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在中國歷史悠久,主要是指貴族精神,從夏朝開始到魏晉南北朝都有。也就是歷史上的公侯伯子男。財多為富,位高為貴,故有“三公之貴,千金之富”一說。荀子也說“無德不貴,無 能不官”,這和孔子的“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德之,不處也”是一個意思。一句話,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索馬里海盜一夜暴富,卻不難稱為貴族。
中國的4%的富人掌握著70%的財富,比美國貧富差距更大。這些富起來的人并沒有貴起來,不但沒有榮譽,責任,勇氣,自律,文化教養已經社會責任的擔當等貴族精神,相反卻是巧取豪奪,公私通吃,驕奢*逸,欺男霸女這與貴族精神毫不沾邊。天津一個女子駕駛寶馬撞了一個修自行車的男子,下來破口大罵修自行車的男子,并且推搡該男子,說是弄臟了她的衣服,要求賠償3000元。她的父母也立刻趕到現場助威毆打修車人,其父放了狠話“一刻鐘內,老子看不到3000元得賠償,你就別在天津混了,你這條命值幾個錢?”被羞辱的修車人從地上爬起來說“你等等,我去拿錢!”不一會兒,修車人步履蹣跚地回來了,手里拿著不是3000元,而是一把西瓜刀,于是一場血案發生了。打人的寶馬車主父母都被殺了,那個女子經搶救總算活過來了。二死一傷,這就是富而不貴的代價!也是為富不仁得下場。更讓人驚奇的是,目睹血案的人都說,該殺!有錢,但還是不要做惡?。?BR> 90年前,當大西洋上的泰坦尼克號沉沒在即時,許多富翁和貴族主動讓出了救生機會堅持讓婦女兒童先上救生艇。其中一位富翁留下遺書:“我決不讓一個婦女兒童先我而死,我要死的像個男子漢”這就是貴族。
人富起來就想同時也貴起來,這無可厚非,但貴起來的前提是頭腦富起來。貴,就是富腦袋的事情,與錢包鼓不鼓沒有關系。傳統意義上的貴族在中國已經不存在了,但貴族精神還在。持續不斷的知識更新,一脈相承的文化傳承,科學素養的不斷提高,正確的財富品位,道德的勇敢擔當,對貧困充滿同情心,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當代貴族精神的基本內容。如果你不具備這些,而僅僅是有錢,那么你充其量是一個富人,而非貴人,也就是富而不貴。千萬不要以為富了就順便也貴了。
富起來相對容易一些,只要時來運轉,幾筆買賣成功就可以富起來了,但貴起來卻十分艱難。富是一種財富數量,貴是一種精神修養,是屬于底蘊和境界的內容,也是一種高尚的價值觀。有富而不貴的,就像天津寶馬車的一家子。更有無數貴而不富的普普通通的人。富與貴原本沒有關系,更不是因果關系。人們之所以把富和貴聯系起來,其實就是一種美好的價值追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