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如何把日本導入泡沫經濟的﹖— 讀黃樹東先生《選擇與崛起》一書有感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 楊帆
原載:香港傳真
我在碩士期間專攻日本經濟18年高速增長﹐當時國內外輿論把日本捧上天。后來泡沫興盛﹐美國出版《日本第一》﹐驚呼“日本買下了美國”。曾幾何時泡沫破滅﹐日本停滯20年。黃樹東先生近期著作﹐論述了美國從國家利益出發﹐把日本導入泡沫經濟的歷史。
貿易摩擦﹐產業控制與高科技爭奪國家利益和世界霸權是美國政策的核心
日本與美國是二戰期間的敵人﹐戰后的政治軍事外交盟友。美國先占領日本﹐又扶植日本﹐是出于朝鮮戰爭和冷戰的需要﹐以后則是圍堵中國的需要。
美國一直以新自由主義改造日本。戰后日本陷入惡性通貨膨脹﹐杜魯門總統帕特使﹑銀行家道奇去推行“休克療法”﹐說日本是“高蹺經濟”﹐要砍掉美國援助和財政補貼這兩條腿﹐造成經濟衰退和嚴重失業﹐依靠朝鮮戰爭才解脫出來。以后日本經濟高速增長18年﹐離不開美國的扶植﹐美國替日本承擔了軍費﹐把力量集中于發展軍事工業﹐向日本廉價轉讓民用技術﹔對日本實行5%的優惠關稅﹐而默認日本單方面對美國征收15%的關稅﹐保持對美大幅度貿易順差。日本則在政治軍事外交技術市場方面全面依賴美國﹐成為美國在亞洲的冷戰基地。
日本的半導體和汽車﹐在60年代以后成為美國強勁競爭對手﹐美國采取一系列措施整治日本。早期逼迫日本“自愿限制出口”﹐從1956年的紡織品﹐到后來的鋼鐵﹑汽車﹑計算器﹐層出不窮。1977年美國半導體協會指責日本違背市場規則﹐濫用傾銷方式。美國政府幫助企業﹐采取多種方式包括政府間協議限制日本﹐培植臺灣韓國作為競爭對手﹐至1993年終于取代日本再度成為最大的芯片出口國。日元資本外流出現了產業空心化﹐日本政府沒有魄力和能力推動產業升級﹐至21世紀日本在高科技產業上已完全輸給了美國。
出口導向﹑貨幣升值﹑金融自由﹑宏觀失控是催生泡沫經濟的四大因素
1946年為扶植日本﹐美元對于日元大大高估﹐出口導向惡化了國內的二元經濟關系。隨著日本經濟的恢復﹐日元從一美元兌換360日元升值到了250日元。日元在1965年就宣布可自由兌換﹐但金融體系沒有放開﹐國家控制相當嚴密﹐國際資本無法自由進出。美國壓迫日本先開放金融市場﹐再把日元升值﹐一直持續了14年﹐日本節節抵抗﹐節節敗退﹐最后全盤放開﹐頃刻瓦解。
20世紀80年代美國發明了一種理論﹕日元低估是萬惡之源﹐日本政府操縱匯率﹐背離市場﹐導致美國雙赤字。美國聯合西方各國﹐在1985年達成“華盛頓共識”﹐連手壓迫日元升值。一宣布就造成嚴重升值預期﹐投機資本進入日本﹐1985年底就使日元迅速升值到1比200﹐最高升值到1比80﹔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日元曾貶值到1比150﹐后來就在90~130范圍內波動。
僅僅是貨幣升值﹐并不會產生嚴重的泡沫經濟。
華盛頓共識不限于宣布日元升值﹐而是一個一攬子新自由主義改革計劃﹕開放國內市場﹔充分發揮私人行業的生命力﹔實施彈性的金融政策﹐使之充分考慮到日元的匯率﹔更有力地推動金融體系和日元的自由化﹐使日元反映日本經濟的實力﹔允許地方政府進行追加投資﹔刺激國內需求﹐擴大消費信用和住房按揭等。
在貨幣升值期間推行金融自由化﹐加速泡沫經濟形成。日本傳統金融體制是主銀行體制﹐銀行與企業相互持股﹐以銀行為中心形成企業集團﹐政府規定存貸款利率差﹐保護銀行和居民的利益。資本市場極不發達﹐銀行隸屬于財政部﹐主要目標不是利潤﹐而是政府經濟目標和財團整體利益。
這種銀行體系被指責為“封建體系”﹐逼迫日本實施金融體系和外匯市場自由化﹕擴大資本市場﹐放開利率。允許銀行業以利潤為中心﹐從事創新業務﹐發展房地產按揭和資產證券化﹐銀行參與債券發行﹐交易外國金融期貨﹐進入養老信托﹐向企業出售證券化貸款﹐將銀行完全推向市場和國際化﹐改造成“現代銀行”﹐廢除政府對銀行的保護。
