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由美國的西雅圖出發去中國的上海,經由北線航行,于2月19日到達日本橫濱,3月1日到達上海。此次航行的目的就是了解沿途國家土地耕作以及作物種植的一些情況,并且親自或者通過翻譯與當 Jc,9的農民、園丁和果農進行交流。我們煞費苦心,在一季的不同休耕時間里對同一塊地或同一個地區進行多次考察,以便知曉文化或者是耕作方式相同的地方,耕種階段是如何隨著季節變化而劃分的。
2月19日清晨我們第一次近距離地觀察了日本,這時我們所處的位置離兩年前達科他號太平洋客輪沉沒的地點大約3英里,那次沉船沒有任何人員傷亡。周圍的高山都被森林籠罩著,華盛頓和溫哥華的森林也是那樣濃密,l6天前我們從那起航。6月的時候,愛爾蘭的高山也是如此翠綠,這種翠綠對乘客來說是極其賞心悅目的,我們早已厭倦了滾滾海洋的灰暗。這些高山的部分山體既沒有森林覆蓋,也缺乏灌木,但是這些地方的土壤深厚,長滿了草本植物,而且這些土壤是在有利的氣候條件下天然形成的,沒有遭受任何侵蝕。這些是我們的第一大驚喜發現。
我們的船先向南航行,繞過最南端后北上,進入深水港灣的時候又發現了類似的高山。10點鐘的時候我們離開了尤瑞噶港口,l853年6月8日海軍準將佩里的船曾在這拋錨,船上有菲爾莫爾總統給日本幕府將軍的一封信。這封信將日本的商業之門向世界各國打開,同時也表達了日本希望幾百年傳承下來的節儉和勤勞的習慣能給國民帶來發展的機遇,使國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的愿望。
當土佐丸號漸漸靠近橫濱碼頭的時候,天正下著大雨,一個穿著類似《魯賓遜漂流記》里描寫的著裝的軍人,正如圖1—1所呈現的,在碼頭上隨時待命,準備幫你把貨物搬進海關。他只收取一兩分,最多是五分的勞務費。我們返航回美國在西雅圖卸貨時,看不見任何像日本那樣的搬運工。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土佐丸號船長哈里森的幫助下,我們通過無線電找來了一位翻譯到船上交流,在從橫濱到東京的18英里航程中,我們利用到站期間停留的時間,充分了解整個平原地區的土地和林園情況。平原上有軌電車和鐵路交錯連接著,許多火車從這經過,沿路也有許多車站,因此我們隨時都能到達這些肥沃并且農耕作業高度發達的地區。
我們離開美國時雨雪交加,因而大部分地區的電報和電話服務也中斷了。我們看到了阿留申群島,沿途沒有發現任何預示著肥沃土壤和良田的事物。因此,當我們在日本看到黃包車夫光著腳、裸露著大腿在街上奔跑時都很吃驚。更讓我們驚奇的是日本的有軌電車竟然穿梭在種滿小麥、大麥、洋蔥、胡蘿卜和白菜等作物的田間。我們的車穿梭子東方的各地,然而車窗外的景象卻與我們國家的迥然不同,我們對此深感吃驚,如晴天霹靂一般。
車里只有我和另一個人在吸煙,那個人正用象牙色煙嘴吸鼻煙,煙嘴類似尾部粘合的雪茄。幾個婦女可能是有點疲倦了,松了松鞋,面朝窗戶坐著。整條馬路因下雨而變得很泥濘,每個日本人都穿著雨天的木屐——鞋底踩著兩塊交叉著的木板,離地面有3到4英寸的距離,如圖1—2所示。一位母親坐上了車,她背著一個小孩,還牽著一個大約6歲的小女孩。盡管她的腳上穿著木屐,但是其中的一個腳趾還是濺到了泥巴。坐定后她脫下了鞋,在沒有任何指示的情況下,那個有著黑眼睛、烏黑頭發、嘴唇紅潤、臉頰緋紅的小女孩從袖子里抽出一張白色的紙巾,動作嫻熟地幫媽媽擦掉白襪子上的泥點,然后又把鞋子擦了一遍,之后便把紙巾丟在地上。她抬手看看自己的手指是否因此沾到泥巴,確認之后,她頭也沒抬,輕松嫻熟地幫媽媽穿好了鞋子。
這里的一切對我們來說都很新奇,是我們做夢也想不到的。人們通過打樁來夯實橋墩的基礎,樁的上面矗立著一個掛著滑輪的三腳架,穿過滑輪的繩子一邊吊著重物,另一邊則延伸出10條繩子。三腳架的底部有10個動作敏捷的日本婦女圍成圈站著,她們充當著起重機的角色。她們嘴里哼著歌,邁步拖動繩子,到了一定位置,便放開繩子讓懸掛著的重物落地,之后不斷重復。她們這樣每分鐘撞擊木樁的次數比一定重量、一定高度的錘子撞擊的次數還要多,力度還要大。在上海我們看到14個中國男人站在一個搭起的臺子上,每人手里都握著直接牽引重物的繩子,大家都哼著些小調試圖使乏味的工作能變得稍微有趣些。這些工人的雇傭成本又是多少呢?每人每天13美分,包括機器燃料和潤滑劑的開支。另外還有兩個人負責看管木樁,兩個人負責對準錘子,十八個人操作整套裝置。每天支付2.34美元便已包括工資、燃料、監工和機器修理的費用。如此,在機械方面的投資幾乎為零。在中國,勞動力資源非常充足以致就業不足。人是鐵,飯是鋼,然而工廠提供的飯菜沒有鹽也沒煮熟,只是零星點綴著些豬肉或者魚肉,開胃菜僅有咸菜或者腌蘿卜,再多也不過兩三種。這些工人是否都很強壯、很開心呢?他們確實是強壯的,他們正以自己的勞動創造財富,站在一旁,便可看見工人們工作時一臉的微笑與滿足。
當我們乘車從橫濱去東京,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經常能看到男人們清晨就挑著糞或是用牲畜馱著糞走在路上。但最常見的是人駕著馬車,拖著6~10個密封好的木桶,每個木桶盛著重達40~60磅的大糞。奇怪的是迄今為止,在東方的所有國家,包括日本、中國和朝鮮那些古老的大城市,都沒有看見過西方國家目前正使用的下水道排污系統。這些國家已有處理污染物的設備,但當我問翻譯在冬天為了更快更便宜地處理糞便,城市里的人是不是更習慣于將糞便直接倒入海里。他很快就回答,而且語氣尖銳地說:“不,那樣做的話會造成浪費。我們從不隨便丟棄東西。丟棄糞便成本很高?!痹谙窕疖囌具@樣的公共場合配備的一些裝置主要是用來收集廢物以便再利用,而不是簡單地將它們丟棄。在鄉村小道旁有時還會有一些請游客停留解手的告示牌,但是更多的是出于主人收集糞便的考慮,不僅僅是為了給游客提供方便。
在二月,沿著橫濱到東京之間電車線路,靠近海岸線的地方,總能看見許多數百英尺長(1英尺=0.3米)、柵欄那么高的平板沿東西方向擺放著,大角度向北傾斜。這些平板由稻草緊密捆綁而成,并拿竹竿固定。晾曬海帶的時候,先把海帶平鋪在一塊木板上,再把木板依靠在稻草編成的平板上,竹竿起到支撐木板的作用,五至十塊這樣的平板平行擺放著,如圖1一3所示。
海帶先被分散在一張面積為10英寸×12英寸(1英寸=2.54厘米)的草席上,海帶面積大約有7英寸×8英寸。通過木扦將這些草席架起來,這樣,海帶就能受到太陽的直射。海帶曬干之后便呈長方形狀,然后再將它們打理成一英寸厚的一捆,之后切成兩斷,分成4英寸×7英寸大小的兩摞。稍作整理之后,它們或作為湯料出售或用于其他用處。
通常人們都將一些小灌木和樹枝簇立在淺水底部,以此來獲得海帶,如圖1—4所示。海帶經常被掛在這些樹枝上,待成熟之后,人們便通過手工將它們收集起來。通過這種養殖方法人們獲得了很多重要的食材,否則很多食材將不復存在。
二月我們所拍的一張照片能看出農村的另一特色,那就是在日本的梨園人們經常將梨樹的枝系在格子架上,這樣人們便能在梨園隨意行走并且站著就能輕松夠著梨子。因此,梨樹呈梅花形高低錯落地分布著,樹與樹之間的間距大約是12英尺,果園也矗立著一些竹竿,上面綁著一些直徑是1.5~2.5英寸的竹竿,如圖1—5所示。
梨樹的樹枝被向下捆綁著限制在一個平面上,多余的部分被修剪掉。這樣一來樹底下便十分陰涼,每一個梨都觸手可及。如圖1—6和1—7所示,每個梨都套上了紙袋,這對保護果實不受昆蟲侵害很有幫助。果園里沒有雜草,也不經常用稻草等秸稈覆蓋。在日本用各種農作物秸稈覆蓋地面的方法很普遍,一把把稻草覆蓋在地面上,到收獲之時它們還整齊地排列著。
對于一個來自農場占地面積有160英畝,道路有4桿寬,城市擁有寬闊街道,住宅區有草坪,房子有后院,公墓面積很大,公園很漂亮的國家的人來說,初次來到這些古老國家旅行時唯一的感受就是擁擠。他將感到城市里到處都是房屋和商店,到處都是人群和機器;鄉村到處都是田地,而且田里也總有作物。日本的墓地比世界上任何國家的墓地都更擁擠,墓碑幾乎緊緊相連,任何表明身份地位的東西都只能放在墓里。鄉間的土地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住宅區、園林和稻田交錯著,其間連步行的小道都幾乎沒有。
城市和鄉村的街道原本是狹窄的,可是圖1—8所示的街道卻異常寬闊,可能是最近受到外國的影響。日本皇家避暑山莊坐落在與箱根湖同名的箱根區的一個小村莊里。這個山莊坐落在湖邊的一座山上,能將湖景盡收眼底。山莊房屋的屋頂覆蓋著稻草,非常干凈。日本的大部分鄉村地區都是將稻草蓋在屋頂上。在圖1—9中可以看見,向街道敞開大門的商店和店鋪都擠滿了人。
在中國水網密集的地區,村莊多分布在運河兩岸,如圖1—10所示。村子里的街道很狹窄,總是人潮洶涌,熱鬧非凡。房屋的石臺階一直延伸到運河邊,人們拾階而下到河邊洗衣、洗菜、淘米等等。在這個村莊里,運河兩岸都分布著兩排房子,房子中間隔著一條很窄的街道。我們在橋上架著相機,依稀可見離運河500米的地方有一些房子。沿著其中的一排,我們邊走邊數,大約有80多座,每座房子里通常都住著3代甚至是4代人。因此,在這個寬154英尺的地方,分布有16英尺寬的街道,30英尺寬的運河以及三排房子,有著240多個家庭,居住著將近2000人。
當我們來到人潮擁擠的地方,我們能看見的就只是如圖1—11、1—12、1—13所示的場景。這三幅圖片分別是日本、朝鮮和中國的情況。中國的那副圖畫的是在離南京不遠的一座山上遠眺寬闊的長江的景色,遠處沿著地平線微微可見一片亮光。
日本稻田的平均面積不到5桿見方,旱田大約是20桿見方。對于稻田而言,由于要極力保持山谷斜坡里的水分,因此稻田的面積就不能太大,如圖1—11所示。這些土地面積很小,但并不是歸一個家庭所有,日本人均的土地占有量大約是2.5英畝。但是,每個家庭的耕地很少是連在一起的,它們大多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且往往是靠租來的。
住在村里的人通常都要走相當長的一段距離才到達自己的農田。日本政府充分認識到這種小面積離散居住的弊端,曾于1900年頒發法律調整農田的分配。這部法律為農田的交易,邊界的改變,道路、堤壩、山脊和運河的改道或廢棄,以及灌溉和排水渠道的改變提供了依據。灌溉和排水渠道的改變使得更多的地方能享受到運河之便,拉直公路也節省了更多勞力、時間和土地。截至1907年,日本政府已經重新調整了24萬英畝土地。圖1—14所示是重新調整之后一個地區的景象。為了使當地居民能學會自己規劃并試著監督各項工程,1905年日本政府委托從屬于大日本農業協會的高等農業學校給農民培玔。1906年之后,日本農業學院也開始參與此項培訓。如今已經有足夠的人員推動此項工程朝著預期的方向快速發展。
眾所周知,日本政府正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他一些基本路線沿線人們的生活狀況。并且已經開始致力于將國道從一省延伸到另一省,將郡內各城市和鄉村通過省道連接起來,將各農場和村莊通過小道連接。這三個道路系統的建設工程的實施主要是靠特定征稅獲得的收入來維持。工程建設中,上級部門的工作在于監督,特別是派遣人員完成特定路段的修復,就像之前鐵路維修一樣。其結果可以預見,日本公路路面情況將得到改善,占地面積小,而且周圍沒有圍墻。
在這些古老的、歷史悠久的村莊,田地里擠滿了作物,所有可利用的土地都不閑著,這些種植的情形在圖1—15中得到清晰展現。甚至在很狹小的田埂上都種滿了大豆,這些田埂只有一英尺寬,起劃分作用,而且可以截留住稻田里的水。這些田埂正在迎接一場大豆的豐收。在圖1—15上還可以看到一些梨樹被種植在狹窄的土堆上,這些土堆高出水面不到一英尺,若將它們用來給稻田水位分級(類似于梯田),把部分稻田抬高到一個合適的水平,則這些土堆可發揮更好的作用。
從圖1—16可以看見,一個桃園里種著好幾排桃樹,桃樹之間相隔22英尺,這些幼嫩的桃樹只有6英尺高。此外,這塊地上還種著10排卷心菜、2 排大株溫莎豆和1排花園豌豆。所有這些蔬菜共計1:3排,22英尺寬,長得都很繁茂。并且農民把最高的、最需要陽光的植物種植在兩棵樹中間。在這幅圖上,植物是如此擁擠。
但是這些古老民族的人,習慣于充分利用土地,他們很早以前就能讓四片草葉生長在本來只能生長一片草葉的地方,也學會怎樣加倍擴大面積來滿足作物對更大空間的需求,這可以從圖1—17中看出來。這個人的花園只占地63 X 68英尺,兩根直棒神圣地矗立在家族墓地上。當他說到產量,這么多作物和價格使他在不到0.1英畝的土地上賺到100元。
他在不足0.06英畝的土地上種的黃瓜將給他帶來20元的收入。他已經出售價值5元的蔬菜,第二茬作物將在黃瓜成熟之后種植。他只從鄰近的運河用一個腳踏水車來抽水灌溉他的花園,每周澆一次水,下雨時除外。他的老婆站在田地里,穿著全面地顯示了她的謙遜。
但是擁擠的作物由于在田地里挨得更近,需要更多的肥料才能帶來更大的收獲,也需要相對更多的照顧,多方面更細心的觀察和更好的耐心,這些舉措都遠遠超越了美國人的方法。因此,可以看出,這些站在茂盛的作物附近的農民極富智慧,他們不斷尋找有效的措施來改進耕種技法。這可以從他那風景優美的田地里顯現出來,也可以從茂盛的作物中看出來,還可以從老人的臉上看出來,如圖1—18所示。站在他對面的同輩是陳大人,如圖1—19所示,他們每人都穿著冬衣。他們就好像一團火,也許他們認為活著只是為了自己,但是實際上卻給這個世界的其他事物帶來巨大的光和熱。當一個人意識到(他們)對所有重要的資源的保護幾乎發揮到了極致,并且是出于先天的本能而這么做時,就不會驚訝于這兩個人,一個生產者,一個管理者,所代表的擁有四億人口和四千年歷史的民族,在科技進步幫助下,能夠獲得更有希望更長久的未來。
2月21日,土佐丸號依照計劃如期從橫濱出發前往神戶。日本的輪船好像都以火車的速度行駛著。為了能盡快到達上海,到達神戶后我們開始向山口丸行進,第二天直接從山口丸出發。期間我們經過神戶和大阪之間的一個鄉村,并且發現YlLJL的耕種習俗比東京平原更為高級,耕作強度也更大。那兒的土地很少,冬天沒有任何作物。從圖1—20中我們便能看出那兒的作物緊緊簇擁在房屋和商店周圍,還有很多用來收集糞便和制作肥料的水泥蓄水池和水庫,那的土壤和農作物凸顯了這些堆肥設施的優點。我們還經過了一個一英畝大的花園,里面滿是盛開了的紫羅蘭,東西向平行地種植著,行距約為3英尺。花床的北部矗立著一個向南傾斜的四英尺高的稻草屏風,與地面成350角。它看起來像一個烤箱形狀的帳篷,起著反射太陽光、削減風力和減緩地溫下降的作用。
2月24日早晨10點,我們離開神戶,經過一段愉快的旅行之后,于25日下午5點半到達門司。盡管夜晚的時候海上霧氣籠罩,但我們卻將日本整個內海的美景盡收眼底,異常興奮。這種美只有身臨其境親眼所見才能感受,無論是任何描述、圖畫,抑或照片都無法表達。我們到達港口之前已經開始漲潮,海水在九州島和本州島之間的海峽里咆哮翻滾著,就像門司和下關之間的那條河一樣,顯得非常兇險,讓人不敢靠近,于是我們只好等到天亮再繼續航行。
岸上有貨物要裝載上船,船也需要添加煤了,大船剛拋錨,一些小艇便開了過來。晚上八點半的時候,那些看上去矮小但卻很強壯、敏捷的搬運工便已經完成了任務,將貨物和煤通通搬運上了船。晚飯之后我們回到甲板,搬運貨物的小艇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4艘裝載著250噸煤的駁船停在輪船的另一邊。這些船在夜間的海上閃閃發亮,大概是因為它們裝載著整桶正燃燒的煤,或者是表面呈圓錐形的一堆燃燒的煤。從煤堆底部發出的微弱的光看過去,那堆煤和四周忙碌的人看起來就像一堆亂七八糟的無頭螞蟻。許多男人女人、男孩女孩都彎著腰將茶碟形狀的籃子里的煤堆放成8~10厘米高的一個半圓,以便于搬運。船的甲板到煤箱有一個斜槽,在斜槽兩邊堆放著兩堆16英尺高的煤堆,可以看見許多人在忙碌。他們看上去就像一條無窮無盡的人鏈,儼然是現代化傳輸裝置的雛形,不同的是,這條人鏈的每一環都是人力驅動的。裝滿煤的煤桶以每分鐘40~60桶的速度一個接一個地由人力運送著,空桶經由下面的一條人鏈被傳送回去。四條這樣的傳輸帶1小時能傳輸100噸煤,2個半小時就將250噸的煤全部傳輸完畢。人鏈中,所有的人都站成一行,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下一個人的上手。負責清空煤桶的是一位婦女,她的背上背著一個2歲的小孩。她行動時孩子也隨著她來回搖晃,這為整個工作過程增添了不少樂趣。孩子傾斜到某一邊太厲害時,這位母親便會調整孩子的位置。因為雙手要忙于工作,所以孩子的母親總是通過抖動肩膀巧妙地調整孩子的位置。這位母親看上去很堅強,自然地接受命運的這些安排。孩子玩弄她頭發和耳朵時,她總是面帶微笑?;蛟S她的丈夫在人鏈中某個更艱苦的環節工作著,根本無法顧及妻兒。但10點半下工的時候他必然有家能回,而且還有晚餐可吃。在工人數量大大增加的同時,能否試著為工人提供更好的條件呢?
