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牧川:聚焦三農問題和農村改革

牧川 · 2016-08-24 · 來源:環球財經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摘要】中國人口眾多、耕地資源少、水資源緊缺,自然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農村貧困,這決定了中國不能走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超大規模農場經營模式,也不能采取日本、韓國等國家的高補貼,從而維持小農戶高收入、高價格的做法。中國必須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t0133c7d38c77bcc659.jpg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與此同時,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人民日常生活等各個領域都出現了很多發展帶來的新問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使中國社會各方對未來的改革方向展開了大討論。改革雖是共識但怎么改卻莫衷一是。

  曾經追求的農業現代化未曾實現,三農問題卻成為社會焦點。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改革也面臨新的選擇和挑戰。

  一,三農問題是結構性危機

  1980年代中國開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農村改革,使農村獲得了飛躍性發展。隨著我國“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形成,廣大農村在中國經濟體系中逐漸邊緣化,三農問題愈來愈嚴重。2000年后中央開始重視并著手解決三農問題,2003年免除農業稅,2005年中央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針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新農村建設方針僅20字,涉及了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管理,卻缺乏操作主體。新農村建設由誰來搞?怎么搞?以家庭聯產為單位的農民在市場經濟中無力建設新農村。不得不承認,農村發展見效慢,產出少,許多地方寧愿賣土地搞房地產,也不愿意對農村長期投資。很多地方政府在提到社會主義新農村都會講“要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多次強調千方百計,恰恰表明仍未找到有效手段。

  時至今日,雖然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的補貼,但三農問題并沒有根本改善的趨勢。城鄉差距仍在擴大,農業問題愈來愈嚴重。糧食產量出現9年連增,但糧食問題、糧食危機卻愈加凸顯,農村和農業均已結構性失衡。新一代農村青年的道路選擇變得越來越尷尬,當農民看不到前景,當工人也前途堪虞。農民僅靠一畝三分地,很難實現共同富裕。我國經濟中低技術、高污染、高能耗、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務工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崗位。但我國企業低利潤的現實導致無法給工人更高的報酬。3億農民在發達地區、大中城市打工,卻無法在城市安家。

  農業后繼無人

  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嚴重,勞動力素質不斷下降,種糧收益更是愈來愈低,農業后繼無人。最新資料顯示,全國農村有5800萬留守兒童,4000萬留守老人。農業勞動力從1991年3.91億人,下降到2009年1.5億人。根據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教授的調研,農村常駐人口老齡化程度超過了30%,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平均年齡達到57歲。筆者調查發現,農村很多“80后”青年不會種地,“90后”更是如此。農業生產資料漲價,人工成本上升,農副業效益下降,種糧收益更低,多地農田撂荒現象比較嚴重。這樣嚴峻的現實,令人不禁擔憂,等到平均年齡57歲的農業勞動力干不動了,誰來繼續種地?

  農業的客觀環境越來越差

  農業的客觀環境越來越差:化肥農藥濫用,土地質量嚴重下降,水資源短缺,抗災能力不足。由于家庭聯產承包的小農戶土地少、資金不足等各種主客觀因素,導致農業新技術難以推廣應用,生態農業難以發展。

  我國耕地占全球7%,卻消耗全球35%的氮肥和30%以上磷肥、鉀肥。單位面積化肥用量從1978年的58.9公斤/公頃增加到2009年的466.67公斤/公頃,糧食產量從1978年的2527.4公斤/公頃增加到4872公斤/公頃。2009年單位面積施肥量是1978年的8倍,糧食單產僅為2倍。

  雖然我國磷礦儲量較多,但按目前消耗測算,品位在30%以上富礦僅夠開采20年,中低品位的磷礦破壞情況比較嚴重。我國每年消費鉀肥實物量1000萬噸左右,是全球最大的鉀肥消費國之一,但鉀肥自給率不足40%,鉀鹽資源探明儲量只占全球的1%,現有儲量只夠開采20多年。一旦國際局勢變化,進口化肥受阻,糧食生產必將面臨極大危機。

