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正讀傳統文化(文集)

由自如風 · 2008-12-1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傳統文化是什么樣子,新儒家和楊師群為代表,作了兩種典型的解讀。

把傳統文化跟歷史背景結合,用符合基本政治邏輯的語言來解讀,作為今日政治文化經濟的資鑒,反而是相當“新鮮的”——就是老田說的〖從中華文化的本來面目去認識中華文化,在今天反而成為一個獨特的角度,應該說這是所謂“現代新儒家”三代人前赴后繼努力的結果〗。

另外一些“中立”“沒有任何政治偏見”的一通夾雜私貨洋洋灑灑的瞎解釋,是白天白說,黑天瞎說。

收集的幾篇文章,響應號召,發在這里。

目  錄  

  老田:中華文化的形成和在歷史演進過程中的流變(修訂版全文)... 2
  老田:秦始皇建立的到底是“專制國家”還是“民主國家”?... 2
  老田:中國3000年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社會風氣是如何改變的... 2
  老田:中國社會性質的兩次轉型與中國歷史的三個階段... 2
  老田:中國的教育到底是個什么性質的問題... 2
  老田:對中華文化的核心主張“仁義道德”進行重新解讀... 2
  老田:從民族崛起視角解讀新中國歷史... 2
  老田:在中華文化自身的視野里重新解讀《老子》... 2
  老田:意識形態純潔性需要與洪水威脅關系考察... 2
  老田:右派上臺后會有什么后果... 2
  老田:比較“小保姆”和“大學生”的政治認知... 2
  老田:對小資“柿油黨”進行一次免費“精神治療”... 2
  老田:毛澤東思想是對中國數千年治國智慧的完善... 2
  老田:“人渡人”的人生... 2
  韓德強: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3
  韓德強:過年、祭祀與理性主義... 3
  韓德強:與人民網網友深入交流“文化與大國興衰”. 3
  劉瑞復講座:關于中華法系的創新... 3
  賀雪峰:《鄉村的前途》自序與后記... 3
  邋遢道人:當代中國迷信與價值觀錯位... 3
  何新:論中國古典哲學... 3 

 

  


 

老田:中華文化的形成和在歷史演進過程中的流變(修訂版全文)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501/1112.html

   

老田:秦始皇建立的到底是“專制國家”還是“民主國家”?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405/188.html

   

老田:中國3000年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社會風氣是如何改變的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408/386.html

   

老田:中國社會性質的兩次轉型與中國歷史的三個階段  

http://www.wyzxsx.com/xuezhe/laoti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0

   

老田:中國的教育到底是個什么性質的問題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501/1094.html  

   

老田:對中華文化的核心主張“仁義道德”進行重新解讀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501/1109.html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501/1110.html  

   

老田:從民族崛起視角解讀新中國歷史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512/3754.html  

   

老田:在中華文化自身的視野里重新解讀《老子》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506/2410.html  

   

老田:意識形態純潔性需要與洪水威脅關系考察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707/21782.html  

   

老田:右派上臺后會有什么后果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708/23289.html  

   

老田:比較“小保姆”和“大學生”的政治認知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411/815.html  

   

老田:對小資“柿油黨”進行一次免費“精神治療”  

http://www.snzg.cn/article/show.php?itemid-752/page-1.html  

   

老田:毛澤東思想是對中國數千年治國智慧的完善  

http://bbs.ynet.com/viewthread.php?tid=11204  

老田:“人渡人”的人生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709/24834.html  


 

   

韓德強: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0407/342.html

   

韓德強:過年、祭祀與理性主義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707/20903.html

   

韓德強:與人民網網友深入交流“文化與大國興衰”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02/15236.html

   

劉瑞復講座:關于中華法系的創新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03/16624.html  

   

賀雪峰:《鄉村的前途》自序與后記  

http://www.snzg.cn/article/show.php?itemid-6332/page-1.html

   

邋遢道人:當代中國迷信與價值觀錯位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712/28799.html

   

   

何新:論中國古典哲學  

何新  

1990年  

1、哲學的科學地位  

記者:哲學在本質上究竟的什么?是否像艾思克奇所說的那樣,可以歸結為方法論呢?  

何新:希臘人認為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尋求智慧之學。在漢語中,從語音看,“哲”字與“智”字聲部相通,可以通轉。從語義看,“哲”與“智”兩個辭的語義相通。因此可以認為,哲、智乃是同源字,哲就是智的意思。人們常說的所謂“明哲”,也就是“明智”的同義語?! ?/p>

記者:您這樣解釋“哲學”這兩個字,的確使人豁然開悟?!罢堋痹瓉砭褪恰爸恰钡囊饬x,那么哲學的確就是智慧之學了。但是,在字形上這兩個字有很大差別,認為他們是同源字,這樣講是否有點牽強?  