金融自由化在相當程度上激化了金融固有的脆弱性。利率上限取消以及降低進入壁壘﹐引起銀行特許權價值降低﹐銀行部門的風險管理行為扭曲﹔金融業由分業經營走向混業經營﹔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日益融合﹐銀行過度介入證券市場。日本在1960~1980年企業借入資金為30%﹐1980年代后下降到10%﹐進入1990年代下降到5%。銀行收益減少﹐從事高風險高收益投資﹐加大了金融系統存在的道德風險。
日本政府保持高增長思維慣性﹐進退失據﹐決策屢屢失誤
日本政府在經濟轉型期追求GDP高速增長的思維慣性﹐在改革過程中忽略過度投資和資產價格快速上漲的風險﹐宏觀政策屢屢失誤。
為緩解日元升值壓力﹐鼓勵銀行和企業向海外投資。1980~1984年逐步放開外匯管制﹐外國企業可在日本發行以日元和外國貨幣為基準的債券﹐日本金融機構可用任何貨幣在海外發行債券﹐把得到的資金對置成日元﹐日本成為世界主要的資本供給者﹐1980年代中期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1996年16.7%的GDP是外國資產。日本外流的資本有40%到了美國﹐25%到了亞洲。日本銀行在美國發放的貸款曾達到美國新增貸款的17%﹐大量購買美國的房地產﹐此時正是美國房地產泡沫時期﹐日本資本接盤后﹐美國房地產就崩盤﹐日本投資巨虧﹐相當于十年對美貿易順差。
為緩解日元升值壓力﹐保持企業競爭力﹐日本實行低利率﹐把經濟資源引導到資產投機和信用擴張﹐刺激了房地產泡沫形成。日本銀行在吹大資產泡沫的同時﹐也吹大了自己資產和利潤。金融自由化促進信用極度擴張﹐銀行業資本極度膨脹﹐銀行股票價格迅速上升﹐“解放資本”的奇跡就是資產泡沫。股市從1986年的1.2萬點飆升到3.9萬點﹐東京房地產總市值超過全美國房地產總值﹐資產泡沫吸引了巨額銀行貸款。1980年日本銀行在世界前十名當中只有一家﹐1988年囊括了前十名。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紐約股票市場暴跌引起全球連鎖反應﹐各國在1988年緊縮銀根﹐日本仍沉浸于金融自由化帶來的“新鮮而自由的空氣”﹐增大現鈔供給﹐到1989年緊縮銀根為時已晚。1990年日本資產泡沫破裂﹐日本當局直到1995年才承認經濟衰退﹐采取措施已晚﹐經濟泡沫最終破滅。
日本銀行積累了巨額不良資產﹐1992年達到40萬億日元﹐日本政府寄希望于經濟回升消化不良資產﹐結果1998年增加到87萬億日元﹐占銀行業貸款的15~20%﹐國內生產總值的30%。
在經濟大蕭條環境下﹐日本政府在1996年實施“大爆炸”式的全盤自由化改革。2002年推出“金融再生計劃”﹐受此沖擊2003年股指跌破八千點大關﹐回到了1983年的水平。經過長期的改革﹐健全了法律監管﹐至2005年銀行不良資產下降到16萬億日元。
理論上講﹐銀行的市場化改革是必要的﹐但也充滿著風險。初期改革與貨幣升值﹑經濟高速增長并行﹐引發了資產泡沫。泡沫崩潰以后﹐市場力量無法使日本走出通貨緊縮﹐零利率和改革都不能解決問題﹐出現“流通性陷阱”。2008年受美國影響﹐日本的出口和GDP又出現下降﹐經濟沒有走出衰退。
日本的挫折根本在于﹕第一﹐沒有完整的主權﹐在外力壓迫下被迫升值和改革﹔第二﹐錯誤地應用新自由主義理論﹔第三﹐沒有處理好貨幣升值﹑經濟增長和體制改革的關系﹔第四﹐沉浸于過去經濟高速增長思維中不能擺脫﹐不能解決結構性問題﹐在經濟轉型期出現了嚴重的泡沫經濟。
我一直認為中國不會走日本老路﹐因為大家對此已有警惕﹐現在看來有必要舊事重提。中國目前形勢與日本非常相似﹐理論欺騙仍舊有市場﹐中國有強大的勢力在阻撓我們深刻反思新自由主義﹐自美國金融危機以來﹐我們的主流媒體一直有意識地回避實質問題﹐而把反思限制在技術層面。如果美國使用硬的一手﹐施加更大壓力迫使中國就范﹐還是有可能的。畢竟中國的發展對美國有依附性﹐“精英”吃美國奶長大﹐被美國洗了腦子﹐他們害怕與美國對抗﹐也與美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在中國仍是“主流”。他們已形成利益集團﹐有一整套思想理論政策﹐掌握了許多部門的領導權。在外部壓力下﹐我們內部會可能起分化﹐走泡沫經濟之路的可能性是有的﹐我們必須提高警惕﹐從國家利益與安全角度謹慎對待升值等問題﹐絕對不能讓泡沫經濟等問題葬送30年的改革成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