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第二十章《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的基本特點》
毛選全集 4天前
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批注與談話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一九六○年二月)
背景
毛澤東同志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系列批注與談話,被稱為“社會主義時期的《資本論》”。
在這部著作中,毛澤東同志以教科書原文為根據,通過一系列談話和評論,真正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指導意義相當巨大。
讀第二十章《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的基本特點》
在讀到教科書說“列寧指出,要使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個國家取得勝利,只要具有像革命前的俄國那樣的中等資本主義發展水平就可以”時,毛澤東說:列寧指出的那句話很對。一直到現在,社會主義革命成功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水平比較高的,只有東德和捷克;其他的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水平都比較低。
西方資本主義發展水平很高的國家,革命都沒有革起來。列寧曾經說過,革命首先從帝國主義世界的薄弱環節突破。十月革命時的俄國是這樣的薄弱環節,十月革命后的中國也是這樣的薄弱環節。
俄國和中國的共同點是:都有相當數量的無產階級,都有大量的農民群眾,都是大國。在這些方面來說,印度也是相同的。那么,印度為什么不能像列寧、斯大林說的那樣突破帝國主義的薄弱環節取得革命的勝利呢?
因為印度是屬于英國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這一點和中國不同。中國是幾個帝國主義統治下的半殖民地。印度共產黨沒有積極參加他們國家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沒有使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取得領導權。到了印度獨立后,又沒有堅持無產階級的獨立性。
中國和俄國的歷史經驗證明:要取得革命的勝利,就要有一個成熟的黨,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積極參加民主革命,在1905年提出了與資產階級相區別的民主革命的綱領。這個綱領不只是要解決推翻沙皇的問題,而且要解決無產階級在推翻沙皇的革命斗爭中同立憲民主黨爭取領導權的問題。
中國在1911年的資產階級革命(辛亥革命)時還沒有共產黨。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立即積極參加民主革命,站在民主革命的前頭。中國資產階級的黃金時代是在1905—1917年,那時他們的革命活動很有生氣。辛亥革命以后,國民黨已經墮落,到了1924年沒有辦法只好找共產黨,才看到前途。
無產階級代替了資產階級的地位。無產階級政黨代替了資產階級政黨成為民主革命的領導者。我們常說中國共產黨在一九二七年的時候是幼年的黨,從主要意義上來說,就是指我們黨在同資產階級聯盟的時候,沒有看到資產階級會叛變革命,而且也沒有做好應付這種叛變的準備。
教科書說:“為了用社會主義制度代替資本主義制度,在每一個國家中都需要有一個特殊的過渡時期,這個過渡時期開始于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完成于社會主義革命任務的實現一建成社會主義即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前者變為后者的革命轉變時期’。”讀到這里,毛澤東說:什么叫做建成社會主義,這個問題很有文章可做。
過渡時期包括一些什么階段,現在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一種說法是,過渡時期包括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也包括從社會主義到共產主義;另一種說法是,過渡時期只包括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究竟怎樣說法才對,要好好研究。馬克思這里講,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有一個“革命轉變時期”。我們現在就是處在這樣的革命轉變時期。
