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斯惡也!
盧麒元
圣人像佇立在廣場,大偽終于成為了主流。
原本就是民眾的財富,被搶了去,還假惺惺地故作慈悲狀,拿出可憐的一點點,居高臨下地施舍給他們。那些辛苦勞作的民眾,竟然還要感激涕零。
這也算是慈善?
搶了人家的錢,還要搶人家的尊嚴。這是圣人所謂的仁嗎?
何為仁?當社會保障制度覆蓋了所有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仁。
仁,其實也就是不仁;不仁,或許才是大仁。原本政府的角色,就是實現財政轉移支付,用制度安排均衡社會分配。政府對有權勢者施仁,就是對民眾的不仁;政府對有權勢者不仁,才是對民眾的大仁。
原本只需要做一點點的小事。可是,就是不愿意做。不做就不做,卻非要立一座像。
半部論語治天下。那意思是,將一點點圣人之仁落實到制度和政策當中,足以實現天下大治。不將圣人之仁落實到制度和政策之中,而是落實到一尊塑像當中,這有點兒戲。表達圣人之仁畢竟不應該是塑一尊像。
毛澤東是我心中的仁者。他的事業,才是真正的慈善事業。他用畢生精力,為中國窮苦的百姓謀幸福。請記住,毛澤東是不會派紅包的,他將屬于人民的東西全部還給了人民。不過,毛澤東的仁,恰恰是對有權勢者之不仁。所以,在有權勢者眼中,毛澤東就不是圣人了。因此,他們要另立一尊“圣人”的塑像。
我不反對有錢人做一些公益的事情。不過,我希望他們用救贖的心情去做。為了救贖自己的靈魂,也為了救贖自己的子孫,他們應該做些什么。聶赫留道夫為喀秋莎做了一點事情,那絕對不是慈善。最后,自醒、自責、自覺的聶赫留道夫還可以算是一個貴族。如果,聶赫留道夫自認為自己是一個慈善家;那么,他最多也不過是一個上流的流氓。
圣人是用來放在心中的。仁者,常懷一顆仁義之心,并將之不著痕跡地落實到制度和政策之中。真正的仁者,未必慈眉善目,他敢于秋風掃落葉,他會將千秋功過留于后人評說。
孔子很無辜。孔子常常被做了小人的不肖子孫們利用。小人們一旦獲得了權力和財富之后,就希望被劫掠的民眾們“克己復禮”,成為和諧無爭的君子。君子無爭,遂使天下民眾皆甘為奴隸。一出尊孔鬧劇,歷史恍惚倒退了二千年。由此,你可以理解先賢們打倒孔家店的用意。至此,你應該明白毛澤東為什么說造反有理。
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竟然使用慈善一詞,實在是莫大的諷刺。原本就是人民固有的權利,何時變成了被施舍的東西?
慈善?斯惡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