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紅: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實踐美學思想
[摘 要]《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建構,并非美學專著,其中有關美學的論點并沒有專題式的詳盡論述,而只是在闡發其政治經濟學、哲學思想時附帶著提出的,但其命題的深刻與明確卻不容質疑。在馬克思看來,美既不是直觀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和實踐息息相關的,實踐挖掘了美的規律,為審美和發展美提供了動力。在實踐美學中,必須注意在異化的勞動實踐中可能會使美也呈現異化狀態,這是實踐美學中必須預防的問題。對馬克思實踐美學思想的分析,可以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實踐美學,從而更好地發展實踐美學。
一、馬克思實踐美學的思想淵源
在馬克思之前,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分別是各自所屬的美學派別中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黑格爾對美學的研究與他的整個思想體系和哲學方法的研究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如把絕對唯心論應用到對美學的研究。在《歷史哲學》中,黑格爾認為“精神勞動”是理念外化的手段,精神勞動使理念具有現實性和物性。在《小邏輯》中,黑格爾認為真正的藝術作品是以理念為內容和表達理念的外在表現形式二者之間的徹底統一。這些思想在《美學》中最為集中的表達就是現實美是美的理念的感性顯現形式,在該書中黑格爾指出了為什么美的理念一定要在現實中顯現出來,認為只有作為現實的理念,美的理念才能夠存在,而理念的現實性只有在個別事物中才能夠體現出來,也就是說抽象的理念是不完美的,只有現實的理念才是完善的。那么,理念為什么能夠在現實當中顯現出來呢?他的論證方法完全是中世紀安瑟爾謨的上帝存在的概念論證明方法。具體來說,因為理念具有真實的統一性,從真實的統一性、完滿性可以推出理念的自為主體性,“理念必須進一步變成現實,而它之所以變成現實,只有通過本身符合概念的現實的主體性及其觀念性的自為存在才行”。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黑格爾慣常用的論述邏輯,那就是絕對理念做什么取決于自己的意志,而且完全可以依賴自己的力量,他完全不談感性的社會實踐,而是用抽象的精神勞動和純粹的邏輯推演代替現實的感性的社會實踐。
與黑格爾相反,費爾巴哈批判了絕對理念外化為藝術的理論,他認為不應該將感覺和現象排斥在外卻把神圣的、絕對的東西當作藝術,不是“藝術在感性事物中表現真理”而是“藝術表現感性事物的真理”。費爾巴哈還認為哲學體現了人的本質,藝術體現了人的形象。那么“人的本質”是什么樣的呢?馬克思是這樣分析的:“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于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費爾巴哈從來沒有看到真實存在著的、活動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僅僅限于在感情范圍內承認‘現實的、單獨的、肉體的人’,也就是說,除了愛與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愛與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與人之間’還有什么其他的‘人的關系’。他沒有批判現在的生活關系……”。由此可見,費爾巴哈所謂的由哲學和藝術反映的“人的本質”和“人的形象”都是抽象的,沒有把人的具體的社會關系和豐富的社會實踐容納進去,僅僅是人的一種自然情感,由這種自然情感投射的藝術和哲學也是十分的貧乏和不真實的。
馬克思當時也強調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但是人在對象化的過程中不是脫離社會實踐和社會關系的“孤獨的魯濱遜”,在這個對象化過程后面有著深刻的社會關系、生產關系和財產占有狀況等復雜背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在創造美的過程中有深刻而又復雜的精神體驗,并不是那種純粹的、直觀的自然情感的外在投射。
馬克思的美學觀點和其哲學觀點一樣是在他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過程中逐漸闡發出來的,他發現了“異化勞動”學說,也就是我們以后所說的社會實踐概念,它成為當時馬克思全部學說的“中軸”。建立在異化勞動和社會實踐基礎之上的馬克思美學思想超越了以前唯心主義抽象地強調人的能動性的理解、機械唯物主義對“美”和“審美”的形而上學理解以及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唯物主義對美的自然主義的理解,從而繞過了以前所有哲學家在解決美學問題時遇到的“滑鐵盧”,在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的總體范式下,重新解釋了美的產生和來源、審美能力、審美感受和審美機制等一系列美學根本問題,最終實現了美學史上的革命性變革。
二、馬克思實踐美學的理論基礎
(一)人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感受的獲得是社會勞動的歷史產物
勞動創造了美,勞動同樣創造了人的審美感受能力。人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就具有的,它也是人類世世代代長期生產勞動的產物。人的審美能力也有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須形成一樣,人也有自己的形成過程即歷史,但歷史對人來說是被認識到的歷史,因而它作為形成過程是一種有意識地揚棄自身的形成過程。歷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也就是說,人類在“人化自然”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發展與豐富自己的感覺和審美能力,“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對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的”。
(二)美感是人在“人化自然”中直觀到自己本質力量時產生的愉悅
