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旨在提高工資的運動除了使糧食、酒等等漲價即引起生活必需品的匱乏以外,不可能產生別的結果。要知道,什么是工資?工資就是糧食……的成本,就是一切物品的全部價格。再進一步說,工資就是組成財富和勞動群眾每日為再生產而消費的各種要素的比例。因此,將工資提高一倍……就等于發給每一個生產者一份比他的產品更大的份額,這當然是矛盾的。如果只是在少數生產部門內提高,就會使交換普遍混亂,總之,會引起生活必需品的匱乏……我可以斷言:導致提高工資的罷工不能不引起價格的普遍上漲,這同二加二等于四一樣確實。」(蒲魯東《貧困的哲學》第1卷第110頁和111頁)
除了二加二等于四以外,我們否定上述一切論點。
首先,不可能有價格的普遍上漲。如果一切物品的價格都和工資同時增加一倍,價格并不會因此發生任何變化,起變化的只是說法而已。
其次,普遍提高工資絕不會引起商品或多或少的普遍上漲。實際上,假如一切生產部門都按照固定資本或所用勞動工具的比例使用等量的工人,那么,普遍提高工資就會使利潤普遍降低,而商品的市場價格卻不會有任何變化。
但是,由于各生產部門中手工勞動對固定資本的比例并不一樣,所以凡固定資本較多而工人較少的部門遲早總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商品價格。反之,如果它們的商品價格不降低,它們的利潤就一定會超過利潤的一般水平。要知道,機器不是雇傭工人。因此,普遍提高工資對于那些使用機器較多而工人較少的生產部門,影響就比較小。但是,由于競爭不斷使利潤平均化,超過一般水平的利潤只能是暫時的。可見,如果除去某些波動情況,普遍提高工資的結果就不是蒲魯東先生所說的價格普遍上漲,而是價格的局部下跌,主要用機器制造的商品的市場價格的下跌。
利潤和工資的提高或降低只是表示資本家和工人分享一個工作日的產品的比例,在大多數情況下絕不致影響產品的價格。至于「導致提高工資的罷工引起價格的普遍上漲,甚至引起生活必需品的匱乏」,這種思想只有在不可理解的詩人的頭腦里才能出現。
在英國,罷工常常引起某種機器的發明和應用。機器可以說是資本家用來對付熟練工人反抗的武器。現代工業中一個最重大的發明——自動紡紗機擊潰了進行反抗的紡紗工人。即使說同盟和罷工的結果只是引起機械天才的竭力反對,它們對工業的發展也是有巨大影響的。
蒲魯東先生繼續說:「我在萊昂.福適先生1845年9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看到:近來英國工人對同盟已不發生興趣(這當然是一種進步,我們只有向他們表示祝賀),然而工人在精神上的這種改善主要是經濟上開化的結果。在博爾頓的一次集會上一個紡織工人大聲說過:『工資不是由廠主決定的。在蕭條時期老板們可以說只是充當必然性手中的鞭子,不管他們愿不愿意,他們只得鞭打。起調節作用的原理是供求關系,而老板們對此是無能為力的』……」蒲魯東先生大叫道:「好啊,這就是馴良的模范工人」……「英國過去是不存在這種貧困的;但愿它不要跨過海峽。」(蒲魯東《貧困的哲學》第1卷第261和262頁)
在英國的各城市中,博爾頓的激進主義聲勢最大。博爾頓的工人是以革命最堅決聞名的。當英國為廢除谷物法2 而掀起廣泛的鼓動宣傳的時候,英國廠主們認為,只有讓工人打先鋒,他們才能對付土地所有者。但是由于工人利益同廠主利益的對立并不亞于廠主利益同土地所有者利益的對立,所以,很自然,廠主們在工人的集會上是注定要失敗的。廠主們干了些什么呢?為了顧全面子,他們組織了一些主要由工頭、少數忠于他們的工人和道地的生意朋友參加的集會。后來,真正的工人要參加集會(當時博爾頓和曼徹斯特的情況就是這樣),反對這種虛假的示威,卻被拒之門外,說這是憑票入場的集會,意思是只有持入場券的人才能參加。可是墻上的招貼明明寫的是公眾的大會。每逢舉行這種集會的時候,廠主們的報紙總是大登特登有關會上發言的報導。不用說,在會上發言的都是一些工頭。倫敦的報紙一字不改地將他們的發言全文轉載。不幸蒲魯東先生竟把工頭當成普通工人,而且嚴禁他們渡過海峽。
1844年和1845年罷工的消息比往年少了,這是因為1844年和1845年是1837年后英國工業繁榮的頭兩年。盡管這樣,那時并沒有一個工聯解放。
現在我們來聽聽博爾頓的工頭們的發言。他們說,廠主不能操縱工資,因為廠主不能操縱產品價格,其所以不能操縱產品價格,則是因為廠主不能操縱世界市場。于是他們根據這個理由,要工人們了解到,不應當組織同盟來要挾老板增加工資。蒲魯東先生則相反,他禁止組織同盟是唯恐引起工資的提高,因而引起生活必需品的普遍匱乏。不言而喻,工頭們和蒲魯東先生在提高工資就等于提高產品價格這一點上是同聲相應的。