清晨時我們離開了門司,當晚便到達了美麗的長崎港。大家都在船上等著汽艇載我們上岸,因為我們第二天中午便要離開,觀光的時間很短。我們搭著當地的黃包車開始了旅行,首先就近參觀了位于陡峭山坡上的一座梯田菜園。來去的路上都鋪滿了狹長且厚重的石板,道路的一邊有開放的排水溝,有時兩邊都有,排水溝挨著房子,廢水經過這些排水溝,有的被排入大海。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條街道超過12英尺寬j街道旁還有些較高的樓阻擋了我們的視線,因此要一眼望盡街道還是有點困難。這兒的糞便也是被裝在密封的容器里,然后人們用肩膀挑,或者是用?;蝰R馱著,或者是用馬車、牛車拖著將它們運走,其他的人挑著滿是蔬菜的竹筐從菜園快步走向市場,如圖1—21所示。有的挑著新鮮的白菜,有的挑著成堆的生菜,有的挑的全是白蘿卜,還有的挑著洋蔥。路上我們還看到有輛馬車上堆放著剛砍下的竹竿,它底部的直徑大約3英寸,長大約20英尺。這兒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帶著小孩,而老人們則在街上玩耍唱歌。很多老人穿梭在人群中,有的看上去似乎還有些虛弱。一些小狗、野貓,還有公雞和母雞都迅速地穿過街道,從一個市場或者商店穿行到另一個市場或商店。在這一排排面向干凈街道的商店的后面是一些住宅區,住宅區的大門連著商店,中間幾乎沒有院子將住宅與商店隔開。在圖1—22中我們能看到東方的家庭主婦在選擇蔬菜時的麻利和日本蔬菜獨特的排列方式。
最后我們到達了海拔500~1000英尺的山坡,上面布有梯田,山坡很陡峭以致菜園的寬度大約只有20~30英尺。每塊梯田的前面都有一堵石墻,有些石墻高約12英尺,還有一些高約6英尺,通常都是4或者5英尺高。圖1—23展示的正是其中的一個山坡。這些菜園面積都不是很大,多數菜園的三面都有石墻,墻的高度依著山勢逐漸遞減,地基是用石頭砌成的。有了這些墻,也就有了一條上山的小路,路上偶爾有兩三個足跡。
每塊梯田都微微向下傾斜,但后面一塊都比前一塊微微凸出。梯田的邊緣有一個狹小的排水溝或者壟溝,溝主要用來收集地表水,之后將水引向下水道或者是集水池。集水池里的水可能會被重新引入菜園用于灌溉或者是用來調配液態肥料。梯田菜園的角落有一些水泥坑,這些水泥坑有的被當作集水池用來集水,有的被用來存放小便,還有的被用來調配堆肥。沿著陡峭的山路往上,在路的兩邊我們還看到了一些成堆的待用的糞便,它們是當地人們用肩膀挑上來的。
到香港和廣州——《四千年農夫》第三章
[美]金
我們已經了解了這些“古老”農民是如何在這么狹小的空間內以低廉的價格供應數百萬人的吃和穿,他們的民族依靠這些“古老”農民的辛勤勞動維持了幾千年?,F在。我們渴望見到這些“古老”農民在田地里工作的樣子。目前太陽仍然在赤道南方,每天往北移動12英里,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定了下一班輪船,馬不停蹄地趕往香港,照這樣安排行程,我們恰好能和春天在廣州碰面。我們越過北回歸線,向南航行600英里.之后再乘這艘船返回。
3月4日早晨,土佐丸號起錨出航,駛進了長江,隨著退潮的激浪不斷加速。舵手正準備架船穿過一個狹窄的峽谷,河水呈棕色,就像雨后的波拖馬克河一樣混濁。在離海70英里的地方是Gutzlaff島,島上有一座燈塔和一個能接收六個頻道的通信站。我們的船就是在這附近遇到退潮的,輪船駛過后激起的浪向兩邊翻滾,一眼望不到盡頭。此時,進入季節性枯水期的長江水位很低。長久以來,長江這條生命之河,在沒有挖掘機,沒有駁船,沒有燃料和人力的情況下從未斷流,一直上溯到遙遠的西藏,巨大的落差使得水流能夠從上游裹挾著泥土奔走兩三千英里。經過長期的沉積,一點一點地在人??诼纬闪耸澜缟献罘饰值耐寥?,并造就了最優秀的農業。沿長江順風而上,經過綿延600英里肥沃的沖積平原,就是漢口-武昌-漢陽城,那里居住著1770000人,可是他們只集中在半徑4英里的區域內做買賣,也只有一些130尺高的小型輪船在行駛,數量之多,排成一列可能有一千英里。
即使到現在,在氣流、潮汐和人類的共同作用下,這些褐色渾濁的海水仍不斷地沖擊海岸,形成更多肥沃的三角洲平原,因而也有許多人到此安家。在過去的25年間,崇明島每年以1800英尺的長度增長,現今島上居住著100萬人口。島上270平方英里肥沃的平原上種植著水稻、小麥、棉花和紅薯等作物。500年前這兒就只有河道砂和淤泥。然而現在,每平方英里的土地上已居住有3700個人。
我們向南繼續航行來到一片安靜的大海上,放眼望去,沿途近海的島嶼就如同在日本時看見的一樣,植被稀少,連較為低級的草本灌木都很少有,幾乎沒有任何森林覆蓋,各種綠色植物都很罕見。哈里森船長告訴我,這兒全年基本都不會有類似北方那么茂盛的草皮,但是這個小島夏季雨水豐沛,這就使得人們難以理解為什么草在這里難以生長。
3月7日是星期天,早晨我們先經過一大片煉糖廠,隨后發現我們進入了狹長而美麗的香港港灣。這里停泊著5艘戰列艦和幾艘大型遠洋輪船,還有許多船只泊在岸邊,其中的一些拉貨的小船一年的總噸位大約能有兩千到三千萬噸。香港位于東印度洋臺風地帶,盡管北部有一座大的島嶼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擋臺風,減少其破壞,但1906年9月的一次臺風仍使得9艘戰列艦沉沒,23艘船被掀上海岸,另有21艘船只遭嚴重損壞。小船的損失更為嚴重,據報道死亡一千多人。
我們的輪船沒有駛向碼頭,而是在日本郵船株式會社船的帶領下,穿梭在漫長的海岸線和高陡的山坡之間,最終來到一個很有西雅圖感覺的城市。這兒的懸崖可連接至人行道,但它太陡峭了,沒有人敢攀爬。峭壁上滿是各種蕨類植物、小竹子、棕櫚、樹藤和開花的灌木,中間還夾雜著一些松樹和大榕樹。這些植物在熱帶的景觀里加入了些許北方的感覺,美景一直蔓延著,最終消失在籠罩天空的薄霧里。我們在那的時候,整個城市和港口一直都有這種景觀,延續著直到超出新老九龍的界限。
香港島大約11英里長,2—5英里寬,島上一座高1825英尺的山峰上有一座信號燈。地面上空有一條纜車索道,巨纜的另一頭每15-20分鐘就有一輛纜車駛上斜坡,另一端則有一輛纜車駛下。索道交通為居住在城市周圍的人到山下從事商業活動,或到山上享受宜人的空氣帶來了便利。四通八達的道路在城市上空沿著山坡延伸,層級分明,配有排水溝和橋梁。人們可以在這些道路上步行,可以騎馬。可以坐賈包車或坐轎子,但是搭乘四輪馬車就顯得窄了。我們選擇從跑馬地的一邊開始沿路攀登,到達山頂后又從另一邊下山。山上云霧繚繞,在攀登的過程中偶爾能瞥見山頂,當我們俯視高架橋縱貫的城市和停泊著輪船的港口時,所看到的景色對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地方的人來說都是最美、最稀有、最珍貴的。這個時候正是候鳥開始向北遷徙的季節.樹林中各種植物的種類開始變得紛繁復雜。
許多香港婦女和男人一樣從事著繁重的體力勞動,她們將沙子和碎石從碼頭搬運到街上陡坡的頂端,這些沙子和碎石將用于調制混凝土碎右料。盡管工作繁重,但是她們都不覺苦,步伐仍很穩健。香港人比上海人身材要矮小些,酷似在美國的華人。但是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很敏捷和強壯。在這兒的街上我們第一次看到用鋸子鋸木頭,他們的姿勢如圖3—1所示。這兒的木板都是樟木木板。在溫暖潮濕齣天氣里,男人們總是打著赤膊,將褲腳卷至膝蓋,在脖子上圍一條擦扦的毛巾。
圖3—1 中國鋸木頭常用的方法
也是在這兒,我們第一次見到了4層和6層的建筑。這些建筑在搭建的過程中沒有用到鋸子、錘子和釘子,沒有破壞森林,沒有浪費木材。并且在建造和搬運的過程中消耗最少的人力。木桿和竹莖沒有經過任何裁剪,兩端就被相互重疊著捆扎在一起,雖然留用空隙,但可以不使用釘子。搬運過程中也不會有任何的浪費,除了用于捆綁的部分。其余每部分都可以重復利用。人們用肩膀挑起扁擔沿著陡峭的樓梯一級一級拾級而上,將砂漿運上6層高的花崗巖建筑。這種方式是香港盛行的最便宜的起重方式,因為可用勞動力非常充足。
香港以及其他一些城市的商店都有新澤西州生產的Singer牌縫紉機出售,它們大多是由中國人購買并操作,運費是提前預付的,價格是美國零售價格的三分之二。這樣的價格對國產商來說有很大利潤,對于外貿而言,扣除掉運費,也仍有很高的回報。
圖3—2 跑馬地、香港島以及梯田和分散的民居
在中國、朝鮮和日本我們一直忙碌著,一天也沒有休息。星期天下午我們在跑馬地漫步,盡管當時下著雨,空氣潮濕,山谷中還籠罩著薄霧。我們仍看見人們都在田間忙著。有的忙著種植作物,有的忙著收獲蔬菜以便拿到市場銷售,有的忙著給作物施肥,有的甚至還給一些作物澆水。轉過頭來,我們被一個四周圍著土墻的院子所吸引,沿著一條曲折的道路,我們走進這個院子,里面有擺放著許多半灌木性質的綠色盆栽,它們被修整成人形,枝丫就是人的四肢,主干就是人的身體,主干之上的一部分還被修整成類似人頭的形狀,如圖3—3所示。在中國各地都種植有各式各樣的盆栽,包括一些矮小的作物,它們主要是賣給有錢人家。
圖3—3 中國香港跑馬地的花園
圖3—4 位于中國香港跑馬地的花園
觀察圖3—4,讀者勢必可以發現這兒的耕作是如此的精細,這兒的園藝又是如此的精致和高效,這兒土地的生產力被發揮得淋漓盡致。當人們停下來詳細考察整個園林工作,預想會看到一個穿著整齊、工作仔細、勤勞節儉的農民在經過一天的辛勤勞作之后,雖然倍感辛苦,但滿足感仍溢于言表。如果你是在花園或者是在家里碰到一位農民,并且這位農民仍穿著下地千活時的衣服,那么你可能會感到很失望,甚至會產生厭惡的感覺。但是又有誰愿意因為穿著而受到歧視呢?當我們在田間或是花園里散步時,我們經常會以蔑視的態度看待這些農民,看不起他們,低估他們的能力。然而,當我們認識到彼此之間存在共同利益,我們就會摒棄以貌取人的丑惡嘴臉。正是這些沒有大智慧卻有著驚人毅力的農民通過自己的勞動養活了幾百萬人,并且世世代代承擔著繁重稅收用于支持國家建設,甚至是不必要的戰爭。不僅如此,他們還一直延續著男子漢氣概,并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克服重重困難,將這種氣魄發揚光大。
圖3—5 香港跑馬地常見的菜園耕作
這兒的農民不僅在耕作時非常細致謹慎,在選擇土地的肥料時也很嚴格,因為他們發現沒有哪項工作比選擇肥料能夠帶來更高的回報了。另外還需要一些開支來購買如圖3—5所示的容器。這種容器可以用于每家每戶收集糞便,以減少購買糞肥的開支,還能用于存儲其他一些液體肥料。在這些土罐右邊有一堆灰和一堆肥料。這些材料都被保存下來,以最有效的方式加以利用,來培肥土壤,滋養作物。
圖3—6 收集液肥的缸,右邊是澆肥用的長勺和一堆固狀糞肥
一般來說,液體的肥料在施用之前都要稀釋,因此,豐富便利的水供給是十分必要的。圖3—6所示的是中國人采用現代化的鍍鋅鐵管將跑馬地山坡上的水引入自己的花園的情景。在引水槽的一邊是裝有糞便的蓋起來的木桶,這些桶沿著水槽排開,大約一英里長。這些糞便都是經過稀釋之后才使用。但更為常見的供水方法。如圖3—7所示,是在地表上開鑿運河或者溝渠用于引水,之后在梯田或花園的一角修建一個小水庫貯水,多余的水便流到下一級梯田,這樣,便可保持長期的水供給。在圖3—7的右上角隱約可見兩個裝肥料的容器,水庫旁邊還有一個。在地勢較低的梯田里種植的是水芹,較高的梯田里種的也是水芹。每年的這個季節,水芹是跑馬地的梯田里種植最為廣泛的作物.