何新:我講“哲”就是“智”,認為這兩個字辭具有同源性,是根據我在80年代研究漢語語源學時所認識到的一條規律。在研究語辭的語源時,文字字形是不太重要的。語義是實體,而辭形和字形只是符號,是偶態。同一實體可以寄托在不同的偶態中。在漢語中,凡讀音相近,而意義也相近相通的字辭,可以判斷都具有語辭辭根上的共同來源。這是清代訓詁學者已經發現和闡明的一個重要漢語語言規律?! ?/p>

記者:我想請您談談您對中國哲學的理解?! ?/p>

何新:其實哲學并不是中國傳統學術中的本有之學。在近代人中,自從胡適以來,許多人寫過所謂《中國哲學史》。殊不知,在中國傳統學術中,本來是沒有什么學術名為“哲學”的。清代的四庫全書以四部分類,稱作經、史、子、集,即經學、史學、諸子學、以及文人的文集。經學即上古經典之學,是中國一切傳統學術的基礎。史學是中國學術中的主體。清儒章學誠有“六經皆史”之說,認為儒家經典本來都是古代的文獻史料,因此經學起源于遠古的史學,其說是有一些道理的。先秦諸子所創立的學術后人稱作子學。至于后世文人的著述則歸入文集之部。你看,在這個學術分類體系中既沒有理論哲學的位置,也沒有理論自然科學的位置?! ?/p>

   

2、中國科學何以落后于西方  

記者:那么,中國古代學術中難道沒有哲學和科學的地位嗎?  

何新:在中國傳統學術的經、史、子、集四部中,都有散見的、非系統性的哲學理念和科學理念。但是中國傳統學術中,的確沒有形成古希臘學術中那種學科分類體系。例如亞里士多德,把希臘學術劃分為物理學、動物學、政治學、天文學、幾何學、超物理學等。亞里士多德所說的“超物理學”,就是近代人所謂的哲學。所謂科學,就是分科之學,有分科方有專門的研究。由于沒有這種分門別類的專業性研究,學術就缺乏專業分工,就難以獲得專深、精密、系統化的研究和進步,研究的成果也難以積累起來。  

記者:中國人有卓越的智慧,在歷史上也發展出一些精深博大的技術(如四大發明)。但是中國卻始終沒有形成近代西方(歐洲)那樣的科學體系。原因究竟何在?  

何新:如果不考慮其他文化、政治和社會的背景因素,只就學術本身的性質來考慮,我認為有三個原因制約了中國學術的發展,使傳統學術難以由籠統而無所不包的泛學術(所謂“道”),向精深的專科學術分化發展?! ?/p>

一是由于古代學術體系的分工和??苿澐植幻?,這是限制中國古代學術進步的原因之一。而在希臘,由于歐幾里德、亞里士多德一類天才的出現,早在后期希臘時代已經初步形成了這種分門別類的百科學術性分科體系?! ?/p>

二是中國在中古時代的主流學術缺乏對于宇宙本體性問題和方法問題作深入思辨性的純概念分析和研究。而這種研究,例如關于存在的本體性質的研究,思維及語言的抽象形式的研究,關于宇宙的抽象空間及其數理性質的研究等等,在希臘時代已奠定基礎。在經院哲學時代,得到更精深的發展?! ?/p>

三是中國傳統學術在方法上注重于語言文字學,注重語言及文字分析,而忽視邏輯和概念的分析。因之思維和思辨難以深入而精密化。這種純概念的抽象性研究,在希臘時代已經得到奠基,在中世紀經院哲學傳統中得到繼承,數學和邏輯學因之得到長足發展?! ?/p>

這三大原因:⑴學術籠統而缺少專科研究,⑵缺乏抽象哲學思維的傳統,⑶抽象數學思維、抽象邏輯思維的不發達,就是中國傳統學術未能形成類似西方那種系統化的近代科學體系的重要原因?! ?/p>

   

3、哲學是求智之學  

記者:哲學與其他科學究竟有何不同呢?  