  我國每年遭受殘留農藥污染的作物面積達12億畝,相當于耕地面積的67%。2010年2月發布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農業污染源已經超過工業,成為全國水污染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我國水資源短缺矛盾愈來愈凸顯,多地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近年西南地區特大干旱、冬麥區冬春連旱等,顯示出農業抗災能力嚴重不足,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亟需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卻很滯后。

  糧食產量9年連增,糧油自給率不到80%

  我國2010年糧食總產量54641萬噸,2011年糧食產量57121萬噸,2012年糧食產量達到創紀錄的58957萬噸。但如果計入大豆和食用油、肉類的進口,僅以重量計算,我國糧食自給率不到90%。再考慮到大豆、油菜籽、植物油為高蛋白高熱量低產量的農產品,那么中國的糧食和油料自給率估算還不到80%。目前,我國西部地區人均肉蛋奶消耗較低,隨著西部地區人均肉蛋奶消耗量的提高,未來我國糧食缺口還會增加。

  盡管我國糧食產量9年連增,但仍然面臨嚴峻的糧食問題。大米、小麥、玉米的自給率都在99%以上,油料作物的自給率非常低。我國2010年進口大豆5480萬噸、食用油670萬噸;2011年進口大豆5240萬噸、植物油627萬噸;2012年進口大豆、油菜籽等食用油籽6228萬噸,進口植物油近1000萬噸,進口谷物達1398萬噸。如此龐大的糧食進口總量,一旦國際環境發生巨變,我國可能會面臨十分嚴重的糧食問題。

  跨國公司大規模滲透,國有資本少有作為

  國際跨國巨頭正在中國大規模滲透,試圖控制中國農業。大豆產業是第一個大型案例,如今來自美國孟山都的大豆占據著中國80%的市場,國際巨頭控制著中國80%的榨油企業。從2010年初開始的轉基因和糧食問題大討論,更是暴露了我國種業安全、糧食安全、農業安全、環境安全、生物安全、經濟安全、科研體制安全、國家安全等諸方面的問題。

  當國際跨國公司正在對我國脆弱的農業進行布局時,國有資本卻在農村、農業、農民等問題上少有作為,似乎忘了農業也是我國的命脈產業。

  二,三農問題的關鍵

  中國人口眾多、耕地資源少、水資源緊缺,自然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農村貧困,這決定了中國不能走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超大規模的農場經營模式,也不能采取日本、韓國等國家的高補貼,從而維持小農戶高收入、高價格的做法。中國必須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這一點已經是體制內外許多人的共識。

  土地集中趨勢明顯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將會脫離土地和農業。未來10年,等到平均年齡57歲的農業勞動力退役之后,土地的經營制度將面臨重大轉變的現實需求,土地集中是必然趨勢。

  土地的集中形式多種,在現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的基礎上可以承包給種田大戶、家庭農場、工商企業、農業龍頭企業,也可以組建農民合作社;如果取消現有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實行土地集體經營使用,按照各個集體中農民的人數來分配收益,則類似于原來的人民公社。這幾種方式都符合我國憲法規定。

  在這幾種合法的方式中,我們需對工商企業、農業龍頭企業承包土地予以特別說明。《2013年一號文件》規定:“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文件并未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工商企業、龍頭企業流轉。

  在國務院舉辦的關于《2013年一號文件》的發布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對工商企業、龍頭企業進入農業進行了特別說明:“我們不主張在有限的耕地上,工商企業以自己雄厚的資本實力去和弱小的農戶爭奪耕地的經營權。耕地應該更多的讓愿意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的農戶經營,尤其是大田生產,主要適合于農戶經營。當然,一家一戶不具備資金、技術上等條件、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如投資比較大的設施農業、規模化的養殖業,公司去做可能更好,但明確具體的范圍。”他認為公司企業長時間、大面積租賃農民土地,對于農業發展、農產品供給是不利的。這些企業租賃土地,醉翁之意不在酒,租了地未必認真搞農業,而是在等待著有一天轉變土地的性質搞非農產業。

  陳錫文指出工商企業、龍頭企業會不會與農民爭利,關鍵是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首先,龍頭企業大部分從事農產品的加工業或者流通,使農業有更長的產業鏈條,使農產品有更多的增值。如此一來可以帶動農民收入的增加。其次,要處理好龍頭企業和農戶之間的利益關系,“推動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采取保底收購、股份分紅、利潤返還等方式,讓農戶更多分享加工銷售收益”。