漫步在花園和零星分布的房子之間,我們看到一個豬圈,豬圈的地面用石頭鋪設而成,很光滑,也很千凈,看上去就像房子里的地板一樣。盡管無法從這個豬圈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但我相信豬糞都被收集起來,并裝在一些容器里用作肥料。
圖3—7 從山上引來的水通過0.75英尺的鋼管進入菜園.用于稀釋糞便和灌溉
圖3—8 在梯田的一角都挖有蓄水池,三個盛液肥的桶,前面還有一池子水芹
3月8號晚上,多云,我們離開香港前往廣州。當我們回望香港時,景色美得讓人驚嘆。我們被三個城市深深吸引:一個是霓虹閃爍的香港,她從陡峭的山坡上堀起,香港的夜空布滿星辰,閃閃發亮;第二個城市是分別位于港口兩邊的新老九龍;第三個城市在這兩個城市之間,被空曠的沙灘隔開,滿是各種小船、平底船的半島型城市。這些船都受到警察的監管,夕陽西下時停泊在各街區,朝陽升起時又各自散開。夜晚,特定時間之后,除了在特定的碼頭得到警察允許,沒人能夠穿過閑置的水域離開岸邊。這些警察掌握有小船的編號和船主的姓名。海港上空,三個大型探照燈不停掃描著整個港口,探照燈的燈光突然打到船身,如同火焰突然熄滅之后又突然燃燒起來,讓人感到驚奇。這便是這個半島型城市亮燈和管理的方式,人們還采取了一些別的措施來減少偷渡,防止一些人總在夜間將小船開出,之后就了無音訊。
由水路前往廣州大約有90英里,第二天清晨我們的船便停泊在沙面租界。之前總領事阿莫斯·P·懷爾德致電廣州基督學院通報我們的行程,因此他們派了一艘小船直接把我們帶到了他們位于湖南島上的總部。湖南島位于一個很大的三角洲平原上,靠近廣州的南部,該三角洲平原由西江、北江和東江經過幾個世紀的沖積而成,是廣州最為肥沃的土地。由于三角洲平原上人口稠密,政府撥了大筆款項用于糧食、燃料和服裝原材料的生產,土地都被開發利用,直到岸邊才有些荒地。
在湖南島上我們第一次去了墓地,對中國的喪葬開始有了了解。廣州教會學校就坐落在這片墓地中間。這片墓地非常古老,環境清幽。由于找不到合適的地勢,只能清除一些墳墓以便校園建設。有一群牛正在墓地中間吃草,周圍還有一群鵝,大約250只。這些鵝都是棕色的,其中的三分之二已經長成。幾個男孩正在放養這些鵝,把它們的活動范圍限制在這片墓地和鄰近的一條小河內。在廣東,一只長成的鵝售價是1.20元墨西哥幣,不到52分,金幣。盡管如此,一個每天工資只有10—15分的人又怎么能買的起呢?在這里,我們了解到中國人是怎樣想盡一切辦法利用陽光雨露不懈耕作以養家糊口的。這里的水稻都是兩熟制,如圖3—8所示,在田梗上農民們還會種植一些蔬菜,以備冬天之需。
在這種高強度的種植制度下,土壤的肥力幾乎耗盡,所以土地急需施用一些肥料或一些能迅速融入土壤的物質以保持土地現有的生產力。我們發現這兒和跑馬地一樣,人們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制作肥料。圖3—9所示的輪船是今天早晨到達的,它將兩噸糞便從廣州運到這里,現在農民們正忙著稀釋它們并施用于田間。農民將肥料裝在桶里,然后用肩膀將它們扛到田間,其中每英畝的施用率是16000加侖[1]。農民們將褲腳卷到膝蓋之上。光著腳丫站在田間,然后再用一個長柄勺舀起糞便,將它倒入壟溝中的水里,一勺的容量差不多有一加侖。這是他們給作物施肥的諸多方法中的一種。
圖3—9 已經種植了兩季水稻的土地現在又種上了蔬菜和綠肥
在湖南島上,有一種施肥方法我們之前都沒見到過。這里的人會用小船收集大量的運河淤泥,然后將它們運往田間,但他們并不是直接施用這些淤泥而是將其堆放在田邊曬千之后再施用。在這里用于作物追肥和底肥的物質都是人畜糞便,一般來說人畜糞便會污染環境,進而妨礙一個地區產業的發展,但是中國人卻將它們充分利用于農業生產,發揮了它們的本質作用。糞便需要加以利用。可以施用于田間,但美國人卻將它們排人大海。如果我們每天將100萬成年人的糞便施用于田間。那么每天就能給土壤帶來1噸多(大約2712磅)的磷和兩噸多(大約4488磅)的鉀。運河的淤泥若得不到定期清理就會阻塞河道,然而它們卻富含有機質,應該將它們挖起來加以利用。淤泥施用于田間會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質,同時還能改善運河的排水情況。基于這些原因,一些人開始利用原本被視為廢物的淤泥,許多人也因此獲得了報酬。
在早晨乘船前往廣東教會學校和其他三所學校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周圍的一切都是如此新奇,讓人興趣十足。當看到住在河邊的那些居民時我們感到非常驚訝。他們的眼睛都很明亮,肌肉發達,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婦女、兒童和老人更是如此。我們經??匆妺D女和女孩快速搖槳的情景,她們駕駛著各式各樣的船,有帆船、游艇以及舢板船。很多時候我們還能看見頭發灰白、滿臉皺紋的老婦人在搖槳。船對這里的居民來說既是家又是營生的場所,因此在船上經常能看見夫妻兩人,或者一家人生活勞作的情景。孩子們有時候會通過隱蔽的小洞窺視周圍的一切,有時候還會緊緊拉著一根繩子,讓自己懸掛在水面上。有時候孩子們甚至也用這種方式把貓吊在水面上。人們在船上高懸的籠子里飼養母雞,它們偶爾探出腦袋,伸長脖子到處張望。不管是男人、女人、男孩、女孩,所有的人都一起用力搖著船槳,幾乎都不戴帽子,穿著短褲,光著腳丫。他們每天都暴露在陽光云霧下,起早貪黑地在潮汐席卷的運河上工作,沒有沾染城鎮里的惡習,因此可以說這些孩子長大后一定會很強健而且會很成功。這里的女人給我們的印象是,她們比男人更充滿活力,擁有更好的工作狀態。
很多船上都出售熱氣騰騰的菜,其中包括粽子。粽子的制作方法是用粽葉把米包住,三個粽子捆成一串放進鍋里蒸,顧客購買時直接從鍋里取出來。來來往往的小船上會有乘客購買粽子,或者買點熱水泡茶,還有一些人會買一小塊正方形的棉布,把它放人熱水中,擰千后用來擦臉和手,用完后再交還給賣家。
沒有任何東西能比日常使用的最小面值貨幣更好地反映生存壓力和小規模經濟體的狀況了。美國的東海岸是世界上最不關注小規模經濟體的地方。那兒的鎳幣是流通硬幣中價值最小的,大約只是一美元的二十分之一。在美國的其他地方和大部分英語國家,100分或者半便士相當于一美元。俄羅斯170戈比、墨西哥200比索、法國250生丁,奧匈帝國250海勒都與一美元等值,而德幣400芬尼、印度400派士與一美元等值。同樣的,芬蘭幣500彭尼、保加利亞500斯托丁基、意大利500分和半分荷蘭幣都與一美元等值。然而在中國,他們的貨幣單位更小,1500—2000個最小單位的貨幣才相當于一美元。他們貨幣的購買力隨著每日的銀價上下波動。
當我們在山東詢問當地農民農產品的賣價時,他們這樣回答:“35吊錢可以買420斤小麥,12—14吊錢可以買1000斤稻草?!卑凑辗g的說法,1吊錢相當于40墨西哥幣,而一吊錢大約有250個硬幣。我們兩次看到一輛滿載著吊錢的獨輪推車穿過上海的街道。有些錢幣暴露在外,表明車上裝滿了錢。在青島,那里的搬運工把貨物從船上卸下來,堆放到碼頭或者倉庫之后才能得到幾吊錢。老板站在門口,腳邊放著一個裝著吊錢的糧袋。他們一手從搬運工手里接過竹簽,一手將錢吊遞給工人。
買熱水時旁邊會放置一些提示。我們搭乘由一對母女駕駛的小船上了岸。小船的中間被布置成一個小客廳,里面的餐柜上放有一個容器,很像我們的電鍋,容器可以保溫,以便隨時泡茶。這個裝置和用熱水泡茶的習俗是幾千年之前延續下來的,很多人都喝茶,以此來抵御傷寒和其他一些相關疾病。人們很少生吃蔬菜,除了一些加鹽腌制的,幾乎所有的食物都是煮熟之后再食用。賣魚和豬肉的船在眾多帆船之間穿梭,船上有一個隔間,里面貯存著運河里的水,以保持魚的鮮活。在街市上,魚被放在一個大盆里,盆里插有一根導管,將處于高處的水箱里的水引入盆中?;铘~經常是當著顧客的面被切成片賣出,沒賣出的部分仍會被扔回水里。家禽類主要是活禽交易,但是我們也經??匆娍境勺厣碾u鴨被懸掛在狹窄的街面上,上面有涼蓬遮住陽光,涼蓬的頂上有個牡蠣大小的孔,依稀有幾東陽光從孔里透進來。這些雞鴨已經經熱油炸過,但人們在食用前還是會將它們煮熱。這些熟食都非常千凈,大都經過嚴格的消毒。
有一件事我們始終不能完全理解,無論我們到哪里,住家里的蒼蠅都很少。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旅行讓我們在夏季享受了從未有過的舒暢。因為旅行中沒有蒼蠅的吵鬧。這次經歷會如此獨特主要是因為我們選擇的出游時節,四月的佛羅里達蒼蠅滿天,用餐時總是要用到蒼蠅拍。如果在佛羅里達人們能厲行節約,控制垃圾的數量,對健康影響很大的蒼蠅也會隨之減少,那么這就是一個重大的進步。每年蒼蠅都大量繁殖,直到令人無法忍受,人們才開始采取遏制措施,投入數百萬的花費用于制造屏障和并不是很有效的藥水。
運河上使用的設備以及廣州商店里使用的機械都充分證明中國擁有較高層次的生產制造能力,盡管這些機械設備還比較簡單。圖3—10展示的簡單卻很實用的人力裝置可以充分證明這個觀點。圖中一位父親帶著兩個兒子用腳踩動該裝置,10小時即可灌溉7.5畝地,花費36—45分,金幣,其中包括工資和食物花銷。附近還停著幾艘能裝載30—100人的輪船,這些輪船也都是由人力推動前進的。由于船的大小有別,男人們或排成一排或排咸兩排工作著。船票是每15英里1分,金幣,費用僅相當于我們在美國乘火車行駛同樣里程的三十分之一。廣州周圍運河和水道的清理及疏浚工作也都是由依靠人力的挖泥船完成,這些工作通常由居住在挖泥船停泊水域周邊的家庭來完成。還要用到一套深水清淤工具,由兩根很粗的竹竿和一個可轉動刮板組成。其中一根竹竿與刮板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另一根長竹竿與刮板另一端連接,用于控制刮板。刮板由三個或更多的人拉動一根纏繞在人力裝置輪軸上的繩子帶動運作。當刮板被舉出水面時,操作竹竿使刮板向岸邊擺動,清空后再揮動穿過杠桿較低一端的繩子將刮板送回水底,這杠桿的工作原理和古井打水裝置一樣。通過這種方式收集到的淤泥被施用于周邊鄉村的稻田或桑樹園中。因此,運河的河床一直是空的,田里淤泥的厚度也一直在洪水水位之上逐年抬升,而他們土地的生產力則通過淤泥沉積物中的各種植物養料和有機質而得以維持。
圖3-10 中國的人力水車,通過腳踩驅動木質鏈條將水抽到田里進行灌溉
在廣東和其他地方,類似于陀螺的機械原理被應用于操作小鉆頭以及制造裝飾性陶器的磨削和拋光用具上。用于金屬鉆孔的鉆頭安置在竹子的直軸上,在竹子的上端安裝有一個圓形的砝碼。鉆頭是通過一對繩索驅動的,一條系在砝碼的下方,另一條系在十字手桿的末端。通過操控十字手桿帶動鉆頭傳動。工作時將鉆頭放在適當的位置,然后轉動竹竿。兩條繩索以這種方式纏繞使得握在兩只手上的手桿上的向下的壓力解開繩索,最終使鉆頭旋轉。在適當的時候減小壓力,旋轉中砝碼的沖力使得繩索重新纏繞,再次向下壓則能帶動鉆頭再次轉動。
注釋:
[1]1加侖約相當于0.004立方米。
在西江之上——《四千年農夫》第四章
[美]金
3月10日的早晨,我們乘坐南寧號渡輪沿西江行駛220英里前往廣西的梧州。南寧號是兩艘英國同型輪船中的一艘,兩艘船定期在這兩地之間行駛,在1906年夏季的一次旅行途中,其中一艘船遭遇海盜襲擊,所有乘載船員和頭等艙乘客都遭殺害。據說遭受這次襲擊的原因是,破壞性的洪水毀壞了三角洲的稻谷和桑樹園,阻斷了糞便和豆糟的運輸,這些導致位于山上的茶園因肥料短缺而大幅度減產,三種主要農作物的絕收最終招致了嚴重的饑荒。為了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南寧號的頭等艙已經被貫穿于艙板和艙口的鐵格柵隔開,前往頭等艙的通道上著鎖并設有武裝守衛,頭等艙蔗蓬下面的標桿上掛著劍,非常像我們客車里的鋸和斧頭。英國和中國的炮艇都到江上巡邏,所有的中國旅客在上船時都被搜查是否私藏武器,上船之后即使政府士兵攜帶的武器也將被收監直到旅程結束。在江上行駛的一些載有貴重貨物的大型中國商用帆船還配備了小型機關炮。當我們乘火車從廣東到三水時,一個政府的海盜偵探就坐在車廂里。