何新:如果從現代的立場重新定義“哲學”的話,我認為哲學本質上包括兩個部分。第一是尋求宇宙本原/根本原理/本體,即傳統所謂本體論。第二是關于尋求本體的方法,思維方法(泛邏輯)與表述方法(泛語法)。從辭源看,哲學這個詞并不是漢語中所本有的詞,它是來自日文。是日本人對希臘語philosophy的翻譯詞。漢語乃是借用了這個日文辭語。但在希臘語中,philosophy恰恰也是尋求智慧的意思。在西方語言中,哲學,philosophy,可以泛指各種智慧和知識。智者和學者,都可以泛稱作“哲人”。在18世紀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學也稱作自然哲學。但是,在自然哲學中是有分類的。在亞里士多德的學術分類中,已經形成了近代專科科學分類的原型。  

記者:哲這個字,在語源上究竟是什么意思?人們雖然常用這個字,但我翻查辭書,始終沒有理解?! ?/p>

何新:“哲”的本原字其實是哲和晰,這兩個字在漢語中,辭根來自折斷的折和析的析,即用心、用口(語言)進行分析解析(釋)。哲字又可寫作皙,也就是“晰”字的異體。這個辭是清晰明亮的意思。通過分析而達到明晰,這就是“哲學”。我剛才講過,漢語中的哲與智慧的智,在語根上我相通的。所以哲學,也就是智學,是尋求智慧之學,而方法就是運用對概念和語言分析的方法。這種對概念語言作分析的方法,在古希臘叫做“求智之術”,又叫“辯術”,希臘文是dialectic。日本人將這個詞譯作“辨證法”。  

   

4、中國古典哲學的精髓是理性主義  

記者:您剛才談到老子。我讀過老子,十分喜歡他。老子你認為他是唯理主義者嗎?  

何新:老子書只五千言,古今注疏則百千萬言。但真懂他的似乎并不多。老子認為宇宙的本質是信息——信息是一個非常現代的概念,但在《老子》書中已經出現。老子書第21章:“幽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個“信”,是指一種同期性,其實就是今天所謂“信息”。也就是莊子所謂的“天籟”(樂)。老子說的道,乃是天道,是一種大周期性。他認為自然和社會中存在著建立在這種周期性基礎之上的自然秩序。這個周期性的核心原則就是由正態向相反狀態轉化——“反者,道之動?!薄 ?/p>

記者:但是許多《中國哲學史》書中說,中國哲學具有樸素自然的唯物主義傳統,例如陰陽五行哲學。  

何新:這種說法多數是牽強的比附和瞎扯。應該說,中國傳統哲學,根本不適合裝入西方希臘哲學的唯物論/唯心論的二元分類框架中。西方的唯物主義觀念,起源于希臘哲學中的幾個流派,特別是伊壁鳩魯一派。后來通過法國啟蒙哲學和英國的機械唯物主義哲學而深刻影響了近代思潮。啟蒙哲學和機械唯物主義的自然哲學基礎,都是牛頓的機械論物理學體系。這種機械物理論,本身是一種十分缺乏活力的體系,是一種無生命意識的哲學。而中國哲學、東方哲學傳統則與此完全不同。因為中國哲學、東方哲學是有生命的哲學,泛生命是哲學。在本質上,中國人心目中的宇宙是有機的,有生命的。中國人深刻地意識到宇宙、物質是一種具生命力、有活力的東西。中國古典哲學天道觀的精髓是理性主義。中國古代哲學在本體論上是理性主義的,是倫理主義(孔子)的和崇尚個人人格主義(孟子)的。中國的陰陽五行理論完全不同于希臘哲學(如伊壁鳩魯)中的唯物主義。  

記者:您能否以最簡明的語言,概括一下您對中國哲學思想史進程的觀點?  

何新:中國學術,起源于天文與人文兩大因素。夏商以前的早期宗教觀自然觀為太陽崇拜,在周代轉變為北斗崇拜。而其人文因素一為慎終追遠的政典文化(尚書),一為敬祖尚親的人倫文化(三禮)。春秋以后百家興起,至戰國秦漢則大統歸入道法兩家??鬃釉噲D復興三代古代,但長期處于不入官學的非主流地位。直到漢武帝罷黜黃老道法及百家,獨尊儒術,儒家上升為官學,才成為主流文化。魏晉玄學在貴族文化中興起,以虛無為本體而注重塵世享樂,實際是中國的存在主義。隋唐宮廷崇佛,士人尊佛,民間尚道教,佛、道、儒三足鼎立。宋明新儒學勃興,主張“名教”,核心是三綱五常。晚明及盛清士人倡導經世致用之實學,經學則以考據語言訓詁學而復古(新漢學)。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兩千年中國傳統宗教及學術演變之大體脈絡。  

   

