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錫良:5.12地震三周年——肯定成績,減少務虛!
三年前的今天,汶川讓中國哭泣,汶川讓世界悲鳴!
三年后的今天,時間已經讓痛楚不再如此強烈,然而記憶卻是永生銘刻,當我們回首災難的時候,不知道應該因“多難興邦”而高興,還是為災難前后的種種教訓而悲哀。不同的人也許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階層也許有不同的思考定位,站在官方角度看,我認為高調回顧一下近三年來的成績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從取得的成績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家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從成績中,我們可以看到民族的團結與互助精神,從成績中,我們還可能看到全國人民所作出的巨大犧牲,從成績中,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主義的無比優越性。
災難終究是災難,無論成績有多大,我們都不可能把災難演成一部喜劇,就果真的演成了喜劇,那就是對逝者的一種極大的不尊重,也是對全國人民所作犧牲的一種嘲諷。在我看來,所有各方,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更多的是要理性反思,反思災難為什么傷亡如此嚴重?反思重建過程有沒有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反思災區有沒有善用國家和人民的愛心資金?反思中國其它地方有沒有從中吸取教訓?沒有深刻地反思,就無法避免人禍的反復重演。在支持官方宣傳成績的同時,作為民間人士,我想用反思的眼光來紀念這一讓全人類哭泣的災難時刻,即便“災后重建”被認為是個敏感話題,我想今天也無須回避?! ?/p>
首先,我想談談中國人的健忘癥問題?! ?/p>
如果我籠統地說中國人沒有記性,可能會冤枉很多人,但是,中國人很健忘是肯定沒有錯的,汶川地震之后,在全國人民深感悲痛的時刻,沒有人去深究天災之中隱含的人禍因素(豆腐渣工程),本以為災難平復過后會有一次全國性的大反思、大討論、大檢查和大整頓,然而,這種事后亡羊補牢式的行動也并沒有如期展開,且不說全國各地層出不窮的新豆腐渣工程,就是在大災過后的四川重建地區,也頻頻曝出新的豆腐渣工程,2010年的一次泥石流,差點讓剛剛重建接近完成的某縣城再次演繹人類悲劇,大量房屋出現移位,另外, 2010年5月12日 ,香港某媒體還曝光了北川陳家壩鄉雙堰村的豆腐渣工程,后因阻力和壓力太大,沒有繼續跟蹤報道。然而,無論做多少掩蓋的工作,時間總會讓一切丑事公之于眾,人禍總會在下一次天災中得到體現?! ?/p>
反思中國人的健忘癥,絕不止于豆腐渣工程,還要反思中國人的技術意識。人類想回避天災是很困難的事情,但可以做到與天災做斗爭,人類如何戰天斗地?靠的就是人類智慧,靠的就是技術。以前,我們常抱怨底子薄,房子沒有進行抗震設計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今天的新建住房都考慮防震設計了嗎?農村房子有沒有強制標準?如果沒有,那么下一次的地震,仍然是農民成為死亡主力軍,不能說農民自建房政府就沒有責任,我認,在條件已經成熟的情況下,政府必須保證任何審批新建的建筑都要符合抗當地的抗震標準。城市住房是不是就完全達到了圖紙設計要求呢?我看也不一定,“樓脆脆、樓歪歪、樓倒倒、樓塌塌”的陸續出現,表明城市住房也不靠譜,一堆爛泥巴就讓上海一棟新建的大樓整體性倒掉,那如果遇到7級、8級地震呢?誰為中國的住房扎緊保證安全的技術保障籬笆?是政府還是老百姓自己?漠視技術是另一種形式的健忘癥。
其次,我想談談中國人對形象工程的盲目偏愛?! ?/p>
2009年3月23日 ,成都一家媒體公開報道,《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規劃項目策劃組提交專家組審定的《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策劃與整體方案設計》獲得通過。該報道中表明,《方案設計》所指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控制面積為27平方公里,整個項目投資估算約為23.45億元,以“永恒北川”為主題。估算范圍主要包括任家坪和縣城遺址及周邊水文、地質災害治理直接相關的區域?! ?/p>
作為一介平民,雖然建館的資金不會要我掏,但是,我還是想牢騷幾句,因為它會動用全國人民的救災???,也有可能動用國家的財政拔款,無論是哪一種途徑來錢,歸根結底都是人民的錢,也會有每個人的一丁點貢獻,我就憑這么一丁點貢獻也足夠批評幾句,別看災區重建的資金當中,老百姓沒有出大頭,實際上,整個災難重建過程也是老百姓財富不斷稀釋和貶值的過程,無償地援助重建并不是不產生經濟泡沫的,中國的所有人都是重建的主力軍?! ?/p>
今天,回過頭來,我還是想問問建大型地震博物館的必要性何在?某些專家、某些地方官肯定會對大搞建設很感興趣,但是,在我看來絲毫沒有必要動用23億巨資建這么一個博物館,我為什么要這樣說呢?