西江是中國同時也算得上是世界最大的河流之一,流經梧州水位較低的一段河道寬約一英里,我們的船在水深24英尺的地方拋錨,挨著一個司浮動的碼頭,這個碼頭之所以能夠漂浮在固定位置是因為其上拴有巨大的鐵鏈,鐵鏈沿著碼頭的斜坡朝市區方向延伸,足有300英尺長,這使得碼頭在雨季洪水時期可隨水位上升26英尺。西江蜿蜒穿過瑞興峽谷的時候,河段變得狹小,在水位低端處的深度也超過25英尋[1],這個水位太深以致船無法拋錨。因此在大霧的時候,人們一般都會停船等待天氣放晴。河流的落差波動限制了通往梧州的船舶,水位低處僅有6.5英尺,水位高處可達16英尺。
當西江夾帶著泥沙從高原奔流而下與北江和東江匯聚時,它已經進入了巨大的三角洲平原,方圓6400平方英里。人們已經在這片平原開鑿運河、筑堤、排水,將其轉化成最多產的沃土,單位土地上每年至少種植3種作物。當向西經過三角洲時,我們看見一片平坦田野四周筑起了堤壩以抵御外圍過高的水位,這些土地已經被平整好,等待稻谷的播種。許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看護田野的堤壩上種植香蕉,遠處看起來這更像是一片果園,人們完全看不見田野里種植的作物。若不是有水和堤壩,眼前的景象很容易使人誤以為正身處早春播種時節的西部大草原里。農家分散地分布著,這意味著我們距離村莊還很遙遠。靠近這些房屋時,我們發現在屋頂的兩側都覆蓋著稻草。堤壩設有很多用兩根樹千做成的防潮閘門。
好幾次我們靠近田野去觀察土地是如何劃分的。每塊土地都從沿著運河設置的閘門開始向內延伸,寬約6—8英尺,約有80或100根木棒那么長,土地邊角被修葺成直角,挨著堤壩的兩端都被開成溝,介于兩條溝之間的土地被犁得又長又直,大約兩根木棒那么寬,彼此被中間的水溝隔開。大部分土地都用于種植甘蔗,此時甘蔗已經生長到8尺高了。中國的制糖方法是將甘蔗汁液加熱,直到其中的糖分凝結成塊,這些糖塊看起來像巧克力,或者類似我們棕色的楓糖。大量蔗糖出售到北部省份,用席子或其他覆蓋物纏繞扎捆成包,運送到零售市場,出售時將糖塊切成小塊,剝去覆蓋物即可食用,就像吃糖果一樣。
這條水道太寬了.即使戴上眼鏡也難以詳細觀察兩邊土地和莊稼的情況。遠處看去,大部分堤壩好像是用石灰石砌成,仔細查看才知道它是用河泥塑造的磚砌成,這些泥磚堆砌成墻的時候都略微傾斜,天氣不好的時候,堤壩看上去就像一堵土墻。
在船上我們看見靠近岸邊停著一條船,有兩個人的家就安在這船上,他們飼養了成百上千只黃色的小鴨子,船尾邊緣成圓形并懸伸的一大塊,上面有草堆和別的一些東西供飼養之用,鴨和鵝就在這條河中覓食,船成了它們浮動的家。鴨群或鵝群可以上船過夜,有時會被趕上岸,船也可能移動到別處以便放養這些水禽。
在三角洲平原上向西行進大概5小時,我們就到了桑樹種植地區,那里的田地水位比此處高6—10英尺。這里的作物成排種植著,排距大約四英尺,都是些小灌木,這些灌木非常像棉花,以至于最初我們以為到了廣闊的棉花種植區。地勢更低區域被海堤圍繞著,部分地塊的劃分方式類似意大利人或英國人早期劃分水草地的方式。一條條沿著地壟延伸,一條更深更寬的灌溉渠道沿著犁開的土地延伸著,與這些較淺的灌溉溝渠垂直交叉。在灌溉溝渠被挖掘之前,桑樹就占據了整片土地,桑樹周邊覆蓋著挖掘溝渠帶出的新鮮泥土,可以看見未經敲碎的大土塊。從圖4—1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廣東和三水之間的桑樹園,土地經過相同處理,用鐵鍬從深溝中挖出的泥土環繞著植物,甚至都堆滿了植物與植物之間空余的地方。
圖4—1 桑樹周邊堆滿了挖掘溝渠過程中帶出的新鮮泥土
在沿著河大約四分之一英里的距離內,我們發現男女共31人用竹籃裝著泥,再用扁擔挑著竹籃來回搬運這些泥土,這些泥土開挖的位置都恰好在水位線之上。在沿河兩岸人們經常能看見挖掘和運輸泥土的情景。毫無疑問,這些泥土將覆蓋在桑樹周邊。在大雨來臨之前,人們會在桑園周邊圍上一圈土堆,就像給桑園戴上一頂雨帽,這些工作進行的速度之快就像變魔術一樣,之前我們從未觀察到這種現象。在下午一點至六點這段時間里,我們一直在桑園里穿行,行程有好幾英里,可見這片桑園的面積是相當大的。隨著我們逐漸接近三角洲的邊緣,桑園數量開始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谷類、豆類和蔬菜。
離開三角洲平原后,緊接著我們又穿過一個山區來到了梧州,復雜的地勢也讓我們的旅途更加充實。山勢從河岸開始陡然升高,因此山區的耕地資源相對較少,并且通常在500—1000英尺高的山上,山的兩側和山頂都生長著矮小的草本植物,還零星分散著一些樹木,通常都是4—16英尺高的松樹。
沿河兩岸的幾個地區承受著嚴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一些大小不一的隘谷。但是相比之下,還是陡峭的山勢更讓我們感到吃驚,到處可見山丘凸出的輪廓,山丘表明山體表面覆蓋有土壤,長滿了草本植物。中間零星點綴著一些小樹。這兒的森林覆蓋率不高,主要是由于人為原因而不是自然條件的限制。
山區河段最具特色、最持久的人類活動印跡便是堆放在河岸邊成捆的灌木和柴火,它們會被裝載上船運到市場上出售。這些灌木主要是松樹,綁扎成捆后會被按照堆放糧食的方式堆放著。柴火則主要是直徑為2—5英寸的去皮之后的枝椏。所有這些將被用作燃料的枝椏都來自山后的村莊,村民順著山勢開辟了一些極為陡峭的小道,他們將砍來的柴火順著這些小道滑到山腳,再搬運到河岸邊上。小道十分陡峭,人是無法攀爬的。這些燃料被堆放在駁船的船篷上,下雨的時候雨水會從船篷上連接的管道流出,避免淋濕柴火。在村莊里,木材也是以圖4—2所示的方式堆放在一起。這些木材將被運往廣州和三角洲其他一些城市,而樹枝則會被用于燒制石灰或水泥,這些石灰窯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顯然,整棵樹都將被用作燃料,包括樹根和一些很細小的樹枝都被利用,沒有任何部分被浪費。
上游南寧港跟廣州港一樣忙碌。一捆捆供編織使用的燈心草堆放在一起就像一捆捆小麥。燈心草種植在三角洲平原那些地勢較低的新開土地上,種植方法和水稻類似,圖4—3展示了日本的一塊農田。
燈心草被帶到西江支流穿過的一個村子里,村子里的人們主要以紡織為生。我們的輪船在距離村子上游45英里的地方與村子的帆船隊相遇。返航的時候,我們再次碰見了船隊,這回船隊滿載著編好的席子。中國人有自己一套簡單獨特的方法來記錄搬運工的工作量。每艘載有兩捆草席的帆船船主都將得到一對木簽,跳板上坐著一個提著木簽箱子的男人,箱子里有20格,每格子最多能裝5只木簽。當草席被卸下船之后,木簽就會被放回箱子里。箱子里的木簽數達到100根后,就會用另一個空箱子。
圖4—2 展現的便是該區域典型的景觀
圖4—3 展現了日本的一塊農田
梧州大約有65000居民,離岸不遠處有高地阻隔,因此在??吭诎哆叺拇衔覀儾⒉荒芸匆姵鞘?。碼頭前臺居住著一些無固定居所的人,他們的居住環境比印度棚屋還差,卻從事著各種各樣的工作。夜晚的時候水牛會被拴在錨鏈上。7月之前,這兒大部分地方會遭遇西江的洪水。
我們靠岸時看見一個造船者正爬上船頭架,不厭其煩地把船殼板上的孔眼都釘上形狀簡單卻很有用的銷釘,另一個造船者正努力彎曲船殼板。這個船頭架由一根竹竿搭建而成,竹竿的一端帶有鉆頭,另一端則連接至人的肩膀。鉆頭是在肩膀的帶動下開始工作的。用繩子的一頭將連接肩膀的竹竿那端捆住,拉動繩子帶動竹竿動起來,船頭也因此開始前后晃動起來。船頭前后晃動時,竹竿一端的鉆頭也開始不停地旋轉起來。
圖4—4 日本種植水稻和燈心草的農田風光,黑色的區域種植著燈心草
彎曲那個8英寸寬、3英寸厚的又長又重的船殼板則相對比較容易。船殼板被水浸透,一端被架在一個高出地面4英尺的支撐物上。人們在殼板下方揮動一捆燃燒著的稻草來烘干濕殼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烘千之后殼板將彎曲成所需的形狀。彎曲或者拉直竹竿通常也是采用這種方式。圖4—4所示的木制叉子也是用這種方式做成的,可以看出做叉子的樹不是很大,有三根大樹枝。現在這個叉子在我翻譯的手上,翻譯右邊的女人用它來翻轉小麥。
當完成了殼板的塑形工作之后,年邁的造船者便會坐到地上抽煙休息。他的煙斗是用一段長1英尺,直徑近2英寸的竹莖做成的。煙斗一端封閉,一端開放。封閉一端的旁邊有一個小洞,用來通氣,煙草則被放在煙斗的底部。吸煙時,用火柴點燃煙草,嘴唇咬住沒有封閉的一端,深吸一口氣,煙草則更充分地燃燒。為了更好地享受煙草的味道,老人會把嘴唇貼近煙碗,然后深吸一口氣,煙就被深深地吸入肺中,保留很長一段時間,再吐出來,老人自然呼吸一次,之后再繼續吸煙。
圖4—5 用簡單的辦法制作成的木叉
圖4—6 中國廣東三水的農田風光
返回廣州后,我們乘火車繼續旅程。我們帶了一名翻譯一起去三水,繼續考察沿途的農田。圖4—5展現了那兒的風景,圖上有一名婦女正在整齊的苗圃中挑選玫瑰,離她最近的建筑物前面有兩排盛糞便的容器,后院中間有一部分地勢較低的地塊,對貯藏大米來說,這塊地能夠發揮類似我們冷庫的功能。倉庫里還藏有用毛皮做內襯的冬衣,這件冬衣的價值很高,藏在倉庫里是為了安全起見。毛皮冬衣在這些地區非常流行,還以它們的貯藏量來判斷各城市的財富排名。圖上展示的這個圓錐形的丘陵是該地區比較大的一個墳墓,山后還有許多墳墓綿延排列著直到天際。
圖4—6展示的是另一種風景。冬季,在第二季水稻收割之后留下的茬千之間種植豌豆,豆藤正沿著竹竿往上爬。前方是一條運河,第二條在雙壟之后,第三條運河在房屋前。現在,種植第一季水稻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灌溉工作和施肥工作也已經完成。在圖4—7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農民正不停地挑糞,他將桶在水中搖了搖,以便清空籃子。
圖4—7 在第二季水稻收割之后留下的茬干之間種植豌豆以及三條平行的運河
給水田上肥以備水稻種植,稻田附近種植著適合冬季的豆類,背后是民居
中國南部一般都種雙季稻,在冬季或者早春時節,田里可能還會種植其他谷物、卷心菜、油菜、豌豆、黃豆、韭菜和姜等農作物,不停地輪作以使農田全年食物總產量最大化。由此人們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用于思考、勞作和積肥,這些工作超過了美國人所能接受的極限。圖4—8展示了人們付出的這些努力能夠帶來多大的收獲,圖中兩塊土地上起著田壟,種上姜并覆蓋著稻草,這些工作全部由手工完成,等到了種植水稻的季節,所有的田壟將會被推平。即使不種水稻,農民們也會將田壟翻整,使得深層的土地能夠得到利用。很多人持有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這些人使用的工具太簡單,他們的工作是沒有效率的。這種觀點不符合現實,盡管他們的犁可能不適于深翻土地,但他們有別的辦法彌補,并且頻繁地深翻。
圖4—8 起壟的田里剛種上姜,壟上蓋有稻草,為了保護作物過冬
東莞是廣州東邊的一個城市,那兒一個教會醫院的約翰·布盧曼博士告訴我們,幾年前當地高產的水稻田售價為每英畝75—130元,但價格上漲得很快。那兒生活水平比較高的農民每人擁有10—15畝土地——相當于5/3—5/2英畝——可養活一個6—12口人的家庭。木工或瓦匠每天的薪酬是11—13美分,不包括食物,但是一個工人每天的口糧估計應該要墨西哥銀幣15分,或者將近7分,金幣。
這兒的池塘無論深淺都能養魚,永久性深池塘的租金高達每英畝30元,金幣。淺的池塘是可以在于旱期排千水的,它們只有在雨季才被用來養魚,排水后的池塘可以用來種植作物。永久性深池塘的水通常都有10-12英尺深,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池塘還會不斷加深,它們定期排水,抽出的泥漿累計有一兩英尺厚,這些泥漿都被運走出售給農民。養魚人還給池塘施肥,這是一種普遍的行為。假如池塘旁邊的小路常有人走動,養魚人就會在水上搭上遮蔽物來為游客提供休息場所。飼養在比較肥沃池塘里的魚能夠在市場上賣出更高的價格。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都可增加池水的肥力,食物越充足,魚就能長得越快,并且肉質越好。
在市場里,魚被陳列著銷售,它們通常被縱向對半切開,并且在斷面上涂上新鮮的魚血。我們在與布盧曼博士交談過程中了解到,中國人非常反對食用放置太久、被污染的肉類,他們認為上述的處理方式能夠讓魚看起來更新鮮。我懷疑這種涂抹鮮血的處理方法是否能夠起到切實的防腐作用,同時我也非常疑惑,中國人這么精明,怎么會被這種詭計誤導?
