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華夏:哈格爾來者不善 美對華軟硬兼施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上任以來首次訪華,但早前他曾三過中國而不入。哈格爾今次有備而來,顯然來者不善,代表美國來華示威。
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稱,哈格爾非常期待此次訪華。問題是,既然他期待,何以不早來?柯比顯然言不由衷。哈格爾上任一年多仍遲遲未訪華,是因為美國還沒有完全做好與中國攤牌的準備;今次他先在夏威夷主持完與東盟防長的會議,又到東京大騷美日同盟堅不可摧,為安倍打氣撐腰,事前做足戲碼,重返亞洲的軍事部署亦逐步到位,才有恃無恐地前來中國。
未見人影,先聞其聲,是哈格爾此行的最大特點。無論在夏威夷還是東京,哈格爾發表的演講三句不離中國,既攪渾南海,又挑動朝鮮半島局勢,更明目張膽地偏袒日本強占釣魚島。他表示,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不針對中國,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最直白的謊言。
按照美國的軍隊調整部署,將海軍、空軍、天軍、網軍的主力部署在亞太,如此大規模的調整,不針對中國又針對誰?美國口口聲聲應對北韓軍事威脅,但以北韓的軍力來說,美國只消兩個航母戰斗群就可將北韓炸回原始社會,試問美國何必如此大費周章調兵遣將?
做好準備 撕破臉皮
盡管哈格爾說,中美雙方既是朋友,也是競爭者,但肯定不是敵人,但如果美國將中國當作朋友,為何要將主要軍力部署在中國周邊?為何要制訂針對中國的海空一體化戰略?又為何要不時警告中國,不要用武力威脅周邊國家?哈格爾的司馬昭之心,早已是不言而喻。
手上拿著大棒,嘴上說著謊話,素來是美國對華的基本立場,中國對此應有清晰的判斷,切不可被美國的迷湯所灌倒。在華盛頓的戰略棋盤上,中國是美國目前最主要的對手,無論誰主政白宮,都不會改變針對中國的這一個戰略,只不過不同的人采取的手法不同而已,有的會軟手段多些,有的則硬碰硬多些。
哈格爾來訪,中國安排他參觀「遼寧艦」航母,非常禮遇;相比之下,美國對華軍事封鎖卻是無處不在。當年,時任總參謀長陳炳德訪美,美國發射「奮進號」穿梭機,竟拒絕中國記者現場采訪。根據美國「沃爾夫條款」,五角大樓禁止中國與美國航天局進行聯合科研活動,甚至禁止美國航天局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美國對中國大搞封鎖,中國何必以德報怨?
對于中美關系,中國應該丟掉幻想,準備戰斗,隨時預備好撕破臉皮,就像如今的美俄關系一樣。當然,攤牌之前,該耍太極還得耍太極,能虛與委蛇就虛與委蛇,盡量將戰略機遇期延長一些,將內政梳理得好一些,以不變應萬變。
神州觀察:中華遍地豆腐渣 百姓哪有安樂窩
浙江奉化一幢居民樓日前突然倒塌,導致多人傷亡,這再次證明,過去十幾年樓市暢旺,全國大興土木,但看似富麗堂皇的建筑許多是豆腐渣工程。這樣的建筑與其說是百姓的安樂窩,還不如說是最昂貴的活死人墓。
過去二十多年,樓盤往往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開發商不愁賣。而開發商為快速致富,不顧建筑質量,不管購房者死活,甚至連地基都未打牢便馬上起樓,比如用垃圾堆填而成的深圳寶安中心區,填海區形成僅幾年,開發商競相開發,導致樓宇嚴重沉降,最嚴重的沉降達十二厘米深,臺階與柱子下的石板間可放下一只手。