  土地私有化問題

  在前述幾種合法方式之外,很多媒體、學者、官員鼓吹土地的私有化,即土地通過買賣集中到少數人或者外資手中。自由派經濟學家張維迎的觀點非常典型,“土地應該私有化,土地的交易應該完全按照市場的邏輯去做,這樣才可以真正保證農民的利益。現在的土地交易當中,充滿了強盜的邏輯。”

  2012年2月27日,世界銀行發布報告《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報告一方面提出中國應對現有的國有金融機構進行全面的商業化,國有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管理應該更像私人金融機構(即為美國人民痛恨的的華爾街金融模式),另一方面中國應大幅縮減龐大的國企規模,潛在含義就是國企私有化,由外資和國內私人資本接管國家經濟命脈。世行報告對中國的土地所有制度也提出改革意見,要求農民享有永久的土地所有權,也就是土地私有化。

  土地私有化的做法為我國憲法所不容。如果推行土地私有化,中國或將出現大量失地農民和大地主。這將嚴重危害我國社會穩定,顛覆國家的社會主義法理基礎。

  目前,一些地方非法將集體土地高價流轉給私人資本。這種現象在一些地區已經很普遍,如果任由其繼續發展,資本就會滲透地方權力機構形成龐大的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將裹挾足夠的體制內外、國內外資源,強行實現土地私有化。

  我國還需要警惕“城鎮化大躍進”。須知工業化、現代化是因,城鎮化是果。沒有大規模的工業化、現代化,農民進城后將無立錐之地。一些官員和學者卻說鼓吹只要城鎮化了,就可以快速實現工業化。這根本不是解決三農問題,而是加重三農問題。

  科學種田和農業基本設施建設

  在土地集中的基礎上,由農村合作社、集體公社或者種田大戶、家庭農場采取先進的節水、節肥、高產、生態、環保的科學技術來經營土地和農業,是趨勢之一。從農民的收益角度來講,在確保技術支撐的條件下,農村合作社、集體公社的組織方式更符合農民的利益,私營資本為主導的種田大戶、公司農場還是會與農民爭利。

  中國要解決糧食和農業問題,農業基本設施建設和新技術的作用將愈來愈顯著。將沙漠改為綠洲,將貧瘠的土地改造成為高產田,將高產田改成超高產田,或者改造為高質量的有機農田、生態農田,重點用于種植糧食、油料作物。中國的糧油自給率僅有80%,糧油作物種多了可以出口,可以儲存,更可以用于糧食外交。糧食外交是世界政治中的一個重要武器,中國不必擔心糧食過剩。蔬菜瓜果作物的種植則不能太多,過剩了,菜賤傷農。

  目前,農民沒有資金、沒有技術,難以獲得先進的技術,也難以進行農田基本設施建設。《2013年一號文件》指出,“加快構建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與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文件要推動科技下鄉。筆者以為,不管是公益性服務機構,還是經營性服務機構,都難以與一家一戶的小農作業形式相對接。科研機構難以與9億分散的農民打交道。小農也缺乏意愿應用先進的技術,既缺乏知識儲備、人才儲備,也缺乏經濟動力。土地集中之后,農民可以與一些科研機構、農業大學進行合作,國家也可以給予政策扶持,在稅收、貸款、補貼等方面給予扶持。為實現真正的科學種田,我們應該大力推動合作經濟、集體經濟。同時,國內的科研機構和院所也應該予以整合,根據中國國情、各個區域的自然條件情況來進行研究,關注中國亟需解決的問題,并將其研究成果有效應用于實踐。目前國內農業科研機構太過分散、實力太小,很難與跨國公司競爭,反而容易被跨國公司利用。

  農民的出路

  在土地問題之外,還需要關注離開土地和農業的農民的出路問題。城市能否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吸收農民進城就業?可否在農村發展集體經濟,吸引農民就業?或者通過“資本下鄉”,將城鎮工商業積累的科技、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吸引到農村去?亦或其他正在現實中運作的方式?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超過農業問題和糧食問題。如何穩定農村,如何避免繼續擴大的兩極分化,如何建立起農民增收的長效戰略,如何提高農民的地位、增強農民的話語權,如何讓農民分享改革的好處,是三農問題的重中之重、關鍵所在。