毛主席評論說,華東協作區最近一次會上,提出在一定時期內實現人民公社從基本隊有制到基本社有制的轉變。他們提出了實現這個轉變的條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使社有制經濟的收入占到全社經濟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到七十。
如果不從基本隊有制轉變為基本社有制,人民公社還不能鞏固,還可能垮臺。因為生產隊的公共財產不多,每年的收入大部分是分給社員消費掉了。一般說來,按每年的總收入計算,分給社員的約占百分之五六十,用于生產費用和管理費用的約占百分之三十左右,繳納給國家的占百分之七八,能夠積累的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人民公社實現了到基本社有制的轉變,還是集體所有制。在實現這個轉變的問題上,我們同赫魯曉夫他們的意見分歧,或者說意見沖突,還不會很大;將來人民公社從公社集體所有制轉變為全民所有制,意見分歧可能就會大起來,就會發生所謂“對表”問題。
我們有極少數公社,在一九五九年春夏整社以后,還堅持了基本社有制,這些社可能在若干年內就要遇到如何處理從社有制轉變到國有制的問題。
教科書說:“過渡時期包括整個一個歷史時期,在這個時期中要進行一切社會關系的根本改造,要消滅舊的資本主義的墓碑,建立新的社會主義的基礎,保證社會主義勝利所必需的生產力的發展。”讀到這里,毛澤東說:在過渡時期中,要“進行一切社會關系的根本改造”,這個提法原則上對。
所謂一切社會關系,應該包括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包括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的關系。就“保證社會主義勝利所必需的生產力的發展”來說,我們的鋼最少需要一二億噸。今年以前,我們所做的事情,主要是為生產力的發展掃清道路。我國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實際上剛開始,經過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年大躍進以后,六○年將是生產大發展的一年。
在讀到教科書說“每一個脫離了帝國主義體系的國家中必然具有自己特別的具體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形式和方法”時,毛澤東說:“這個提法好。”
在讀到教科書說“在某些資本主義國家和過去的殖民地國家中,工人階級通過議會和平地取得政權是有現實的可能性的”這一段時,毛澤東說:這一段有問題。這里說“某些”究竟是哪一些呢?
我們認為,每一個國家的共產黨和革命力量都要有兩手準備:一手是和平方法取得勝利,一手是暴力斗爭取得政權,缺一不可。而且要看到,就總的趨勢來說,資產階級不愿意放棄政權,他們要掙扎,資產階級在要命的時候他們為什么不用武力?十月革命和我國革命都曾是準備了兩手的。
俄國1917年7月以前,列寧曾經想用和平的方法取得勝利。七月事件表明了把政權和平地轉入無產階級手里已不可能,就轉過來進行了三個月的武裝準備,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
經過十月革命,無產階級奪得政權以后,列寧還想用和平的方法,用“贖買”的方法實現社會主義改造,但是資產階級勾結了十四個帝國主義國家,發動了反革命的武裝暴動和武裝干涉,在俄國黨領導下進行了三年的武裝斗爭,才鞏固了十月革命的勝利。
毛澤東說:我們黨里有人說,學哲學只要讀《反杜林論》、《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就夠了,其他的書可以不必讀。這種觀點是錯的。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他們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這是第一。
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產生自己的理論家,來為當前的政治服務,單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只有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列寧,不寫出《兩種策略》等著作,就不能解決一九〇五年和以后出現的新冋題。
單有一九〇八年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還不足以對付十月革命前后發生的新問題。適應這個時期革命的需要,列寧就寫了《帝國主義論》、《國家與革命》等著作。列寧死了,又需要斯大林寫出《列寧主義基礎》和《列寧主義問題》這樣的著作,來對付反對派,保衛列寧主義。我們在第二次國內戰爭末期和抗戰初期寫了《實踐論》、《矛盾論》,這些都是適應于當時的需要而不能不寫的。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社會主義時代,出現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如果單有《實踐論》、《矛盾論》,不適應新的需要,寫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論,也是不行的。無產階級哲學的發展是這樣,資產階級哲學的發展也是這樣。