按照中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的規定,一般建筑的耐久年限為五十年到一百年。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建筑的實際壽命與設計通則的要求有相當大的距離。二○一○年,當時的住房與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透露,中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每年二十億平方米新建量,消耗了相當于全世界四成的水泥和鋼材,但中國建筑的平均壽命僅有二十五至三十年。仇保興一語道破真相,原來老百姓窮其一生購買的房屋,只不過是使用年限不到三十年的危樓。
腐敗最深 虛華掩蓋
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深圳咸水樓事件便相當典型。深圳市很多樓盤出現樓板開裂、墻體裂縫等問題,每逢雨天更滲水不止,原來開發商建樓時大量使用價格便宜的海沙,里面超標的氯離子嚴重腐蝕建筑物的鋼筋,隨時引發坍塌慘劇。有建筑商甚至透露,深圳地鐵和金融中心均是使用海沙作建材,這些建筑的安全系數可想而知。
有專家甚至建議消費者不要購買中國最近十年建的商品房,因為大部分是豆腐渣工程,這并非危言聳聽,上海閔行區一幢興建中的大樓竟成了連根拔起的「樓脆脆」;重慶忠縣一樓盤的大梁斷裂,要靠十多根木柱支撐;浙江義烏一個售價每平方米一萬三千元的豪宅,竟用毛竹代替鋼筋;浙江桐鄉市一小區樓板設計標準為十二厘米,但卻成為最薄僅七點九厘米的「樓薄薄」。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這句中國建筑界自我標榜的標語,如今看來更像是無情的嘲諷。建筑質量大幅下降,除了開發商無良之外,監管當局失職是主要原因。目前,中國所謂建筑質量監督站,與其說是開發商的監督者,不如說是開發商的保護者。
中國地產行業事實上是腐敗最為深重的行業,從賣地、設計、審批、建造到監測等各個環節都有問題,官商勾結莫此為甚。中國近十年高歌狂飆式的發展,很多隱患都被表面虛華所掩蓋,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有等到大難臨頭時,當局才會知道當初造的孽有多深。
龍吟大地:美吃俄悶虧 拿中國出氣
美國在克里米亞問題上被俄羅斯欺侮,大失顏面,便把怒火發泄在中國身上,接連在南海及東海問題上向中國施壓。美俄爭斗,中國受傷,是當前國際形勢的特點。
美國在歐洲方面遭到俄羅斯強烈抵制及克里米亞入俄后,烏克蘭局勢不僅沒有安定,反而愈發混亂,東部地區城市不斷爆發示威,要求也加入俄羅斯。美歐雖對俄進行經濟制裁,但普京絲毫不退讓,仍在俄烏邊境部署重兵。奧巴馬面對強硬的普京一籌莫展,卻轉而敲打中國,而且一招接一招。
繼早前美國派飛機支持菲律賓在仁愛礁挑釁中國后,美國又在夏威夷召開與東盟防長的聯合會議,矛頭直指中國;之后美國防長哈格爾到訪日本,支持安倍解禁自衛權,并強調堅決支持日本維護主權,「抵御任何的軍事侵略」,并宣布多派兩艘神盾艦駐扎日本。
美國加強對華的軍事包圍與壓力,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對中國支持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立場不滿,認為中國偏離了「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方向,不是「負責任的大國」,需要「小懲」;而日本在今次美俄爭斗中,堅決站在美國一邊對俄制裁,應該給予「獎勵」。另一個原因是,美國擔心中國仿效俄羅斯在南海、東海突然發起軍事行動,改變「現狀」,與俄東西呼應,使美國無法兼顧。因此華盛頓必須要給中國「嚴正警告」,告誡北京不要輕舉妄動,也給亞太盟國打氣,穩定軍心,向世界昭示美國仍牢牢掌控亞太局勢。
美國素來欺軟怕硬,華盛頓在烏克蘭問題上陷入被動,主要是遇到不按常理出牌,也敢于豁出去的普京,山姆大叔打又無膽,退又不甘,進退兩難,不得不低下其高傲的頭。而中國長期對美示弱,每每白宮一開口訓斥,北京便退避三舍,使美國對華得寸進尺,不時拿中國撒氣立威。
美領導力一去不返
