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高明
從即日起,筆者將采取不定期連載的形式,在這里陸續發表新書《中國生態環境危急》(海南出版社, 2011)的主要內容,該書已正式出版,主要書店將陸續上架。希望筆者這些有關環境保護的吶喊聲音,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讓我們共同關心中國的生態環境與人類生存環境退化問題,共同尋找問題解決的途徑。這里發表第一篇。
(一)污染被縱容
中國經濟的正式騰飛始于“招商引資”盛行的年代。招商引資一詞源于中國,旨在集中吸收制造業的外國直接投資,帶動本土經濟發展。上世紀80年代初,沿海開發區的招商引資,引起了很大的示范效應,這一效應被各地政府官員發現,隨后中國各級政府成立了大量的開發區并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招商引資是利用人家的品牌、資金、技術、銷售網絡,利用本土的資源,人力、電力、實現“共同繁榮”。在招商引資“超國民”待遇下,外資可以不顧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即使出現了污染,環保部門在“上面”關照下,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這樣的待遇在外資所在國是永遠不會有的。有了這樣的優惠,二三十年下來,幾乎全球所有的著名企業均在中國投資建廠。曾經有一段時間,中國的經濟學家自豪地稱中國為世界“加工廠”。
然而,人家在你的國家生產產品,又控制著市場與定價權,且不負擔環境污染代價,自然是人家賺了錢,將污染留給了你。因為你不好意思管他們,人家索性連生產原料也在中國搞,于是乎,中國鋼鐵廠、水泥廠、化工廠、農藥廠、化肥廠、造紙廠等高污染企業遍地開花,每年世界上幾乎50%的資源在中國被消耗掉了。在毛澤東時代,我們想在鋼鐵產量上超英趕美,結果損失慘重,現在不用趕我們也是世界絕對第一了,因為人家嫌污染不搞這些原料生產了。招商引資,引進了資本,也引進了環境污染,這是中國“帶血的GDP”的開
始。
1900年是庚子年,是中國近代史上屈辱的一年。為掠奪中國財富,資本主義國家以軍事行動入侵中國,當時英國、法國、普魯士(德國)、沙俄、美國、日本、意大利、奧匈帝國(今奧地利和匈牙利)組成八國聯合軍隊侵略中國,聯軍占領首都北京,清政府逃往陜西西安。談和后,清朝付出白銀4.5億兩作為戰爭賠款。而今,進軍中國經濟主戰場的還是這些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前蘇聯除外),那個時候他們靠洋槍洋炮轟開了中國大門,今天我們是以“招商引資”的“超國民”待遇,張開雙臂,歡迎人家,人家照樣將“白銀”賺走,卻將一個污染的環境永久地留給了中國。更令人不解的是,中國人辛辛苦苦積攢的外匯,政府卻又借給西方國家,而它們又采取各種手段,比如調整匯率等,使得很大一部分借款永遠地蒸發掉,這個數量遠遠超過當年中國向八國聯軍的戰爭賠償。
(二) 廉價的“中國制造”
因為我們沒有品牌,沒有定價權,沒有市場,僅賺了產業鏈最末端的這點小錢,而最末端的環節恰恰是高污染的環節。20年前,我在英國就感覺到來自中國的東西太便宜了,便宜到你不能相信。50只國際信封只賣人家的5毛錢,合1分錢一個。因為便宜,國外超市的貨架上幾乎都是中國貨,服裝、大小文具、兒童玩具、寵物用品、鞋帽、小家電,等等,幾乎都是中國人生產的。買卷筆刀,應該按“只”計,或按“打”計的,可在國外市場,對中國的卷筆刀是按公斤計的,我們賣到國外的卷筆刀居然便宜到“論斤要”的地步!卷筆刀很輕,1公斤得裝一口袋呀!