馬克思不僅把審美能力和感受看作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還具體考察了審美能力和感受的內在形成機制。他把人的審美感受能力與生產勞動以及其他相關的東西聯系起來考察,認為審美感受是一種精神狀態,審美能力是一種感受到勞動創造美的能力。
人的審美感受來自于對其本質力量創造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在“人化自然”中,也即在其創造的作品的直觀中,肯定了作為社會的人的本質,發現了人的本質力量,從而引起了愉悅的審美情感。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對審美感受的內在形成機制作了這樣的描述:“人不僅像在意識中那樣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動地、現實地使自己二重化,從而在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身”。馬克思認為個人對審美的感受不僅表現在對自己審美機制的愉悅,還表現在他在社會中與他人的互動當中,“人對自身的關系只有通過他對他人的關系,才成為對他來說是對象性的、現實的關系”。
(三)審美能力和審美感受在社會勞動不發達的狀態下會產生異化
受勞動的發達程度、勞動關系、以勞動關系為基礎的社會關系的不平等、個人經濟地位以及由其引起的個人審美感受力的制約等因素的影響,人類的審美能力沒有得到平衡也沒有充分的發展和培養,有些人并沒有成為真正的審美主體甚至完全喪失了審美能力。“對于一個忍饑挨餓的人來說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為食物的抽象存在;食物同樣也可能具有最粗糙的形式,而且不能說,這種飲食與動物的飲食有什么不同。憂心忡忡的、貧窮的人對最美麗的景色都沒有什么感覺;經營礦物的商人只看到礦物的商業價值,而看不到礦物的美和獨特性;他沒有礦物學的感覺。”。這種情況之所以會產生,從總體上和根本上來說,是由勞動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程度決定的。
(四)審美能力和審美感受的獲得需要異化勞動的揚棄
馬克思認為人的審美能力和感受的局限是由于人的生產勞動的不發達,也就是人的對象化還處在異化勞動階段,在異化勞動階段,無論是工人還是資產階級,或者說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異化的,都沒有展現真正的人的本質。因此,要克服這種全面異化的狀態,還要依賴于生產勞動的進一步發展,也就是異化的揚棄,最終實現變異化為對象化,實現真正的審美主體。“因此,一方面為了使人的感覺成為人的,另一方面為了創造同人的本質和自然界的本質的全部豐富性相適應的人的感覺,無論從理論方面還是從實踐方面來說,人的本質的對象化都是必要的”。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還描述了真正的“審美主體”、“審美能力”和“審美感受”,“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就是說,作為一個總體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種人的關系——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思維、直觀、情感、愿望、活動、愛,——總之,他的個體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會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樣,……是人的一種自我享受”。因此,馬克思直接指出正是人的這種特性,使人能夠全面地認識、感知世界并通過實踐改造世界。“正是因為這些感覺和特性無論在主體上還是在客體上都成為人的。眼睛成為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對象成為社會的、人的、由人并為了人創造出來的對象一樣。因此,感覺在自己的實踐中直接成為理論家”。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人類的審美能力的形成、審美感受的內在進行機制、審美能力和審美感受的異化以及真正的、完整的審美能力和感受的獲得都是建立在生產勞動的基礎之上的。
三、馬克思實踐美學的主要內容
(一)“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
馬克思認為“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構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這是對勞動創造美的前提即掌握美的規律進行的說明。動物是在本能和肉體需要的支配下進行生產的,因此談不上需要掌握什么規律,人的生產不僅需要符合勞動對象的外在尺度,還要符合自己的內在尺度。外在尺度是指事物的規律,對外在尺度的把握是建立在正確的認識的基礎之上。內在尺度是指出勞動者自己的需要和目的,體現了“人的本質力量”。“美的規律”就是“物種的尺度”和“內在的尺度”二者的完美結合,這也正如我們現在都認可的美不僅是主觀的,它在一定的程度上有一個客觀的硬核,是兩者的有機結合。
(二)“人化自然”和“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在掌握了“美的規律”之后,人不但通過實踐活動改造自然界,證明自己的類本質,還處處表明自己是具有意識的存在物,這更多地表現為人的生產是包括生產美的東西在內的全面生產。“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而人的生產是全面的;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影響也進行生產,并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影響才進行真正的生產;動物只生產自身,而人再生產整個自然界;動物的產品直接屬于它的肉體,而人則自由地面對自己的產品”。勞動這個中間環節,使人與自然的關系發生根本性質的變化,兩者之間的關系從相互隔膜、疏遠和陌生敵對的狀態開始逐漸變得彼此接近和互相滲透,勞動日益擴大著人與自然的接觸,日益改變著自然的面貌,在自然的軀體上打上人的烙印,自然成為一種“屬人”的存在,成為人身體的一部分,即成為人們“無機的身體”。物質生產如此,藝術生產更是如此,也是按照“美的規律”來進行的。在馬克思看來,藝術生產不過是物質生產的一種特殊形式,“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科學、藝術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在最初的時候,物質生產和藝術生產是統一的,后來才分開,但是在遵循美的規律上,它們還是一致的。