事實上,在金融海嘯及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沖擊下,美國現在已是紙老虎,其對外說的「狠話」,只不過是色厲內荏的表現。對此,美國盟友以色列的評價一針見血,感嘆美國「領導力」已一去不返,其全球霸權已到岌岌可危的地步。中俄等國若能齊心協力,一擁而上,不斷鋸砍山姆大叔這棵大樹,相信美國的霸權很快被攔腰折斷。現在要看中共第五代能否使出「兔子踹鷹」的絕技,給奧巴馬一些顏色。
馮海聞
SUN瞭望:國大黨失民心印度面臨變天
印度長達一個多月的國會選舉拉開帷幕,最大在野人民黨有望贏取選舉,問題只在能否單獨成立政府而已,執政國大黨處于捱打困境,不想輸得太過難看,唯一能夠大做文章的便是人民黨激進宗教政綱。
國大黨在二○○四年從人民黨手上奪回政權后,總理辛格厲行經濟改革,成績有目共睹,經濟增長連年達到逾百分之七,因而亦能在二○○九年大選再次勝出,不過近年經濟放緩,增長率跌了兩三個百分點,物價飆升,通脹率在亞洲稱「冠」,而政府卻貪污腐敗,官員只顧搜刮民脂民膏,無視治安日壞,首都新德里和全國各地,不時發生駭人聽聞的強奸案,引發大規模民眾示威,辛格政府威信蕩然無存,國大黨地位岌岌可危,去年底地方選舉民眾已經狠狠教訓了這個「爛透了」的政黨,在今次國會選舉中,選民更不會手軟。
人民黨針對國大黨死穴來打,承諾搞好經濟和成立一個廉潔政府,對選民而言,這并非空頭支票。
人民黨黨魁莫迪治理古吉拉邦十三年,使這個西部之邦經濟蓬勃發展,一躍變成工業重鎮,事實上,這次選舉人們要投的不是人民黨,而是該黨推舉的總理候選人莫迪,不少人寄望莫迪把古吉拉邦模式應用到整個印度。
在大選開鑼日,人民黨公布姍姍來遲的選舉政綱,這份五十多頁冊子,莫迪主要談的是經濟發展和良好管治兩大重點,但占人口不足兩成的回教等少數宗教族群,無疑對這份政綱的宗教部分憂心忡忡。
人民黨為印度教政黨,這個民族主義政黨在政綱中大張旗鼓要在北部阿約提亞興建印度教大神廟和立法保護全國「圣牛」,難免再掀風波。一九九二年位于傳是印度教大神誕生地阿約提亞的清真寺被毀,觸發騷亂導致逾二千人喪生,當年人民黨也有份支持這個決定。
莫迪在主管古吉拉邦后不久,該邦爆發宗教沖突釀成慘重傷亡,他被指未有保護回教徒。莫迪激進的宗教立場,給國大黨有乘之機。
虎視寰球:伊朗反以牌有的放矢
「阿拉伯之春」發源地突尼斯,二月六日迎來反對派政客貝萊德遇弒身亡一周年。貝萊德生前批評執政伊斯蘭復興運動領導無方,其遇弒讓不少人懷疑,執政勢力借境內回教極端分子之手鏟除異己,揭開伊斯蘭復興運動失勢之序幕。
突尼斯強人本.阿里倒臺后,有突尼斯版穆斯林兄弟會之稱的伊斯蘭復興運動,在一一年十月首場民主選舉勝出,若該黨表現對辦,或能打破回教政黨與民主格格不入之角色定型。突尼斯經濟千瘡百孔,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非三朝兩天可以緩和,伊斯蘭復興運動面對經濟困局束手無策,可謂非戰之罪。
貝萊德去年二月遇弒,同年七月二十五日,人民運動黨領袖布拉米像貝氏一樣于寓所外遭槍殺。兩名世俗派反對派領袖不到半年時間內接連被殺,伊斯蘭復興運動難脫干系,更形弱勢。
伊斯蘭復興運動與反對派和解,同意將權力交給專家政府,國會草憲困局隨之打破,有西方人士更認為,突尼斯國會通過的這部憲法,堪稱區內典范。
但也有評論認為,伊斯蘭復興運動肯交權以大局為重,一點也不抵贊,事關該黨在國內發生兩宗政治暗殺,以及去年七月來自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民選總統穆爾西被軍方罷免,才肯知難而退,和平交出政權。退一步說,突尼斯國情與埃及有別,至少突尼斯軍方與政變「絕緣」,伊斯蘭復興運動不無賴死不走的本錢。突國經濟一沉不起,伊斯蘭復興運動交權給專家政府,或想向民眾證明誰來掌權也難力挽狂瀾于既倒,為他日東山再起鋪路,實行以退為進。
美國護短踐踏民主
貝萊德遇弒周年翌日,突尼斯邀請各地政要出席采納新憲儀式,美國總統奧巴馬并無出席,顯然擔心有人拿避過政變的突尼斯與埃及相提并論。華府一直認為,埃及軍方罷免民選總統穆爾西旨在恢復埃及民主,公然護短。伊朗國會議長拉里賈尼在突尼斯國會致詞時,指摘美國與以色列打壓區內民主,看似「無厘頭」,實質話中有骨。
