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忠誠戰士
——讀李德順著《毛岸青在克山》
范正美∕ 2011-11-7
毛岸青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次子。關于他的整個生涯,國人知道的比較少。李德順老人所著《毛岸青在克山》一書,彌補了中共黨史、毛澤東家史、毛岸青史研究的空白,向世人展示了毛岸青在克山鮮為人知的一段革命生涯,從而再現了毛岸青完整的人生之旅,勾勒出這位巨人之子一生的崇高形象,同時也看到了老一輩革命領導人對待毛澤東子女以及毛澤東對待子女的一個側面。本書作者李德順,生于1933年,出生拜泉縣,畢業于齊齊哈爾師范中專。從1964年起,一直在克山縣政府工作,長期擔任部門的領導工作,業余愛好集郵、收藏、寫作和地方史研究。本書就是這位老者,熱愛毛澤東主席、熱愛社會主義事業、熱愛客鄉克山人民,懷著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經過辛苦調查、悉心研究,以近80的高齡整理出來的一部人物評傳。本書尊重歷史,注重政治,忠于事實,敘述口語化,樸實無華,一片弘揚紅色歷史之心,躍然紙上,讀來感到很親切,也很受感染。讀《毛岸青在克山》,毛岸青是毛澤東的好兒子,也是中國人民的好兒子,是一位可親可敬的人民的忠誠戰士,昂然在我心中升起。
勇擔責任的兒童
毛岸青生于 1923年11月23日 ,湖南長沙東鄉板倉的外婆家中。到 1930年11月14日 楊開慧被害,已經是一個很懂事的七歲男孩了。
楊開慧被湖南軍閥何健殘酷殺害后,敵人千方百計,想對毛澤東的三個兒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繼續下毒手,并欲誘捕毛澤東。在楊開慧組織并訓練出來的板倉農會,“很嚴密、很有戰斗力”的精心保護下,他們三人分別藏在三個舅媽家。當他們得知地下黨組織要護送他們逃離虎口的時候,三個孩子,惦記母親的激情燃燒,于一天午飯后,徑自給媽媽拜墳去了。整整一個下午,直到傍晚,不見他們的蹤影,急壞了外婆一家和地下黨組織的同志們。當他們回家得知親人找他們好苦好害怕之時,岸英即率岸青、岸龍給外婆下跪,聲聲說這是自己的過錯。因為我是哥哥,一切事情我都應該管。我要想好以后,再和大人商量才能去做,今后我再也不會干這樣的傻事了。這時,岸青在一旁力挽責任,坦言說道:這事不能全怪我哥哥,我也想去看看媽媽,我也有份。此情此景,令人落淚而起敬。
驚險逃離虎口
在黨的地下組織的精心策劃下,經過艱險的努力,極為周折地,毛氏三兄弟分別更名換姓,改叫楊永福、楊永壽、楊永泰,由外婆、舅媽領著他們扮作走親戚,由農會糾察隊成員冒死推著兩輛土車送出板倉,在離白水火車站還有二里路的時候,遇上了土匪,處境十分危險,然而,富有經驗的糾察隊員,巧妙地周旋,花了8塊大洋,才化險為夷,然后,北上火車,繞道漢口,改乘輪船至上海,一路說不盡的迂回曲折、幾多險情,終于逃離虎口。
流浪兒的兩次抗命
早在1929年底,主持中共中央特科工作的陳賡,根據周恩來的指示,與中國互濟會負責人之一的王弼一,由黨中央上海地下機關特工董健吾,利用上海圣彼得教堂作掩護,讓董以主持牧師身份主辦上海大同幼稚園,專門收養散落在上海的革命烈士的遺孤和黨的領導人留在上海的子女。當時,毛澤民 和 夫人錢希鈞在上海做地下工作,親自將岸英三兄弟安排在這里,接受教育與保護。1931年4月,因上海地下黨的機關遭到嚴重破壞,該園慘淡經營;“九·一八”以后,上海白色恐怖一天比一天嚴峻。正當上海地下黨的組織在周恩來精心組織下,準備提前搶救毛家和其他革命后代的時候,敵人提前下手了。現在尚未查明,具體是如何策劃與組織的。一夜之間,這些孩子和他們的老師,突然失散,不知所向。早在這以前,毛岸龍,因患痢疾送去醫院,不知下落(直到30年后,才查明岸龍已于1931年5月,在上海廣慈醫院,因細菌性痢疾夭折)。后來經過地下黨組織的努力,毛岸英、毛岸青,再次由董健吾妥善安排。幾經轉移,董健吾不得已,將毛岸英、毛岸青安排他前妻黃慧光照顧,行前作了嚴格的交代,要黃善待兩個孩子。