資產階級哲學家都是為他們當前的政治服務的,而且每個國家,每個時期,都有新的理論家,寫出新的理論。英國曾經出現了培根和霍布斯這樣的資產階級唯物論者;法國曾經出現了“百科全書派”這樣的唯物論者;德國和俄國的資產階級也有他們的唯物論者。他們都是資產階級唯物論者,各有特點,但都是為當時的資產階級政治服務的。所以,有了英國的,還要有法國的;有了法國的,還要有德國的和俄國的。
教科書說:“在某些國家中,隨著推翻剝削階級的政治統治,革命立刻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在另外一些脫離了資本主義體系的國家中......革命在最初階段主要是資產階級民主性質的,只是后來才逐漸地發展成為社會主義革命。”讀到這里,毛澤東說:這一段值得研究,對民主革命轉變到社會主義革命沒有講清楚。
十月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它附帶地完成了民主革命遺留下來的任務。十月革命一開始,就宣布了土地國有令,但是完全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在革命勝利以后還用了一段時間。
我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國差不多,而封建經濟則是更大量地存在。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開始。
我們立即沒收了占全國工業、運輸業固定資產百分之八十的官僚資本,轉為全民所有。同時,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全國的土地革命。如果因此說全國解放以后,“革命在最初階段主要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性質的,只是后來才逐漸地發展成為社會主義革命”,這是不對的。
在讀到教科書說在資本主義不發達的國家里,“由于先進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幫助,也可以勝利地解決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時,毛澤東說:教科書的這個提法不妥當。中國民主革命勝利以后,能夠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主要是由于我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
國內的因素是主要的。已經勝利了的社會主義國家對我們的幫助,是一個重要條件。但是,它不能決定我們能不能夠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只能影響我們在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以后是前進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的問題,有幫助可以快一些,沒有幫助會慢一些。所謂幫助,包括他們經濟上的援助,同時也包括我們對他們成功和失敗的、正面和反面的經驗的學習。
教科書說:“無產階級專政作為建成社會主義經濟的工具,對經濟發展起巨大的影響。”毛澤東批注:“講得好,使人高興。”
在讀到教科書引述列寧的話“社會主義是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是人民群眾本身的創造”時,毛澤東說:列寧這句話講得好。我們的群眾路線,就是這樣的。教科書在引用這句話以后,講要吸收廣大勞動群眾“直接地和積極地參加生產的管理,參加國家機關的工作,參加國家社會生活的一部門的領導”,也講得好。但是,講是講,做是做,做起來并不容易。
在讀到教科書講暴力與無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專政的關系這一段時,毛澤東說:333頁上對暴力這個概念使用得不夠確切。馬克思、恩格斯總是講“國家就是用來鎮壓敵對階級的暴力機關”,那么,怎么能夠說“無產階級專政不僅僅是對剝削者使用暴力,甚至主要不是使用暴力?”
剝削階級在要命的時候總是要動武的。而且只要他們看到革命一起來,他們就要用武力把革命撲滅。教科書說:“歷史經驗證明,剝削階級不愿意把政權讓給人民而使用武力反對人民政權”(333頁),這個說法不完全。不僅在人民已經組織了革命政權以后,剝削階級要用暴力來反對革命政權,而且當人民起來向他們奪取政權的時候,他們就用暴力來鎮壓革命的人民。
我們人民革命的目的,是要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此,第一,要推翻敵人;第二,要鎮壓敵人的反抗。要這樣,沒有人民革命的暴力,是不行的。