注釋:
[1]1英尋=1.8288米。
水渠和梯田——《四千年農夫》第五章
3月15日晚上,我們離開廣東前往香港,并將于第二天再次搭乘土佐丸號輪船去往上海。 盡管我們的輪船駛出大海很遠,除了離岸的島嶼,已經看不見土地了,但是一路上的海水都很渾濁,直到我們穿過北回歸線,駛離汕頭的漢江口。 在一片距海岸線以南600多英里,可能出海50英里的海域,來自中國最肥沃土壤的巨量的泥土被海水帶到這里,人們再也無法利用它們。 如何保障土地資源,阻止嚴重的水土流失,不僅對中國,對其他所有此類流失大量資源的國家而言,都必將是未來政治、教育和工程技術領域的重大課題。
在我們剛剛離開的巨大的廣東三角洲平原上,以及即將前往的更加遼闊的揚子江三角洲平原上,在更往北的黃河流域,數百萬年前就出現了水土流失現象。并且這種現象至今仍在夜以繼日地發生。 它們的作用無法估量.沿途的海岸線就是它們的杰作。 生活在此的人們以堅定的毅力造就了巨大的工程,他們建造堤岸、挖掘運河,利用攜帶豐富養料的河水灌溉農田,利用富含有機質的淤泥肥田。 在這塊田野上我們常常能看到農民在做這些事。
無論是通過圖象還是言語,人們都難以充分表達挖掘運河、開墾三角洲平原和其他耕地的重要性;人們同樣對改造表層土壤以適宜耕作這項工作的重要性難以言傳,這項工作在中國、朝鮮和日本至今仍在取得進展。 反復耕作并日漸成熟的土地成為他們最重要的財產,并支持起他們高度密集的人口。 在中國,我們曾有一段旅程是在上海和杭州之間的運河上度過的,我們住在一條房船上,走了大約117英里。 期間,我們仔細地記錄與主航道交匯的分支運河的數量和特征。 記錄顯示,從嘉興開始,由北向南,直至杭州的62英里中,在主航道西邊有134條分支運河作為進水運河,東邊有190條分支運河作為出水運河,這些河水最終將匯人大海。 這些運河的平均寬度估計在19—22英尺之間,運河岸邊土地在水面以上部分的高度在4—12英尺之間,以四五月份的水位為標準計算。 我們進入大運河后,發現水深經常超過6英尺。我們估計這個地區運河的平均深度在8英尺以下。
圖5—1中顯示了我們途經的718平方英里的區域上運河的分布情況.所有線條都代表運河,這些被標記出來的運河還不及總數的1/3。 A點位于嘉興附近,是我們開始作記錄的起點,8點接近圖的左邊緣,兩點之間有43條運河從主航道上部的鄉村中流出,其中8條有標記;主航道另一側有近86條分支運河將河水引出三角洲平原匯人大海,而圖上僅顯示其中的12條。 另外,在乘鐵路從上海到南京的旅行過程中。我們也記錄了運河的數目。但這個數據僅僅是我們從火車上看到的。 在162英里的行程內,共有593條運河分布在龍潭和南翔兩個區域之間。這是上海和杭州之間的一個區域,在此平均每英里我們就可以看到3條運河。
圖5-1 浙江省718平方英里的區域內主要的運河分布,每條線代表一條運河
通過研究接下來的兩幅示意圖,此項具有國際意義的龐大系統預設的適用范圍、本質屬性和最終目的都能得以展現。 第一幅是圖5—2,這幅圖展示的是175×160平方英里的一塊土地。圖5—3上的一幅小、圖展示的矩形封閉區域內的運河里程數加總達2700英里,圖5—2顯示的只是圖5—1所顯示的運河的1/3。 據我們實地考察,這里的運河總數是圖5—1所示的運河數的3倍。 因此,現今圖5—2所示區域里的運河很可能已經超過25000英里。
圖5—2 浙江和江蘇兩地的部分地圖
2700英里長的大運河.300多英里的海堤,用粗線條表示
下一幅圖5—3顯示的是中國東部偏北一塊面積為600×725平方英里的區域。 這個沒有樹蔭的區域是一塊將近20萬平方英里的沖擊平原。 這個沖擊平原非常平坦,平原的一段位于長江上游1000英里的宜昌,海拔只有130英尺。 在離蕪湖另一邊海岸375英里的地方,潮水漲了起來。 夏季時長江水很深,大型遠洋輪船都可以在汲取25英尺深的水之后上升600英里到達漢口,而要去宜昌則還要更換小輪船再行駛400英里。
圖5—3顯示的是一個地勢低洼的沿海廣闊平原,在圖的東南角上運河體系由兩個矩形標識出來。 圖中從南方的漢口一直延伸到北方的天津的粗黑線代表的就是這條總長超過800英里的大運河。 運河以東平原的溝渠化程度與圖5—2所示區域的水平相當。 1852年時這個平原向北一直延伸到黃河人???。 因此,在山東和河北之間眾多河流的兩岸,及運河和海岸之間,都存在面積廣闊的平原區域。 沿著長江流域向西,沿岸的安徽、江西、湖南和湖北等省都有廣闊的渠化地帶,其面積很可能已突破28000平方英里。 圖5—4、5—5展示的便是這些地區的景色。 再往西便是四川省的成都平原。 這塊平原面積為30 X 70平方英里,當地的灌溉系統號稱“中國最發達的灌溉系統”。
圖5—3 中國東部和北部區域的沖擊平原和大運河,從杭州到天津的大運河長達800英里,平原的海拔高度不超過100英尺.小矩形內部區域詳細情況如圖5—1所示
圖5—3向西延伸超出示意圖的范圍直至黃河流域的區域里,有一片125英里的灌溉土地寧海府,再往西的甘肅省境內的蘭州府和肅州,河流海拔高度達到5000英尺,那兒被命名為河套平原。 據保守估計,中國、朝鮮和日本的運河及有堤壩的河流的英里數是圖5—2所示英里數的8倍,共計20萬英里。 今天美國自東向西的40條運河和自北向南的60條運河加起來仍不及這三個國家的運河數。 單就中國來說,這個估計也不是很夸張。
圖5—4 中國江西省的一處位子山谷中的稻田,剛插過秧
作為龐大運河工程的附屬部分,這兒的堤防建設工程也是十分浩大。 僅是圖5—2所示區域的海堤就超過了300英里。 位于揚州和淮安府之間的大運河的東岸就可以充當堤岸,阻擋越過東部平原向西行的水流,并且可以讓水流改道,最終流入揚子江。 在洪水泛濫時還有泄洪道將水流排向東部區域。 運河西岸部分區域離東岸大約40英里,西岸的堤壩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擋了過量的洪水。 洪水流經西岸之后將被分散到一些大湖里,最后逐漸流失。 圖5—3顯示的就是這個位于長江以北的區域。
長江沿岸一些離黃河還有數英里的地方建有一些大型的防洪堤。在運河河床比周圍地區更高的地方,在大型防洪堤的背后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2道或3道加固堤,這樣就能減緩決堤洪水的推進速度,也能減少受災面積。 湖北的漢江流經200多英里低地,江的兩岸沿途都建有防洪堤,河流沿岸有些地方堤壩的高度甚至達到或超過30英尺。 同樣的,在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平原,防洪堤也達到幾百英里長。 因此,整個中國防洪堤的長度加總將達到數千英里。
圖5—5 位于湖北省的一處稻田,田水冗盈
為了有效控制運河洪水,在河流沿岸除了建有防洪堤,還建有許多蓄水的水庫。 其中一些水庫,例如湖北的洞庭湖和江西的鄱陽湖的總占地面積分別是2000平方英里和1800平方英里,在雨量特別大的季節,它們的蓄水水位能升高20—30英尺。 再加上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湖泊,長江沿岸的水庫面積總共超過13000平方英里。 這些水庫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卸洪的壓力,然而也日益被從遙遠山地帶來的沉積物壅淤。 這些地方能最終成為富饒的沖擊平原,毋庸置疑與圖中我們所看到的溝渠化方式高度相關。
還有另一項巨大的建設工程對增強大帝國的生存能力具有重大意義,那就是將洪水攜帶的大量泥沙沉積在洪水區的運河和河岸邊,以增加可用于居住和耕種的土地面積。 位于長江人??诘某缑鲘u面積迅速增長的原因現已明確,上百萬的人口現已在這個270平方英里的新島上建起了自己的家園。 現在島上也已經有了運河,圖5—2上面的空白處代表的就是島上的運河。 上海,就如其名字代表的一樣,是一座海岸邊的城市。 現在,上海已經向北、向東各延伸了20英里。 在公元前220年,山東的濮臺鎮離海岸只有1/3英里,在1730年的時候,離海岸有37英里,現在離海岸有48英里。
公元500年。位于白河沿岸的咸水沽是緊挨著海岸而建的。 在我們去天津的時候途經了白河,現在咸水沽離海岸有18英里。 圖5—3中虛線所代表的是渤海灣的海岸線,這些海岸線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們預示著土地向海邊延伸了18英里。
延伸的海岸線周圍,一些湖泊和低地幾個世紀以來一直遭受洪水的侵襲,形成了許多的洼地,周邊的一些沼澤變成了耕地。 不僅如此,運河中的泥沙被帶到這片土地上,不僅使得低地的地勢升高,運河的排水系統得到改善,而且也使得土壤的物理條件變得更好,得以種植一些新的植物。 所有這些都對土壤肥沃程度、人們生存能力的提高和農業的永久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改善土地環境的工作很早就開始了,而且一直延續著,更是一直貫穿于這個大帝國有記載的歷史中。 現在,這些工作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圖5—1和圖5—2中的運河是在1886年—1901年間挖掘而成的,主要分布在崇明島和崇明島以北新形成的土地上。 運河的樣式參考了1886年修訂的斯蒂爾勒地圖冊,重新修訂的資料來源于德國新近的調查。
早在公元前2255年,距今大約4100多年,堯帝任命大禹為“工程主管”,委派他負責排泄洪水和修建運河的任務。 大禹為此傾注了十三年心血。 據說這位偉大的工程師寫了許多關于農業和排水的專著。在他人生的最后幾年里,人們違背他的個人意愿,尊稱他為皇帝。
大禹治水建造的許多工程直到現在都是名垂青史的。 在大禹治水之前。黃河就發生過許多次可怕的洪澇災害,河水也幾經改道。 黃河在歷史上曾多次改道。給沿河流域帶來了巨大災難。 公元1300—1852年,黃河水匯入山東南部的黃海。 在此期間洪澇最為嚴重的年份,黃河沖破黃海北邊的堤壩,改道形成現在的河道,最終匯人黃海以北大約300英里的渤海灣。 黃河及長江的幾次改道路線都被用虛線在圖5—3中標識出來。 從這幅圖上可以看出,146年間,具體地說是在1852年,黃河在流經白河河口之后,最北到達了白河口以北100英里的天津。
雨量較小時節,黃河在流經山東濟南時水流速度會超過4000立方碼[1]每秒。 洪水時節,水流速度可達到雨量較小時的三倍。 在平原地區,這些水在24小時以內就能將一塊面積為33平方英里,厚度為10英尺的土地淹沒。 黃河就像一把雙刃劍,生活在此的人們不斷地筑堤建壩、開鑿運河,既利用河水灌溉良田又防御洪災。 人們與黃河相伴4000年的時光里,形成了怎樣特殊的心態? 真是讓人難以捉摸。 盡管防洪工作并不總能成功,但他們卻從未放棄。 1877年,黃河洪澇嚴重,河水沖破了岸邊的堤壩,淹沒了沿岸大片土地,死亡人數超過百萬。 1898年時,洪水再次來襲,將濟南東北部1500個村莊和西南部廣闊的土地淹沒。 正是這些巨大災難使得黃河有“中國的悲哀”、“難以管制之河”和“百害黃河”等稱號。
大運河工程似乎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大事件了。 據說,中部位于長江和清江浦之間的運河建成于公元前6世紀,南段位于清江和杭州之間的運河建成于公元605年—617年間。 而北段位于黃河故道和天津之間的運河則建成于1280年—1283年間。
這條運河被稱為中國的大禹河(帝王河)、運河(運輸河)或運糧河(貢品運載河),也是連接著內陸一些大河和東部沿海的巨大水陸運輸系統,為當局者鞏固統治服務。 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不斷修葺這些分布散亂、已被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的運河、堤壩、防洪堤和蓄水水庫。 維護統治的同時,也達到了抵御日益嚴重的洪水災害的效果。 我不得不說,4000年前大禹就將自己的命運與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他預見人類的未來,制定一些與世長存的措施,為后人的永續生存奠定了基礎。
對于所有已開化地區的人來說,生存所面臨的最根本和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問題就是土地生產能力的枯竭。 事實也已經證明,圖5—1、5—2所示運河的開鑿是為了在三角洲平原和洪水淹沒地區開展復墾工作。 不管最初是否特意籌劃,這些位于三角洲平原和受洪水侵擾地區的運河都是保護國家資源最基本、最富有成效的措施之一。 通過運灑,這個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國度因此大大擴張了其沿海平原的面積,減少了運河中的廢物污染,使得沿岸幾百平方英里的土壤變得肥沃和持久。我們毫不懷疑這項工程是過去4000年來人類改造沖擊平原案例中最成功的一個。 這項工程所發揮的作用將在這個民族繁衍生息的歷史過程中緩慢顯現,而且它的建造及維護還培養了這個民族強壯的體格和恒久的毅力,這里的人們心思細膩,木訥于言,更多的時候是在默默地為家園的建設和土壤肥力的保持貢獻力量。
自古以來,吸取以往防洪控洪的教訓,繼承以往成功的經驗,完善和發展防洪控洪的方法一直是農業生產中最大的問題之一。 進一步細說,就是在廣大低洼地做好排水工作,并且充分利用水流攜帶的大量泥沙為土壤增肥,這兩方面的工作是防洪控洪的關鍵。 中國有數百萬人需要房子和工作,而開墾新土地和保持土壤肥力需要不間斷地投人大量勞動,因此,政府可利用有效的工程技術增加就業。 目前,通過工程技術和機械設施很好地控制黃河水患是完全可行的。 隨著黃河水患得到有效控制,低洼地就能通過運河更好地排出積水,貧瘠的鹽堿地也會因此得到一些改善。 洪水季節,為了提高河岸相鄰低洼地的高度,河道會被整彎,同時土地還能適當地增加肥力。 當河流水位超過了周圍的平原但仍可控制時,人們會挖掘溝渠將洪水引入有圍堤的凹地,或者加固河流的堤壩,這些對于他們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 對中國而言,盡管運河系統已經十分完善,但是修葺工作仍是十分必要的,以使運河更好地排澇、灌溉和施肥,而且現在也是進行這項工程的大好時機。
