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鴨綠江邊斷橋公園的“為了和平”雕像群中,彭德懷司令員右側的雕像是雕塑家陳繩正根據志愿軍第50軍蔡正國副軍長的遺像雕塑的。2006年9月,在群雕落成典禮上,蔡正國烈士的遺孤蔡小東第一次觸摸到了立體的父親,思念、追懷、感慨匯成一汪晶瑩的淚花,灑在了祭奠父親與志愿軍前輩的祭臺上,隨即,化為一縷輕云,飄向父親魂魄所在的九霄……
烈士遺孤的《閱讀父親》
高戈里
(高戈里的博客http://gaogeli.blshe.com/)
那天晚上逛書城,一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閱讀父親》,突然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下意識地抽出這本書,想看看"父親"是誰,不料,率先躍入我眼簾的是作者的姓名——馬曉麗和她的丈夫、我在丹東八一小學的同窗蔡小東。
我急切要閱讀的"父親",是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最高指揮員之一--第50軍副軍長蔡正國烈士。
雖然,書中收錄了"父親"從紅軍到抗美援朝時期大量珍貴的日記、筆記、信函、證件等,但我更關注的是,作者對自己母親和兩位父親的解讀。
說來話長,我們丹東八一小學66屆的所有同學,都比蔡小東早早地了解到他已經長眠于大地的父親。
那時,他隨繼父的姓,叫董耀東。
董耀東是4年級轉來的。丹東八一小學是全日制寄宿,準軍事化管理,早晨鈴聲一響,所有的學生哪怕是六七歲的一年級學生,都要迅速起床、穿衣、疊被,然后,到操場上做操、跑步;吃飯也是先整隊、集合、唱歌,然后有序入坐,由各桌的值日生統一分完菜,才開飯;到了晚上,統一洗漱、上床,在被窩兒里先聽學校小廣播站講一二十分鐘故事,再熄燈就寢。
那年月,我們這些頑童特別討厭睡午覺。只要老師不在,就相約從宿舍窗口跳進"特務小森林",盡情地挖蚯蚓、逮螞蟻、爬樹、捉迷藏,男生"抓特務",女生"過家家",童趣盎然。
雖然,那時的董耀東是個心性單純、心地透明的孩子,但轉學來不久,就受到相當一部分同學的鄙視、疏遠,原因很簡單,他太"特殊化"了,他媽媽太慣他了。
全校同學,惟獨他一人,床下擺了一個木箱子,里面裝著餅干、糖果,小人兒書,還有一大堆藥瓶瓶。魚肝油、維他命以及治療胃病的胃舒平,我就是從他的木箱子里認識的。
學校每周都要組織學生干部檢查寢室內務衛生,中隊委王偉偉記得,每次檢查,就屬董耀東同學的褥子最厚、最扎眼。
東北城市居民的口糧是粗糧和細糧按比例配給的,粗糧占6成。董耀東一入學,他媽媽就找校領導提出:"孩子有胃病,不能吃粗糧。"到了夏天,他媽媽又來找班主任老師,堅決反對自己的孩子游泳。
而所有這一切,都與當時的校風格格不入。
20世紀60年代初,毛澤東主席多次嚴厲地批判了當時的教育制度,其中專門批評了各地的"八一學校",憂慮孩子們被培養成新一代的"八旗子弟"。于是,我們這所八一小學交給了地方,開始招收工農子弟入學,同時在學校開展了一系列"艱苦奮斗"的"革命化"教育,并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
記得有一次我們少先隊中隊為學校種的麥子積肥,竟然是女同學帶頭脫下鞋襪,赤腳跳進臭氣熏天的豬圈,揮鍬鏟糞,揮汗如雨。那時,我們這些娃娃雖然才10歲左右,但在老師的教育下,卻是很理想主義的: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決不能躺在父母的功勞薄上,當嬌生慣養的"小少爺"!
我的一些同學不喜歡穿新衣服,就是那時培養的習慣。
同學們看不慣董耀東的"嬌氣",開始是風涼話,繼之是嘲諷,終于,有一次他與同學吵架,一位調皮出名了的同學說了一句令自己懊悔了40多年的話:"你不姓董,你姓蔡,叫蔡小東。你爸爸早就死在朝鮮了。"
董耀東說什么也不信,"我就叫董耀東!"
那位同學繼續說道:"你還有個哥哥,叫蔡四東。"
"不對,我哥哥叫董四東!"
事后,董耀東的母親張博阿姨去了有關家長和學校領導那里。
八一小學多為軍人子女,雖然"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師到我家,到了我家找爸爸,三拳兩腳一個大嘴巴",但在崇拜英雄的年代,更能鎮住這幫調皮搗蛋娃娃的,是這樣一個淺顯而又質樸的道理:欺負烈士的孩子,天理難容!