  三,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路徑

  為了解決三農問題,一些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在農村地區大規模拆遷,讓農民進城。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簡單地將農村戶口轉為城鎮戶口,提高城鎮化率,在統計數字上解決三農問題。這些方法既不能治標,更不能治本。要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有兩個方案可以參考,兩條方案需要一齊實施。

  在中西部城市創建新的工業區

  第一個方案,在中西部城市創建一批企業和工廠,提供工作崗位,讓一部分農民進入城市工作生活。新的投資建設應避免低端的、高耗能、高污染、生產過剩的產業。

  僅靠東部沿海解決全國農民進城就業問題不太可能。所有產業都集中在東部沿海,將失去國防縱深。一個結構失衡的社會無法長治久安。人才、勞動力大量東移,西部地區人口進一步虧空,貧富兩極分化將進一步加劇,民族矛盾將進一步惡化。

  我們應主動在中西部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創建出一大批的產業和企業。這個任務不可能靠市場自動完成,必須由政府大力扶持。目前的西部大開發政策進度緩慢,和三農問題的緊迫性、社會矛盾的激化形成鮮明對比。汶川大地震之后的救災重建模式值得借鑒,東部發達省市援建西部落后地區,將發達地區的資金、人才優勢,和不發達地區的勞動力、資源優勢進行互補。

  發展合作經濟、集體經濟,建立城鄉供銷流通體系

  第二個方案,是把農民重新組織起來,在農村創建合作經濟、集體經濟。同時調動國有資本和民間資本,整合資源,發展出一整套的農資產品、農副產品、日用品供銷流通體系,將合作社、企業和市民對接起來。通過該流通體系,將化肥、農藥、農機等農資企業與農業合作社對接,提供給農民價廉物美的日用品,將農村高質量的食品與城市居民直接對接,讓農業可以獲取較大利潤。

  通過該流通體系,可以將高毒、低效的農藥化肥產品排除在外,進行食品分級。農產品的質量追溯制度也可以建立,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可通過供貨專業合作社直接追溯到田間地頭。這既能鼓勵農民采取安全的、健康的、生態的、有機的農業生產技術,也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還可以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該體系的建立,將把中國農村、農業、農民組織起來,把城鄉統籌組織起來。這將有效避免外資超市、物流體系對中國的威脅。

  集體經濟、合作經濟的建設,將把農民重新組織起來,農民的話語權將逐步增強,民主法制權力意識也會逐步提高。在農民重新組織起來之后,則可以因地制宜創辦集體企業,這方面可以借鑒中國第一村華西村的經驗。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之后,華西村仍然堅持實行大隊核算,堅持集體經濟。華西村全村實現銷售超500億元,每戶村民的存款最低600萬元,已經基本實現了農村城鎮化,農業工業化,農民知識化”。

  1958年毛澤東主席說,“由不完全的公社所有制走向完全的、單一的公社所有制,是一個把較窮的生產隊提高到較富的生產隊的生產水平的過程,又是一個擴大公社的積累,發展公社的工業,實現農業機械化、電氣化,實現公社工業化和國家工業化的過程。目前公社直接所有的東西還不多,如社辦企業、社辦事業,由社支配的公積金、公益金等。雖然如此,我們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也就在這里。”

  毛澤東是將城市的工業化和農村的工業化并提的,他認為中國的工業化是兩條腿走路。農村的現代化要建立在集體經濟的基礎上。

  鄧小平也有類似觀點。鄧小平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初期,1980年5月31日的全國農村人民公社經營管理會議上指出,“只要生產發展了,農村的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發展了,低水平的集體化就會發展到高水平的集體化,集體經濟不鞏固的也會鞏固起來。關鍵是發展生產力,要在這方面為集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鄧小平已經預見到,包產到戶只是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模式的一個過渡階段,集體化、合作化仍然是中國農村的必由之路。