在美國,我們現在正致力于發展內陸水運,同樣也應該就水運環境進行廣泛調查,應該對古老的中華民族發展和利用的運河工程進行仔細的研究。 每年密西西比河都會攜帶近225000英畝英尺[2]肥沃泥沙人海,沿岸堤壩中間會凸起高高的海床,堤壩兩邊則綿延著200英里土地,即使兩邊有堤壩護著,這些土地也時常遭受洪水侵襲。 隨著時間的推移,沼澤周邊會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以及服務于排水、灌溉、施肥和交通的水路系統,因而這片地區的土地也會變得更肥沃。 這片廣闊的沼澤正日益變成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和蔗糖種植園。 正如密西西比河一樣,這片沼澤富含肥沃的泥沙。養育了數百萬的人民。
學習中國平原地區的習慣,美國在大面積地實行保護和利用水土流失中廢物肥料的巨大工程。 但是,相較于中國廣闊土地在精耕細作之后谷物的收獲量。我們這項工程的規模仍顯小。 這項工程將減少水土流失,并能改善灌溉系統,將徑流中可培肥地力的物質應用并最后保留在農田里。 日本本州、九州和四國島的11000平方英里山區和丘陵里,耕地已經被精心地整理成梯田,梯田最低位置也高于河流水面至少16英寸。 這些水流中的營養物質被應用于田間,之后大部分留在田里或者作物表面。 正是因為這些作物,表上流失基本被遏制住了。 圖1—11、1—12和1—13中的景象主要是出現在廣闊平坦的地區,而圖12—4、12—5和17—10中的景象則主要是出現在陡峭的山坡。
假如日本平原土地面積能有11000平方英里,那么中國的平原總面積可能是日本的8—10倍。 出現在美國南部以及大西洋南岸一些州的水土流失絕不會出現在遠東地區。 據我們目前的觀察,遠東地區的地勢并不比美國更平坦。 正如我們在茶園里所見的,茶葉種植的地方相對較為陡峭,并不是完全平坦的梯田,因此茶園里總是覆蓋著大量的稻草,以防止由大雨引起的水土流失。 這種做法使雨水留在原地,之后浸泡出稻草中的可溶解的養分,并且大大方便土壤在毛細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吸收水分。 覆蓋在土壤表面的稻草大約有6—8英寸深,因而每英畝地表面便形成了一個6噸多重的覆蓋物,它攜帶了140磅可溶解的鉀和12磅的磷。 這種做法使農田得到了很好的肥料和最高形式的保護,降水得到了最大的利用,水土流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遏制。 這是種小中見大的做法,它是中國人數千年耕作經驗的總結和結晶。
在人口密度類似江蘇和浙江省這樣的遠東地區,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耕地都很平坦,成梯田狀。 圖5—6和5—7中展示的梯田即是這些國家平整土地的實例,這還是在一個相對平坦的地區。 通過平整土地,人們能夠將水上流失和表土浸泡對土壤肥力造成的浪費盡可能地陴到最低限度。 同時能將雨水保留。并且將它們平均分配。 這樣使一太部分容易流走的水分滲入地下而不是通過其他方式流失。從而也將表層土壤中的養分傳輸到農作物的根部,而農作物根部的生長又能夠更好地保護土壤并利用其中的養分。 在平整過的土地中灌溉,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水的效率,洪澇的時候還能及時排出土地中的積水。
圖5—6 中國浙江的一處梯田
能夠更好保持降水和土壤肥力的梯田還能夠提高灌溉效率
圖5—7 較低的梯田種有豌豆、油菜和水稻,高處種有桑樹
除了平整土地,還有另外一些旨在保存降雨和土壤肥力的方法被廣泛采用,圖5—8所示的就是其中之一,圖5—8展示了蓄水池的一端。有三個這樣的水庫串聯在一起,它們之間通過表面溝渠和運河相連。水庫周邊的土地平坦,壟與壟之間有淺水溝,溝的一端與水庫邊緣相接。 這樣的水庫可能有6-10英尺深,可以通過抽水,甚至旱季的蒸發將里面的水排干。 多余的地表水排入這些水庫,帶來的懸浮物沉積為泥漿后將回到田里變成肥料。 在準備堆肥時,人們會在水庫附近挖些坑,如圖所示,所有的殘株廢茬都扔進了這個堆肥池里,并與水庫底部的軟泥一塊浸至飽和狀態。
圖5—8 田野中的蓄水池,可以養魚,還可以灌溉和提供肥源,水池前方是一個堆肥池
在有大量運河的省份里,運河還可充當儲存器用于存儲地表泥沙。沿岸分布有許多堆肥池,人們將肥料堆放在這里,可以在不同季節用于不同農作物的施肥。 圖5—9所示的是運河沿岸兩個裝滿肥料的池子。
圖5—9 兩個裝滿肥料的池子,池子與運河之間的小道在浙江極為常見
在其他的地方又是另一種情況。 例如圖5—10所示的山東省,那兒田地都被平整分塊,周圍被又深又寬的壕溝包圍著,壕溝主要用于收集雨季過量的雨水。 正如我們所看見的一樣,將溝里的水排出是不可能的,因而溝里的水要么慢慢流失,要么蒸發掉,要么滲入壕溝周圍的土壤里,要么就是通過水泵直接應用于農田灌溉。 山東的降雨一般比較集中,但是年降水量卻很少,大約為24英寸,因此,水資源保護是十分必要的。 現在,山東各地正認真地開展這項工作。
圖5—10 山東的一外大田
周圍的壕溝可用于蓄水和肥,溝底部2英尺寬,溝口約6—8英尺寬,2.5—3英尺深
注釋:
[1] 1立方碼=0.7645536立方米。
[2]英畝英尺是美國的體積單位,常用于大型水資源,如水庫、水渠和河流流量的計量。以1英畝為底面積,1英尺為深度,因此,1英畝英尺體積為1214立方米。
燃料問題以及建筑、紡織材料——《四千年農夫》第七章
[美]金
隨著對食物、服裝、家具、繩索等物品生產的原材料需求與日俱增,以及人口的大量增加,改善土壤管理變得更重要。 曠物燃料有限的儲備將導致使用成本的增加,木料及紙張需求的不斷增加可能最終導致木材消失,由于樹木自然生產過程的緩慢以及林地區域在世界上分布有限。 在這些有限儲備的物質短期循環后,人們喜歡上農家材料的時刻肯定會到來,它不僅可以替代木材制造紙張,還可以作為燃料。 風的力量以及波浪的能量使得溪流沿著海岸線變形,但是充分利用每條溪流也不能完全滿足未來電力和熱量的需要。 并且只有在科學和工程技術高度發達的情況下才能設計轉換上述這些能量。 但是,現在東方國家的農耕體系呈現出了一種更為經濟的能源轉化和利用的辦法,良好的土壤管理能夠減輕一部分對電熱需求的壓力。
直到1905年一些材料描述丁東方國家的農耕體系,我們才知道,由于人口眾多。中國、朝鮮和日本旱已通過耕種大量農作物以滿足燃料、建筑材料以及紡織物的原料需求。而這些人解決燃料和保暖問題的方法再次使我們感到驚奇。 這些解決方案操作起來很簡單。 用衣服來保暖減少了對燃料的依賴。 燃燒農作物中不能食用的秸桿部分,或者喂養動物,或者作為它用。 這些人在交通可達的范圍內種植不宜在耕地上種植的樹木,以使得長途運輸更容易。 曠物燃料,比如煤、焦炭、石油、天然氣,在此后的一百年內,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已經是不可能了。 從遠古時代中國人民就開始在當地使用煤、焦炭、石油和天然氣。 兩千多年來。井中天然氣燃燒產生的熱量使得四川省許多深井內的鹽水已經蒸發,這些天然氣通過竹桿傳遞到平底鍋并且在鐵制的一端燃燒。 在同一省的其他區域很多鹽水是因燃燒煤而蒸發了。 亞歷山大.霍伊斯估計四川省每年可生產超過600萬英鎊的鹽。
在這里,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用來給房子加溫。 在地板凹陷的坑中燃燒煤,煙則從房子中飛走。 二月份在橫濱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家郵局使用同樣的加熱方法,房間里放著三個火盆,大鐵盆中的火超過火盆頂端2英尺多,就這樣簡單地進行著室內的取暖,在這些國家人們不用爐灶來作為住處的室內取暖設備。
在中國和日本,我們看見投入的煤礦粉塵由于和稀糊黏土混合后呈現出中等橙-歹-的形狀和大小,木炭也是類似的造型。 如圖7—1所示,制作的過程中添加了一些東西以塑形,添加的東西是加工米糖漿過程中的一種副產品。 在南京我們很感興趣地觀看了另一種制造煤磚的方法,一個中國工人坐在一家商店的泥土地板上,在他身邊是一堆木炭粉,一盤米漿副產品和一大盆潮濕的炭粉。 兩腿之間有一塊沉重的鐵塊,中間有一個略顯錐形的凹陷,兩英寸深,凹陷頂部兩英寸半見方,鐵塊邊上還有一個幾磅重的鐵錘。 他的左手握著一個很重的短短的錘擊工具,右邊的模具放置著少許的潮濕木碳,緊接著是三次精準地錘打,壓縮潮濕、粘稠的木碳使之成為非常緊密的結構,再加上少許木炭重復操作,直到模具填滿,煤磚形成。
圖7—1 用作燃料的煤球制作過程中會加入米湯
有了這套簡單的設備,男子很輕易地就能給木炭施壓,而且所施壓力十分巨大,和最好的水壓機所釋放出的壓力不相上下。 在將棉花和千草綁成捆的過程中,男子將可持續供應小幅電流的原理運用于大型的棉花機和千草機之上,最終結果證明其工作效率明顯提高了,在這種情況下棉花捆和千草捆要比在給機器導人強電流的情況下捆得嚴實得多。和在其他地方一樣,這個原理的施用也在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功。 盡管這一天該男子的工作效率似乎并不是很高.但他總是很有耐心。 男子光著上身,結實的肌肉表明了強健的體魄、活力充足、總是一臉的滿足。
在這樣一個擁有4億人口和4000年歷史的泱泱大國,因為有豐富的煤礦和水利資源、極高的森林覆蓋率和十分巨大的農業發展潛力,所以國家的發展前景讓人十分看好,預計各項事業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假如他們想要繼續保持其經濟和工業的發展速度、掌握科學技術以充分利用河流水力資源和煤曠資源,同時整個國家又始終秉承和平發展的觀念、注重國民道德素質的提高,那么這樣一個人的出現就是必然。
圖7—2 江蘇一位著冬裝的婦女
圖1—18是一個穿著冬裝的山東農民,圖7—2則是一個江蘇農婦,通過他們的服飾不僅可以預計這些農民為了保持體溫所需要攝取的食物量,而且還可以看出農民是怎樣保持體溫的。 山東的農民身上穿著厚厚的長棉衣,腳上穿著厚厚的棉鞋,另外還在褲腳處綁有一層厚厚的棉花,腳上還穿有好幾雙棉襪。 這種厚厚的棉衣并沒有經過壓縮,里面全是空氣,因此制作成本并不很高,而且這種做法還在沒有增加衣服重量的情況下增強了衣服的保暖效果。 外套里面的衣服重量不一,但它們也都十分保暖,農民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氣溫增減衣服。 我們懷疑這些農民能否設計出一個造價和維修成本都不高但卻適用于這種嚴寒天氣的衣櫥。 牧師E·A·埃文斯已在中國傳教多年而且長居四川,據他估計,農民每年用于衣櫥的費用是2.25美元,包括維修和翻新費用。
東方民族的個體經濟十分繁榮,而且東方人也十分注重自力更生,也正是因為這點他們才能在悠久的歷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他們這種獨特的品質不僅在處理燃料的方法上得以體現,而且在其他的許多方面也都得以充分體現。 吳夫人擁有并經營著浙江一個占地25英畝的農場,她家有一個面積為7英尺×7英尺、高28英寸的石炕,冬天的時候在炕底下燒火就能使炕變得十分暖和。 吳夫人在白天的時候會在石炕的表面鋪上一層席子,將炕作為代客的沙發;晚上的時候則會鋪上被子,將炕作為睡覺的床。 在山東一個富裕的農戶家里我們發現他家的兩間臥房里都各有一張炕,但農民暖炕的方法與吳夫人完全不同。 他在煙囪上接了一根水平的管子,在煙囪里的熱氣被排向屋頂之前將煙囪里的熱氣導入到炕底下。 他家的炕很寬,大約30英寸高,而且它還是用長12英寸、厚4英寸的磚頭砌成的。 制作這種磚的具體步驟是:首先將稻田里的底土與谷殼、秸稈的短莖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將這些混合物裝在一個塑料的模具里。之后是把它們放在陽光底下曬干,最后在使用這些磚塊前還要在磚塊的表面涂上一層混合有谷殼和秸稈的泥漿。 這種炕能夠大量吸收廚房中的廢熱,不管是在白天當沙發使用,還是在晚上當床使用,都能很好地傳熱。 在滿洲的一些客棧里,炕一般都非常大,可以睡很多人。 人們睡在這種炕上時都是將腦袋放在同一頭,然后一字排開,而客人之間也只是拿一塊擋板隔開,這樣能最大限度地節約燃料。 客人們白天能夠很舒適地坐在溫暖的炕上,累的時候也可以直接鋪開床鋪休息。
炕的作用并不僅僅局限于保溫。 使用三四年后,建造時使用的泥土和稻草在經過了發酵和收縮之后開始出現裂縫并出現許多小孔。 由于溢出的氣體是很有害的,它會使人們受到濃煙的困擾,因而炕需要翻新。 但是在熱量、發酵和吸收燃燒產物的共同作用下,這些相對貧瘠酌底土會變成他們所認為的珍貴的肥料。 在準備混合肥料的過程中也會用到這些廢棄磚。 正是因為這些廢棄磚仍有一定的價值,在移除和重新搭建炕的過程中消耗大量勞動力并不能完全算作是勞動力的流失。