5、陰陽觀念的實質  

記者:我還想請教關于中國哲學的幾個概念的問題?! ?/p>

何新:請講?! ?/p>

記者:陰陽觀念的實質究竟是什么?這兩個概念似乎從沒有被真正講清楚。關于五行的說法,在現代人那里更是混亂。想知道您的高見。  

何新:關于陰陽,過去沒有人講得清。我們首先可以考察一下這兩個字的語源。陰的語源的煙,煙在古語中讀若烏、烏云、烏煙,古人認為是一回事。烏云籠罩,就是“陰”。所以陰就是暗(陰、暗古語亦相通),也就是沒有光明。而陽,本義就是太陽,就是陽光,就是光明。陰、陽概念的實質,就是黑暗與光明。光明可見,黑暗則不可見。但古人已經知道,光明與黑暗并非兩個事物,或兩種物質。光明的消失就是黑暗,黑暗中的能量增強就是光明。如果我們用現代的觀點來解釋的話,陰陽概念的本質就是現代物理學講的“能量”。能量的熵化,能量的消失,就是“陰”;能量的聚集,能量的增強,就是“陽”。古人認為,宇宙是光明與黑暗,即陰與陽兩種范疇交替運動和循環的產物,這就是所謂“一陰一陽之為道”。在中國學術中,最早“陰”與“陽”是作為一對天象、天文和歷法中的范疇。在《易經》和老子哲學中,發展成宇宙本體論的范疇。這兩個范疇都不具有物質實體的涵義,而是抽象的哲學理念。陽,就是顯現,就是實在;陰,則是非顯現,是潛在的東西。潛在的東西生化為實在的東西,實存的東西內化為潛在的東西,這就是陰陽轉化的實質?! ?/p>

   

6、“五行”論的真義  

記者:講得透徹。那么什么是五行呢?  

何新:至于五行,行,古音讀恒,五行就是五恒,也就是五常。五行或五恒的本義,就是指五種永恒存在者。印度古代哲學認為宇宙的實體是四大,地風水火,后來發展為“五大”,地風水火空。中國的五行觀念是金木水火土,五種永恒存在者。五行與印度的“五大”哲學具有某種對應的關系。地/土,水/水,火/火,這三類范疇類同。不同的是印度的風、空,在中國則是金和木。然而這兩種原始本體理論似乎是具有某種共同背景的。五行的另一種解釋是“五運”(見《黃帝經內·素問》“五運”篇),運就是運行、運動。靜態的五行在五運中變成了動態的概念。五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的運行和相互轉化?! ?/p>

記者:您說五行是五大恒在物,這是不是唯物主義的本體觀呢?  

何新:中國古典哲學說所的“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并不是指五種實有的物質。五行與其說是五種物質的物理元素,不如說是五種象征性的物態符號。如果你把它們理解成固定屬性的物質,你就無法理解為什么由同樣物理物質構成的人,會有所謂“火”型人,“木”型人,“水”型人之類的分別。在同一個人身上,中醫認為“肝屬木,肺屬金,胃屬土”。這絕不意味著火型人是火作的,木型人是樹作的,而人的肝臟中有樹木,肺中有金屬,胃中有土石等物質實體。晉人張華《博物志》說:“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則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睆埲A所說“石”,即土。他指出五行論所言的物不是實質而只是形態:礦石生金,金化而生水(液體),液體(水)滋潤生木(植物、生物、有機物),木燃燒而生火,火燃盡而生灰(土/石)。因此,五行論的實質是存在的五大形態:金/金屬,木/生物,火/等離子,水/液態,土/固態。五行所描述的不是物質,而是五種恒大的物態。古人認為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存在互相轉化的關系,就意味著否定了它們本身是絕對性的物質。所謂變(運)的進程,轉化的過程,實質正是一種抽象化的過程?! ?/p>

   

7、太極一元論  

記者:陰陽五行哲學似乎是一種多元論?! ?/p>

何新:不對。中國哲學中最深刻的本體論觀念,源于《易經》中是陰陽理念?!兑捉洝窔v代的傳注者均認為,陰與陽,黑暗與光明并不是兩種物質。黑暗乃光明的缺失而不是異于光明的另一種物質。所以陰陽理論不是二元(或多)論,而是一元論。朱熹說,不是同時有陰陽兩種不同物,而是說陰去則陽生,陽去則陰生。同一個本體,生化出兩種現象:陰和陽。這是一元論,而且是符合易經哲理的一元論。陰陽統一于“太素”,“太極”?!疤亍本褪菢O小、無限小,而太極就是本原。所以“太素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  

記者:為什么太素是極???  

何新:素語根從系,系、細古音通。細即小,太細即太小,所以太素即極小。(太素又即太幽,素從系,從幺音,與幽相通。幽即幼,亦有小意。)即無限小。宇宙發生于太素,即發生于無限小,這是一種思辨。中國古代人具有深刻的思辨智慧。  

記者:陰陽五行概念究竟是什么時候產生?  

