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鄉間度過的,每每村里有人辦紅白喜事,往往都要請民間的戲班子來唱上幾場“大戲”。在成人,確實是難得的娛樂,而我卻最怕看到那些畫著臉譜的戲子,尤其是晚上;因為鄉間流傳著很多關于鬼怪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靈里,畫著臉譜的戲子大約等同于鬼怪一般的事物罷。現在想來,也蠻有趣的。
在傳統中國,包括京劇在內的很多傳統戲劇是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喜聞樂見的一種大眾娛樂形式,它與國人的日常生活、民間風俗密切相關,標記了國人的生活節奏與生命節奏。時至今日,隨著中國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發展,國人的生活節奏日漸加快,娛樂形式日益多元化,青年一代對包括京劇在內的傳統文化也日益隔膜,我童年時代習見的流動演出于農村集鎮的“草臺班子”由于得不到持續的資源投入,也已幾乎絕跡——而這些遍布全國的“草臺班子”,正是賦予傳統戲劇生命和活力的堅實的社會基礎。作為農耕文明的產物,京劇生存與發展的社會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遷,其生存空間已經被壓縮得非常狹小,以至于整個社會在京劇票房上的投入只能維持少數劇團與演員的生存。因此,在當下的社會文化語境里,包括京劇在內的中國傳統戲劇將不可避免地由大眾娛樂蛻變為小眾娛樂,并逐漸走向衰落。
如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先生所言,“我們正從一個大魚吃小魚的世界步入一個快魚吃慢魚的世界。”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對京劇這類“慢的藝術”是致命的。在很大程度上,一切藝術都是閑暇的產物,并需要用閑暇來培育。京劇尤其如此,它是一種抒情的藝術,并不十分注重情節的曲折或離奇,往往劇情發展緩慢,一位演員在臺上咿咿呀呀地唱了半天,一個故事可能才剛開個頭。在京劇繁榮的時代,那時的陽光要比現在恬淡,太陽就像裹著小腳的女人,蓮步輕移;一天的日子比現在來得悠長,連知了的叫聲也證明了它們的肺活量要比現在的知了大。閑閑的人們三三兩兩地溜進茶館、妓院、酒樓、戲院,有的手里還提著一只鳥籠或搖著一把紙折扇。叫上一壺茶或一碗酒,小口小口地啜著,身體和著臺上唱戲的聲音抑揚著,如同長長的海藻,沉浸在音樂的柔波里——“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可對當代中國人而言,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他們為一種莫名的焦慮感所追逐著,不停地占有,占有,再占有便是他們生活的意義。他們關注的不是占有的對象,而是占有本身。就算是一個什么事都不做的有錢人,他的心也未必是閑著的。這樣的一個人,你讓他走進戲院,他那顆躁動不安的心馬上就會起來造反,他需要的是釋放、發泄與刺激,而不是催眠與撫慰。因此,如豬八戒吃人參果,他們很難從京劇里品嘗出細膩而微妙的味道來。
美國漢學家列文森在《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一書中認為,“五·四”之后中國文化狀態已被“博物館化”,成為歷史的記憶,就像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一樣——在現代文明的擠壓下,京劇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然而,一個沒有記憶的民族卻是可怕的。就算京劇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已經成為歷史的記憶,在當下或未來的某個時刻,將這種歷史記憶的某個片斷植入適當的社會文化語境中,這種記憶有可能獲得新的生命,煥發出新的光彩來——西方的“文藝復興”便是最好的例子。因此,盡可能完整地保存這種歷史的記憶對于任何一種文化都顯得非常重要。我想,《中國京劇百科全書》的意義即在于它是一座內容豐富的關于京劇的歷史記憶的倉庫,或者說它是一座紙質的京劇博物館。
《中國京劇百科全書》是中國第一部全面介紹京劇產生、發展、成熟及現狀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型專業百科全書,由戲劇家馬少波、劉厚生、郭漢城為主任的編輯委員會主持編纂,320余位京劇專家參與撰稿,歷時15年乃成。該書內容涵蓋京劇歷史、京劇文學、京劇音樂、京劇表演、京劇舞臺美術、京劇導演、京劇演出團體、京劇劇場、京劇教育、京劇研究、京劇與其他藝術等方面。全書共收條目2370條,釋文240余萬字,配圖約4000余幅,內容索引近3000條。為便于學術研究和讀者閱讀、檢索,該書設置有分類目錄、筆畫目錄、圖片索引、內容主題索引5種檢索方式。如中國戲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傅謹教授所言,對于學界同人而言,它是“基礎和重要的參考書目”,對于普通讀者,它則是“可供參考的權威性的工具書”。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何文化記憶都如同一座休眠火山,或者說一顆仍然可能孕育出新的生命的種子,只要社會、政治、文化等的變遷使在其深層奔突的巖漿找到了突破口,或產生了適合其生長的環境條件,就有可能再一次爆發或萌芽。那么,京劇復興的條件是什么呢?
古人云,“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同樣,京劇復興不能僅僅在京劇本身上下功夫,在我看來,它所必須的環境支持系統的核心是足夠的閑暇與強大的創造力,而且二者是同一塊硬幣的兩個面——足夠的閑暇是產生強大創造力的前提,而強大的創造力則將帶來更多的閑暇。
個體能自由支配的閑暇取決于社會剩余產品的豐裕程度及社會如何分配剩余產品。中國當前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是勞動密集型與資源密集型的,是靠大量的勞動時間與資源的堆積來維持的,這種不但經濟增長模式得付出巨大的環境、生態成本,更壓縮了國民的閑暇時間,扼殺了他們的創造性潛力——因為,時間上的壓力將會導致人的視野變得狹隘,匆忙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會使人變得膚淺,科學也證明,人們在心神寧靜、從容不迫、毫無壓力的情況下,思考往往更具創造性。至于剩余產品的分配問題,歸根結蒂就是權力的分配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民權的支撐,社會公正就不可能得到實現,剩余產品也不可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分配,于是將產生出少數人將自己的閑暇建立在大多數人的勞碌之上的病態社會。因此,如果中國的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模式不能成功轉型,社會公正不能有效地實現,則所謂的“文化立國”戰略與包括京劇在內的傳統文化的復興都是不可想象的。
創造力的作用不但體現在維持京劇生存和發展的環境支持系統——即更多閑暇的生產——上,同樣體現也在京劇本身的傳承上。因為,一個缺乏創造力的民族同樣不能守成,就像一個懶惰漢或一個敗家子,守著祖宗遺下的一大筆家業,最終仍是免不了走向衰落一樣——文化的傳承尤其如此,它并非簡單的復制,而是一種以個體對某具體文本的獨特解讀為基礎而進行的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然而,眾所周知,當代中國的教育卻在基礎教育階段即將國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扼殺殆盡,因此,在當下的中國,任何有需要巨大創造力、豐富想象力和精妙鑒賞力的文化都是不可能繁榮起來的。
有了足夠的閑暇與強大的創造力,只是具備了培育包括京劇在內的各種文化形式土壤。在這種土壤上,播下優質的種子,再輔以傳播策略的多樣化與傳播載體的多元化,甚至建立起以京劇文化為核心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則京劇未必不可能再次繁榮。到了那時,《中國京劇百科全書》的功能便將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
作 者:《中國京劇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 編
出 版 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6-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