通過觀察,我們認為用110℃的高溫將土壤烘千極大地提高了植物養分通過水的溶解能力復原的自由程度。 同時,高溫也無疑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和生物條件。 氮會被合并成氨。 濃煙和煙灰中含有磷、鉀和石灰,它們覆蓋在炕的內壁或者是會隨著濃煙一起被過濾到多孔磚里。這樣一來,植物養料便能被直接加入到土壤中去。 燃燒木材后產生的煙灰平均都含有1.36%的氮、O.51%的磷和5.34%的鉀。 大量燃燒秸稈和玉米桿得到了許多這樣的營養物質,人們總是不辭辛苦地將它們儲存起來,但風一吹,這些珍貴的植物養料便會彌漫至整個天空。 在發酵形成硝酸鹽、可溶性鉀和其他一些植物養料的過程中,人們還能得到一些其他的營養物質。 在山東省和直隸地區,我們經??吹饺藗兪褂眠@些被廢棄的磚頭。 走在鄉村街道上時也經常能看見成堆的廢棄磚,而且很多顯然是最近才被搬運過來的。
除一些能有更好用途的作物外,農場上種植的各種木本作物的莖大多被用作燃料。 將收割之后的稻草和棉花莖、掌狀豆莖以及油菜、谷子的秸稈整齊地堆放在一起,然后分別用圖7—3、圖7—4和圖7—5所示的方法將它們捆成捆運到市場上出售。 這些燃料被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和燒石灰、磚、陶器以及制作燃油、茶葉、豆腐等。 在家里用這些燃料做飯時,通常有一個小孩坐在地面上,一只手不斷添加燃料,另一只手不斷拉動風箱以增強流通的氣流。 在中國,榨棉花油、做棉子餅是較為普遍的家庭產業,在其中一個家庭里,我們看到使用的燃料是谷子和秸稈。 人們居住在石板瓦屋頂的平房里,雖然只有一層,但面積很大。 除了居住功能,還可以當作商店、倉庫和工廠。 房子里,一家四代人正在工作,祖父監督整個作坊的運作,祖母則是整個家庭和商店的主心骨,店里出售棉花油和棉子餅。 棉花油的售價是每磅22美分,棉子餅的售價則是每百斤33美分。 在商店和起居室后面的作坊里,有3頭水牛分別拉著一個磨將棉花籽壓碎,牛的眼睛都被蒙上,旁邊還有3頭備用的牛,準備替換正在工作的牛,以此完成10小時的工作。 此刻它們有的正躺著在休息,有的正在吃食。 兩個磨坊的磨盤都是水平的,直徑達4英尺多,上面的磨盤在牛的帶動下旋轉著,第三個磨坊有兩個直徑為5英尺、厚2英尺的花崗巖滾軸,通過一根水平的短軸連接到一個環形的石板上,另一端則通過一個垂直軸與牛連接。 這3個磨坊由兩個人照看著。 棉籽在經過兩次碾磨之后再蒸熟,以便能熬成油以及繼續下一次的碾磨。 蒸籠由兩個如圖7—6所示的有蓋子的木箍組成,底部有隔板。 棉籽的粗粉就被放在這上面,下面則是一鍋沸騰的水,水蒸氣將粉末蒸熟。 每次裝入的粉末都是用竹子秤稱過之后用鏟子鏟進去的,因為用秤稱過,所以每次做棉籽餅時原料的重量都是一定的。
圖7—3 上海吳淞河上停滿了載有水稻和棉花秸稈的船,秸稈將被用作燃料
圖7—4 人們將棉秸稈從碼頭運往市區的市場儲存
爐子前的地面上坐著一個12歲的小男孩,他左手不斷地往爐子里加谷殼,平均每分鐘大約30次,右手則按照一定的速率不停地前后拉動一個矩形風箱,以保持氣流的流通。 中間休息時,父親則搬來一捆秸稈加進爐子里,此時,男孩的左手才得到片刻休息。 當蒸汽使棉籽油稍微溢出一點后,熱氣騰騰的棉渣就被倒人一個2英寸寬、2英寸深的竹制木桶里。 隨后人手扶著一對扶手架,光著腳站在桶里踩著這些棉渣,棉渣還是熱的。 稍微進行篩選并用短秸稈將棉渣分開之后,16箍棉渣就被搬運給專門負責榨油的人處理。
圖7—5 運送稻秸前往市場
圖7—6 日本人蒸茶葉的過程.中國人熱榨棉籽油也是同樣的原理
榨油的裝置是由兩根綁在一起的木梁構成的,木梁足夠長,能挑起16箍棉渣。 木梁被固定在由3根很粗的木棒構成的三角架上。 作坊里共有3個三腳架,每個都帶有自己的一個主楔子,楔子被綁在了一起,在拉回主要楔子之后,楔子的松垂部分上會被塞上另一個楔子,用一個重25—30磅的木棰擊這些契子,使它們相互擠壓形成對棉渣的壓力。 為了保證壓碎之后能有新的楔子,有一個比燒爐子的男孩年紀稍大的男孩在旁邊制作楔子。 壓碎之后的木楔子和一些碎片也都被扔進爐子作為燃料。
這種簡單的方法,結實的構造和低廉的成本不僅能產生足夠的壓力,還很安全。 一旦達到足夠的壓力,人們便可坐下來休息,操作榨油設備的男子開始抽起煙來,直到榨出的油滴盡了,男子便又開始新一輪的工作。 這個擁有8個男人、2個小孩和6頭牛的榨油坊一天平均能榨640塊棉籽餅。
圖7—7 棉于餅可以作為奶牛的飼料
棉子餅可作為動物的飼料在市場上出售。 如圖7—7所示,附近的一個奶牛場老板就是用它們來喂養40頭牛,而牛奶則被運往上海,銷售至國外。 雖然這40頭牛中其中有一頭患有白化病,但每天的產奶量有200斤,即6.32磅/頭。 在阿瑟斯坦利博士的幫助下,上海衛生局他析指出這些牛的乳房雖小,但牛奶卻很豐富。 牛奶的密度是1.028g/ml,固體顆??偤繛?0.1%的;7.5%的脂肪、4.2%的糖以及0.8%的灰分。 嘉興南方長老教會成員w·H·赫德森牧師一家非常好客,在那兒我們吃到了非常好吃的黃油,還見到了如圖7—8所示的牛犢。 雖然它像豬油一樣白,但是口感和口味卻遠比丹麥和新西蘭餐館中的黃油要好。
圖7—8 中國浙江嘉興的水牛和牛犢
這些牛奶用瓶子裝好之后被運往市場上出售,每瓶2磅重,售價是1美元或者是43分(金幣),這個價錢似乎有點高。 我的翻譯似乎感覺我們誤解了牛奶的標價,他說按照上面的價值比例,一瓶一斤半重的牛奶售價就應該是一元上海幣。
把秸稈用作燃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生活面臨的燃料問題,但僅僅依靠它們并不足以滿足整個農村的需求,更不用說滿足迅速發展的國民經濟所需了。 正如我們在中國南方所見的。南方的丘陵地區和山區種植著許多松樹,樹枝被用于燒制石灰,水泥窯里也使用它們作燃料。因此,可以說廣大的丘陵和山區都為解決燃料問題貢獻了一份力量。在青島時,我們看見騾子將松樹枝駝在背上,如圖7—9所示,將它們從山東的山區運到青島。 朝鮮也使用類似的燃料。我們在東京以東的船橋市拍了很多作為燃料堆放好的松樹枝照片。
長期以來,一些人口密集的山區和丘陵地帶的樹木都被砍光了,因此,那些地區開始提倡定期植樹造林,甚至為此還開始移植樹木。 我們看到在中國和日本森林破壞現象很嚴重,只有為數不多的在寺廟、墓地和房子周圍的老樹能得到較好的保護。 然而,蘇州附近一家名為伊麗莎白布萊克醫院的R·A·哈登醫生卻堅持認為中國是愛護森林的民族,他們會定期種植一些樹木作為燃料。 林區樹木被砍伐之后,為了使樹木能更密集地生長、盡旱長成大樹,他們在必要時甚至會移植樹木。 為了證明他的觀點,他還爽快地提出要陪同我們一起前往一個開展植樹造林的山區,這讓我們感到振奮。
圖7—9 用牛馱著用于燃料的松樹枝
我們雇傭了一艘建有屋子的船,擁有船屋的家庭把他們的家也安在了船上。 這個家庭的母親最近剛去世,剩下父親、兩個新婚的兒子和一個助手。 他們用船屋送我們前往目的地,并為我、哈登和廚師提供了床鋪。 我們每天支付3元(墨西哥幣)。 每天都是夜間航行,白天則用來考察周圍的山區。
母親的葬禮花費了這個家庭100元,兩個兒子的婚禮各花費了50元。 因為家庭成員的變化,船屋也進行了適當地改裝。 改裝船屋又花費了100元。 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很困難,不得不借錢干這些事。 葬禮花費的100元需要支付20%的利息,婚禮所需的費用則需支付50%的利息。 從朋友那兒借的錢不需支付利息,但是,父親明白要報答他的朋友們仍需等待時機。
牧師E·A·埃文斯告訴我們,在中國,當人們有經濟困難時向鄰居求助是很常見的。 這是人們應對經濟困難的一個方法。
假如一個鄰居需要8000元,他就會準備好一桌宴席,邀請100個朋友前來。 受邀而來的賓客知道,他們并不是因為葬禮也不是因為婚宴而受邀請,而是因為主人缺錢。 宴席的花費并不是很大,受邀的賓客每人都會攜帶80元,并將錢送給主人,主人則記錄下伸以援手的朋友以便曰后償還。 還有一種方法:假如一個人出于某種原因需要借2萬元,他會向20個朋友提議共同組織一個資金互助組。 假如同意的話,每人最少會交1000元作為股金,可以多交,資金互助組會按出資額度對成員進行編號,將來按照這些編號進行償付。 組織資金互助組的人有義務使這些款項在規定的時間內增殖,并且會不定期地向成員支付一定的利息。
中國的利率普遍很高,尤其是一些收益小、風險高的領域。 埃文斯先生告訴我,每個月2%的利率是很低的了,年利率通常都是30%。償還利息的義務大部分不能得到很好的履行,但它們并不會因此而被取消,它們會代代相傳,由父親移交給兒子。
圖7—10 中國運河上運載旅人的船屋
購買船屋需要292.40元.每年的盈利額是107.5—120.4元。 葬禮花費43元,兩個兒子婚禮的花費超過43元。 6個人每天能賺取的工資是1.29元,連續工作兩星期或者一個月掙到更多的錢就相當于降低了利率。 他們每年工作300天一共賺取的工資數是120.40元,平均每天的工資只有40.13分。 若平均到個人,每人每天不到7分。 因此,我們支付的價格相當于他們2個工作目的工資。 在上海和其他一些城市,外國人經常會雇傭這種小船兩星期或者一個月沿著運河或河流觀光旅游。 他們認為這種旅游的方式很愉快,并且還是一種便宜的郊游方式。
圖7—11 中國吳凇河西岸狹長陡峭山坡上的樹木都被砍光了
在到達山地的第二天早晨,我們就看到了圖7—11所示的景象。那兒樹木沿著山坡呈帶狀分布,樹齡在2—10年之間。 它們與垂直邊界地區不同年齡的樹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些特別狹長的地方還不足兩根木棒寬,其中一個地方的樹木最近被砍伐光了,我們沿著這兒走了很長一段距離,看見周圍的松樹生長狀況非常好。 在一片30×6平方英尺的土地上,樹木多達18棵。 在這片土地上,所有的東西都被砍光了,連樹樁和粗大的樹根都被挖起來用作燃料。
在圖7—12中我們能看見這些地方的樹枝都被綁成捆,作為燃料搬運到村里。 樹枝被曬干了,但上面仍有葉子。 樹根也與樹枝捆在一起,這樣一來.所有能用的都被保存了下來。 在我們上山的途中。我們看見許多人挑著扁擔將一捆捆的樹枝運下山去。 我們就山坡地的造林計劃進行了調查,調查表明樹根能回收利用使廣泛地挖掘樹根成為必然,樹根被挖起后新的樹苗便能夠迅速成長。 因此這兒并不需要大面積地種植樹木。 我們詢問一群人哪兒能看到那些被移植到山坡上的松樹,最先明白我們意思的竟是一個7歲的小男孩,他自愿帶我們去看??催^之后,我們給了他一塊乳脂松糕作為報酬,他對此感到異常興奮。圖7—13所示的是一個很小的松樹苗圃,那兒的松樹將被種植到適宜生長的地方。 那個小男孩帶我們去看了兩處這樣的地方,顯然他對苗圃的位置非常的熟悉,盡管它們地理位置很偏僻,離他家很遠。 這些松樹都被種植在樹木生長不是很密集的地方。 在這片清理得很千凈的土地上,植被的生長異常迅速,被清理的一些植被有的用來作燃料,有的用來作混合肥或是綠肥。
圖7—12 中國上海吳淞河西岸的山丘地帶砍來的松樹和橡樹枝杈
墓地上種植的植物如果不是被用作食材也會被砍作燃料。 在上海時我們看到過好幾次這種情況。 有一次我們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女兒用耙、鐮刀、籃子和袋子在墓地周圍收集上一季收割后遺留的茬子和千草。 實際上,墓地周圍的千草和茬子比我們仔細修剪過后的草地上的更少。 圖7—14所示的就是一個剛剛收集完茬子和千草滿載而歸的男人,他手上拿的就是遠東地區特有的耙子。 這種耙子只是簡單地將竹條壓彎成勾形,再固定在竹竿的一端,正如圖中所示。
圖7—13 育有松樹的苗圃
圖7—14 上海的一位男子在墓地中收集的千草作燃料
在山東、直隸地區和滿洲,小米和高梁的秸稈廣泛用作燃料或建材,有時也被用來制作屏風、圍墻和草席。 在奉天,市場上出售一捆7斤的高梁秸稈作為燃料,100捆高梁秸稈的售價是2.70—3.O0元(墨西哥幣)。 每畝高梁地產出的可用作燃料的秸稈約有5600磅,通常這些高梁莖約有8—12英尺長,因此,當騾子或馬馱著這些燃料時,通常都會被完全掩蓋在下面,看不清到底是騾子還是馬。 在中國和日本,不同地方的植物秸稈售價不同,但一噸的售價一般都在1.30—2.85美元。 在南京,每噸無煙煤的售價是7.76美元。 每線[1]千橡木大約是3500磅,而相同重量的秸稈燃料的售價則是2.28—5.00美元。
在這些國家里,許多樹木都被燒成木炭,然后用細小灌木枝編織而成的草席或簍子被裝著運到市場上出售,每簍2.0—2.5蒲式耳。 如果不是被燒成木炭,則會鋸成1—2英尺長的木段(如圖7—15所示),劈開之后將它們綁成捆運往市場出售。
圖7—15 山東的農民正趕著馬,馱著柴前往膠州市場
在滿洲奉天至安東(今丹東)鐵路沿線地區,燃料被鋸成4英尺長,之后裝船運送到其他地方。 在朝鮮,每頭牛身上都配有一種特殊的馬鞍用于運送木材,有時堆放在牛身兩側4英尺長的木材像毯子一樣覆蓋著整頭牛。 這些木材就是被牛馱著從山上運送到火車站。 正如在滿洲一樣,木材都是從一些小樹上砍下來的。 朝鮮的樹木和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樹木一樣,是分散種植在公有的山上。 在這些分散稀疏的松樹之間還長有許多橡木,它們很細小,生長的時間也不過兩到三年,但它們似乎總是被不斷地砍伐。 在朝鮮,我們經常看到橡樹葉子被運送到稻田里用作綠肥。
種植在滿洲的奉天和安東、朝鮮的Wiju和釜山之間的樹木總是被不定期地砍掉,日本長崎與門司、下關到橫濱之間的樹木也是如此。在這些國家,植樹造林計劃正迅速地實施著,但是在10年或20年或25年之內這些樹木就會被砍伐一次。 每匹馬馱著的重330磅的樹木的價格為40錢(日幣),圖7—16所示的就是買賣時的場景。 明石實驗站的小野處長告訴我們,他們那里的樹木都是10年砍一次,然后被作為燃料出售,平均每畝林地的收益是40元。 這片土地的價值是每畝40元,但如果在這片土地上種桔子,每畝的收益將會是600元。 林地里還長有許多蘑菇,盡管生長條件不是很有利,但每畝地里的蘑菇帶來的收益仍有100元。
圖7—16 日本人正搬運燃料下山
