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8月5日報道 到目前為止,在南海問題上堅持雙邊,一對一地談判,很好地維護了中國的利益,但未來繼續這么做,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可以把南海問題的解決方案分為“雙邊”和“多邊”兩種。美國的立場最近明顯化,公開站在“多邊”解決一邊,但這并不能簡單地說是美國站在了東南亞國家一邊。
這一最新發展讓我想到中國與地區多邊機制之間關系的演化。從外交理論和實踐的角度,這個演化過程有許多經驗和教訓值得汲取。
20世紀90年代初,我們一度對地區多邊加以拒斥、反對,雙邊方式在中國外交中占據主導,因為明顯地,從外交行為和勢力平衡的角度看,在中國沒有加入、有限加入、主導不了多邊進程的情況下,多邊解決方式對我不利。但后來我們逐步發現,多邊機制和多邊外交沒有那么可怕,反而有利于我,應該積極參與。這種觀念的改變導致中國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多邊機制的排斥者和反對者變成多邊機制的一員,而且甚至是最為活躍的一員。在中國的多邊外交如火如荼時,多邊主義也成為中國外交理論中的“顯學”。
然而,簡單地擁抱多邊,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自然就會遭遇多邊外交的困境。如今,在南海問題上,我們正在面對著這樣的多邊困境:隨著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興起,中國已經進入地區體系和世界體系,與此同時,與中國有關的對手勢力把中國參與其中的多邊機制看成是制衡中國的工具。中國若是因此不參加多邊,拒斥多邊,不僅給對手留下更多攻擊的口實,而且我們遭遇把“小孩和洗澡水一塊倒掉”的危險。
多邊困境的出現,說明中國在多邊外交中的“學習曲線”還沒有完成。南海問題多邊化的挑戰,提供了寶貴的國際學習機會。學得好的話,我們將幫助畫好中國多邊外交的“學習曲線”。然而,學不好的話,我們可能重新回到“學習曲線”的起點。
在這個世界上,多邊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為國際上普遍接受,符合國際道義和國際政治正確。小布什時代的美國,反對多邊主義,雖然為“唯一超級大國”,也遭到世界的詬病。奧巴馬時代的美國,“回到”多邊主義,受到普遍歡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多邊外交的主要行為體之一。與美國主要把多邊主義當作工具不同,我們在目的上還主張世界是一個多邊主義的世界,多邊主義成為走向和平、民主和平等的全球治理的方式。如果簡單地反對多邊化,一個可能是,對手勢力會借此妖魔化中國。
其實,南海問題即使多邊化,也沒有什么了不起,我們不用怕。多邊這個東西,不是開大會多數方“批斗”少數方。即使如此,我們也要去。“舌戰群儒”,駁斥謬論,分化瓦解,爭取多數,對手能利用的東西,我們未必就不能利用,把多邊當作是我們的另一個“戰場”。既然他們如此喜歡多邊,壓迫中國進入多邊,我們就奉陪到底。多邊是他們的,也是我們的。
從美國的角度看,希拉里主張南海問題多邊化,而不是明目張膽地與東南亞國家站一邊,這里面是有學問和意涵的。第一,奧巴馬政府一直高調主張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在南海爭端上,希拉里也是“高舉”多邊主義大旗的,試圖占據國際道義高地;第二,美國講的南海問題“多邊化”是指大多邊,是超越了地區的國際多邊化,是自私的,即為不是南海和亞洲國家的美國勢力干涉南海問題提供工具;第三,從外交上看,這也不是公開與中國叫板,而是向中國提議。我們應當注意到美國立場的這種復雜性。
中國不是20年前的那個中國,從國家領導到外交官,以及專家,我們的多邊外交經驗不少,我們完全可以把南海問題多邊化的他者動議拿過來,將計就計,在多邊和東盟、美國、日本、聯合國等之間周旋。
再說了,我們反對南海問題多邊化,其實,南海問題早就多邊化了。這是一個事實。實事求是,才能明確挑戰,善于維護我國利益。他們以為多邊化就能達到他們的目的,我們擔心多邊化使問題復雜化。其實,這兩種考慮都簡單化了,而且容易導致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對抗,影響中國和東盟的雙邊關系。多邊化達不到東盟有關國家的目的,也未必會對我們不利,雙方不妨一塊多邊化,到最后說不定就是無效的多邊主義呢!
我們不應簡單排斥多邊,但也不能簡單擁抱多邊。還是筆者前幾年就主張的,中國的指導思想應該是“靈活的多邊主義”。(作者:龐中英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