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前外長一手促成霍氏獲釋,普京釋放主要政敵一舉多得》,德國《明鏡》周刊網站12月20日報道,德國《時代》周邊網站12月20日報道,法國《世界報》網站12月21日報道。主流媒體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不斷向受眾灌輸符合統(tǒng)治階級根本利益的主流價值觀。對資產階級國家而言,主流媒體必然從各個方面向受眾灌輸歷史唯心主義。在此,我們就看到了這一點。
什么叫“一手促成”呢?這個標題給人的印象就是這位德國前外長所具有的能量居然超過了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我們從昨天的報道中獲知,默克爾自己表示,她每次見到普京時總要提出釋放霍多爾科夫斯基的要求,但普京一直沒有答應。然而,根據現在的這篇報道,這位德國前外長根舍卻能夠說動普京。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把促成此事的原因歸結到根舍身上,還是歸結到默克爾身上,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都是以歷史唯心主義為前提的,因而都是錯誤的。
資產階級之所以要編造這么粗糙的謊言,當然不只是為了鞏固“歷史是由個別英雄人物創(chuàng)造的”這一歷史唯心主義在人們心中的統(tǒng)治地位,它更是為了掩蓋這個事件背后真實存在的幕后交易。
就表面上而言,西方在這個問題上獲得了勝利,因為它們一直以來的這個要求終于獲得滿足,因而也就反過來造成了這么一種歷史現象,即普京的立場已經動搖了。我們講過,這是普京承受不住現實壓力的表現。
就交易本身而言,普京之所以會同意赦免霍多爾科夫斯基,那肯定是因為他認為這樁交易值得做。因而就利益上而言,西方與普京在這件事上是互惠的。
于是,最后就導致了這么一個結果,從私底下而言,西方與普京誰也沒吃虧,但是,從表面上而言,西方獲得了勝利。因此,雖然是等價交換,但是,交易的結果是讓西方占據了道義的制高點。由此也就使得西方更有信心而且更有理由支持俄羅斯國內的造反勢力搞顏色革命,而在客觀上承認了“普世價值更有理”的普京也就更難應對俄羅斯國內那些顏色革命了。
雖然西方媒體大肆宣揚普京此舉是“一舉多得”,但是,這個“多得”是以肯定西方的普世價值為前提的,因此也就是以否定普京整頓俄羅斯的那些做法為前提的。也正因為普京在國內外的地位都開始動搖了,所以,就普京的性格而言,他要么徹底向以梅德韋杰夫為代表的殖民主義代理人投降,要么就對梅氏一伙采取突然行動。
《普京主要“政敵“獲赦免抵德,美報稱此舉展示普京自信》,路透社莫斯科12月20日電,美聯(lián)社莫斯科12月20日電,法新社柏林12月20日電,法新社莫斯科12月19日電,俄新社布魯塞爾12月20日電,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20日報道。
據報道,普京以“人道主義”為借口簽署法令,赦免被關押的石油大亨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德國總理默克爾對俄總統(tǒng)普京的這個決定表示滿意,她表示,“我每次(與普京)會面時都會討論這個問題,提出霍多爾科夫斯基應當獲釋,我很高興今天這真的發(fā)生了。”據悉,霍多爾科夫斯基將赴德國與其母親團聚。
關于“自信”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討論過多次了。由于殖民主義及其走狗反復在這個問題上強奸民意,所以,我們也不得不反復討論這個問題。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以不變應萬變。相信真理只有一條,并且相信真理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上。只有在各種考驗中始終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動搖,這才稱得上是自信。相反,那種總是改變自己立場的做法就是“不自信”的表現。
然而,殖民主義及其走狗把“改革”本身界定成永恒的東西,因而把“否定自己既有的立場”歪曲成“這是具有自信的表現”。可是,任何頭腦清醒的人都會立刻發(fā)現其中的矛盾,因為,殖民主義及其走狗自己始終拒絕改變其既有的立場,新舊殖民主義勢力拒絕放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殖民主義的走狗們拒絕放棄走私有化和殖民地化的道路,相反,它們始終如一地要求其他國家“改變”既有的立場以融入所謂的國際秩序中,實際上就是要求其他國家在不斷的改革開放中來滿足殖民主義擴張的需要。如果美國所給出的這個邏輯能夠成立的話,那么美國自己就是一個最沒有自信的國家了。美國幾十年來始終不肯撤銷對古巴、朝鮮等小國的制裁,按照美國所給出的那個邏輯,這就是美國缺乏自信的表現。
然而,事實上,我們知道,任何改變都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產生的,當然,人們未必對這種改變的必然性有正確的認識。如果不是為了竊國肥私,就不會有內生性的動力去搞轉型接軌,換言之,正因為要使自己聚斂更多的財富,所以才“不得已”繼續(xù)深化改革。如果不改革,那么這些人就沒有自信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在合法的條件下獲得幸福。因而,對這些改革闖將來說,它們的自信只是竊國肥私和賣國肥私的罪行能夠不被追究和清算的自信,換言之,它們的自信只是自信由它們的改革行動所導致的社會報復不會凌駕到它們自己頭上。用美國媒體的話說,它們所具有的只是冒險的信心。
因此,普京在此所表現的那種自信不過是他自信赦免霍多爾科夫斯基一事不會給他帶來什么負面效應,當然,這或許是普京自認為可以承受得起可能的報復,或者,普京認為必須“兩害相權取其輕”。
然而,無論如何,普京赦免霍多爾科夫斯基一事都是普京應變當下局勢缺乏應對手段的一個產物。如果普京真有自信,那么就不應該赦免這個石油寡頭。盡管這個舉動可能只是策略性的,但是,赦免石油寡頭一事本身不僅意味著普京在國內政治上面臨極大的壓力,而且意味著普京因承受不住時下的國際壓力而向美歐開始妥協(xié),當然,這種妥協(xié)是在俄烏關系取得極大進展的前提下才進行的。但問題在于,對美歐而言,烏克蘭顯然比霍多爾科夫斯基重要多了。因此,普京的這種“自信”表現反而會給他招來更多的難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