可能資料有限,書中此處語焉不詳。只是說,兄弟倆“來到黃家后什么活都干,洗衣服、扎紙花、洗碗、點煤爐、刷馬桶……”,不久又隨著黃家在“一個夜里搬走”。“黃大娘”對他們不善,兩兄弟因“忍受不住黃大娘的虐待”(第12-13頁),憤然地離開了黃家,以為到一家小燒餅店當個小“使喚人”,情況可能要好一些。
不料,這是從狼窩挪到虎窩。這家燒餅店的老板很刁鉆、刻薄,叫他們他們兄弟倆住在一間窄窄的破屋子里,里面塞滿了破爛,黑暗潮濕,氣味熏人。“頭一天睡到半夜,岸青的腳指頭被老鼠咬了一口,鮮血直流。(平常)還經常遭到(老板)的打罵。(不甘受辱和被欺壓)他(們)便憤怒地離開了燒餅店,住在馬路上。”(第13頁)。
為了生活下去,他們白天幫助推人力車,學著賣報、撿破爛、賣油條。漫漫長夜,他們蜷縮街頭,睡過水泥管子、地洞子和其他難以描述的街角巷尾、房頭屋后,說不盡的苦難,道不盡的辛酸。“過起三毛一樣地生活,什么苦都吃過。”(第13頁)
幼小逃命卻不忘讀書寫字
書中表述:岸英帶著岸青,在苦難中,忘情讀書寫字。憑著一本舊字典,跟著報刊學字、寫字。岸青跟哥哥岸英一樣,聰明好學,而且有著驚人的意志力,記憶力和悟性極強。這種學習習慣和獲得的文化知識,為以后岸青的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抗暴遭打,落下終身病
兩兄弟流落街頭,相依為命,過著非人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機會,哥倆見到了在大同幼稚園住過的“東北逃難的小朋友”,把他倆帶到一個破廟里。一年四季,他們這些孩子,晚間鋪稻草、蓋稻草,白天靠幫助推人力車、撿破爛賣度日,大家結成了好朋友。此時的國民黨,極力叫嚷攘外必須安內,因而搜尋毛澤東之后成為他們的特別興奮點。孩子們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紕漏。“流浪兒的生活,時常受到侮辱和打罵。”岸英他們“嘗盡了人間苦難,也學會了與敵人斗爭的辦法”。
烈士后代無俗子。鮮血播下的革命火種,一遇時機,便發芽生長。根據書中報導:岸青抗暴被打受殘有兩個重要的引爆線。一是哥倆在報攤上,曾親耳聽見報童,叫賣叔叔毛澤覃犧牲的消息,哥倆如聞晴天霹靂,難伸震怒,跑到黃浦江邊,向著蒼天江海大哭,并誓死報國報仇。回到廟里,岸青就病倒了。病體未愈,還支著病體出來掙營生。二是一天,岸青從破廟里出來不多遠,正碰見法租界巡捕抓走一個用鐵鏈子捆綁著的中國人,被打得渾身是血。岸青見狀,新仇激舊恨,怒從心中來。“從衣袋里摸出半截學習用的粉筆”,在電線桿上奮筆疾書“打倒帝國主義”。方落筆,“還沒等他回過身來,就重重地被大皮靴給踢個跟頭,拳腳相加打個不停”。等岸英聞訊中國小孩被打,跑到近前得知是自己兄弟遭難,正在岸英奮不顧身上前阻攔也要被打之時,附近一些工人們出面厲斥法國巡捕,這才阻止了這場危險。就是這樣,“岸青被外國巡捕打傷,因腦震蕩坐下了重病,耳朵的聽力也受到了傷害。幼小身心受到極大摧殘,從此留下神經和精神的雙重病根,造成一生的傷痛。”(第14-16頁)
在蘇聯受教育,快步成長
1936年紅軍北上抗日,黨中央指示上海地下黨組織,繼續尋找毛氏三兄弟。經過地下黨組織千辛萬苦的努力,還是那位董健吾,終于在破廟里發現并找到了毛岸英、毛岸青。董健吾根據黨中央的安排,通過找張學良及其部屬李杜將軍,將兄弟倆輾轉送到蘇聯。1937年初,岸英、岸青住進了位于莫斯科市郊的莫尼諾第二國際兒童院。之后轉入伊萬諾夫城的國際第一兒童院。毛岸青取俄文名“郭良”。1939年3月、8月,他們兩次收到父親的來信,哥倆受到莫大的鼓舞。