便宜的不光是卷筆刀。中國企業向某些國家出口服裝時,是按“包”計的;外國海關對中國商品征稅時;則按“車廂”計;企業向非洲出口生活日用品時,則按“集裝箱”計。想想看,我們真是夠“大方”的。一時間,來自“世界加工廠”的商品,遍及地球每一個角落,“Made in China”成了便宜貨的代名詞。外國人說中國商品物美價廉,這個價廉是沒有將環境的價值計算在內的。我們賺的是廉價農民工的血汗錢和優美的生態環境錢。
中國是世界電視機第一出口大國,然而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原材料價格卻有增無減。中國電視機廠是靠什么來維持生產的?企業老總的回答很簡單,除了科技進步,主要是一線工人的平均工資下降了。聽了這話,誰還能高興得起來。中國經濟以每年兩位數左右的速度增長,一線工人的工資卻在下降。應當說,中國經濟的神話是中國的農民工創造的,是以犧牲中國環境為代價的。
招商引資,起先是在沿海搞,引進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后來,連污染企業也引進來了;沿海提高了環保臺階后,就向中國的內地和北方草原縱深發展;以前招商引資是國家、省的行為,現在是市、縣、鄉鎮的任務。全國幾十萬個鄉鎮的一二把手的頭號任務就是招商引資,至于是否引來的污染,沒有人管。領導有硬任務,完不成招商引資指標是要摘烏紗帽的。
以“八國聯軍”為主的跨國公司進入我國,有如此多的優惠政策,地方企業更是“待遇從優,環保從寬”,不少都有“超省民待遇”、“超市民待遇”和“超縣民待遇”金牌,由此留下的種種環境隱患可想而知。一些地方招商心切,對投資商簡直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乃至形成了“相讓資源、承受污染、拱送稅費”的非理性發展格局。環境遭到破壞,當地人民群眾也直接受害,而且危害的時間可以延續幾年、十幾年甚至幾代人,但沒有人理會這些。
當老百姓失去清潔的飲用水,呼吸著污濁的空氣,連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時,GDP的增長、工業產值的飆升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發展的確是硬道理,但是如果發展破壞了生存環境,那就沒有道理了。中國必須改變目前的被動局面,不能再繼續犧牲環境和健康換美元。否則,我們就是對子孫后代犯罪。
(三) 出力不討好
財富是中低層的勞動人民創造的,在中國就是農民,也有人稱農民工,是他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在生物界里,是沒有財富這個概念的,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水分與空間資源就是生物的財富;只有人類才會在衣食住行之外,有過多的奢侈追求;奢侈消費必須開發利用資源,而開發利用資源必然有人干;人要有力氣,必須得填飽肚子,因此,食物是最初的財富源泉。從歷史上看,從事農業的人口是最受人尊重的,而今,中國的農民除了種地外,幾乎干了城里人所有的話計,即使如此,農民的地位一落千丈,這從城里人對農民的稱
謂中就可以看出。由上世紀50年代稱呼農民為”農民爺爺”,80年代初稱“農民伯”伯,現在則直接喊“農民兄弟”了。50年來,輩分連降三級。
過去30多年來,城市里的各行各業都以農民工為主力,甚至連印鈔廠里也有民工的影子。正因為中國農民工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的巨大貢獻,2009年,中國農民工上了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在這之前,吳佩孚、毛澤東、汪精衛、蔣介石、宋美齡、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曾上過該雜志的封面,那都是些明星人物,可見中國農民工的重要性和關注度之高。中國人在短期內創造巨大的財富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就是生態環境、農民工的生命健康以及整個社會道德。然而,非常令人難以接受的現實是,中國人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美元有些永久成了廢紙。“招商引資“、“出口換匯”風光不在。
大量出口廉價工業品的直接后果,是中國進口資源和能源大幅增加。對國外資源和能源的嚴重依賴,使一些資源出口國在價格上不斷要挾我們,鐵礦石就是其中一例。一些國家一方面享受著向中國出口或從中國進口帶來的巨大好處,另一方面又在說風涼話,炒作“中國威脅論”,說中國擾亂了別國的市場,搶走了別國的就業,掠奪了別國的資源,制造了大量的溫室效應。以低價方式獲取市場的另一個后果,就是大量生活日用品和工業品難以保持穩定的質量。一些企業為了保持低價,不得不在質量上“下功夫”。于是,在世界的許多地方,中國商品成了窮國和窮人消費的對象,成為“低價低質”的代名詞。這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形象和企業形象,也給有能力打進中高檔消費市場的中國企業制造了重重障礙。
中國成了世界的加工廠,當國際上一些人在責怪中國能源消耗大幅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時,有誰會說句公道話——中國消耗的許多能源、排放的許多污染都是在為別的國家服務,并非真的都是為了中國人自己。中國在為全世界做出犧牲,卻還要背上一個罵名。我們得到了許多,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靠招商引資建立的“世界加工廠”帶來的環境污染,將使我們無顏面對子孫后代。
大量出口廉價工業品的直接后果,是中國進口資源和能源大幅增加。對國外資源和能源的嚴重依賴,使一些資源出口國在價格上不斷要挾我們,鐵礦石就是其中一例。一些國家一方面享受著向中國出口或從中國進口帶來的巨大好處,另一方面又在說風涼話,炒作“中國威脅論”,說中國擾亂了別國的市場,搶走了別國的就業,掠奪了別國的資源,制造了大量的溫室效應。以低價方式獲取市場的另一個后果,就是大量生活日用品和工業品難以保持穩定的質量。一些企業為了保持低價,不得不在質量上“下功夫”。于是,在世界的許多地方,中國商品成了窮國和窮人消費的對象,成為“低價低質”的代名詞。這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形象和企業形象,也給有能力打進中高檔消費市場的中國企業制造了重重障礙。
中國成了世界的加工廠,當國際上一些人在責怪中國能源消耗大幅增加、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時,有誰會說句公道話——中國消耗的許多能源、排放的許多污染都是在為別的國家服務,并非真的都是為了中國人自己。中國在為全世界做出犧牲,卻還要背上一個罵名。我們得到了許多,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靠招商引資建立的“世界加工廠”帶來的環境污染,將使我們無顏面對子孫后代。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