1、地球是什么?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個行星,這個星球從它的誕生的一刻起,就象人的生命一樣開始了它的自身的內部運動,會有火山爆發,會有海嘯,會有地震等等地球現象,這是與人類活動沒有任何關系的不可控制的自然規律,我們今天生活的地形地貌就是長久的地球自身活動的結果,我們的山川河流都是地球運動留下的痕跡,人類如果要紀念的話,現在的山川河流都是值得紀念的,從人類發展遠久的歷史角度來分析,有必要為一次地震花費如此大的精力搞博物館來紀念嗎?我看是沒有任何必要的,人類能紀念多少地球現象?紀念就不發生地震了嗎?
2、地震博物館是否是保存災難記憶的最好方法?世界上近百年之內發生的地震及海嘯災難數不勝數,比汶川大地震慘烈得多的災難我們還記憶憂新,但是,至今為止,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會想到災后動用如此龐大的資金修一個所謂的紀念性博物館,唯獨中國人想得出來這樣的主意,是中國人更有錢,還是中國人更懷念自己的同胞,抑或是中國人更熱衷于形象工程?一個大災難是否為后人記得不是靠修博物館來做保障的,尤其是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留住災難記憶的手段和方法實在太多了,即使在幾百年前沒有科學支撐僅限于文字記載的情況下,人類尚且能夠保留災難記錄,何況今天呢?有人會說,建一個大博物館會給后代留一個更加生動、更加直觀的地震破壞真實場面。這有必要嗎?難道說人類對地震的破壞性沒有認識嗎?難道說人類從來沒有品嘗過地震的苦難嗎?難道說只有建了這么一個大工程才能中國人記憶永恒嗎?圓明園燒得慘不慘?這種血和尊嚴的恥辱痛不痛?現在留下給后人看的遺跡又有多少呢?一個民族最悲哀的恥辱事件尚且不能完整保存,何況一個自然災害的痕跡,也許博物館剛開始會吸引一些人,也許他能讓一部分人體會到災難的可怕,但是,一個自然災難的痛留在中國人心里又有多大意義呢?無論博物館建得多大,都不可成為中國人的懷念地,只可能成為四川人的旅游區?! ?/p>
3、地震博物館最該紀念的是什么?如果說當地政府一定要建博物館的話,什么東西都可以忘記,只有一件事不可忘記:學校的廢墟。抗震救災的英雄事跡值不值得紀念?當然值得,但是,救災人類共同的道德行為,是一種自發的互助的行為,無論多苦多累,彰顯的都是人類共有的價值觀,不紀念也不會遭到質疑,唯有地震中校舍的慘不忍睹和學生的大面積死亡讓人不可接受,北川政府如果是對地震真的痛徹心扉的話,首先要反思的是:我們的學校為什么都如此不抗震?我們的中小學生為什么都如此殘忍地被奪去生命?我們的紀念館是不是應當把主題定在反思上?是不是應當更加積極的申請更多的錢投到新校舍的建設上?非常令人氣憤的是,三年過去了,四川省仍然沒有把死亡的大體準確學生人數公布出來,這些學校的質量問題更沒有公布出來!人民有什么理由相信博物館能真正產生什么效益?
4、北川地震博物館與經濟效益無關。北川縣林業局長說:“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建設好了,保護了地震遺址,具有科研價值,我們也會通過旅游等方式增加收入,我相信,只要我們的博物館科學嚴謹的建設,將來的產出,一定會超過現在的投入。”我非常反對這種說法,首先把遺址的科研價值搬出來是糊弄一般人的搞法,我雖然不是學地質的,但是,我知道其科研價值微呼其微,唐山大地震還離我們不是太遠,不要希望從遺址中找到什么奇跡,科學家如果真想做點什么的話,選取部分代表性的樣本就足夠了,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留著遺址搞研究的。再者,林局長說可以通過旅游收入收回投入,并超過現在的投入,這更是站不住腳,如果,博物館用的是捐贈款的話,工程就不能帶有盈利性質,這是在《公益事業捐款法》中有明確規定的,如果不是用捐贈款,從有限的財政中拔款搞旅游項目,更是不可為之,因為23億的大資金投到其它任何旅游項目上經濟效益都是顯而易見,為什么非要建博物館呢?博物館的短期效應非常明顯,是不可持續的旅游熱點?! ?/p>
我們能從媒體看到的有關災后重建的新聞,除了嫌錢不夠用還是錢不夠用,反正“資金缺口大”是新聞中的最大新聞,我能理解這么大一個災難損失肯定慘重,花錢也是必要的,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關方面的著眼點有些偏:歌功頌德、英雄升遷、表彰報告、形象工程好象遠遠超過了平凡實事的吸引力。據暴露的一些事情可以看出,重建過程中利益之爭超過了重建本身,地方小算盤超越了全局一盤棋,只要某些人不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央政府的一切努力都會被某些丑事所湮沒?! ?/p>