但是,使蒲魯東先生惱怒的真正原因是不是唯恐引起生活必需品的匱乏呢?不是。他對博爾頓的工頭們惱怒純粹是因為他們用供求關系來確定價值,毫不關心構成價值,即達到構成狀態的價值,毫不關心價值的構成,其中包括不斷的交換可能性以及其它一切同天命并列的關系的比例性和比例性的關系。
「工人罷工是違法的;不僅刑法典上是如此規定,而且經濟體系、現存制度的必然性也說明這一點……每一個工人有個人支配自己的人身和雙手的自由,這是可以容忍的,但是社會不能容許工人組織同盟來壓制壟斷。」(第1卷第334和335頁)
蒲魯東先生想把法國刑法典的條文說成是資產階級生產關系的必然的和普遍的結果。
在英國,組織同盟是議會的法令所認可的,而且正是經濟體系迫使議會以法律的形式做出了這種認可。1825年,在哈斯基森大臣任內,議會必須修改法律才能更加適應自由競爭所造成的環境,在這個時候,議會不得不廢除一切禁止工人組織同盟的法律。現代工業和競爭愈發展,產生和促進同盟的因素也就愈多,而同盟一經成為經濟事實并日益穩定,它們也必然很快地成為合法的事實。
因此,刑法典的有關條文至多只能證明,在制憲議會和帝制時期,現代工業和競爭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3 。
經濟學家和社會主義者4 在譴責同盟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只是動機各不相同而已。
經濟學家向工人說:不要結成同盟。如果你們結成同盟,就會阻礙工業的正常進程,妨礙廠主滿足訂戶的要求,擾亂商業和加速采用機器,機器就會使你們的一部分勞動毫無用處,從而迫使你們接受更低的工資。同時,你們是徒勞的。你們的工資總是決定于人手的供求關系;抗拒政治經濟學的永恒規律,不但可笑,而且危險。
社會主義者向工人說:不要結成同盟,這樣做歸根到底你們會得到什么呢?能提高工資嗎?經濟學家可以非常清楚地向你們證明:即使事情順利,在短期內多拿到幾文錢,但是以后工資要永遠減少下去。熟練的核算家會向你們證明:單是你們組織和維持同盟所必需的一筆經費,就需要經過若干年才能從提高的工資中得到補償。而我們,作為社會主義者則要告訴你們:即使不談錢的問題,你們也絕不會因為結成了同盟就不再當工人,而老板將來卻照舊當他的老板。所以,不需要任何同盟,不需要任何政治,因為組織同盟不就是搞政治嗎?
經濟學家希望工人在目前已經形成、經濟學家已經在自己的教科書上記載和規定的社會里停滯不前。
社會主義者勸告工人不要觸動舊社會,以便更好地進入他們用非凡的先見之明為工人準備就緒的新社會。
不管什么經濟學家和社會主義者,不管什么教科書和烏托邦,同盟片刻不停地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成長而日益進步和擴大。現在甚至可以說,同盟在一國內的發展程度可以確切地表明該國在世界市場等級所占的地位。工業最發達的英國就有最大的而且也組織得最好的同盟。
在英國,工人們就不限于組織一些除臨時罷工外別無其它目的并和罷工一起結束的局部性同盟。他們還建立經常性的同盟——工聯,作為工人同企業主進行斗爭的堡壘。現在,所有這些地方工聯已組成為全國職工聯合會5,擁有會員八萬人,中央委員會設在倫敦。這些罷工、同盟、工聯是與工人的政治斗爭同時并進的,現在工人們正在憲章派6的名義下形成一個巨大的政黨。
勞動者最初企圖聯合時總是采取同盟的形式。
大工業把大批互不相識的人們聚集在一個地方。競爭使他們的利益分裂。但是維護工資這一對付老板的共同利益,使他們在一個共同的思想(反抗、組織同盟)下聯合起來。因此,同盟總是具有雙重目的:消滅工人之間的競爭,以便同心協力地同資本家競爭。反抗的最初目的只是為了維護工資,后來,隨著資本家為了壓制工人而逐漸聯合起來,原來孤立的同盟就組成為集團,而且在經常聯合的資本面前,對于工人來說,維護自己的聯盟,就比維護工資更為重要。下面這個事實就確切地說明了這一點:使英國經濟家異常吃驚的是,工人們獻出相當大一部分工資支持經濟學家認為只是為了工資而建立的聯盟。在這一斗爭(真正的內戰)中,未來戰斗的一切必要的要素在聚集和發展著。一旦達到這一點,同盟就具有政治性質。
經濟條件首先把大批的居民變成勞動者。資本的統治為這批人創造了同等的地位和共同的利害關系。所以,這批人對資本說來已經形成一個階級,但還不是自為的階級。在斗爭(我們僅僅談到它的某些階段)中,這批人聯合起來,形成一個自為的階級。他們所維護的利益變成階級的利益。而階級同階級的斗爭就是政治斗爭。
我們應當把資產階級的歷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資產階級在封建主義和專制君主制的統治下形成為階級;第二是形成階級之后,推翻封建主義和君主制度,把社會改造資產階級社會。第一個階段歷時最長,花的力量也最多。資產階級也是從組織反對封建主的局部性同盟開始進行斗爭的。