在蘇聯十年制學習期間,毛岸青俄文成績突出,連續跳級。1943年加入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在蘇德戰爭期間,他和其他在蘇的中國青少年,積極參加支前活動,挖戰壕、砍木材、運物資、運送照顧傷病員,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1945年9月考入莫斯科東方語言學院。在蘇期間,毛岸青胸懷大志,時刻不忘祖國,表現出要報效祖國和人民的高貴品質。
在克山八個月的土改生活,
給人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故事
1947年9月,毛岸青隨賀子珍、李敏回國。在哈爾濱由李富春、蔡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從蘇聯回來,毛澤東要他上農業大學,到克山參加土改,了解中國革命,熟悉中國實際,在基層階級斗爭中得到鍛煉。同年10月至1948年5月,毛岸青被派往黑龍江省克山縣參加土改試點。使用楊永壽這個名字。在短短八個月的日子里,楊永壽給人們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回憶,傳為歷史佳話。
和大家一樣吃苦 解放之初,克山農村荒野,幾十里地,難見一個村屯。有時,響晴飄雪,就像沙粒子打在臉上,陣陣作痛。有時,北風刮得天昏地暗。地上積雪被刮起的大煙泡雪,攪得周天寒徹,叫人分不出上下和東西南北。路上只有野雞、沙半雞子、狍子、兔子行走的足跡,或者野狼、狐貍出沒的腳印。在這樣極為嚴寒的天氣下,由縣城去河北區的交通工具就是馬爬犁,而且也只有從縣城一段才能坐上馬爬犁。到了村屯,工作隊員全是自背行李,去訪貧問苦。幾十里的路,人在爬犁上坐時間久了,腳就會被凍得發韁而疼得像貓咬一樣。這時,人就得從馬爬犁上,下來跟隨爬犁跑上一段路,走到腿腳感到熱呼了再坐上去。可是,有時馬不用人吆喝自己就小跑起來了。為了跟上爬犁,就得小跑。在零下30 多度的嚴寒行進中,楊永壽也像其他隊員一樣,一跑一身汗,頭部和肩上都掛滿了白霜,連眉毛也變成了白色。他不叫苦也不說累,跟隊員們有說有笑。操著湖南口音說:“這樣能鍛煉革命意志。”他以苦為樂,以苦為榮。縣委領導金浪白,發現楊永壽走路一拐一拐地,原來是腳上打起了一個大血炮,痛的不敢走路。金浪白就告訴他治血泡,用頭發絲穿進縫衣針里,然后把針扎進泡中,穿透就把血放出來了。當時痛的楊永壽雙眉緊鎖,可一聲不吭。有一次,金浪白考慮他不懂方言土語,生活習俗也不適應,給他選擇一家相對條件好一點的房子去住,楊永壽卻堅持要住在一家苦大仇深雇農的“馬架子”里。
在克山病區搞調研 河北區這里群眾的生活十分困難,尤其是吃水困難。村屯分散,有的屯 10 戶或 8 戶,沒有吃水井。人煙稠密的村子水井也只有幾丈深,吃的是地表水。有的戶要到幾里地外去挑水吃,水腥惡臭。這里是“克山病”的發現地之一。
“克山病”的由來是在 1933 年秋,克山縣張云圃屯(今西城鎮光榮村)發生了一批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稱為“吐黃水病”、“羊毛丁”、“攻心翻”等。由于當時醫學水平有限,查不出病因,便以地域名命之為“克山病”。
在這種病肆虐的日子里,婦女兒童發病急,死亡率高。有的婦女在燒火做飯時,忽喊一聲頭痛,倒地就死去了。許多農民在“克山病”的威脅下,不得不背井離鄉,流離失所。