華府歷年來發放巨額軍援,拉攏埃及力保以國周全。軍方罷免穆爾西并封殺穆兄會,公然踐踏民主選舉結果,奧巴馬政府對軍方行動只眼開只眼閉,可謂瓜田李下。美國副助理國務卿羅巴克率代表團離場抗議,拉里賈尼是存心搗蛋抑或仗義執言,在場人士心中有數。
卞世聞
龍吟虎嘯:中日很冷大使悲催
一二年九月中日因釣魚島主權之爭關系陷入低谷甚至緊張對峙,政經、外交、文化、社會交流全面倒退,所謂「兩國邦交」勉強維持,隨時可能破裂。與此相「配合」的是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成為中日建交以來被稱為「坐了最長時間冷板櫈」的大使。他上任四百多天,不但毫無作為,簡直是無所事事,窮極無聊。比起他的一些前任,他可謂度日如年。
據統計,他只在上任之初「循例完成了前任們都做過的基本鋪墊動作,見了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明照,跟國家旅游局、國家質檢局、民航總局的部門領導碰面,討論一下涉及到日本的常規話題」。
上任之初,他只和中國外長楊潔篪有過一次「禮節性會見」。后來,他也多次去過外交部,不過都是「接受楊潔篪、王毅前后兩位中國外長的強烈抗議」,十分狼狽和冇癮。
比起他的前任丹羽宇一郎,木寺昌人可說倍受中國冷遇,完全不能「打開局面」。丹羽大使三十個月的任期走訪了中國二十七個省、市、自治區,幾乎和當地一把手都見過面。而木寺昌人上任四百多天連一個省長都沒見過。為了「打發」時間,也為了顯示自己還干了點兒甚么,木寺昌人這些日子就只好往中科院、北京語言大學這樣的地方跑,或到故宮、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地「到此一游」。
去年四月七日博鰲論壇,木寺昌人以為是一個「打開局面」的好機會,他陪著日本「知華派」前首相福田康夫參加活動,活躍了一陣。回到北京后他對外吹噓手中有一大把中國各省長名片,日后可以拜訪交流,然而,一直沒人理睬他。最近他十分沮喪的對媒體說:「現在還是很難見到中國領導人,到中國地方城市,也很難見到地方政府領導人。」
木寺昌人的「悲催」遭遇正是目前中日關系的生動寫照。
笑看天下:不吼兩聲就要被騎
中國要做一頭「睡醒」的「和平獅子」,面對周邊的不斷挑釁,尤其日本近來動作多多,中國要和平崛起,除了一廂情愿,更是困難重重。
自從安倍晉三于二○一二年奪回政權,中日關系兩年內急劇惡化,安倍賊喊捉賊,一味強調日本周邊安全環境進一步惡化,其矛頭明顯指向中國的「軍備擴張和向海洋進軍」,稱「國際社會對東北亞發生不測事態的擔憂愈來愈強。」
事實上,日本政府二○一三年度防衛預算,也時隔十一年超過上一年度,并決定從二○一四至二○一八年的五年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也將增加防衛費用。此外,安倍政府還解禁了武器出口三原則,試圖通過武器研制和出口,加強與美國等其他國家的軍事合作,并計劃通過解釋性修憲,來實現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以使日本可攻擊美國的敵國。
上世紀前半葉,日本屢屢發動侵略戰爭,橫行亞洲,讓眾多國家創傷累累,日本文部科學省更是居心叵測,自明年四月起,日本小學生使用的社會類學科教科書將全部提及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和獨島(日本稱「竹島」),并首次表述為「日本固有領土」。
日本政府不肯面對歷史的真相,亦死不悔改,從來沒有懺悔之心,歷屆首相多堅持拜祭靖國神社可見一斑;日本政府一面高喊「積極和平主義」,一面又加緊修憲,放寬武器出口,其再次謀求軍事崛起之心,昭然若揭。
不過,日本最愛顛倒黑白,本月四日通過的新版《外交藍皮書》再次罔顧事實,惡意渲染「中國威脅」。
真相是日本正磨刀霍霍,而美國卻助紂為虐,處處與中國過不去,中國這頭「和平獅子」,不吼兩聲,恐怕就要被騎在頭上!