何新:非常之早。近代“古史辯”一派認為五行是鄒衍創始至漢代方士大倡其道。梁啟超認為戰國以前無陰陽概念,郭沫若《金文叢考》認為金文無五帝五行概念。這些都是片面之說。甲骨文中已有五方、五帝、五風神的記述,陰陽概念亦見于金文。清代以前一直認為陰陽五行概念來自伏羲。伏羲是傳說神王,固不可信。但作為一種宗教哲學,我相信陰陽五行及四象、廿八宿理論產生不晚于商代,在商周時早已成為正式的國家官學?! ?/p>

   

8、道就是邏各斯  

記者:這種陰陽哲學是中國哲學所獨有的。  

何新:也不盡然。類似這種陰陽哲學,在古波斯哲學中也存在。古波斯的 神秘主義光明崇拜(米特拉Mitra崇拜)與中國的陰陽哲學似乎具有某種聯系。還應該注意到,雖然說希臘哲學與中國哲學在本質上不同,但在古典中國哲學與希臘哲學中,也并非完全沒有可比較的因素。羅素曾說,古希臘哲學中有一個主導性的概念“logos”。他這個觀點是剽竊于黑格爾的。黑格爾說logos一詞有兩種意義:言詞和尺度。無獨有偶,中國哲學中也有一個類似于邏各斯的主導性概念,就是“道”。道至少有三層涵義:  

⑴、語言(“道可道,非常道?!钡勒撸\也,祝也,咒也,誦也。)  

⑵、另一層涵義是規范、秩序(道理),道路,  

⑶、第三層涵義是運動、動力(導,引導。導動,推動)。  

“道”作為哲學的概念,起源于“天道”,即天體運行的軌道。中國古代哲學與天文學有直接和密切的聯系,所以古代哲人首先正是從天文軌道的周期性、秩序性、可重復性上認識了宇宙萬物現象之內存在著秩序和組織的理念。在表面的無序之下,存在著秩序和組織的超級理性。這種理性,就被古人歸納為“天道”和“道”的概念。荀子說:“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謝,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之神?!边@就是說,人們是從宇宙中的周期及秩序,認識到一種超人類理性和邏輯組織的存在(是之謂“神”)。陳寅格認為中國古代的原始道教起源于后漢的五斗米道或天師道,這是不確切的。道教的真義是天道教,即天文道教。它的宗主神是玉皇,是主持北斗的天神,即天璣玉衡星座中的玉衡(皇)星。所謂玉皇大帝,即北斗星和北斗星君。道教起源于上古崇拜太陽和北斗的天文學。道家、道教,都是起源于對天道的觀察和研究。(日本的國家宗教起源也在于此。日本神道教是中國上古天道教的次生變種。)所以我說中國古代哲學的道一元論,本原是理性主義。而中國關于道(天道)這個概念遠比西方logos的概念要豐富和深刻。  

   

9、儒家的流變  

記者:儒家是中國思想史上影響最大的學派,您對儒家思想評價如何?  

何新:漢武帝、董仲舒以后,儒家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儒家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⑴先秦的孔學階段,⑵漢唐經學階段,⑶宋明理學階段,⑷清代復古主義即“漢學”階段。這四個階段的儒家在學術的側重點上有所不同,關注的問題不同,并且都呼應著不同時代的社會、政治、經濟、倫理及心理問題。但總的來說,儒家學術中,以政治和倫理的思想為強,以經濟和哲學思想為弱。儒家不長于哲學思考,雖然宋以后的張載、周敦頤、二程、陳亮、朱熹以及明代王陽明等援佛釋儒,引入了佛教的某些本體觀念以充實和改造儒家本體論,但這種改造很難認為是成功的?! ?/p>

記者:所謂儒家,為何稱作“儒”?胡適說,“儒”是“懦”即柔弱的關連語,儒家以軟弱為自名。他的論點能否成立?  