  《2013年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大力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因地制宜探索集體經濟多種有效實現形式,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對于合作經濟、集體經濟,國家政策應大力扶持。各級政府在經濟上要給予稅收、貸款等優惠,在政治上要大力提倡。在各個地區主動樹立起一批典型,以穩健的方式推動農民積極主動搞集體經濟。

  四,多管齊下,統籌城鄉發展

  三農問題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調動全國各個方面的力量。各個地方情況有所不同,適合的針對性措施也未必一樣,筆者參考余云輝先生的觀點,提出以下思路。

  1,需要發展壯大國企,國企是社會主義的基石,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中堅力量。國企的發展壯大,將改變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以土地財政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窘境。政府財政收入增加了,才有能力投資到中西部地區、三線四線城市,投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地區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

  2,主動調整經濟區域布局,在中西部地區、三線四線城市創建新的工業區。吸引人才、技術、資本、資源從東部地區回流中西部。

  3,主動調整經濟結構,發展高新科技產業,提高中國制造的附加值,進而提高中國工人的工資。工資提高了,內需就擴大了,可以將目前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逐步轉變到內需導向。由國內市場來消費中國巨大的生產能力。這樣的經濟模式將更均衡、更健康。

  4,在國有企業大發展同時,以國企的產業鏈、技術鏈體系帶動私營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信貸優惠,促使國進民進。國有企業若是不能大發展,中國民營企業只有被外資吞并整合的命運。

  5,統籌全局,在某些區域引進外資和技術,建立新的產業集群基地。引進外資產業時需要注意保護國內產業,盡量避免低端的、低技術、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

  6、在自身實力強大的基礎上,國企可以與民企聯合走出國門,整合國外的資源。投資農業、礦產資源等領域,收購國際領先的技術。可以給過剩的民間資本、熱錢找到出路。

  7,在城鎮經濟大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吸引農民進城。農民進城過程中,不要斷然收回農民的土地和宅基地,應給農民留以后路。如果出現經濟危機,農民還可以回農村休息。

  8,通過各方面政策扶持,積極引導農民重新組織起來,建立農民協會、合作社。在合作社里面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擴大農民的話語權,使得合作社能夠真正代表農民利益。有條件的地方,鼓勵其建立起類似華西村的集體經濟,在農村地區創立起工業區。

  9,調動國有資本和民間資本,發展出一整套的農資產品、農副產品加工、供銷流通體系。

  10,在農村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新修水利、道路、電力等設施,改善農村投資環境和居住環境。可以考慮讓農民合作社直接參與工程施工建設,將利潤留給農民。

  11,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均等化,提高城鄉社會保障的標準。對農民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給予特別優待。特別要重視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投入。在城市建設大面積的公租房、廉租房,為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城鎮住房困難戶提供住房保障。

  12,根據形勢的發展,重新平整土地。可以因地制宜,將一些人數特別少的村莊合并,建立農民新村,增加耕地面積,節約基礎設施建設費用。不過《2013年一號文件》明確規定,“農村居民點遷建和村莊撤并,必須尊重農民意愿,經村民會議同意。不提倡、不鼓勵在城鎮規劃區外拆并村莊、建設大規模的農民集中居住區,不得強制農民搬遷和上樓居住。”對于城鎮周邊人口稠密地區,拆并村子的做法可能將導致更多社會矛盾,所以不建議在人口稠密地區拆并村莊。

  13,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打擊黑惡勢力和違法犯罪。不打擊黑惡勢力,打掉一些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新的政策無法順利實施。

  14,積極扶持一些農業科技企業和農業科研機構、院校,使得節水、節肥、高產的農業技術下鄉,改善耕地質量,提高農業產出。

  本文參考了余云輝先生《如何處理好新時期的中美關系——兼談我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思路》,并參考溫鐵軍、賀雪峰、李昌平等人觀點。一并致謝。

  (作者系海南海洋安全與合作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云風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2.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3.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4. 星燧:普京的“閃電”中東行
  5. 中國經濟的四個周期和凱恩斯主義的結局
  6.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7.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8. 核泄露三年,難怪他們包庇日本
  9.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10. 跟文科還是理科沒有半毛錢關系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7.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8.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9.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10.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6.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