排除臺灣[2]和樺太町兩地,日本的森林覆蓋面積達54196728英畝,私人占有的土地不到2000萬英畝,剩余的土地則屬于國家或天皇。
這些國家廣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并不是木材,他們使用的是其他作物。 在圖1—8所示的箱根鄉等一些廣泛種植著水稻的地區,用稻草蓋屋頂的情況非常普遍。 在廣州三角洲的一些地區甚至連房屋兩邊也覆蓋著稻草。 這種用稻草蓋成的房屋冬暖夏涼,很適宜居住。 但用稻草蓋的屋頂壽命很短,通常每3—5年就需要翻修一次。 而蓋屋頂的老稻草卻是一種很好的肥料,它們有的也被用作燃料,燒成灰之后,再用作肥料。
特別用于城市公共建筑的粘土瓦也是蓋屋頂時普遍使用的一種材料。 這兒粘土非常豐富,分布的位置也不是很遠。 如圖7—17所示,在環渤海地區和東三省城郊的一些住宅區里,有的屋頂上直接抹的就是小米和高梁莖,有的則抹的是與石灰混合后的泥灰漿。
圖7—17 草土墻、泥制煙囪和冬季的儲菜窖
在滿洲的焦頭,房屋是用高粱秸稈代替木材建成,屋頂則用小米秸稈蓋成。 房椽是以慣常方式架設的,但上面覆蓋有兩英寸厚、去除葉子和上端的高梁秸稈。 用麻繩將房椽和高梁秸稈捆綁在一起,兩者交織著,看上去就像一張卷起來的席子,然后在其表面涂上一層薄薄的粘土灰漿.涂滿之后,再覆蓋上一層18英寸長、8英寸厚的小米秸稈。在屋頂板成形之后會被鋪在房頂并形成斜坡狀,這樣一來,雨水就被遮擋住了。 建造更好的房子時,會在其表面抹上泥土灰漿或石灰灰漿,這樣房子就能抵擋更大的雨。
我們看見房子周圍的墻上還覆蓋著長長的大高梁秸稈。 窗臺上矗立著一塊普普通通的貼有畫報的窗框,窗框周邊有圍粱,旁邊另有一根平板支撐著屋頂。 高梁秸稈被豎直地綁在圍粱上,形成了緊密的覆蓋層。 它們的外表涂抹有灰漿,內里有一層薄薄的泥土灰漿層,圍粱里也有一層高粱秸稈,而且高粱秸稈也有涂層,里層的高梁秸稈就如同房屋的內壁一樣,但圍粱與墻壁之間卻完全是真空的。
用泥土燒制成的磚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建筑材料,谷殼和短的稻草則是枯結材料。 磚頭是以圖7—18所示的方式在太陽下自然曬千的。 在建造房屋的過程中要用到這些磚頭,如圖7—19所示。 如我們所見,房屋的基石是用燒制而成的硬磚砌成,這種方式堆砌而成的基石能阻隔地下水,但卻會導致磚頭變軟,因此墻容易坍塌。
圖7—18 目然晾干的磚
當經過白河時,我們看到沿岸有許多用于燒制磚頭和粘土的窯,這些磚頭和枯土被堆放在岸邊,面積大約有800英尺,而白河的后面則堆放有許多捆燒窯時作為燃料的高梁秸稈。
有時燃料很難得到,因此非燒制的磚頭也被廣泛使用。 人們采用各種方法來減少建設過程中所需燒制磚頭的數量,圖7—20所示嘉興城墻便是其中的一個成功事例。 該城墻中,四層燒制的磚頭中間就會用一層薄薄的砂漿隔開。
圖7—19 建房所用到的磚頭
圖7—20 嘉興城墻
除了可用作食物、燃料和建材的作物之外,還有些作物可以用于紡織品和纖維生產。 這些作物也被廣泛地種植,而且每年的產量巨大。在日本,在略多于2.1萬平方英里的耕地上種植這些作物養活了約5000萬人。 在1906年,棉花、麻、亞麻和其他紡織纖維的產量就超過了7550萬磅,種植面積達到7.67萬英畝。 其余14.1萬英畝則種植紙桑葚和三椏等一些用于生產紙張的材料,它們的產量是1.15億磅。另外1.4萬英畝的耕地上產有9200萬磅編席子用的材料。 除此之外。還有95.7萬多英畝的耕地種有桑樹,以飼養桑蠶。 每年中國向日本出口的絲綢達到22389798磅。 1860平方英里的耕地生產出3億磅的纖維和紡織材料,因而用于種植糧食的耕地面積就削減為19263平方英里。 而茶的種植面積有12.3萬英畝,比糧食的種植面積小。 但1906年的產量是5890萬磅,收益大約是500萬美元。 然而以上的陳述并不足以說明這21321平方英里耕地的生產能力,除了這些食物和其他一些知名的材料能產生收益,稻草和木屑編織制作而成的裝飾品也可產生236.5萬元的收益;用稻草編織袋子、制作簍子和草席能產生600萬元的收益;用竹子、柳枝和樹藤制作小飾品能產生108.5萬元的收益。在了解了這些農戶的家庭產業后,我們估計1906年日本5453309戶的農民在小商品生產等副業上的收入就達到2052.7元。 若中國和朝鮮也能有相應的統計數據,則更能說明這兩個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優勢已得到充分的利用。
經濟、工業發展中產生的優良傳統和自古以來要求勤儉節約的美德使人們日益面臨巨大壓力。 在與西方國家交流的過程中,這些優良傳統不應該受到西方浪費之風的影響而被丟棄。 相反,這些美德應該對艦在正迅速發展的機械制造業產生有利的影響。 人們的勞動應被尊崇,傳統和美德應作為令人信服和滿意的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代代相傳。
在這些國家,廉價、迅速的長途運輸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 隨著它的發展,大量的煤炭、礦產資源以及水力資源都會得到充分利用,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因燃料需求量大而產生的壓力。 另外,森林管理工作的加強也會于一定程度緩解建材需求的壓力。 在中國、朝鮮和日本,東方人自古以來就實行了一套效果顯著并意義深遠的做法。 但是,現在距全世界范圍內按照東方人的做法實現更好、更全面的發展只剩下不到100年的時間。 當水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且被以電流的形式運送到山腳、峽谷和平原地區時,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應該讓它們盡可能地發揮作用,以減輕這些地區燃料需求的壓力,減少人們S工作量。同時,盡量依靠它們提高家庭的副業生產中勞動力的工作效率,加強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使孩子們遠離擁擠,在良好寬松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注釋:
[1]一個完整的線相當于4英尺高、4英尺寬、8英尺長(4′x4′x8′),128立方英尺的木材量——譯者注。
[2]臺灣當時被日本占領。
東方,“擁擠”的時空——《四千年農夫》第十一章
時間是每一個生命的組成。它包含了生命過程中每一個物理、化學和心理的反應,因此,農民在種植作物的時候需要根據作物不同時間內的需求差異來調整自己的勞作。東方的農民是世界上最懂得利用時間的,他們會盡可能地利用每一分鐘。外國人總說中國的農民“長期很準時”,從不煩惱也從不著急。為什么中國的農民懂得要抓住時機并且會利用好每分每秒呢?
遠東地區農民制作堆肥的方法,以及加工炕土、墻壁和房屋底土的習俗都大大縮短了有機物腐熟過程中化學、物理和生物反應所需的時間。這樣做不僅使他們的時間得到了增值,而且還通過使耕地的外圍發生這些變化擴大了耕地的面積。同時也使作物獲得了一些有效的養料。
不管是稻作農業還是旱作農業,給作物施肥的做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發展旱作農業的區域土壤長期極度缺乏水分,因此土壤發酵十分緩慢。西方的農學家并沒有充分認識到這個事實,土壤養分的發展與作物生長之間存在時空差異,因為這兩個過程都需要消耗土壤的水分、空氣、可溶性的鉀、鈣、磷和氮等混合物。不管這條重要的農耕經驗是否被用文字記載下來,它都是所有的農耕經驗中最不可磨滅的。假如我們在傳承這個經驗的基礎上能大量減少所需要的勞動力,或者以一種更迅速有效而且更輕松的方式保證同樣的收成,那么我們將會取得農業發展中最重要的進步。
在我們北上來到山東的時候,江蘇和浙江的農民正在實行另一種雖然需要耗費大量人力但能節約時間的農耕方法。那就是在小麥完全成熟之前套種棉花。圖11—1展示了將小麥和大麥種植在大約5英尺寬的狹窄的壟上,中間用壟溝隔開。圖中較突出的地方是一個水庫,水庫旁邊安裝有一個4人的人力灌溉水泵以灌溉右邊的稻田。在江蘇和浙江兩省,大部分小麥和大麥都是以圖11—1所示的方法種植。種有小麥的狹窄土地自水庫后面的土地開始延伸,直到風景不是很美麗的農莊,土地的左邊,靠近河岸的地方還有一個為灌溉泵搭建的小棚。
圖11—1 麥地和4人的人力灌溉水泵,人們在拱起的土地上播種
為了節省時間,或說是為了延長棉花的生長時間,在離小麥收割還有10天的時候,棉花種子就會播種到土地里。為了掩埋這些種子,人們會用鐵鍬將地層之間的壟溝挖松,直至有4—5英寸深,然后再將壟溝中挖出的細沙用鐵鍬灑向田間,細沙從成熟的小麥中篩落至地面最終將種子掩埋。這些細沙保存了土壤中的水分,保持著足夠的濕潤以使棉花種子在小麥收割之前發芽。下頁一幅圖。即翻譯站在圖11—2中是對另一塊小麥地的近距離特寫。在這塊小麥地上,棉花種子是按照我們之前所說的方式在4月22日播種下去的。從圖中可以看出,作物的間距很密,高度接近人的肩膀,因此要在其上播種其他種子,之后再掩埋種子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我們從山東回來之后,這片小麥已經收割了。據麥田的主人說,在這片面積為4050平方英尺的土地上,小麥的產量是400斤,秸稈的產量是500斤。平均到每英畝,小麥的產量是95.6蒲式耳,秸稈的產量是3.5噸。圖11—3是我們在5月29日的早晨拍攝的.圖上顯示的是這片土地在小麥被收割,而且棉花已種下時的情景,透過收割之后留下的小麥短短的殘茬還依稀可見剛種下的棉花。這片土地之前已經施用過液體肥料。不久之后就要將小麥的殘茬鋤去,地里只剩下剛剛種下的棉花。圖11-2和圖11—3這兩張照片的拍攝時間間隔有37天。毫無疑問,用這種方式種下的棉花比用傳統的先收割再施肥再播種的方式種植的棉花生長時間要多30天。從圖上可以看出棉花雖然是在小麥還沒收割的時候就已經被種下了,但是這兒的土壤很深而且很開闊。在種植的時候還會用一層大約2英寸厚的松泥土掩埋住棉花種子。另外,在鋤去小麥殘莖的時候還會再用兩頭或四頭錫制鋤頭將土地挖深。
上述在小麥地里種植棉花的方法是的下普遍采用的一種特殊的種植方法。如果氣候條件允許,許多地方都會采用這種復種的做法。有時在同一片田地會循環種植多達三種作物,這些作物種植和成熟的時間都不同。我們已經注意到作物種植時間會重疊,并且這兒采用的是黃瓜與蔬菜輪種的方法。復種的方法使田里的作物變成了多熟制,充分利用生長季節的每分每秒促進作物生長。同時,對農民們而言也利用了所有可能的時間來照顧作物。在圖11—4所示的田里,冬麥即將成熟,蕓豆還差1/3的時間也能成熟了,而棉花則是在4月22日剛剛被種下?,F在,這片農田被分成了許多塊5英尺寬的壟,壟間有一條12英寸寬的壟溝。壟上種植的兩列小麥間寬為8英寸,壟上剩余位置種植的作物又占據了2英尺,這樣一來剩下的就只有一條16英寸寬的狹溝。如圖上半部分所示,(1)表示的是耕作,(2)表示的是施肥,(3)表示的是最后在收割小麥之前種植上棉花。壟溝的兩旁都會種上一列蕓豆,如圖中地勢較低部分所示。種上蕓豆之后,壟溝就被擋住了。豆子是在小麥收割之后和棉花長大之前成熟,晚秋時在豆子收獲之后還要重新翻犁和施肥,之后會再種上一茬作物,如此反復,一年便能種植四種作物了。農民不間斷地給作物追肥,再加上土壤中含有充足的水分。獲得最大的收益便指日可待了。
圖11—4這塊地上實現了小麥、蕓豆和棉花的間種套作小麥即將收獲,蕓豆已經生長了2/3,棉花剛播種上圖主要把小麥作為拍攝對象,下圖以蕓豆作為拍攝對象
在另一項計劃中,冬麥和大麥會被并排種植著,然后給土壤施用一些綠肥。例如“中國苜?!边@種野生的苜蓿屬植物。如圖11—5所示,農民會不斷翻轉它們,為種植在大麥周邊的一列列棉花提供植物養料。在收割了大麥之后,原本種植大麥的土地會再次被翻耕和施肥,在棉花即將成熟的時候田里會種上油菜,以便在冬季的時候可以用油菜作原料腌制咸菜。
圖11—5 將百覆翻進土壤作為綠肥
在中國。膠州灣附近的天津和北京都可以實行復種制。在這些地方復種的作物通常是小麥、玉米、大麥、小米和大豆。但這兒的土壤也不是很肥沃,年降雨量差不多只有25英寸,雨季大約是在6月末7月初。圖11—6所示的是這兒一片土地在6月14曰的情景,從圖上可以看出,田里種有兩列小麥和兩列大米,兩種作物之間間隔28英寸。小麥即將成熟,但是貧瘠的土壤和千燥的氣候(從1月1日到現在的降雨量只有2英寸多一點)導致小麥植株異常矮小。
堆放在作物之間的粉末狀肥料主要是在小麥收割之后用來給土壤施肥的。小麥收割之后會被綁成捆帶回村子里去,之后農民則將小麥秸稈制成肥料。圖11—7所示的是農民忙著用一把筆直的長刀切除小麥秸稈的場景,圖中,農民一手按住小麥的一端,另一只手握住刀向下施力。被切除的小麥秸稈不是被用作燃料,就是被運往圖11—8所示的用泥磚建造而成的堆肥池制作肥料。在這個池子里,小麥秸稈會和糞便以及草木灰混合在一起,然后人們再往里面加入一些水使它們腐爛。它們腐爛之后,可溶解性養料就與土壤充分融合在一起了。它們與土壤的融合并不影響土壤中的水分的毛細運動,在農田外圍發生變化,并不會影響地表作物的生長。
圖11—8 中國直隸地區的一個豬圈,旁邊是一堆稻草,可用來制作廄肥
在中耕和復種結合的農業種植體系中,東方農民的輪作將引發一系列物理、有機化學和生物學的有利結果。有人認為作物的根部相互結合在一起能促進生長,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么將作物緊密地種植在一起的這種做法就能為生長提供這種有利的機會。事實上,真正促成人們實行復種制度的原因并不是這個,而是之前已經列舉出的一些很明顯而且很重要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