施友朋
滴滴金:美為私利非為民主
美國在臺協會理事卜道維日前發表文章,批評由臺灣學生牽頭的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運動和民進黨,認為即使在美國,亦不容妨礙國會議事,故民進黨采取的阻撓策略并非正當的民主行動。
美國國務院隨即發表聲明,指卜道維只是發表個人意見,不反映美國在臺協會或華府觀點。然而,美國在臺協會的政策一直由美國國務院決定,而理事卜道維則名義上負責該會在臺日常運作,實質卻肩負民間「大使」任務。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跟卜道維言論劃清界線,只會予人此地無銀三百両的感覺。
事實上,美國在關鍵時刻介入臺灣內政,不乏前科。二○一一年,當時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訪美爭取支持,離開當日有美國官員透過英國《金融時報》不具名發言,指奧巴馬政府擔心蔡英文當選,令兩岸緊張關系升溫,顯然向蔡英文及民進黨大潑冷水。翌年一月,于大選前兩天,時任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公開表示,指蔡英文的兩岸關系保證空泛,無法令美國放心;馬英九連任,美國將可松一口氣。選后檢討,在兩岸關系上立場欠清晰,正是蔡英文敗選主因,美國不遲不早高調凸顯這點,對她的選情肯定構成落井下石影響。
美國對兩岸關系立場至今未變。華府不會與中國大陸開戰,更不會放棄龐大對華商業利益,臺灣作為牽制中國大陸棋子,就惟有知所進退,適可而止了!仗賴美國撐臺灣民主自決,只不過是癡人說夢而已。
勞永樂
兩岸三地情:學生應退場了
學運爆發占據立法院二十一天之后,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終于出手到立法院關懷學運的學生,并呼吁學生退場,給了靜坐示威的學生一個下臺階,希望他們能光榮撤退。由于王金平承諾先制訂立法院監督機制,學生的訴求應已達到,社會的氛圍也都認為學生應到了退場時間。
反服貿的出版界郝明義及導演柯一正都出面呼吁學生可以光榮退場,因之學生若不做出正面響應,難以得到社會的同情支持,學運也將失去了正當效益。星云大師也呼吁學運點到為止,讓社會恢復平靜,建議馬英九展現恢宏氣度,與學生對話。
國民黨對于王金平的單方面宣布先訂監督條例后審服貿,讓服貿的審查通過拖延,未能如國民黨預期。國民黨念茲在茲的是服貿協議的通過,而非學生們的退場,將學生退場的責任推給王金平。
馬王之斗從去年「九月政爭」開始,王金平先取得勝訴保住了黨籍,今又展現關懷學生的風范,響應學生的訴求,希望學生退場,但學生們認為馬英九為何不能來與學生對話,對服貿協議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
由于學生的訴求不斷升高,馬政府的姿態也抬高且相對的強硬,學生在社會的壓力下可能盡快退場,但是內心的不平轉為其政治的取向,反政府成了青年們心中的糾結。
這場學運有藍綠惡斗,綠營在學運的后期已失去影響力,更無力主導學生們的動向。而馬王政爭仍未落場,不能相忍為國,青年們對前程茫然,對兩岸進程下的惶恐,這均是學運的背景。若北京不愿聆聽臺灣人的心聲,而僅歸咎于民進黨的逢中必反,如何能掌握臺灣社會的脈動,又如何能踏上統一之途,臺灣的未來未必會依照北京的規劃前進。
江素惠
鐵筆錚錚:美無能力通吃歐亞
為了對付中國崛起,花旗國這些年部署「重返亞洲」,傳統的「戰略重點在歐洲」似乎不必太過在意。然而,山姆大叔顯然低估了俄國老毛子的「發展能力」,在普京領導下,俄羅斯這些年不僅發展迅速,而且態度強硬,在和美國、西方打交道時,在涉及到自己「核心利益」時,「眼睛里半點沙子不揉」,而是強力反擊。最近烏克蘭事件和克里米亞「脫烏歸俄」事件,俄羅斯便打得花旗國和歐洲措手不及。他們又感到了冷戰之時的刀光閃閃、陣陣寒意。
于是,花旗國和歐盟又有輿論表示:美國應該考慮「重返歐洲」了。歐洲盟友抱怨,奧巴馬鮮有到訪歐盟總部,二○一○年甚至「放鴿子」不參加美歐峰會。今次克里米亞出事了,普京和奧巴馬對著干,而且取得了「戰略性、實質性的重大勝利」,歐洲各國也在俄羅斯的強硬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但歐洲反而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歡呼「謝謝普京,美國和歐洲再次成為最好的朋友」。
可以成為「最好的朋友」,但不意味著美國會「重返歐洲」,因為山姆大叔根本沒有能力歐洲、亞洲兩頭通吃。花旗國輿論也告誡奧巴馬政府:「最明智的辦法,實際上是讓美國人接受現實,知道美國并非在世界任何地方都無所不能。」
對于美國的動向,山姆大叔的亞洲盟友自然最為擔心,他們害怕花旗國改變「重返亞洲」的戰略,也害怕山姆大叔「分心」。
有趣的是,美國民意也各有偏重。據調查,美國年輕人更重視亞洲,年長者更重視歐洲也。
柳太極 傳媒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