(三)美是社會性和歷史性實踐的產物
“勞動創造了美”這個命題是建立在人的社會性的基礎之上,“我們知道,只有當對象對人來說成為人的對象或者說成為對象性的人的時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對象中喪失自身。只有當對象對人來說成為社會的對象,人本身對自己來說成為社會的存在物,而社會在這個對象中對人來說成為本質的時候,這種情況才是可能的”。
隨著人類實踐活動范圍的擴大,人類生產出越來越多的美的產品,開拓出越來越多的審美領域。人們的審美對象不一定都是物質勞動改造過的對象,但是,不是實踐的對象也可能成為人的審美對象。“從理論領域來說,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等,一方面作為自然科學的對象,一方面作為藝術的對象,都是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是人必須事先進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同樣,從實踐領域來說,這些東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動的一部分。人在肉體上只有靠這些自然產品才能生活,不管這些產品是以食物、燃料、衣著的形式還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實踐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現為這樣的普遍性,它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對象(材料)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也就是說,人們的勞動對象似乎與審美對象還不完全一致,有些事物雖然是美的,但是不一定是經過勞動加工的產物,還存在著一部分“客觀的”、“不依賴于人”的美。但是,從總的歷史發展過程來看,美從根本來說還是與人們的生產勞動和生活相聯系的,我們對美的產生可以從三個階段來論述。
第一階段,在人類產生之前,“美”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沒有意義的,在某種程度上說完全可以說是“無”,因為它是“無人的美”。因為美是一種價值判斷,價值是一種“關系”,牽涉到客體和主體之間的需要和滿足,審美對象必須與人的審美需要發生關系,“美”需要人來“審”。也就是說,無論是缺少了人的需要還是缺少了對象的滿足,美都不存在。因此,談論此時的一種“客觀的”、“無人的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第二階段,人類社會形成以后,“美的事物”在一定時期內沒有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而變成現實的美,這是因為人們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生存條件非常惡劣,人的本質力量在自然力面前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因而長期屈服于自然的“統治”并受自然的“壓迫”,這個時候,在其與自然的關系中還談不上有“美”的存在。隨著生產勞動的發展,人類逐漸擺脫了對自然的原始性依賴,體現出一定程度的獨立性,人加在自然上的本質力量也越來越明顯,自己的各種感覺和意識(審美的能力)在生產勞動中也逐漸被發展和培養出來。這個時候,當人類看到自己加在自然身上的本質力量發生了作用的時候,開始對自己的成就感到驚詫和喜悅,此時“美”也就產生了。“隨著對象性的現實在社會中對人來說到處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現實,成為人的現實,因而成為人自己的本質力量的現實,一切對象對他來說也就成為他自身的對象化,成為確證和實現他的個性的對象,成為他的對象,這就是說,對象成為他自身”。
第三階段,到目前為止甚至在遙遠的未來,人類視野中仍然還有甚至永遠會有一部分事物象月亮、蒼穹等沒有成為“人化自然”,但是它們仍是人類的審美對象。這是為什么呢?這需要我們怎么理解“勞動創造了美”這個命題,這個命題并不是說勞動創造的所有的東西都是美的,勞動沒有創造的東西不是美的,如果這樣理解,這個命題將會變得十分僵化空洞并沒有意義。“勞動創造了美”是指在總根源上,勞動是整個現時世界的基礎,在勞動和美之間并不是存在嚴格的一一對應關系。所以,這部分審美對象之所以能夠進入人類的視野,是因為建立在人類對其他部分事物的實踐的基礎之上,這類審美對象與人類實踐過的審美對象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它們中間的某些部分也成為人們實踐和審美的雙重對象。
四、結語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人的勞動實踐與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創造為中心,全面深刻地論述了美學的多方面的問題,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體系的雛形。雖然其中的論述并沒有完全擺脫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影響,還沒有達到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實踐論的高度,在論述方法上,用的還是黑格爾的“正-反-合”辯證法,但與馬克思的哲學思想一樣,他的美學方法、思想是對整個傳統美學思維方式、研究方法和思想觀點的革命,是美學的一個重大進步。馬克思的實踐美學不僅對“直觀美學”和“理念美學”進行了繼承式的批判,他還對實踐美學進行了詳細的闡發,雖然他不是專業的美學家,但其美學思想不管是對西方美學思想的發展,還是對西方美學思想的實踐都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中國的新實踐美學也從馬克思的實踐美學中汲取了理論營養,從而能夠在美學理論的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總之,馬克思的實踐美學無論是在西方美學史上還是在中國美學發展的過程中都具有不可逾越的地位,值得人們對此進行研究、分析、繼承和發展。
作者:郭先紅
文章來源:《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04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