楊永壽把百姓的疾苦,沉重地壓在自己的心頭。在訪貧問苦中,極為注重收集資料的他,根據群眾中的流傳,記下一首首民謠:
“一到月亮泡,兩眼淚汪汪。來時大車拉,走時一擔挑。”
“進了王顯屯,挑了灶火門。妻死女兒散,落個單身漢。”
他把這些民謠寫信求助蔡暢。蔡暢親自去克山考察之后,找當時黑龍江省會在北安的省委書記王鶴壽,共同研究制服這種惡性病的方策。攻克克山病,便成為以后歷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和克山縣委、縣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到1981年以后,克山境內未發現克山病例。1995年克山縣摘掉了“克山病”帽子。毛岸青的一份功績,永遠記在黑龍江和克山人民心中。
農民的朋友和貼心人 1947年12 月,克山縣委根據過去工作基礎和群眾覺悟程度,把古北區作為土改試點工作重點。1947年12 月25日至 1948年4月2日 ,毛岸青在這里,同縣委組織部長韓玉在一起,參加了清算財產、平分土地,史稱著名的“四十天運動”。這是根據上級要求把楊永壽派到斗爭形勢嚴峻、條件艱苦地方工作的精神安排的。在工作中,楊永壽十分掌握政策。見到出了問題后,提出分浮財,首先要照顧階級,重點是照顧貧雇農,其次是照顧人口。分浮財,應該由群眾討論并決定,工作隊不要包辦代替。分成果要注意團結中農,但不能和貧雇農一樣平分。在丈量土地時,楊永壽根據貧雇農討論的要求,向工作隊提出分工分組的意見,結果大大加快了工作進度。在此工作期間,楊永壽幫助古北區建立了多個農民文化學校,親自當教員,還為農民講授蘇聯農民走合作化辦集體農莊、搞機械化的經驗。
組織大生產運動 1948年2月28日 ,縣委領導韓玉率領楊永壽深入古城區,迅速打開了局面。當時,省委、省政府聯合發文,提出保護地權、發展生產的要求。楊永壽深入群眾,發現貧雇農有影響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思想障礙,主要是對地權歸己的政策不托底。同時向韓玉反映,由于土改中侵犯部分中農利益,群眾中引起了“貧富拉平”的誤解,產生了怕“漲肚”的思想。縣委根據楊永壽的意見,專門召開會議進行了研究,加強了政策宣傳,使群眾心理托底,很快局面一新。
在工作中,了解到克山縣三萬多農戶,各自為戰。其中僅有11%的農戶有耕畜和農具,而多數農民缺勞力、少耕畜、無農具。楊永壽想到蘇聯走集體合作化發展道路,為了啟發農民走互助合作之路,他創作了《土改民謠》,向農民宣傳:
窮人翻了身,不能把地扔∕翻身扔了地,地主笑嘻嘻∕合伙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莊稼侍弄好,再翻一個身。
他又進一步創作了《互助組民謠》:
合作鏟地人不困,懶漢干活也有勁∕一人鏟地一條線,人多鏟地一大片∕人多力量就是大,干啥事情都不怕∕大家擰成一股繩,天王老子沒咱大。
在大生產運動中,岸青和群眾打成一片,幫助群眾組織互助組,換工插犋,制定生產計劃。在春播期間,穿著靰鞡鞋,一邊“踩格子”(把種子埋土),一邊跟大家講蘇聯的集體化經驗。
由于楊永壽的推動,經縣工作隊與區、鄉干部的工作和廣大貧雇農的努力。到1950年,全縣13個農村區、176個村有88個自然屯、組織互助組6785個,其中,臨時組605個、季節組2095個、常年組4085個。
對于克山縣的工作,當時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給予了高度評價。《新黑龍江報》還做了專題報道。