書中這里還說到無產階級專政的“實質”,說到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中的“主要任務”,也說的不完全。沒有說對敵人的鎮壓,也沒有提到階級的改造,地主、官僚、反革命分子、壞分子要改造,資產階級、上層小資產階級要改造,農民也要改造。
我們的經驗證明,改造是不容易的,不經過反復的多次的斗爭,都是不能改造好的。徹底消滅資產階級殘余勢力和他們的影響,至少要十年、二十年的時間,甚至要半個世紀。在農村來說,基本的社有制實行了,社有變國有了,全國布滿了新的城市和大工業,全國交通運輸都現代化了,經濟情況真正全面改變了,農民的世界觀才能逐步的以至完全的改變過來。
現在有一種傾向,就是說話、寫文章都盡量合乎帝國主義和敵人的口味。其結果是敵人舒服,自己的階級被蒙蔽。這是欺騙群眾和欺騙各國共產黨的行為。《東周列國志》值得讀一下。這本書寫了很多國內斗爭和國外斗爭的故事,講了很多顛覆敵對國家的故事,這是當時社會的劇烈變化在上層建筑方面的反映。這本書寫了當時上層建筑方面的復雜的尖銳的斗爭,缺點是沒有寫當時的經濟基礎,當時的社會經濟的劇烈變化。
教科書說:“在中國,資本主義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的過程具有很大的特點:中國大部分資本主義工商業企業最初被改造為國家和資本家共有的公私合營企業,然后再改造為社會主義的國營企業。”讀到這里,毛澤東說:教科書關于中國的資本主義所有制轉變為全民所有制的問題,說得不對。它只說了我們對民族資本的改造政策,沒有說我們對官僚資本的沒收政策。
對于民族資本,也沒有說我們是經過了三個步驟,即統購包銷、加工定貨、公私合營,來實現對它的社會主義改造。就每個步驟來講,如加工定貨,也是逐步前進的。公私合營也經過了從單個企業的公私合營到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過程。
由于我們的國家一方面掌握了原料,另一方面又控制著市場,同時又對資本家貸給流動資金,這樣就使民族資本家不能不接受改造。實行這樣的改造政策,不僅生產沒有受到破壞,而且有些私營工廠在過去幾年中還進行了部分的擴建。
資本家由于在過去幾年中有利可圖,有些人也還自愿地向工廠進行投資。我們在處理資產階級的問題上,有很豐富的經驗,創造了許多新的經驗。例如,公私合營以后給資本家定息,就是一個新經驗。
在讀到教科書說無產階級國家把收歸公有的土地“一小部分則用來組織大型國營農業企業”時,毛澤東說:在我們的國家里,這部分土地不能很多,只能很少。中國的土地私有,深人人心,農民一寸土地也是得來不易。我國很早以來就有土地買賣。《紅樓夢》里有這樣的話:“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這段話說明了在封建社會里,社會關系的興衰變化,家族的瓦解和崩潰。
這種變化造成了土地所有權的不斷轉移,也助長了農民留戀土地的心理。農民的小私有觀念很厲害,認為侵犯別人的私有土地,是一種很不好的事情,甚至在土地改革中,還有一些農民說拿人家的祖業是沒有良心。因此,在土地改革中,我們必須把絕大部分土地分給農民,滿足他們對土地的要求。只有在他們完全自愿的條件下,才把極少一部分土地建立國營農場。
教科書引述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決議所說的“黨的極重要的決定著整個革命進程的政治任務,就是要極注意地和最細心地保護和發展工人階級同農民的聯盟”。毛澤東批注:“這句話,特別是后半句,講得很好。”
在讀到教科書講工農聯盟的重要性這一段時,毛澤東說:我們的工農聯盟,已經經過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建立在土地改革的基礎上;第二階段是建立在合作化的基礎上。不搞合作化,農民必然向兩極分化,工農聯盟就無法鞏固,統購統銷也無法堅持;只有在合作化的基礎上,統購統銷的政策才能繼續,才能徹底執行。
現在,我們的工農聯盟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就是鞏固人民公社和實現機械化的基礎上的階段。單有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而沒有機械化,工農聯盟還是不能鞏固的。
在讀到教科書說“工人階級在盡量擴大工人和農民的新知識分子的隊伍時,也要努力吸收舊知識分子,包括資產階級專家在內,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時,毛澤東說:這一段講了培養工農自己的知識分子,吸收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但是,沒講對知識分子的改造。
不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需要改造,就是工農出身的知識分子因為在各方面受資產階級的影響,也需要進行改造。在整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改造知識分子的世界觀的問題,是一個極大的問題。
