約很多人的積極性。
比如“團結一致向前看”,但出現以利為導向后,很多人是互相內卷向錢看。
比如“為人民服務”,但出現以利為導向后,不少人做的是“為人民幣服務”。
比如當時說了“韜光養晦”,也說了“有所作為”,但出現以利為導向的風氣后,一些人為了私利,媚美,崇美,甚至投美,低著頭小心翼翼融入西方,動不動出現“友邦驚詫論”。
比如“摸著石頭過河”,強調的是敢于試錯,做事要先搞試點,可行再推廣,但慢慢出現了深水區,特別出現以利為導向的風氣后,有的人只想在河里渾水摸魚。
比如當時提倡學習小崗是要學習“敢為人先”的精神,但出現以利為導向的風氣后,一些人只學會了“等、靠、要”精神。
比如“不以階級斗爭為綱”本是想好好聚焦發展經濟,但出現以利為導向的風氣后,人們為了各自利益踐行了叢林法則,很多人唯利是圖,弱肉強食,如動物般廝殺。
比如“教育要面向現代化”,但出現以利為導向的風氣后,教育逐漸變為“教育要面向市場化”,出現“毒教材”、出現“學閥叫獸”,出現穿長袖的孔乙己。高考本來是為了讓底層有一個階級躍升的機會,但出現了固化的趨勢。教育不是讓“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不是為了“傳道受業解惑”,而是讓人成為人上人。
5.如何解決?
改變教育和監督的問題。
讓13億人民教育和監督100萬精英,而不是讓100萬精英教育和監督13億人民。
有些先富的過程是畸形的。
誰拿了不該拿?
誰賺了不該賺?
誰以權謀利?
誰為富不仁?
最后要處理好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