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的療效靠什么來證明?
——向鐘南山院士提點不同意見
水生(2020年2月19日)
據《新京報》報道,昨天(2020年2月18日)下午,在廣東省召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就新冠肺炎特效藥、超長潛伏期、中藥療效、血漿治療等最新研究情況作了介紹。
據此報道稱,鐘院士就中藥的療效問題是這樣回復的,“我很重視中藥在實驗室對新冠病毒的作用情況,一旦有證據,中藥可以放心用,特別是早中期。”鐘南山表示,中藥在實驗室中要驗證,是否真的能減少病毒進入細胞,或者能減少炎癥風暴,這能夠給中藥使用提供依據和線索。鐘院士的這一觀點,筆者后來又從央視報道中看到,此情屬實。但在《人民日報》客戶端廣東頻道的報道中則回避了這一部分內容。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鐘院士對中藥的使用及其效果是有很大保留的。至少到目前為止,鐘院士尚未看到中藥有療效的“證據”。而所謂的“證據”就是,鐘院士要看到中藥在實驗室中對新冠病毒的作用情況。也就是說,鐘院士要能看到中藥在實驗室驗證確能減少病毒進入細胞或者減少炎癥風暴的證據后,中藥才可以放心用。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鐘院士在此次談到某些西藥進行試驗時,在實驗室殺滅病毒效果不錯,但進入人體內后的效果卻并不明顯。很明顯,鐘院士很明白,同一種藥品在實驗室和人體內兩種不同環境下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縱使某種藥物在實驗室試驗時對殺滅病毒具有明顯的效果,但也未必能證明此藥物對人體是有效的。既然如此,哪鐘院士為何還要對中藥是否有效提出如此的苛求呢?依筆者看來,這是一種典型的西醫對中醫的偏見——甚至是一種傲慢。
眾所周知,中醫診病的手段主要是“望、問、聞、切”,治療也主要是采取服用中藥或藥敷,加上根據經絡理論進行的針灸、按摩等,極少動刀傷筋動骨之事。據此,在西醫看來,中醫不科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中醫的診治手段看不見摸不著,主要借助歷代中醫的個人經驗,缺乏可以眼見為實的“證據”,太不科學。而西醫借助現代醫療器械和設備,不斷向微觀世界深入,力圖以一種直觀的方式觀察病變部分及其變化,所以,在西醫“裝備”愈來愈現代化,診治手段愈來愈可視化之際,鐘院士要求在實驗室試驗中從細胞層面看到中藥發揮殺滅病毒的“證據”,否則,就不能“放心”使用,確實是擊中了中醫藥的要害。這不僅僅是針對中藥,而且對中醫的針灸和按摩等診治方法,也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不是嗎?
不僅如此,中醫診治是辯證施治,因人而異。根據中醫理論,講究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對同一病癥所開的處方常常駐因人因事因時均有所不同。如果每個中醫所開的中藥處方能否認定有效,都要如鐘院士所說,來個實驗室“認證”方為有效,方可放心使用,這豈非就從根本上斷了中醫藥的生路?
所以,在筆者看來,鐘院士此番發表的對中醫藥的觀點有失水準,多了點機械唯物論,少了點唯物辯證法;多了點傲慢與偏見,少了點謹言與慎行。好在無論是對西醫還是中醫,普通百姓不會把什么實驗室驗證結果作為什么“證據”。他們都懂得,真正衡量中醫藥是否有效的不是別的,就是“療效”!在此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醫藥發揮的功效已經有目共睹,任何人都無法否認。中醫藥已經走出長期受打壓和非議的陰霾,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和成功效果,證明了中醫藥對它在國家安全和人民防疫保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要說明的一點是,鐘院士在非典和新冠兩次防控疫情中都居功之偉,值得我們尊敬。但一碼歸一碼,尊重科學的前提就是破除迷信,有些意見該提還是要提,請鐘院士三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