何新:當然不成立。總體來說,我對胡適學問評價甚低。此人只是個“白話文”先生而已。此人的名聲是西化派炒起來的,是名不符實的典型。胡適早年在美國學了些杜威的實用主義,也只是皮毛。他對中國傳統學術功力下得不足,涉獵雖廣而淺嘗則止。功力比不上同時代的章太炎、錢玄同、沈兼士、傅斯年、湯用彤、陳寅格,聰明比不過梁啟超,勇氣和銳悍又比不過魯迅,徒有些小聰明而已。他關于儒名的這種皮相之談,就是其學術淺薄的一個例子?! ?/p>

   

10、儒名的由來  

記者:那么您如何理解“儒”?儒家儒家,講了幾千年,卻沒有人真正了解這個名稱的由來。  

何新:這個問題我在1984年已經考證過。(見《諸神的起源·附錄》,三聯書店,1985。)儒字在《說文》中沒有確切解釋。但“儒”這個字肯定不是儒家之“儒”的本字、本義。與先秦西漢典籍中許多名字的語用意義一樣,這是一個假借之字。因此,要理解儒家之名的由來,必須探尋它的本字及本義。從字源考慮,儒字從人從需。古音讀如需。關于“需”字的語源,《說文》認為是濡,即潤濕之義,字形從雨、從而。但考察金文“需”字,字形從而從大,而是胡須,“需”實際是“須”的異文、同源字。找到需的這個同源字,則“需”以及“儒名”的由來久容易解釋了?! ?/p>

記者:請繼續講,我在記錄?! ?/p>

何新:郭沫若考證金文“須”字時曾指出,須的本義是巫師,也就是巫覡之覡的本字。需、須、覡,與“兄”字的本義相同。這是深刻之論。需、須、兄實際都是聲部相同可以通轉的同源語。在古代風俗中,長須飄拂是一種特殊的形象,顯示一種特殊的身份,即長老?!秶Z·楚語》記有約當前515—489年間,楚昭王與觀射父關于宗教問題的一段重要對話。觀射父答楚昭王曰:  

“⑴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敬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圣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圣),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⑵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為之牲器時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號,高祖之主,宗廟之事,昭穆之世,齊敬之勤,禮節之宜,威儀之則,容貌之崇,忠信之質,□恝之服,而敬恭神明者為之祝。⑶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時之生,犧牲之物,玉帛之類,采服之儀,彝器之置,次主之度,屏攝之位,壇場之所,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舊典者為之宗。”  

在這一篇中,觀射父為楚王詳細解釋了“巫/覡”作為中國上古神道教的祭司和禮官的由來與功能。需要如此詳細地從頭解釋,可知神道教及其祭主,祭典到戰國時已經澆薄而鮮為人知。這種作為宗教大祭司的“須”(女巫上古本也稱須,如《楚辭》中的女須)。其實也就是《周禮》中的諸“胥”(大胥、小胥、樂胥等),以及班固所言作為社宮司祭的“需/儒”,這正是先秦“儒”家的起源。我認為,所謂“巫覡”,起源于《尚書·堯典》中所說主持四季太陽神之祭祀的“羲和”之官?! ?/p>

(和字在古籍中又記作俄、娥,本義是歌舞“吟哦”,巫本義也是舞師。)  

(日本民族自稱為“大和”,實際是自命為羲和之后人。日本古稱扶桑,扶桑是中國神話中的太陽之樹。扶桑的衍語有扶蘇、扶胥、扶搖等,扶搖也是大風暴之名,也是火山之名。實際上,扶桑就是今日日本的神山富士山。日本古文化,不折不扣是中國文化的衍生次文化。)  

   

11、“儒”的功能  

記者:您上面引用的《國語》那段話確實不好懂,您可以詳細解釋一下嗎?  

何新:這段話中有幾個難解的詞(前人不能解釋),先解釋一下?!皵y貳”,就是“攜偶”,也就是結偶/結婚的意思?!褒R肅”,齊,戒也,戒肅就是敬肅、肅敬、誠肅的意思。這段話大意如下:  

⑴在上古,人民與神靈不相混雜。在百姓中(“民”,即庶民,即諸民,也就是百姓),只有那種精明(“精爽”/精相/精細)而不結婚,肅敬公正(“衷正”/中正),具有智慧而能曉喻天地(“上下比義”),具有才識而能光照遠方,其目光明照,其聽覺微徹,這種人,太陽神(“明神”)就會降臨于他/她身上,是男人就叫“覡”(羲、胥、需/儒、兄),是女人就叫“巫”(和/娥/婭)。  

⑵他/她們的職責是:排列神靈的處置和主次,為神靈準備獻牲、禮器和四時的祭服。從而使上古的英雄(“先圣”)光烈流傳于后世,了解山河命名(“山川之號”)的由來,遠古祖先的神主所在,以及宗廟祭祀的內容,男性祖先與女性祖先的匹配(“昭穆之世”),保持齋戒獻敬的禮數、威儀、容貌、忠誠和信義,以及焚煙及沐浴的典禮。他/她們在敬奉神明時擔任“頌?!薄K?她們承繼大族的后裔譜牒(“名姓之后”),了解四季的生態,了解獻奉神靈的百物、玉帛的作用,以及穿戴的彩服(“采服之儀”),禮器的大小,位置的主副(“次主之度”)與顯隱(“屏攝之位”),祭壇的場所,天上地下的神靈及其后氏的由來,而牢記古老的典章,所以稱為“宗師”。  