最后,我想談談重建過程中如何做到量力而行和勤儉節約的問題?! ?/p>
2009年5月初,有報道稱某災區縣城要建成中國的示范性縣城,北川中學要花二億多資金打造成中國一流中學,某單位花重建資金買豪華越野車,加上之前的23億建地震博物館,種種此類報道不絕于耳,2011年5月,游客們又拍到汶川第一小學有著象牙黃的外墻、歐式的拱形大門,頂樓設計成別墅式,各主體建筑上有精美的大花浮雕。學校分教學、生活、體育、休閑等幾大功能區,通過架空層、連廊等互相聯通。室內有標準的籃球場,室外有環形塑膠跑道、游泳池。學校占地面積 20000平方米 ,總投資達6000萬。這樣的重建是不是理性的?我想可以多打幾個問號?! ?/p>
1、救災款到底是多了還是不夠用?如果說從樣板工程的規劃來看,我感覺救災款有太多之嫌,我查閱了近年來世界上各地發生過大地震的國家,沒有查到有哪一個國家在災區建什么耗資巨大的樣板性工程,更沒有打造什么一流的規劃,一個重災區需要花錢的地方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地區,有很多災民還住在簡易抗震房和臨時板房內,有很多家庭還在自幫自建一些算不上安全的永久性住房,他們又何嘗不想把房子盡快建起來、建好點,但是,他們缺的就是錢,一個北川中學卻要花二個多億去打造所謂的“一流中學”,一個汶川小學也要花費6000萬做成“超五星級”,原因何在?姑且不論它能否打造成一流中學,單從合理性上就不值一駁,是因為錢多沒地方花嗎?是因為有特殊人物的關照嗎?是因為有些人要利用熱點災區重建撈取政績嗎?是有人要借救災款搞形象工程嗎?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同樣是災區,都江堰地區卻因資金短缺,20多處重要文物修復工作無法啟動,四川省難道不知道嗎?災后重建是怎么安排的,是怎么規劃的?有些地方因為錢多吃飽了沒事撐著,有些地方卻因缺錢餓等送米下鍋,這是搞法行不行?
2、救災款的使用到底是如何分配的?有些人可能說,北川縣之所以得到更多的錢是因為有些個人捐款者指定要把錢用在那兒,這個我不反對,中國不乏愛心之人,不乏愛心企業,當然也不乏阿諛之輩,理由為何不必細談,大家心知肚明。有人愿意給錢不是壞事,但是,作為四川省政府就要考慮清楚,整個災區重建的資金是有限的,北川得到了更多私人或企業的關照,那么公共救災資金就要適當少拔,做到最大的資金使用平衡,不能說災區也有“命貴命賤之分”,作為省一級政府應當對整個災區的資金使用了然于胸,豈有一邊缺錢,一邊卻在建形象工程之理?如果省級政府對一個省的災后重建資金尚且不能用好管好,你們有什么理由向中央開口要錢?還有什么理由要全國人民為災區捐款?尤其是對那些套取重建資金的單位及領導為什么不立即撤職,為什么不主動曬到網上,為什么在媒體指出來之后還遮遮掩掩?
3、災區就是災區,不可能成為樂園。我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這三年多來,一方面很多災民生活艱難,另一方面很多人卻成天出席奠基儀式;一方面災民連喝口干凈的水都不容易,另一方面卻在很多地方擺出場面宏大的歡迎領導剪彩、鏟第一鍬土的場面;一方面很多人因為失去親人痛苦地在社會上煎熬生活,而另一些人卻樂此不疲地搞歌功頌德的所謂報告會。我說得可能直接了一點,但并非針對那些有功之人,在當今時代,不作任何報告會,人民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其實,中國已經完全不需要世界獨有的“報告會式”的宣傳,我們要尊重所有在抗震救災中做出重大貢獻和微小貢獻的人民,他們的貢獻不管大還是小都是值得永遠銘記的,并且要記在中華民族的靈魂深處,報告會是微不足道的?! ?/p>
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際,媒體也好,政府也好,都在有意識的找亮點,都在“自覺”地將聚光燈和金錢放在亮點,甚至某些地方都快要成為人類的樂園了,我支持讓災區人民過得比其它地方更好一些,以減少活著的人對親人離去的悲傷,但是,不支持“讓部分人先好起來,再共同好起來”的作法,災區不能搞形象工程,只能用“普愛”代替“特愛”,災區不一定都要建成樂園,他們渴望的幸福,也正如中國每個人渴望的幸福一樣。
本人在震后三周年之際仍寄語災區一聯,以表我心:
蜀道劫盡,白云歸來,憶當年繁花美景,何處銜花聽樂(yue);
勝地重光,校場永固,喜今日汶山北樹,都城碧水笙提。
——孫錫良(轉載須署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