對資產階級所經歷的各個歷史階段——從城市自治團體直到構成階級,已有不少的探討。
但是,當問題涉及到對罷工、同盟以及無產者在我們眼前實現他們組成為階級所采用的其它形式給以明確認識的時候,一些人就陷入真正的惶恐,另一些人就顯出先驗的蔑視。
被壓迫階級的存在就是每一個以階級對抗為基礎的社會的必要條件。因此,被壓迫階級的解放必然意味著新社會的建立。要使被壓迫階級能夠解放自己,就必須使既得的生產力和現存的社會關系不再能夠繼續并存。在一切生產工具中,最強大的一種生產力是革命階級本身。革命因素之組成為階級,是以舊社會的懷抱中所能產生的全部生產力的存在為前提的。
這是不是說,舊社會崩潰以后就會出現一個表現為新政權的新的階級統治呢?不是。
勞動階級解放的條件就是要消滅一切階級;正如第三等級即資產階級解放的條件就是消滅一切等級一樣7。
勞動階級在發展過程中將創造一個消除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聯合體來代替舊的資產階級社會;從此再不會有任何原來意義的政權了。因為政權正是資產階級社會內部階級對立的正式表現。
在這以前,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抗仍然是階級反對階級的斗爭,這個斗爭的最高表現就是全面革命。可見,建筑在階級對立上面的社會最終將導致劇烈的矛盾、人們的肉搏,這用得著奇怪嗎?
不能說社會運動排斥政治運動。從來沒有哪一種政治運動不同時又是社會運動的。
只有在沒有階級和階級對抗的情況下,社會進化將不再是政治革命。而在這以前,在每一次社會全盤改造的前夜,社會科學的結論總是:
「不是戰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戰,就是毀滅。問題的提法必然如此。」(喬治.桑)8
選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188—195頁
◆注釋
1 本文選自馬克思的《哲學與貧困》。《哲學與貧困》是馬克思主義的極重要的理論著作之一,是馬克思反對小資產階級思想家蒲魯東的主要作品。馬克思在這一著作中以論戰的形式第一次對馬克思主義中有決定意義的論點作了科學的表述。這里收錄的是第二章中的第五節。
2 英國的谷物法是歷屆托利黨內閣為維護大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從1815年起實施的法令,旨在限制或禁止從國外輸入谷物。谷物法規定,當英國本國的小麥價格低于每夸特80先令時,禁止輸入谷物。1822年對這項法律做了某些修改,1828年實行了調節制,國內市場谷物價格下跌時谷物進口稅就提高,反之,英國谷物價格上漲時谷物進口稅就降低。谷物法的實行嚴重影響了貧民階層的生活,同時也不利于工業資產階級,因為它使勞動力漲價,妨礙國內貿易的發展。谷物法的實施導致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之間的斗爭。這一斗爭是由曼徹斯特的工廠主科布頓和布萊特于1838年創立的反谷物法同盟領導,在自由貿易的口號下進行的。1846年6月英國議會通過了關于廢除谷物法的法案。
3 當時在法國實行的法律,如1791年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制憲議會通過的所謂列沙白里哀法案和拿破侖帝制時期制定的刑法典,都禁止工人建立工人聯合會和組織罷工,違者會受到嚴厲的懲處。在法國,對工會的禁令到1884年才撤銷。
4 指當時的社會主義者:在法國是傅立葉主義者,在英國是歐文主義者。——弗.恩格斯在1885年德文版上加的注
5 全國職工聯合會是英國工聯的組織,1845年成立,聯合會的活動限于爭取出賣勞動力的優惠條件和改善工廠立法的經濟斗爭,聯合會一直存在到60年代初,但是1851年以后它在工會活動中沒有起多大作用。
6 憲章派是憲章運動的參加者,憲章運動是19世紀30-50年代中期英國工人的政治運動。(詳見本書第51頁注13)
7 這里所謂等級是指歷史意義上的封建國家的等級,這些等級有一定的和有限的特權。資產階級革命消滅了等級及其特權。資產階級社會只有階級,因此,誰把無產階級稱為「第四等級」,他就完全違背了歷史。--恩格斯在1885年德文版上加的注
8 見喬治.桑的歷史小說《揚.瑞日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