教科書說,無產階級國家“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在一切經濟部門中采用先進技術,并力求有步驟地提高勞動者的福利”。毛澤東批注:“好。”
教科書引述列寧所說的“只有在無產階級的國家政權最終平定剝削者的一切反抗,保證自己完全鞏固,政令能充分實行,在大規模集體生產和最新技術基礎(全部經濟電氣化)的原則上改組全部工業的時候,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勝利以及社會主義的鞏固才能認為是有了保證”。毛澤東批注:“列寧這段話很對。”
在讀到教科書說“列寧的社會主義建設計劃是以盡力發展國營工業和農民經濟之間的經濟聯系為前提的”時,毛澤東說:說得好。我們在長期戰爭中曾經打斷了城鄉的舊的經濟聯系,在解放初期,全國普遍召開物資交流會,在新的基礎上恢復城鄉的經濟聯系,包括恢復過去的牙行、經紀等。
在讀到教科書說十月革命后,由于外國武裝干涉,蘇維埃政權曾經對農民實行余糧征集制,到一九二一年才過渡到新經濟政策時,毛澤東說:我們為什么能夠堅持長期戰爭而又取得了勝利呢?主要是我們對農民采取了正確的政策,例如征收公糧和收購糧食的經濟政策,在不同時期實行不同的土地改革政策,在戰爭中緊緊依靠了農民。
在讀到教科書說要利用工人對個人物質利益的關心,來刺激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時,毛澤東說:把對“個人物質利益的關心”絕對化起來,一定要出毛病,使人們不是首先關心集體事業,而是首先關心個人的收入。
在讀到教科書關于歐洲人民民主國家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一些段落時,毛澤東說:看來,這本書沒有系統,還沒有形成體系。這也是有客觀原因的,因為社會主義經濟本身還沒有成熟,還在發展中。
一種意識形態成為系統,總是在事物運動的后面。因為思想、認識是物質運動的反映。規律是在事物的運動中反復出現的東西,不是偶然出現的東西。規律既然反復出現,因此就能夠被認識。
例如資本主義的危機,在過去是十年一次,經過多次反復,就有可能使我們認識到資本主義社會中經濟危機的規律。土地改革中,要按人口分配土地,而不能按勞力分,這也是經過反復后才認識清楚的。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后期,“左”傾冒險主義路線的同志主張按勞力分配土地,不贊成按人口平分土地,并認為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是階級觀點不明確,群眾觀點不充分,他們的口號是:“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其它人按勞力分”。這種方法事實證明是錯誤的。
土地應該怎樣分法是經過多次反復才弄清楚的。按人口平分土地是符合我國民主革命階段中徹底解決土地問題的客觀規律的。我們在土地改革中實際上消滅了富農經濟,在這點上帶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
在讀到教科書關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些段落時,毛澤東說: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長時期內是反帝反封建。在解放戰爭時期,我們又提出了反對官僚資本主義。反對官僚資本主義的斗爭,包含著兩重性:一方面,反對官僚資本就是反對買辦資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質;另一方面,反對官僚資本就是反對大資產階級,又帶有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
過去有一種說法,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可以畢其功于一役。這種說法,混淆了兩個革命階段,是不對的;但只就反對官僚資本來說,是可以的。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的比例,是八比二。
我們在解放后沒收了全部官僚資本,就把中國資本主義的主要部分消滅了。很有必要寫出一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來。研究通史的人,如果不研究個別社會、個別時代的歷史,是不能寫出好的通史來的。
研究個別社會,就是要找出個別社會的特殊規律。把個別社會的特殊規律研究清楚了,那么整個社會的普遍規律就容易認識了。要從研究特殊中間,看出一般來。特殊規律搞不清楚,一般規律是搞不清楚的。
在讀書中,毛澤東還說:近幾年來,我國的家長制度已經進一步地瓦解了。事實上,我國家長制度的不能鞏固是早已開始了。《紅樓夢》中就可以看出家長制度是在不斷分裂中。賈璉是賈赦的兒子,不聽賈赦的話。王夫人把鳳姐籠絡過去,可是鳳姐想各種辦法來積攢自己的私房。榮國府的最高家長是賈母,可是賈赦、賈政各人又有各人的打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