記者:這是關于中國上古典章制度以及巫覡職能的一段極重要記載?! ?/p>

何新:這段話曾經在許多書中被多次地引用,但從所見到的解說看,真正讀得懂這段話的人并不多。觀射父在這里所說的巫覡,即主持宗教、典禮、制度、譜牒、禮樂者,其身份既是祭司,又是頌祝,又是宗人——這些功能,也就是“儒”的功能,也就是作為宗廟之守官的功能(見《漢書·藝文志》);實際就是“儒”的起源。近代流行的觀點認為,中國只有一種土生土長的宗教,即道教。實際上,儒教是比道教更古老的本土宗教。以禮樂祭儀敬祖事天,就是這種宗教的內容。儒/頌/巫覡就是司祭的巫士?! ?/p>

   

12、孔子為何偉大?  

記者:您解釋了儒家的起源。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沒找到解答。就是孔子一生著述并不多,好像只有一部語錄體的《論語》。但為什么孔子后來竟有那樣大的名望呢?  

何新:(笑)你這個問題,可以考倒很多大學者,包括胡適那種食洋、食古兩不化的大人物??鬃又詡ゴ螅⒎怯捎谒约旱闹觯ㄋf自己只是“述而不作”)。但是,孔子生當春秋戰國之際,禮崩樂懷,經濟、政治、社會正在發生激烈變遷,導致華夏上古以來流傳有序的宗教、文物、典章、制度即文化傳統,在社會動亂和戰亂中,面臨崩潰和毀滅。而孔子則是自覺和自為地承擔起繼承和挽救這一偉大文化傳統的使命。所謂自覺,是因為沒有人讓他去擔當這一使命??鬃颖緛硎菦]落貴族家庭的后裔,受過良好的傳統教育,他本人更是好學不倦。他生活中本來可以有別的選擇,例如擔任公卿而身泰名遂,尋求世俗的榮顯(他曾擔任過魯國的“大司寇”,位列于三公)。但是為了他所選擇的文化責任,他寧肯放棄這一切。商周時代,學術本來是國家及貴族的專利。但是經歷東周的變亂,春秋的戰亂,官學廢弛,典章毀壞,圖書流散??鬃幼杂X地擔當起挽救學術傳統的工作,這就是他的“克己復禮”。他一生的主要活動,是教誨弟子。對弟子的選擇,他主張唯才是教,“有教無類”。所謂“類”,既是指種族、氏族、族姓,也指階級、等級。這在當時那種貴族壟斷一切社會資源(包括文化資源)的時代,是非常偉大的創舉??鬃颖旧碇鲭m不多,但是他搞通了古代的禮樂制度及經典文獻。因此他能夠將中國上古以來的天文、地理、典章、制度以及經典著作,通過他的講授而傳承于門徒,這些門徒中的杰出者,后來以代一代地將它們流傳下去,這就是“儒家”。儒家和儒教并不相同。儒家是私學,不是主流文化。是學術,不是宗教。儒教則是宗教,也是官學。既是國家宗教(以神道設教),也是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儒教有兩個發展階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在漢武帝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國家宗教。在這種國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學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這也不是真正的孔子了?! ?/p>

   

13、孔子以“述”為“作”  

記者:為什么孔子述而不作呢?  

何新:因為孔子的“述”,就是“作”。孔子的最大功績在于整理和保存了上古的五大經典:易經、尚書、禮樂、詩經、春秋。這五大經典代表了上古學術的五大傳統:“易經”是天道陰陽之學、“尚書”是政治典章、“禮”書是禮樂制度、“詩經”是文學藝術、“春秋”是歷史。這些書在孔子時代,其意義已經暗昧。孔子為了搞通它們,不羞上問(如問天道于老子),也不恥下問。他的苦學使他自我修養成為當時列國中最博學的人。孔子把中國古代禮樂典章,通過這五部典籍的講述解說而傳授于弟子,而他的弟子又一代一代地傳習下去,甚至秦始皇焚書坑儒這樣的政治大舉動,都不能使這一學術的傳承系統中斷。所以太史公說:“六藝者,折衷孔子,可謂圣矣!”到漢武帝時正式立儒家為儒教,為正統,才成為“主流意識形態?!痹谀撤N意義上,我們的確可以說,如果沒有孔子與儒家,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不可能保持夏商周以下5000年一而貫之的偉大傳統,保持一種舉世無雙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p>