于是,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接到了家長和老師的嚴厲警告,并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迅速調整了與董耀東的關系。
事情雖然過去了,但同學們還是恍恍惚惚感覺到了對董耀東自尊的傷害。在相當一段時間里,董耀東不時地給我們講述他小時候,父親(繼父)如何把他扛在肩上、抱在胸口或騎在背上,逗他玩的往事。
董耀東開始變了,在學校,處處搶著吃苦,生怕別人說他"嬌氣",就連早晨起床,他也要與同學爭誰先到操場跑步。他一次又一次拒絕母親的關愛,甚至當著同學的面,對母親使性子。有時,索性躲起來,不見母親。同學們則幫助他"打掩護"。
漸漸,同學們對張博阿姨的看法,也從原來反感她"絮絮叨叨",轉為"憐憫"她失望的神情。
而如今,所有兒時對張博阿姨的印象,被一部《閱讀父親》用淚水徹底重構了。
原來,張博阿姨是一位偉大的母親,而我們這些當年的頑童,太不懂事了。
張博阿姨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3年4月與蔡正國伯伯結婚后,第一個孩子生在艱難的戰爭年代,是個女兒,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像個洋娃娃。分娩的時候,部隊已經轉移,只給產婦留下一名醫生和一個警衛排。女兒一落地,用舊軍裝一裹,警衛排把產婦抬上擔架,迅速沖出村子,消失在茫茫夜暗中。隨即,身后響起了敵人的槍聲。整整跑了一天一夜,才甩掉追兵。至此,張博阿姨才吃上產后第一頓飯--警衛排長好不容易找來的一瓢煮玉米水。
沒有奶水,女兒從不哭叫,只是瞪著大眼睛靜靜地望著母親,望得母親心酸落淚。
只好抱去找老鄉,吃人家孩子吃剩下的奶。
戰爭年代,老鄉也窮,女兒先后共吃過24人的奶,不到一個月,還是餓死了。
喪子之痛,使張博阿姨久久不能擺脫,直到1948年,第二個孩子蔡四東出生。
四東的出生,給曾經傷感的家庭帶來許多歡樂。
在妻子的眼里,丈夫話語不多,別看作戰是猛將,卻特別愛孩子。每次回家,第一件事情,總是先去抱一下兒子。一次,他剛把兒子抱起來,兒子就在他身上撒了一泡尿,妻子急忙要把兒子抱開,卻被丈夫制止了,"別嚇著孩子。"尿完了,笑一笑,說了句:"這小子!"
妻子在黑龍江雙城東北禹職工胡同"志愿軍55部隊留守處",總共收到丈夫從朝鮮寄來16封家書,每一封他都要惦記孩子。對妻子,他既嚴格要求"現在自己改善生活是有條件,不要求組織特殊照顧,也不要哀求別人幫助,以自己的條件來解決問題",又情真意切心細如絲地叮囑:"能買點魚肝油每天吃四到六粒,吃對身體營養有好處,每月至多數萬元。"
直到犧牲前一天,丈夫在朝鮮青龍里寫下的最后一封家書中,他還惦記著15天前剛剛出生他給起了"小東"名字的小兒子,叮囑妻子"經常買點維他命吃吃,補助下營養"。
1953年4月12日,蔡正國副軍長在美軍飛機轟炸中永遠離開了這個他無限熱愛的世界。
追悼大會上,張博阿姨發誓:一定要"積極努力工作學習,完成黨所給我們的一切任務,撫養教育好烈士遺留下的孩子,為烈士報仇!"
萬萬沒想到,1年多后,當張博阿姨帶著小兒子進京準備給大兒子聯系學校的時候,留在家里的大兒子在一次暴雨雷擊中,被倒塌的院墻砸死了。
自責未能帶大兒子一同進京的張博阿姨,在承受了喪夫之痛之后,未能頂住第二次喪子的打擊,一度神經失常。
病愈后,張博阿姨對烈士僅存的骨血,溺愛有加,惟恐再愧對丈夫在天之靈。
作為母親,張博阿姨承受了太多的苦難,也為孩子奉獻了她一生無私的愛,然而,比母親但更偉大的,是孩子的繼父董鳳奎叔叔。
丈夫犧牲時,張博阿姨剛滿30歲,雖然美貌依然,卻守寡6年,并因病失去了工作。
在組織的勸說、安排下,張博阿姨改嫁給董鳳奎叔叔。結婚之時,夫妻專程來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擺放好祭品后,這位善良、質樸的山東漢子莊嚴地舉起了右拳,向烈士宣誓:"蔡副軍長,請您放心,我一定盡自己的最大能力照顧好張博同志,照顧好您的兒子小東。"
從此,董鳳奎叔叔沒再讓妻子領取烈士撫養費,并給了烈士遺孤一個完整、美滿、幸福的家。
文革中期,15歲的小東吵著鬧著要去當兵,母親一時未能同意。小東賭氣不吃不喝不睡。時任丹東230醫院政委的繼父在外接受批斗,深夜回到家里,與兒子談過后,同意了:"讓他去吧,外面這么亂,送到部隊還放心。"
多少年后,小東才知道,在他坐上大卡車離家而去的時候,繼父騎著自行車趕到部隊,告訴部隊領導,這是烈士的遺孤,請多加關照。
18歲那年,幾位共和國的開國將軍把小東接到了大連黑石礁49號樓,以一個非常正式、非常莊重的會議形式,揭開了小東的身世。那一刻,毫無精神準備的小東在陡然而來的刺激中,休克了過去。
為了報答繼父的養育之恩,此后,小東依然用著"董耀東"的名字。直到轉業前,繼父在與兒子的一次談話中主動提出:"當年,你隨我姓是為了保護你,可以減少很多麻煩和不必要的解釋。現在沒事了,你把名字改回去吧。"
繼父晚年得了骨癌,雖然疼痛難忍飽受折磨,但他舍不得花錢買名貴的藥,總想給妻子多留點錢。臨終,又把干休所的領導請到床前,談了很久,很久。出了病房,干休所領導紅著眼圈告訴張博阿姨:"董政委對你不放心啊!"
如今,小東有著兩個名字:回繼父的山東老家時,用"董耀東";回生父的江西永新老家時,用"蔡小東"。
(2007年1月于成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