糾正克山土改“左”的錯誤 在工作中,楊永壽表現出一種內在的比較成熟的政治見解。因為他的任務主要是學習。縣委沒有分配他具體任務。只是讓他做一些宣傳土地政策,發動群眾工作和調查研究活動。他不以毛澤東的兒子而自居,樸實低調,默默奉獻,勤于干事,不尚張揚。做了大量實實在在的工作。他十分關注政策,肯于動腦思考。對于運動中政策上出現的某些“左”的偏向和過激做法,從不在背后發議論,亂講話。由于他十分珍重自己的身份,曾經與幾位區委書記進行過爭論,表示不同意一些過激行為。但是,一些錯誤做法并沒有引起縣委領導的重視,他就把情況反映給省委。1948 年 1月,黑龍江省委給克山縣委寫信指出錯誤。克山縣委認真糾錯,后來東北局指示在東北推廣克山的做法。殊不知,這是毛岸青的一大奉獻。
酷愛學習,多才多藝,走后方知偉人之子 楊永壽在蘇聯長期學習,習慣于講俄語,有時跟群眾接觸,不知不覺就冒出一句俄語。為此,他特別注意練習講漢語,叫別人糾正他的發音,向別人學習寫漢字。他學得認真,能模仿幾個人的字體。他在運動中,看到珠算的用處很大,就刻苦學習,終于打得一手好算盤,后來參賽竟名列前茅。毛岸青還經常幫助文化低的同志學文化,給韓玉的警衛員寫了“多學一些知識”的贈語。毛岸青活潑開朗,幽默多趣,多才多藝,善于講故事。他是工作隊文藝宣傳隊的成員,能歌善舞,會多種樂器,能吹奏一手好長簫。在演出中,他是最受歡迎的演員。
毛岸青穿一身藍棉布制服,戴一頂八路軍帽子,同人談話,總是面帶笑容。1948年5月的一天,時任省委書記的王鶴壽來克山檢查工作,見到楊永壽說:“你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可以回去了。”第二天,縣委領導張同舟、韓玉、金浪白以及工作隊同志去克山車站送行,王鶴壽對楊永壽說:“回去替我問好。”走后,人們覺得奇怪,趕忙問其故,才知道這位楊永壽原來是毛澤東、楊開慧的次子。
不懈奮斗、忠于人民的一生
毛岸青結束土改,先到沈陽。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宣傳部馬列著作編譯室從事俄文翻譯工作。1953年因病赴蘇聯治療,1959年回大連療養。1961年回北京。 2007年3月23日 于北京逝世。享年84歲。
長期以來,毛岸青牢記父親毛澤東的囑托,牢記母親楊開慧的教導,始終保持革命樂觀向上的追求,并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自覺學習、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業績。他無比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父母親,孜孜不倦地在文壇耕耘。同邵華一道,先后編著了《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紀念文集)、《少年毛澤東》、27卷本大型叢書《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詩人毛澤東》等書籍,撰寫了《重讀<遠望>志更堅》《爸爸希望我們壯健和進步》、《回憶爸爸勤奮讀書和練習書法》、《滾燙的回憶》、《站在媽媽的塑像前》、《秋思》、《又是秋風秋雨時》、《彩云長在有新天》等文章。其中,《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被編人中學語文課本。他還參加籌劃攝制了革命史題材影視作品《楊開慧》、《尋覓驕楊》、《毛岸英在抗美援朝》和音樂電視《最美的霞光》,創作并組織錄制了歌曲專集《永遠的懷念》。他生前共編著出版文學作品和學術專著80余部、2500余萬字,許多作品獲得國家重要獎項,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