   

14、“仁”與“恥”  

記者:那么,您如何評價儒家?許多人認為儒家是封建的集大成,否定的意義多于肯定的東西。  

何新:說儒家是封建學術,猶如說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之學是奴隸主學術一樣可笑。這種“階級性”的標簽是斯大林主義的遺留特征,早應該丟棄了!我認為,評價一種學術只應該考慮學問的內容,而不應該以學者的身份、出身、階級作為是非標準?!罢胬淼臉藴示褪钦胬碜陨怼!逼渌磺型庠诘亩疾皇菢藴省R话銇碚f,文化的最精華部分總是保存在各個時期的統治精英之中的,雖然創造者是全社會。  

記者:您認為在儒家中,最重要的價值觀點是什么?  

何新:我認為儒家的核心價值是兩點,一是“仁”,二是“恥”。前者是肯定,是追求,后者是否定,是摒斥?! ?/p>

記者:儒家的核心價值,人們都知道是“仁”。但究竟什么是“仁”呢?  

何新:“仁”字的字形是“二”與“人”的合文。甲、金文中無此字,但簡帛書中有此字。其實,“仁”也就是懷孕之“妊”的會意字,所以其字記作“二人”(孕婦古字則記作“身”,即“娠”)。理解“仁”字的字源,也就明白其語義。母子二人相連為“仁”(阮元所謂“相人偶”),母子之情亦為“仁”,所以“仁”的引申義就是愛心。  

記者:那么,什么是恥呢?  

何新:“恥,羞也。”“恥,辱也?!保ā墩f文》)恥在儒家的人格主義中,也是一個極重要的價值觀。所謂“知恥近乎勇”,所謂“行己有恥”。(孔子)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恥之于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睈u,就是負面價值,知恥則不承其辱。知恥則不食嗟來之食。恥就是是非,就是自尊。一百多年來,中國社會一直處在動蕩不已的變遷中,導致社會的價值觀念分崩離析,是非標準晦昧不明。培養出一種無恥的文化。特別在士夫(即所謂知識精英)中,育成一種無恥的人格。沒有恒定的是非觀,沒有尊嚴感,沒有自尊感,沒有恪守之道,只有私己的好惡,與時沉浮,及時行樂,眼前利益,取巧投機?!盀闄C變之巧者”多,而有恥有格,敢于執著地恒守一種價值者少。例如最近聽說有人在互聯網上造出一個新詞,叫“愛國賊”,這是小人無恥的又一標本。有人就是要攪亂一切是非標準,使無恥的文化可以登堂入室?! ?/p>

記者:您認為,儒家價值觀仍具有現實意義?! ?/p>

何新:五四以后,中國經歷了近百年的批儒批孔。既然孔子被當作神尊了兩千年,那么五四以后被當作鬼打了一百年,這也不算不公平。但作為神的孔子和作為鬼的孔子,都不是真正的孔子。在孔子的儒學中,包涵著華夏人文傳統的若干根本價值,“仁”與“恥”二義尤為具有現實性??鬃诱J為君子之道的核心是“仁”,這實際是一種人道主義。儒家把“仁”的概念作為其政治主張的根本,也就是主 張 君主、統治者對待百姓要有母親那樣寬厚博大的愛心。這就是所謂“仁政”。中國 古代的 君主政體,雖然也是專制政體,但除了秦始皇、隋煬帝以及元代蒙古皇帝等少數特殊的時代,中 國的 君主政體都主張以“仁政”為施政之本,絕不是魏特夫所描繪的那種“極權(暴政)制度”?! ?/p>

中 國式的 君主政體中涵攝有相當多的民主機制和色彩。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國家崇尚儒教,而在孔孟之道中,既包涵有反對專制和暴政的思想(所謂“非上無禮”,正是秦始皇滅儒的原因),也包含親民愛民的“仁政”以及“民貴君輕”的民主思想。然而五四以來,胡適一類激進的西化派鼓吹極端的反傳統主義,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將中國的傳統政治宗教道德文化抹成一片漆黑。這種涂抹特別得到以“庚子賠款”回輸于中國的西方殖民學術的支持。所謂滅其族先誅其心。這種西化主義,是西方文化帝國主義的幫閑。新一輩學人,應該敢于擺脫對于傳統文化那種輕薄淺妄的解說,應當有勇氣尋求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的對于傳統文化的重新解讀?! ?/p>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hijia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東南亞的宿命
  7.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9. 焦慮富人走了沒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來
  10.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